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第7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每一个来访的人,其背景都会被调查清楚,为了保证客运,火车临时加了数节,但加出来的只有受邀嘉宾和其随行人员可以乘坐。

    上车。

    找到座位。

    此时。

    车厢已满。

    虽然都是参会者,但并不全都认识,每年一两千人过去,而且年年换,就算是马芸年年去,也不可能认识完其中的十分之一。

    因此。

    四周一看。

    马芸发现一个都不认识,其他人也不熟悉他,除了相互点头,也没有过多招呼。大家都是不闲人,在非社交场合,别浪费人家的时间。

    有时间。

    小憩一会儿多好。

    至于唐青。

    戴着被他调成墨黑色的眼镜,这些西方人根本没认出来,各自干着各自的事情,这也是唐青所喜欢的,最怕有人上来寒暄了。

    。。。

    很快。

    火车‘哐当哐当’地启动了。

    这也是有缝铁轨的特色。

    驶出苏黎世。

    火车开始提速,风景也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昨晚又下雪了,所以入眼均是被白雪覆盖的世界,很单调,远不如夏天来看得美丽。

    “马总,达沃斯的高山滑雪场你去过吗?”曾柔好奇问。

    “去看过。”

    “没滑?”

    “底下玩过,高的没去,我觉得太危险了。”马芸直言说道,他年轻的时候挺向往,但现在不同,还是达沃斯的高山滑雪场,找刺激呢。

    如今。

    他可不是孤家寡人。

    “这样啊。”曾柔一听,有点失望,也打消了去刺激一把的冲动,因为估计没人陪她玩,马芸不玩,唐青也不会让林佳雪冒险。

    不然。

    一旦摔了。

    唐青绝对要发飙。

    她没见过唐青生气的样子,但一个华夏首富生气起来,还是因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受伤,可不是吼两声那么简单,没必要去冒险。

    过了会儿。

    曾柔忽然抬头。

    “唐青,你的微信什么时候能买火车票?”

    “怎么了?”唐青奇道。

    “刚看一个新闻,讨论希望微信推出什么功能,这不,买火车票是大家投票最多的。现在高校放假,要过年了,全国火车站都挤得不成样子。”

    曾柔摇了摇手机。

    有钱的瑞士,4G早在第一时间铺开。

    “这样啊。”

    点了点头。

    唐青道:“还得等等,铁道部还没决定开放互联网订票。”

    软件。

    早已免费送给了铁道部。

    可还是那个理由。

    运力不足。

    一旦开放了互联网售票,在本车票紧缺的情况下,会极大地损害去车站外排队的人的利益,正因为有如此考虑,铁道部一直没采纳。

    前世。

    也是在三年后。

    高铁里程达到了一定标准的时候,分流了普通铁路的压力,才推出12306,而且实行留票制度,只放了一部分票去网上卖。

    这是基于全局的考量。

    不过。

    最近却有了松动。

    因为

    只有逢年过节前后等出行高峰期,才会一票难求,平常还是挺宽松的,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平常的时间开放,节假日前后暂时停止。

    说实话。

    有点奇葩。

    但却是前进了一大步,真不是铁路部门不给力,而是票太少,为保证相对公平,就得牺牲掉便捷,不然,总不能卖挂票吧?

    “你曾大小姐坐过火车?”唐青奇道。

    一听。

    曾柔不服气了。

    “我怎么就没坐过,坐火车多好玩,我高中毕业的时候,专门坐了两天一夜到新省那边去玩,就是太慢了,不仅挤,味道还大。”

    “没办法,人多车少,等高铁修好,情况会好很多,只不过高铁晚上不开,想要长途旅行,还得坐普通列车。”唐青笑着道。

    “白天坐车,晚上就在当地休息,旅游一番也挺好,可这得等到什么时候,现在一条高铁的影子都没有。”曾柔一脸失望道。

    “快了。”

    唐青说道。

    以华夏的速度,高铁修建可不是一条一条来,而是一堆一堆来,今年的八月一日,京城奥运会开始的一周前,第一条高铁就会投入运营。

    虽然只有一百二十公里。

    但也是高铁。

    明年。

    这个里程会翻十倍

    再过五年。

    高铁总里程又会翻十倍。

    基建狂魔的建设速度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在他重生前,也就是一七年,华夏运营的高铁占全球高铁里程的七成,而且还在增加之中。

    执行力着实可怕。

    这也是西方国家最忌惮的地方。

    同一个项目。

    他们论证都未完。

    人家华夏连东西都建好了,惠及了万家。傻眼之后,西方国家的心里一下子就不平衡了,相比华夏,他们是在干什么?玩闹吗?

    。。。

    两个多小时后。

    风景几转。

    他们来到了达沃斯小镇。

    小镇是真的小。

    人口才一万出头,以服务业为主,但每年接待游客超过两百万,可以说,小镇居民随便做点什么生意,都能活得很滋润。

    当然。

    这里也不尽美好。

    允许你过来玩。

    但对来开发、做生意这类行为,却并不欢迎。不然,一个如此旅游胜地,不会到现在也才这么点人,可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战士们的脚步。

    二十分来分钟后。

    达沃斯湖畔。

    葛峰:“。。。”

    马芸:“。。。”

    曾柔:“。。。”

    一个巨大的半山别墅前。

    几个人再次懵比。

    达沃斯每年这个时候好房难求,能住到总统套房,提前几年预定都没用,各国部长级和亿万富豪们能住个商务套房,就已经是大运气了。

    可看看唐青。

    竟然还有别墅住。

    独栋别墅。

    还是在达沃斯湖畔。

    话说。

    没人来管管这妖孽吗?

    “傻愣着干什么,该吃午饭了。”走到门口的唐青叫道。

    一听。

    几人精神大振,快步跟上,习惯了这样的设定,好像还不错。

    。更新最快网址: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ERV的财团化(求订阅!)() 
别墅内。

    全新的家具。

    全新的装修。

    如果柴仁在,可能会发现,不少地方和唐青给他的三娅那栋别墅的设计图虽然相似处不多,但却同样有那一丝不苟的神韵在里面。

    用料。

    拼接。

    墙角地缝。

    绝对是最高级的施工水平。

    此外。

    地下负一层竟然也有一个游泳池,论奢华程度,他们算是这次参会中住的最奢侈的一批人了吧,最关键的是………唐青又把厨子带来了。

    呼。

    淡定。

    咱都是有点家底的人,不能像没见过世面一样。

    “这房子谁的?”葛峰好奇道。

    “一个朋友。”

    “那朋友呢?”

    “嫌房子小,去英国住了。”唐青早就想好了说辞,战士们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了大量资产,当然不可能自己在每个房子守着。

    和古堡一样。

    今后。

    只会用来给唐青和他的朋友们住。

    不外租。

    葛峰:“。。。”

    能在这里有房子的人,的确可以说它小,葛峰心下无语,想他葛家在美国也算是朋友遍地,欧洲虽然远了点,但也关系网强大。

    可他怎么没有一个在达沃斯搞得到湖畔别墅的朋友。

    郁闷。

    葛家这几十年好像白混了一样。

    。。。

    午后。

    别墅二楼。

    巨大的单透落地玻璃,几人优哉游哉地喝着茶,外界正是零下,屋内温暖如春,此时,葛峰已经用食物填补了心中的沟壑。

    但马芸却是不住感慨,以前自己来,只能住一般的房间。

    大套房?

    想都别想。

    各种好房间甚至有富豪包年,对这些壕到不讲理的人来说,那点钱根本不是钱,生活质量最重要,住什么,和身份有直接关系。

    但这次。

    单车变轿车。

    跟着唐青还真是好处多多。

    “唐青,明天论坛就开始了,紧不紧张,要在上千位不是政府高官,就是一方大佬面前演讲,我要是上去,估计得紧张一阵子。”

    葛峰抿了口茶,问唐青。

    “我紧张什么?他们又没我有钱。”唐青开玩笑道。

    “。。。哈哈,豪气。”葛峰怔了一下,旋即大笑,这逻辑,他喜欢,“不过,可别小看天下人,美国ERV的那位也来了。”

    唐青一笑。

    “呵呵。”

    他只能用这个词来表达心情了。

    谁能知道。

    ERV是他的。

    还不是他手下最大的公司,因为它前面有缅亚银行集团,一个可以印制货币,并且币值坚挺的强大存在,其他产业无数。

    轮低调。

    他觉得没人能和自己比了。

    “你们应该认识吧?”葛峰问。

    “对啊。”唐青点头,“电话聊过。”这种事根本不用思考,‘纪元’使用了ERV的‘天狼星系统’,又代理了其旗下多款手游。

    要说根本不认识。

    谁信?

    “这个人太神秘,反正你接触的时候小心一点,最近ERV在美国的动作太大,您可千万别掺和进去,很麻烦。”葛峰一脸严肃地提醒道。

    “呵呵,行。”唐青笑了笑。

    ERV。

    在今年底。

    开始进行了财团化的方向发展,旗下各个行业都在进行上下游扩张,从纯粹的互联网行业,逐步涉足到了上下游的硬件领域。

    想不触犯到那些财团的利益都难。

    比如ARM。

    从一开始的纯微处理器架构,开始朝着芯片设计方向前进,让高通有喜有忧,喜的是,处理器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忧的是。

    本身的研发产出受阻。

    如果是ARM还好。

    可猛然间。

    他的身旁有一只正在成长的‘威胁’,现在还看不出来,但其最新一代的晓龙处理器,直接把他们原先预定推出的晓龙给干趴下了。

    于是。

    高通花了大笔钱购买,并入股了这家公司,那款微处理器,就是现在‘纪元’上用的芯片,每销售一颗,高通还得给这家公司专利费。

    郁闷。

    对方有了钱。

    实力肯定会越来越强。

    干?

    高通犹豫了。

    一旦僵持。

    这家公司转向了英特尔,弥补了英特尔这方面的不足,那他们准备制霸移动互联和低耗高性的微处理器市场的美梦,可能就要腰斩了。

    技术。

    是变革的源泉。

    基于这个考虑。

    高通不得不增加合作伙伴,那就是欢迎ARM的上游扩张,想要以此来提醒那家公司,你注意点,咱还有ARM这张掌握了芯片架构王牌。

    你就老老实实给我研究芯片即可。

    别想投英特尔。

    于是。

    本来可能让高通很不爽ARM上游扩张,一下子变成了高通急需和欢迎的行为,希望以此稳定住那个不完全听话的‘家伙’。

    而英特尔也急了。

    处理器。

    究竟是适合移动端还是PC端。

    功耗散热只是一个参考指标。

    最根本的还是运算能力,一旦手机芯片的运算能力超过电脑,或者远远超过,那整上一套相适应的系统,不就可以当电脑用了吗?

    以ERV的‘出牌规律’。

    不是整不出来。

    这边的担心还没完,在自家的地盘上,竟然出现了一个要翻天的家伙………一家公司推出了一套新的高效处理器架构,绕过了英特尔、AMD所使用的X86架构。

    目标说是直指ARM。

    可特么。

    一测试。

    你这是要干老子的节奏。

    于是,现在正火急火燎地谈判,避免高通和ERV甚至其他互联网巨头捷足先登。这还是硬件领域,软件领域也是风云变幻。

    非死不可。

    谷歌。

    继‘安卓并入天狼星系统后’。

    谷歌忽然间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冲动,和ERV展开了大量的合作,砍掉了很多项目,至于非死不可,刚上市没多久的它,现在最大股东是ERV。

    没办法。

    掌握了《战火》和《世界》,还有一大票流量吸引软件,差点把非死不可给干死,后来一合计,还是合作吧,免得被干爬。

    就这样。

    ERV各方面强势出击。

    在相关领域把美国弄得新闻不断,其个人财富也在疯狂增长之中,估值早就超过了五千亿美元,这还是在全球金融动荡的现在。

    就在上个月底。

    ERV投入巨资,收购了一家加州的中等银行,开始进入银行业。

    这一举措。

    算是正式向其他人宣布。

    我要进行财团化。

    顿时。

    一石激起千层浪。

    。更新最快网址: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入场券(求订阅!)() 
财团。

    一个恐怖的词。

    在美国。

    财团几乎掌握着一切,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这些财团所控股的公司,可上百年了,美国财团格局一直没有多大变化。

    都是些老牌家族。

    谁都知道这些家族富可敌国,按理说,他们是不会期待又冒出一个大爷高高在上的,民众们应该极力抵制,可事实却恰恰相反。

    财团。

    老财团。

    掌握美国的经济太久了。

    几十上百年无人可颠覆,这根本不符合‘美国精神’,也不符合‘美国梦’,这是阶级固化,让他们一般人连这类梦都不敢做。

    可现在。

    出现了一个‘英雄’。

    短时间内逆袭美国财团。

    erv。

    之前那天量的身家,让他们相信美国没有失去创富机会。

    而现在。

    erv又让他们相信,美国没有失去阶级逆袭的通道,终于有人站了出来,挑战形成了百年的固有模式,于是,各个网站的评论疯了。

    支持。

    支持。

    还是支持。

    erv已经代表了他们的梦,去完成他们完不成的事。

    不过。

    被资本控制的美国媒体却没那么公正了,总有人想要搞事情,在这方面争论不休,可是,越辩论,有些东西就越让各个财团难受。

    财团。

    本质上就带着‘垄断’的意味。

    他们前科太多。

    如果被放在社会大众上做过多讨论,会让他们很被动,就算可以操纵舆论,但也阻止不了民意,专家们反对erv的理由,就是人们质疑他们存在的理由。

    就这样。

    不过两周。

    相关的辩论在各大媒体戛然而止。

    不能辩。

    再辩。

    可能要引起游行了。

    各大财团这些年为什么这么低调,就是怕这种大范围的对他们存在质疑的辩论,如果闹得太大,还时不时闹一次,会很麻烦,

    频繁出手压制容易引起反弹。

    可是。

    明面质疑停止。

    私下的动作却不断。

    但大笔资金支持的erv的游说公司并不是毫无所获,很多问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