训练也暂停。士兵相当于放了假,他们就在营房里待着,将自己的武器拆卸掉,每个零件认真的擦掉污垢,再涂上新枪油。
而平民不能这么“懒散”,因为雨天并不是坏事。
村民的伙食配给量得到大幅提升,成年人无论男女,每天有高达三公斤土豆的配给量,实际上他们坐在家中避雨消磨时间,一样能得到如此配给。
他们是不可能闲下的!凡是进入这里的平民,哪怕他以前是城市工厂的职工,是市民,当前都是集体农庄专员身份。军备物资的生产不为降雨影响,该上工的绝不可拖沓。
比起以前,他们的工作热情高涨很多。经过了几天前的大会,游击共和国的政策修订了,这里一直奉行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的原则,大会后,分配的上限大幅提高。
就像曾拼命织毛衣的那些纺织女工达玛拉,她一直在拼命工作,得到的粮食兑换券为曾经的三倍!如此她和唯一的孩子不但能吃饱饭,还能用多余的兑换券,去会手艺的人那里换点日常用品。她这样的劳动楷模成为一个榜样,整个铁匠村,乃至所有的集体农庄的手工作坊,生产力都得到了提升。
毕竟,吃饱了饭才有力气生产!
第1020章 在雨中准备着(一)()
像是达玛拉这样的女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一天能获得高达十张兑换券,即十公斤土豆。【。aiyoushenm】对于她和年幼的儿子而言,如此份量的食物是根本吃不完的!
而工厂干部,其粮食配给也不过是稳定在每天三公斤土豆上。这些基层干部是丝毫不敢克扣兑换券,这种看似轻微的贪腐行为,工人有权向内务部举报,一经查实即枪决。
他们不敢铤而走险,如果想得到更好的伙食,还不如想办法让工人们加速生产有效果,他们也能得到提成。
达玛拉这样的女工自然成为纺织作坊的中流砥柱,她得到了大量粮食令人嫉妒,逼得其他女工也不得不加速。
羊毛纺织的工作已经结束,铁匠村的多个纺织作坊,正利用战斗间隔期,加紧修善被服。军人的军装破损了,送到这里打上补丁,其数量之**得女工不得不加班。
同时,在历次战斗中,军人都会从敌军尸体上拿走衣服,甚至已经是破布了。
德军士兵的衣服经过漂洗后,拆掉上面所有的德国、纳粹的标致,就能发放下来。这些衣服首先要满足军队需要,其次才是平民。不过,当空投下来大量衣物后,这些翻新和打了补丁的衣服,军人就逐渐看不上了。再加上这毕竟是“死人的衣服”,士兵普遍不情愿沾染这晦气。
平民则没有那么多顾虑,有足够整洁的衣服总比破衣烂衫强!
在铁匠村这片巨大定居点内,手工作坊吸收的工人阶级并不多。这里有三万多军民,纯粹的民兵和农民有近两万人,他们才是铁匠村的生产中坚!
民兵营,一部分已经完成了正规军改造,一部分还是标准的民兵。战时他们是士兵,休战时则是农民,他们亦有属于的生产小组。
降雨导致河水暴涨,各集体农庄也掀起了捕鱼浪潮。毕竟捕捞到的渔获不是强制性征用后再分配的,按照规定各生产小组只像交税一般,按照收获比例上缴渔获,剩下的部分则自行处理。
实际上,他们是否按照规定的比例上交鲜鱼,这难以保证,基层懒得检举,集体农庄苏维埃在这方面也没工夫去追究,这种“偷税”行为始终存在。因市苏维埃乃至军队对此始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彼此之间就保留这份默契。
毕竟从营养学来说,土豆缺乏几种人类必不可少的氨基酸,这种缺口需由其他来源填补,比如鲜鱼和蘑菇。
鱼和蘑菇不会强制征收,上缴多少也全指望村民的觉悟,不过军队还是得到了来自村民的大量蘑菇和鱼。
原因简单,自从兑换券施行后,原本纯粹的配给制得到改变,兑换券暂时取代卢布,如此保证了新来的难民其携带的卢布扰乱这里的金融秩序,也使得在诺夫戈梅利内部商品流通是在苏维埃和苏军的监督控制下有限恢复。村民用鲜鱼和蘑菇兑换粮食,兑换比例对村民并不友好,村民别无选择。
游击共和国所处的环境注定了这里的渔业资源丰富,控制区内设立了大量的鱼塘,尤其是鲶鱼村那个由空袭炸出的池塘群。这些鱼塘完全由军队控制,村民若想捞鱼只许去天然河道。
好在湿地很多,大量两岸水网纵横,仅靠钓鱼的手段就能捕捞很多,何况现在下雨了。
雨水意味着本地最常见的六须鲶鱼,会本能的聚集在河道边缘的淤泥里,以至于村民连鱼竿鱼饵都能省略,直接徒手拔淤泥即可捕捞。
民兵光着膀子无谓寒冷前进捞鱼,谁都知道这捕捞上的鱼都可合法的被自己吃掉。按照以往的经验,渔获量往往很大,因为缺乏防腐措施不得不提着鲜鱼去兑换点过磅,然后按照比例兑换成土豆。
至少土豆能长期保存以备未来不时之需,这已能足够激发村民的积极性。
妇女们则不如男人那般力气,她们则是为采蘑菇积极准备着,只要雨水一听蘑菇就能疯长。新鲜的蘑菇简单的切片,再烧些柴烘干,即可长期保存。
如此,蘑菇干、土豆和鲜鱼一起熬住,已经成为普通村民的主要伙食。
这片沼泽地之大,足够养活超过十万人。假如附近的德军就此偃旗息鼓,游击共和国能快速积聚力量。
但,就算是德军沉默下去,苏军也不会沉默,将游击运动扩大化是政治任务,主动寻找德军战斗,这才是正途。也唯有如此,敌后的反抗军势力才能稳步提升,只有实力强大了将敌人打服,游击区才能真正稳固,才有最终解放。
……
这场降雨席卷整个乌克兰东部,也波及了部分苏俄和白俄罗斯。从克里米亚到普里佩特沼泽,广泛的区域都在下雨,降雨最严重的正是顿巴斯盆地,那里,正是苏德两军剑拔弩张的战地!
杨明志的存在缺失导致了蝴蝶效应,它改变了一定的历史走向,宏观的大趋势无法撼动。对于气候,他是丝毫改变不了的,这只蝴蝶的翅膀实在有限。
自5月13日,在巴尔文科沃,一场暴雨袭击,天空天山雷鸣,一度还下起了拇指大小的冰雹。
按照那个位面的历史,在5月12日,苏军开始从巴尔文科河全面进攻,目标真是几十公里外的哈尔科夫。这一带的地理是平原,非常适合机械化部队机动。
铁木辛哥对他的一百多万军队有着不小担忧,因为他的机械化部队数量不多,在那个位面,苏军在这方面吃了大亏。
本位面的铁木辛哥情况也不怎么样,其装甲部队数量少,经过和斯大林的频繁交涉,斯大林同意推迟了进攻时间。在新的进攻时间到来前,铁木辛哥没有得到新的装甲部队增援,他得到的是时间,这样自己就有时间再好好布置一下部队,将手中的这副牌打好!
结果,就像那个位面的历史进程一样,5月13日开始下雨了。
西南方面军在经历了1941年的巨大损失,精锐的老兵死伤惨重,新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其构g én员皆新兵,以至于都5月份了,很多士兵还是第一次上战场。
他们是动员兵,技战术水平比不过阵地另一侧的德军,尤其是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德军第六集团军。但这些苏军基层战士士气特别高涨,即便冰雹砸得头盔劈啪作响,他们还在苦中作乐,高举着上了枪刺的步枪,高呼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口号。
从基层士兵到大部分的军官,他们对未来有着强大自信。
如今的苏联犹如一台机器,它全面运作起来了!一亿多人口全面动员,适龄男子全面参军,甚至是大量的年轻女人!
德军在占领区做了些什么,血淋淋的事实摆在人民面前,就算对斯大林抱有怀疑怨恨者,也纷纷参军。
在参军前,他们是农民,是工人,或者是文艺人士,现在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士兵。他们成为西南方面军的一份子,已经做好了进攻准备。
5月13日不是进攻的日子,实际上铁木辛哥现在下令进攻也不违背斯大林的命令。这个坐镇莫斯科的领袖,给予铁木辛哥的下限时间是5月20日,这是讨价还价的结果,假如他在5月21日0时前进攻,这西南方面军司令的职位就可以不坐了,同时还要上军事法庭!
5月20日还早,铁木辛哥面对着这场雨,现在进攻铁定是不行的,待降雨结束,部队全面进攻!
第1021章 在雨中准备着(二)()
在几天前,铁木辛哥向麾下的所谓63集团军发去多个电报,明确表示了自己有意尤其他们,在未来大规模作战时,向德军发难,尤其是向基辅方面做出实际行动。
63集团军方面很快做出了回应,司令别列科夫表示坚决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这固然令铁木辛哥非常满意,他们能取得怎样的战果还是不可奢望,尤其是当前这个节骨眼上。
杨明志的军事行动取得很大成功,德军在白俄罗斯东南部的交通线一度瘫痪四天,又拯救了八千人,还得到了德军集中营罪证的第一手资料。
在电报上,他们是声称损失可以忽略,到了方面军司令部里,几乎所有的参谋拒绝相信他们的损失真的可以忽略。铁木辛哥知道那支部队善于以少胜多创造军事奇迹,对于其汇报的战损比,他实在无法完全认同。
尤其是5月10日发来的电报就更加离奇了,什么新型火箭炮飞了四十公里,还误伤了村民。这种情报直接被包括铁木辛哥本人在内的所有军官、参谋,当做吹牛。
他们制造出火箭弹用于实战,这可以理解,毕竟别列科夫这个发明家就是63集团军司令。他就算再有产能,仅靠着沼泽地那恶劣的条件,能造出世界独一无二的火箭炮,这怎么可能?
他相信,这支所谓的集团军的电报多少是注了水的,他们的情况并非其宣传的那么好。这支部队可以去打仗,像是袭击基辅这种事还是过于冒险,若是强迫他们这么干,很有可能不但不能完成任务,反而被德军的精锐部队全面进攻一口气吃掉。
他们一年来作战的,都是德军的二线三线,乃至伪军部队!在这种劣等部队身上取得巨大战果,一旦面临德军精锐,势必损失巨大。
63集团军不宜面临险境,铁木辛哥很清楚这支部队确实归自己指挥,游击运动司令部的意见也必须考虑到。那位波诺马连科是游击运动总指挥,他白俄罗斯人,这个游击共和国对于白俄罗斯意义重大。如若63集团军遭遇险情,无疑对游击运动发展是致命一击。
权衡再三,铁木辛哥和图皮科夫做出了决定,即未来的哈尔科夫进攻战役,第63集团军将不会在第一时间参与。
如若战役进行顺利,部队顺利攻下了哈尔科夫,打退了德军,届时在整个态势图上,苏军很可能也解放苏梅州。部队向切尔尼戈夫州进攻将成为可能,届时第63集团军的那一万多兵力度过第聂伯河,从后方袭击切尔尼戈夫城,无疑会取得很大战果。
这便是铁木辛哥的如意算盘,63集团军只有在苏军占领哈尔科夫并稳定战线后,才能作为奇兵使用。在此之前,他们还是好生待着为妙。
因为保密的原因,方面军没有告知63集团军战役开始的时间,杨明志这边因而只知道最近会有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他还在翘首以盼着上级的命令,可惜依旧没有。
在沼泽地的地理上,这场雨自13日凌晨开始下,当天的雨量很大,河水池塘水位增长显而易见。在当日傍晚,雨水示弱,小雨淅淅沥沥的一直持续到14日,雨何时停,依旧是未知数。
而在巴尔文科沃,整个13日的雨量很大,但在14日雨逐渐停止了。大雨后土地泥泞,部队进攻还需要再推迟一段时间,一来是等土地干燥一些,二来是部队检查装备。
下雨的日子里,杨明志没有什么事好做,他只得老实待在指挥部。
老婆在医院工作正忙,兵工厂和化肥厂按部就班的生产,当前的材料还能继续继续生产飞鱼火箭炮。他等待着上级的命令,通讯设备检查后一切正常,上级的命令就是迟迟收不到,似乎对方保持了无线电静默。
如果是静默就好了,这叫战役前的宁静,一定是处于保密!
期待、焦躁又闲极无聊,唯一能排解他心思的,莫过于和战友聊一聊。
耶夫洛夫也确实无聊,他也更忧心忡忡,“这该死的雨,严重耽搁了我们战士的训练。”
“当然!”福明停下他的钢笔,说道:“你们两位翘着腿抽着烟,这屋里就像着过火似的,也干扰了我的工作!”
耶夫洛夫嘿嘿一笑:“是吗?朋友,这香烟能定身,不得不承认,德国的卷烟比我们的好!”
福明没时间和他废话,使了个眼色又勾下头来。嘴里念念有词:“唉!你们现在焦虑能有什么用?我现在也很烦闷,可我表现出来了吗?新到的那五千多被解救的人,他们编了两支独立团。我前天刚把准备好的基层政委分过去,没想到昨天就下雨了。我的工作也遭遇到巨大干扰,我什么怨言也没说。”
“你现在说的并不少!”耶夫洛夫来了精神,至少和福明斗斗嘴确实比吐烟圈有意思。他继续说道:“也许这场雨也是某种好事,我们半个月前袭击了德军,他们却没什么反应!也许他们是在筹备着向我们寻仇,这场大雨怕是要大大改变他们的计划。
因为大片的土地变成了泥坑,就是步兵都寸步难行,只有我们本地人知道哪里有靠谱的道路!德军不会发了疯似的走过几十公里烂泥打我们。在短时间内,敌人是不会来进攻了!别列科夫,你怎么看?”
“我?我当然也这么想!不过呢?”杨明志站起身,走到办公室的桌案上,拿起木棍又对着地图指指点点起来。
他的举动把在场的几位辅助参谋吸引而来,弄得耶夫洛夫吓一跳,似乎他的亲密战友又想搞点动作。
杨明志摆摆手,仅把耶夫洛夫招来。他指着地图说:“这雨有利有弊,假如上级命令我们对基辅用兵,我们也得走烂泥地,何况这雨水也影响了乌克兰前线。我军是进攻部队,泥泞会阻碍进攻速度,若是进攻放缓,我军的压力就大了!”
“这没什么!泥泞对德军的影响一样巨大,他们最引以为豪的装甲部队也得面对着烂泥,没了这种优势,我们就可利用兵力优势,打败他们!至少在兵力上,我们西南方面军兵力占优!我们可是有一百万作战兵力呢!哈尔科夫在这个月就能解放!”
瞧他兴奋的样子,杨明志也跟着笑起来。“当然!一旦战役成功,我们距离主力的位置就更紧了!这对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在收到上级命令前我们不能轻举妄动,还是继续等待命令吧!”
福明仅从语气里,就觉察出杨明志笑容中带着一丝勉强,一丝遗憾,就问:“别列科夫,我记得你预测到了这场战役,但你预测的结果是我们的失败。”
此言一出,心情刚刚舒畅些的杨明志,神经又紧绷起来,他推脱道:“我?我说过咱们要失败?”
“对,我的记性很好。你预言过一次战役,我想你说的就是这个。”
杨明志知道,身为高级军官轻易言败本身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