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秽土转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秽土转生-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时候,徐鸿儒忽然出现在康宁的眼中。火舞打起十足的精神,准备随时和这位最大的敌人打个招呼。

    然而徐鸿儒似乎没有注意到他们,在看了几眼高耸的熔炉之后。他摇摇头就离开了。

    “徐鸿儒为什么会摇头呢?”火舞有些疑惑的问道。

    “他认为不应该过早的发展这些东西。”康宁在一边解释道,“他觉得应该让全天下的人先吃饱肚子,在游刃有余的发展这些东西。”

    “那你觉得呢?”火舞的问题戳中了康宁的软肋之一。他不是很同意徐鸿儒的见解,但有没有足够的理由去反对他的想法。后世所呈现出来的发展道路不一定是对的。在发展的大步迈开之前。没有任何一种思想精准的预言了发展的结果。

    所有的道路都是走出来的,所谓的正确理论,很多都是道路走出来之后。才发现他们是对的。其中有一些甚至是从古纸堆里千辛万苦找出来的,而他们最初出现的时候,就像梵高的画一样,能带给作者的,只是和原来一样一文不名的生活。

    所以,他很想给徐鸿儒创造一点时间,看看他的构想究竟能否成为现实。

    但他不确定的是,如今的这种局面,是否允许他这么做。

    或许在他的眼里,自己在这里大炼钢铁,就像是后世的大跃`进一样。如果是这样的话,想必他也会觉得自己的另一种举动、有点某某公社的意思。

    随后,康宁带着火舞参观了几个并不算重要的工坊,虽然造纸印刷和纺织,在将来将用有着战略性的意义,但康宁不想做出头鸟,也就没有过于强调他们的重要性。

    接下来,他们来到了康宁最引以为傲的农庄之中。在康宁不惜成本的平方法的刺激之下,农民们的种植热情高涨,很多土地都早于预期完成种植任务。虽然干旱仍在继续,出苗率根本无法保障。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愿意尝试一下自救的可能。

    康宁知道,他的平方法不可能施行太久,否则将会给自己的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这是一笔很容易算清楚的账目。一点二倍的产量只能获得一点二倍的市价收入,却要付出一点四四倍的奖金支出。而零点八的产出,虽然仅需要付出零点****的奖金,但也只能收获零点八的市场回报。如果把这两个理想样本一加,将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两单位标准的市价收入,却要付出二点零八的奖金支出。

    如果有些农民的收成距离平均值差距更大,也就是方差更大的话,那么多出来的奖金支出可就不是零点零八了。

    别小看这百分之四。后世从九十年代开始高喊,教育支出要占全国总gdp的百分之四,结果喊了二十年,依然无果。

    这百分之四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

    但康宁并不准备现在就取消平方法,他要等着农民们主动提出这一要求。

    接下来他要做的,反而是给农民们更好的待遇。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各种农具也该粉墨登场了。

    木犁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铁犁已经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出现了。在样式上,罗瑟拉姆犁和苏格兰悬挂犁已经被仿造出来。苏格兰悬挂犁的发明者,斯莫尔更是被康宁使用秽土转生之术召唤了来。

    原本,他的技术应该出现在百年之后,可是现在,康宁让这一进程提前了将近一个半世纪。

    与此同时,比较原始的播种机也被帕特里克·贝尔制造出来。他也是一名转生者,以所谓的海外专家的名义在这里帮忙。

    其他的,诸如克罗斯基尔碎土机这类东西,也已经被制造出来,只不过他们有的不太符合东方人的使用习惯,有的则是因为马匹不足,缺少驱动力,有的则是因为地形原因等等,而无法被立即推广开来。

    这些大型的农业设备,都在农庄,或者比较恶趣味的称之为教众公社的名义之下。所有试图使用的人,都必须提前申请,当然这种申请一般都会获得批准,只要申请人会使用相关机械。

    像这样的公用工具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至于面向家庭提供的生产资料也不在少数。至少各类种子是不需要用公社的名义才能弄到手的。

    这些东西对于康宁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就像徐鸿儒一直在尝试新的东西一样。

    康宁突然发现,徐鸿儒虽然身为自己的敌人,却像是老师一样,在引领自己走好穿越者的每一步。

    这个人带给他的情感,越发的让他纠结起来。

    不知道多年之后,他还会不会像是历史上那样,发动谋反叛乱。

    如果他真的想用武力方式,来推广他所信奉的理念,不知道那时的康宁,应该怎样抉择。

    或许,事情不会像想象的的那样糟糕。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康宁或许也能创造出一种相对和缓的推广方式,去传播让天下人吃饱的理念。

    至少,多年后展现在徐鸿儒面前的,真的可以称为教众公社。但里面的每一块地,都有人承包。劳动者会像爱护自己的私产那样,爱护公社的财产。

    在公与私的平衡之中,无论是姓资还是姓社,都能为百姓创造一个大同世界。

    这样的世界,才是康宁这个背负着使命的人,应该琢磨如何去创造的。只求上苍给他足够的时间和运气。(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章 装在罐头里的沙丁鱼士兵

    在外面转悠了一天,火舞回来之后就钻进自己跌房间。康宁知道他是记者书写报告去了。为了彰显自己没有丝毫隐瞒的意思,他还派人给火舞送去了笔墨纸砚。

    “既然你想要写报告,那就让你写个够好了。”康宁自忖他的计划还没有在锦衣卫面前暴露,也就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整个大明王朝的土地上,也只有即将前往洛阳“之国”的福王可能推算出他的计划。

    但是那个人和自己一样走在闷声发大财的路上,甚至想要隐藏的更深些,又怎么会主动跳出来乱说什么呢?

    或许,对他而言,只是需要等待大明朝覆灭的那一刻吧。

    现在距离崇祯将自己的脖子挂上歪脖子树,还有二十九年。朱常洵还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他的金元帝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条路,走在一个方向上的便是盟友。

    只不过时间会改变很多东西,比如它会让两条路会合成一条路,这个时候,新的盟友往往会出现在眼前。当然,盟友也是会遇到岔路口的,那时候无论曾经多么贴的友情,都有可能面临着分道扬镳的未来。

    只是现在,谁都不忽悠那个闲情逸致去考虑未来的事情。对现实的局面已经有所了解的康宁和朱常洵,都好不会犹豫的选择低调。

    只是他们的低调有所不同,朱常洵是躲在黑暗之中,就连他的父亲以及出卖了穿越者的利益,还准备将他推向皇位的秦明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而康宁则是躲在灯下黑的狭小地带之中,用灯光吸引着别人的注意,而真正知道他的人,都会觉得他只不过是别人的走狗。

    即便他有十万的教众,人们也只知道他的黑莲教只不过是徐鸿儒闻香教的旁支。即便他手握最为紧俏的海货交易途径,那些商人还有官员也只会认为他只不过是黄林的代理商。

    在皇帝的眼里。他是唯命是从而且表现优秀的锦衣卫卧底。在官员们的眼里,他是一个为了保护自家家产敢于冒险卧底王森魔教的愣头青,在石子明的眼里,他是一个接触过一些西方文明,具有很高可塑性的土著少年。

    谁都不会把他和穿越者联系到一起,也不觉得他是可能危及到自己江山,或者威胁到自己将来的人。

    因为在他的背后,永远站着比他更加吸引眼球的人。

    狐假虎威,是傻子们不了解老虎和狐狸之间的情况,而康宁的灯下藏身。则是利用了聪明蛋太重视老虎的心理。

    难道他们不知道,狐狸也是一种很危险的肉食动物吗?

    虽然这样做对他来说也是很危险的,但是,他可没有网页这个身份作为护身符。虽说他的事业不是一点物质基础都没有,但是,这点物质基础太过于脆弱,逼得他不得不在各种势力之中找寻平衡。

    他就像是钢丝绳上的舞者那样,随时都有可能暴露在灯光之下,到时候所有已经和他建立联系的人。都将意识到他有什么东西被隐瞒了起来。被欺骗的感觉将会促使他们向康宁发动围剿。到时候,康宁最好的下场也只能是玉石俱焚。

    除非,这些人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的羽翼扩展到无人可以伤害的地步。

    但是现在。他还没有那个本事,每一个棋子都必须小心翼翼的放下去。

    今晚,他将要布置下一个重要的棋子。康宁回到书房,就见诸葛亮已经准备好了挑选出来的遗传物质。

    “就这么几个?”

    康宁疑惑的问道。

    “其他的不是太美就是太丑。大部分将领都长得五大三粗,让人一看就觉得不放心。关键是,他们最好不要有什么名气。哪怕是丑的出名也不好。虽然我们可以撒谎说他们是老爷收养的义子,然后将老爷的癖好公布天下,但是,把您的干兄弟掺和进难民之中,不就明白着意味着,您准备使劲操控这只队伍吗?这样一来,黄林怎么可能不怀疑。”

    对于这个回答,康宁显得非常满意。

    “王舜臣、荔非元礼……”

    康宁一个个数着他们的名字,最终还是对诸葛亮翘起了大拇指。

    “很好,我这就把他们转生出来,然后将他们秘密的送到难民营之中。”

    “不过主公不能在这里操作,我们身边还有一只锦衣卫的耳朵呢。您的金手指,即便将来坐拥天下,也不能轻易拿出来示人。”

    坐拥天下这个目标对于康宁来说还是要远了些。不过诸葛亮的意思他能够意会。金手指绝对不能暴露。哪怕是穿越者的身份暴露了,也不能轻易暴露金手指。

    两者对于其他势力的威胁绝对不是一个档次。

    康宁带着几箭破旧衣服,来到了荒郊野外,寻找到一个无人之处之后,他使用秽土转生之术召唤来了那几位名气不大,长相不出众的人。

    等他们转生出来之后,将衣服丢给他们,然后低声嘱咐了几句,随后就各自离开了。

    康宁随后就返回了在青州府的家中,这座院子也是刚刚置办下来的,虽然住着还是不太习惯,但毕竟有些东西还是少人知道为妙。

    到家之后,愕然发现诸葛亮还在书房之中瞪着他,康宁不禁好奇的上前问道:“军事难不成还有事儿?”

    “大战一触即发,也不知道他们训练的怎么样了。”

    康宁笑道:“还能怎么样?我们虽然好城十万教众都会参加进来,但是皇帝老二的圣旨说得明白,务必不能让王森破坏原有的历史轨迹。如果我们出动十万人马,后勤保障必然崩溃不说,一定会让沿途州县高度警惕,到时候王森能不能改变历史轨迹我们不知道,我们确实肯定坏了皇帝老儿的安排。”

    “主公说的对,我倒是还把这一点给忘了。”诸葛亮顿了顿,继续说道,“那么这样一来。能够参加这场战斗的人,也就只有团练了。出动他们,不光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应该也是老皇帝和石子明的意思吧。”

    “石子明是想把接下来的这场冲突,掩饰成为一种教派的冲突。李国用背叛王森之后,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而且严重程度很有可能与我们接下来做的事情不相上下。但是当时的朝廷没有追查任何一个人的责任。石子明想要的只不过是,没有人有借口追查他的责任。王之钥的死因他已经推掉了大部分责任。我们这件事情办成之后,就算他当时有错,在高层之中。尤其是在皇帝的心中,也可以坐到将功折罪了。只不过我们这次行动最好不要给他带来其他影响,让攻击它的人有更多口实。我现在其实已经想象得到他要用的手段,那就是将整个北直隶官场拉下水来陪他一起游泳。”

    康宁显然对石子明的做法有些不满,再说这段话的时候甚至有些激动,以至于争端话都有点语无伦次。但是诸葛亮听得明白,石子明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先是准备将整件事情掩盖成类似李国用事件的教派冲突,而后将北直隶官员和自己捆绑在一起。让御史们无法攻击他。因为攻击他就意味着攻击整个北直隶官场,而北直隶之所以叫做直隶,便是因为他是朝廷直接管理的。如果追查北直隶的责任,最后担责将是首相方从哲。

    只要将这个试图捧杀他是自命的人拉下水。方从哲的门人肯定不会展开攻击,而攻击者无论是属于哪个敌对派别,他们的攻击也都会由站得更高的方从哲来应付。否则,站得更高别人摔得更惨。

    对于石子明的这种手段。康宁是表示不满的,但是诸葛亮时表示理解的。

    无论是哪种政治行为,都只不过是为了自己所主张的东西开路。古人的思想。诸葛亮理解起来要比康宁到位一些。他知道,那些人的理想,有些时候并不是在嘴上说说而已。他们是真的有一个美好蓝图的,只不过不一定有能力实现他而已。

    康宁其实也有一个蓝图的,而且比他们的更加宏伟壮丽。而且,诸葛亮相信康宁是有那个希望实现那个伟大蓝图的。只不过,他如今看不上眼的,那些肮脏的政治手腕,或许在将来他也不得不使用。

    人嘛,很多时候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变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种人。

    不过,这个过程还不是眼下能够看出来的,诸葛亮也无心和康宁争辩什么。因为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主公,还有一件事情我们不得不做了。”

    “什么事情?”

    “您还记得我提出过的孔明计划吗?”

    “给大明朝打孔吗?我还记得,怎么,你又有了新的主意。”

    诸葛亮点点头说道:“文官们安排起来是有些难度的。但是武将们应该相对容易一些。而且,眼下正好有一个好机会。”

    康宁双眼一亮,没错啊,虽然这次河北之行,注定不能大张旗鼓的。但是皇帝、内阁以及石子明都是知道去做什么的。

    所里的功劳,他们也不会不封赏。

    “如此,我们倒是应该转生几个二三线的名将出来,跟着我们一起去刷刷功劳簿,然后再回来疏通一下关系,也好让我们的人……”

    听到康宁已经把话说得这么细了,诸葛亮也没必要继续说下去,他们两个的交流,点到为止也就够了。

    当天晚上,康宁就转生出了一大堆的二三线将领,其中很多人都不怎么出名,但不代表实力上就有问题。因为有太多的人出名,是因为演义而不是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

    这个问题在宋元明清时代最为严重,所以召唤出来的人物,多半都是元朝以前的。当然杨家军什么的,他是看不上眼的。

    “呃,怎么还有这个人的基因?我一直以为他是神话传说中的呢。”

    康宁手里拿着一个小瓶子,笑着对诸葛亮说道。

    诸葛亮知道,康宁很想把这个人秽土转生出来,看看它是否拥有神话里的实力。

    果然,康宁真的这么做了。

    “巴解拜见主公。”

    一阵白光之后,康宁看到了这位五大三粗的壮汉。对于这个人,康宁还没有熟悉多少,不过看他的体重和臂围,想来应该是力量型的选手。

    正好,商辛是个喜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