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秽土转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之秽土转生-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样也是一种短时间内无法跨越地理障碍的交流形式。

    语言学,一种设计方面极其广泛的学科,同样也是一种最容易引发争议,最容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科。

    在后世的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语言还在流传,学者们莫衷一是,普遍的观点认为,大约有5000到7000种语言,还在世界上流通,不过使用人数超过100万的语言,大概只有140来种。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的关系,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存在互通现象,已经是司空见惯的情况。语言种类之间的亲缘关系,成为语言分类学方面最为关键的分类依据。

    但这一学科,其争议程度,值得每一个想要引用这其中内容的人,都会从描述的过程当中,发现“尚有争议”之类的字眼。

    如果说,汉藏语系纠结于方言是不是应该独立统计为语种的话,那么所谓的日本语系,就应该直接质疑他是否有存在的意义?

    有些学者为了策应政客们的宣传攻势,故意提出日本语系这一概念,首先动机就是不纯的。而这一概念,在国际学术界上很快遭到了众多质疑,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他的学术基础,一点也不坚固牢靠。

    不过,日语很让人头大,这是每一个有过学习经验的人,都会有的感受。片假名平假名什么的也就算了,训读和音读更是让人炸毛,而且,同一个孩子也不一定有着相同的读音,原因是因为他可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比如南北朝,唐朝,宋朝,被传入日本的,而当时他们在中原的读音,就已经因为历史的原因而发生了变化。

    所以,找一个合格的日语翻译,有时候比找一个西班牙语或者英语翻译更加困难。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个地方距离中原地区比较近,平时的交流比较多,即便日语翻译的成材率比较低,但庞大的交流技术在那里摆的,终究还是能找出一两个。

    但康宁却是一个不幸的人,至少在这方面是这样的,他手头紧来没有一个合适的日语翻译。而御宿政友的汉语讲得实在有失水准,这样双方的沟通交流,陷入了巨大的困难,毕竟从日语转化成汉语之后,还需要转化成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能够听懂的英语和西班牙语。

    低效的工作让康宁找到了一个更好的理由,去推脱得川家康和丰臣秀赖双方派出的和谈使节。

    真田丸之战胜利,让德川家康看到了康宁的实力,但就在此之后不久,之前就爆发过战争的博劳渊,传来明石全登全军覆没的消息。

    战争的详细情况,丰臣秀赖虽然已经发送给康宁。但是康宁却没有仔细看,因为结果对于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唯一可能存在的影响就是,丰臣秀赖通过这件事,已经察觉出,这样不依靠康宁的力量,他在德川家康面前的实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过分依仗靠您的实力,就会形成尾大不掉的被动局面,所以,丰臣秀赖这次也成为推动和谈的一支力量。

    还好,康宁已经果断出手,在战场上大唐了德川家康,所以这一次,德川家康实质性利益,才能满足康宁的胃口。

    德川家康方面派来谈判的使者,乃是德川秀忠的妻子浅井江,以及被康宁安排以游学士子的身份混进幕府之中的张仪。丰臣秀赖方面则有淀殿,也就是浅井江和已经被关押起来的常高院的大姐,浅井茶茶。

    其实德川家康已经算准了丰臣秀赖方面,已经没有什么值得信赖,并且能够拿得出手来谈判的人选。所以他果断的选择了德川秀忠的妻子浅井江。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他会和对方必然派出的丰臣秀赖之母,一起对康宁施压,要求他释放常高院。

    只要有了这一次合作成功,之后,德川家康就可以选择联合丰臣秀赖,共同抵制康宁。

    德川家康又一次审时度势的使出了最为阴险的套路,他已经明确地意识到,最急切应该除掉的,并不是还能够得到公家支持的丰臣秀赖,而是这个外来者,康宁。

    所以他这一次,虽然说依旧准备拉一个打一个,但拉的对象和打的对象,已经进行了一个位置上的交换。

    不过康宁在十数日之后才开始的会谈中,一开始就戳破了德川家康的小算盘。

    当浅井江和浅井茶茶一起提出释放常高院的时候,康宁果断的指出,他现在在名义上,依旧是丰臣秀赖的臣子,所以,只要丰臣秀赖公,亲自颁下一道命令,他将立刻释放常高院。

    但是他随后又补充道,由于他是租借效力丰臣秀赖,实际上仍旧效忠于华老板,所以,他必须要代表黄老板说上一句,此时的日本列岛上,虽然战火与硝烟主要是围绕他们3家开始的,但其实,德川大将军占据绝对优势,丰臣秀赖和黄老板,其实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他这句话点醒了浅井茶茶。这个女人的脑子并不愚蠢,只是过分的高傲自负,蒙蔽了他的眼睛。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交战之后,他的确感受到了德川家康的强大,而原本支持丰臣秀赖的公家,虽然在战争的过程当中,曾经派出过两名使节,劝说德川家康放弃进攻,但立即就遭到了德川家康的拒绝。此后,被他寄予厚望的公家,竟然就此袖手旁观,再也没有做出任何有力的支持。

    这件事情让他彻底明白,当下的形势,其实是对他和他的儿子极其不利的。这样他放下了原来的自负,转而开始认真的研究微妙的三方关系。

    聪明的他很快就发现,康宁其实并不是在真心帮助丰臣秀赖,他其实是在两边讨好,谋求利益最大化。

    不过这一点,反而让他更加放心。无缘无故的忠诚,总会让人或多或少的觉得不安,而如今发现了康宁的欲求所在,便能更好的,更切中要害地与之交流。

    所以他果断地开口说道:“常高院的事情,就这么决定了吧。回去我就会让小儿秀赖写一封书信,届时,淡路殿可一定要信守诺言啊。”

    康宁信誓旦旦的保证道:“那是当然。”

    于是,双方会谈,实际上是三方会谈,终于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康宁苛刻的条件,也被抛出来,放到了征夷大将军夫人的面前。

    播磨国、备前国、美作国、摄津国、河内国、丹波国以及四国之一的阿波国,都需要任命康宁的人,作为一国之守护。原本被封封在这里的各路诸侯,必须马上转封到其他地方。此外,上述七国加上已经被康宁控制的淡路国,将在境内推行自己的政令,德川家康不得以任何借口予以干扰。

    这第一个条件被抛出来,就足够让随同前来谈判的德川家康的家臣们愤怒了。不过,聪明睿智的淀殿,却当着他们愤怒的表情,铿锵有力地表达了对康宁的支持。他代表他的儿子丰臣秀赖宣布,承认康宁对上述八国的独立管辖权。即便康宁仍然在名义上是丰臣秀赖的臣子,也不会有任何丰臣家的人,干预康宁的治国方针。

    这个表态让康宁非常满意,看来这个女人已经明白,双方唇亡齿寒的重要性。

    不过,德川家康方面,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同意康宁的条件,他们声称,要派人回去禀报德川大将军,由他来做出最后的决策,毕竟此事关系重大,就连坐在一旁的张仪,也没敢贸然开口劝说他们同意这一条件。

    虽然康宁知道他们只不过是想拖延时间,但时间也是康宁所需要的,所以,康宁干脆利落的表示,对于对方慎重的处事态度,表示谅解。

    于是双方的会谈进入下一个阶段,讨论康宁提出的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商业贸易的自由化。

    保守的德川家康对于商业的抵触情绪,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与此同时,排外的他也不希望西方的贸易者,进入他的管辖范围。但是这次康宁却用军事作为手段,强迫他开放关西地区的自由贸易,至少保证康宁的人可以自由出入,而且只能收取他们商定好的关税。至于德川家康现在经营的老巢关东地区,他康宁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将商业的触角伸到那里去。

    浅井江在和张仪以及跟随而来的家臣们讨论一番之后,决定同意康宁的这一条件。反正康宁不准备在德川家康的老巢,其实应该算是新窝,关东地区实行这一方案,那么,中部地方,近畿地方,国中地方,四国地方,九州地方,就索性任由他的商队去折腾好了。

    反正,等到明年夏天,德川家康的军队缓过劲来的时候,完全可以重新征召足够数量的兵卒,一举灭掉丰臣秀赖和康宁,两家。

    再接下来,康宁就会提出他的第三个要求,移民计划。这其实并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而是黄老板要求的。不过在他这里,完全可以借助这次机会,迫使另外两方,以及听从他们命令的各路诸侯,以买卖奴隶的方式,进行实质上的移民。

    黄老板的优势在于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却没有足够数量的的土地和人口,来增加它的羽翼。如此一来,财富只能成为招致祸端的源头,所以移民屯垦,就成为他接下来最重要的政策,这也是他为什么要从山东及中原其他地方,想方设法搞到难民的原因。

    这个条件很快就得到了另外两方的认可,能够将没有战斗力的人口,转化成为可以提升战斗力的金银,他们双方都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当然,康宁还有第四项要求,那就是德川家康方面,不得在此次和谈期间,再提出其他任何一项要求,否则,和谈即刻破裂,他将命令手下,开始着手准备进攻德川家康。

    浅井江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同意了这个观点。于是双方在剩下的时间里,只能静静的等待得川家康方面,对于康宁提出的第一个条件的答复。

    张仪并不觉得得川家康会答应康宁,但康宁却对此充满信心。他甚至已经开始恶趣味的想象,不久的将来要在这8个令制国之中招兵买马,组成一支能够横扫日本列岛的强大军团。

    他甚至已经恶趣味地把这支军队的名字想好了,就叫做,八国联军。(未完待续。)

第185章 八国联军祸害倭国·回到未来

    战战兢兢地走出德川家康的大帐,德川秀忠还是第一次看到父亲愤怒的样子。

    但是很快,德川家康的脸色就恢复了平静,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能够恢复的如此之快,但所有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已经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我们,同意康宁的条件。”

    一时间,周围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这意味着,处于整个日本列岛中心位置的8个令制国,将会以合乎法度的情况,落入到一个外来者的手里。

    公家对此一定会非常不满,他们肯定会指责武家,放弃了作为一个武士的尊严,怎么能够将自己的国土,出卖给外人呢!

    但是德川家康已经做好准备,不再理会来自公家的指责。

    这种事情他也不是没有做过,根本就不用担心那些只剩嘴皮子本事的家伙。

    其实,最值得德川家康在意的,反而是那些原本被分封的那些令制国的诸侯。如果他们不愿意答应德川家康提出的转封要求,那么,这些人很有可能索性投靠康宁。

    到时候,德川家康将要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而是丢掉更多诸侯的信心。

    德川家康似乎已经预见到了最坏的情况,那就是原本已经开始效忠于他的诸侯们,重新分裂开来,到时候,原本已经接近于统一的日本列岛,将重新陷入分裂之中,互相的征伐,甚至可能比战国时代还要严重。

    看来,这次他需要提出足够优厚的条件,才能够诱使那些诸侯们,答应将自己的封地交出来,然后到其他地方接掌另外一块并不熟悉的封地。

    这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工作,在这个节骨眼上,这项工作对于德川家康的威胁,甚至有可能大于冒着风雪运输粮草。

    但是德川家康并没有别的选择,既然他知道康宁的实力,还不足以对他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两败俱伤的情况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最终,他还是下达了转封的命令,即便接下来的发展的过程,并没有多少出乎他的意料,因为那些诸侯们,果断的表达了不满。

    也有人已经做好了准备投靠康宁的打算,但是,康宁封面却没有任何接纳他们的迹象。也有人准备死守自己的封地,即便德川家康不再庇护他们,他们也将在康宁接手这一片领地的时候,予以最顽强的抵抗。

    不同于德川家康的忧愁,康宁对此的态度,却是出人意料的冷淡,他似乎对他们的最新动态漠不关心,反而直接干脆的对德川家康施压,他明确的表示,如果那些住户不愿意搬家,他将毫不犹豫地扣下第二波使者。

    这样的态度,毫无疑问的将德川家康激怒。但如果说这样的情况,德川家康一开始并没有预料到,那显然也是对不起这只老狐狸的智商的说法,竟然能够派出自己的小老婆和儿媳妇参加谈判,他就肯定已经预料到了,这些人会被扣作人质,作为要挟他的筹码。

    德川家康依旧不肯冒着风雪和补给困难开战,所以他选择了享受康宁的要挟,转而将康宁的威胁,转嫁到了那些诸侯们身上。

    不过那些住户们,依旧以各种理由拖延德川家康的命令。他们当中有些人是真的不愿意离开经营已久的封地,而另外一些人,总是想要使用能找到的借口,从德川家康那里得到更多的好处。

    双方的书信往来,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跑热了不少道路。最终达成的结果是,在来年春天的时候,统一撤离原来的封地。

    这个协商的结果很快传到了康宁的手里,也很快通过康宁,传到了黄老板那里。

    黄老板对此特别高兴,这意味着他将有一块足够坚实的根据地,拓展他在东亚地区的实力。

    为了保证这块根据地能够快速的发展,他终于决定,开始实施那个危险的计划。

    对于他这样的穿越者来说,金手指是他一辈子都应该保护的秘密,但是这一次,他决定将经书知道奥秘,透露给一个土著,至少是他以为的土著,以保证有足够能力的人,可以帮助他处理,那些越来越纷繁复杂的事务。

    飞剪船将黄老板的最新命令带给了康宁,随后,康宁被带到了琉球群岛。淡路岛及其周边的防守任务,被移交给了黄老板的另一位心腹,轩辕14。

    康宁并不担心,在他离开的这一段时间里,他的职位会被人彻底取代,毕竟很多手下,都是彻底效忠于他的人格,反而是轩辕14应该担心,他在这里会被人架空掉。

    等到康宁来到琉球王国之后,黄老板将他请进了他的书房之中。他知道,无论他在书房里看到什么,他都要摆出一个土著的表情,不能暴露自己穿越者的真实身份。

    所以,当他看到熟悉的地球仪,熟悉的电脑的时候,他都是用一种好奇而敬畏的眼神,去对待这些似曾相识的东西。

    黄老板对他的表现,显然是非常满意的,他不厌其烦地向康宁展示了这些东西的神奇,地球仪所象征着的地球,是他们居住的地方,而那个来自400年后的地球仪,标注的是很多当时西方地图上都没有的东地方。

    比如,显然已经在黄老板开发计划之中的澳洲大陆。

    而那台电脑,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或者说是信息化技术革命的代表性产物。不过让康宁略微有些不解的是,黄老板是通过什么方式,给这家伙提供电能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