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大穿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诸天万界大穿越-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御花园的一个凉亭中,林易见到了昭德帝。

    林易打了一个稽首,说道:“圣上万福。”

    “清玄真人免礼,请坐。”昭德帝红光满面的说道。

    林易也不推辞,直接便坐了下来。

    中华自古无跪礼。

    先秦时期,因为没有桌椅,所以才有了“跪拜”,但这并不是正式的礼节,只是一种“双膝跪席”的坐姿。

    在那个时代,臣跪君,君也跪臣。

    后来有了桌椅,跪拜就十分少见了。除非是一些十分正式的场合,比如说每年只举行几次的大朝会,这才需要跪拜,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的。

    发生改变的是元朝。

    宋以前,君臣奏对,双方皆坐。到了宋代,君坐臣立。再到元朝,则是君坐臣跪。

    明朝继承了这一陋习,但还是少有百姓向官员下跪。因为下跪礼太大,一般的官员承受不起。一旦出现这种事情,那就代表着有天大的冤情,这是每一个官员都极力避免发生的事情。

    真正将跪拜礼推到顶峰的,是满清王朝。

    这个王朝没有君和臣,只有主子和奴才。而清朝的官员跪了皇帝之后,心里不平衡,就将这种不平衡转嫁到了老百姓身上。

    至此,下跪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

    从赵宋到满清,跪礼的变迁,体现了时代精神的变化。

    从“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到“主子”和“奴才”,元蒙和满清先后带给华夏的,并不仅仅是战火和杀戮。

    当昭德帝欣赏着由一名小太监奉上的“天子剑”的时候,林易的思绪纷飞,想到了更多的东西。

    昭德帝手握着“天子剑”的剑柄,随手挥舞了几下,久违的活力再次回到了他的身体之中。

    “真人的灵丹果真不凡。”满面红光,精神十足的昭德帝赞道。

    林易的心神从天外归来,闻言笑着说道:“这也是圣上洪福齐天。此丹以我在长白山深处,无意间采到的一株人形灵参为主材炼制而成,所剩无几。这天下想要再找到一株人形灵参,难如上青天。”

    昭德帝面露惋惜之色,亲身体验过灵丹的妙用之后,他多么希望能够再得到几颗。

    好在,林易在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却打开了一扇窗。

    “天子剑既然已经铸成,朕何时可以开始修行?”昭德帝颇有些急切的问道。

    林易笑了笑,说道:“圣上莫急。庄子曾说,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秋,行以秋冬。”

    “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天子修行之道,便在其中。”

    “还请真人解惑。”昭德帝说道。

    林易说道:“老子说,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圣上贵为天子,得万民供养,为人之道。如能上体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则大道可成。”

    “如何方能补足?”昭德帝问道。

    林易取出了一张折叠好的纸,放在凉亭内的石桌上铺开,说道:“便是此物。”

    纸上画着是一台十分简陋的机器。

    昭德帝仔细观看了一会儿后,却不得要领,问道:“这是?”

    林易说道:“这台机器,可以叫做‘蒸汽机’。这台机器将惠及万民,泽被苍生,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看着神情茫然的昭德帝,林易微微摇头,蒸汽机的伟大,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他一个人能明白。

    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很爽,真的很爽。

    林易心中暗道:“这个时候,如果加上一句‘命运齿轮已经开始转动’的旁白,感觉绝对超乎想象的好。”

    前世躺在病床上的日子里,他曾经读过很多本书。

    穿越之后,许多东西都已经忘记了。但是随着修为的提升,林易发现这些东西都能从脑海中重新找回来。

    这一次,他找回来的便是关于瓦特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瓦特蒸汽机并不复杂,进汽、排汽、汽缸、活塞、连轩、曲柄,无非就是这几样关键的东西。

    瓦特的改进,主要是把冷凝器与气缸分离开来,使得气缸温度可以持续维持在注入的蒸汽的温度,从而提高了蒸汽的利用率。

    这在后世,是烂大街的知识。

    只是很多人学过后就忘记了,又或者根本就没有用心去学。

    昭德帝将目光从蒸汽机的图纸上收了回来,说道:“真人需要些什么呢?”

    林易在心中默默的为昭德帝点赞,这种全力配合的好队友,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最可爱的。

    “只要圣上拨给我一些工匠就可以。”林易说道。

    昭德帝点了点头,当即便吩咐了下去。

第19章 符箓种子,驾临郭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不知不觉中,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

    七月下旬,这是京城最热的“三伏天”。

    “三”指得则是指上伏、中伏、末伏这三个阶段。

    “伏”可以理解为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同时也有“伏邪”的意思,即所谓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邪”中的暑邪。

    国师府内的一间静室之中,林易盘坐在云床之上,随着他的呼吸吐纳,丝丝缕缕肉眼不可见的紫气,被不断的吸收炼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已经是月上中天的时候了。

    只见静坐在云床的林易全身忽然一震,他体内真气满溢,自然而然的便打开了眉心祖窍,

    一切皆是水到渠成,没有丝毫的阻碍。

    识海之中一点先天灵光得到真气的滋养,如同拂去灰尘的宝珠一样,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这一点先天灵光自无极而来,复返无极而去,是道家所言的胎光、天魂,也是佛门所说的真如、本性、菩提等等。

    林易睁开双眼,站起身来,悠然吟道:“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识海之中,一直沉寂不动的《星河真经》上面,先后浮现出无数真文,不停的闪烁变化,最终有三百六十五枚真文飞了出来,与那一点先天灵光交相辉映。

    林易收慑杂念,调息元气,存神观想。

    真文又被称之为“符箓”。

    符乃天地精神,箓是鬼神名章,驱遣天地元气,沟通天地精神,拘刻鬼神,将体内的真气勾动存想的精神,化为丹田中的一点符箓种子。

    这便是一切法力的源头。

    在道家有种符,法咒等称呼,在佛门则唤作种子文字,真言的东西,称呼虽有不同,道理则一。

    对于一名修士而言,想要练成什么样的法术,就必须存神观想对应的符箓,然后炼就符箓真种子。

    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才算是身具法力,能够出手成法,是一名货真价实的法师。

    无论是道家真气,还是佛门愿力,又或者是天生妖气,只要注入符箓种子之中,就会从中衍生出一道幻符来,这道幻符一现,就能施展一次法术。

    每一家门派所修炼的道法都不相同,因此同一道符箓种子灌注的真气不同,施展出来的法术也千差万别。

    同样的一道符箓,水系真气和火系真气说不定就会生成两种法术来。

    修为愈深厚,存神观想出来的符箓种子能容纳的真气自然越多,法术的威力也就越大。

    同时存想的法门越是精妙,符箓种子转化真气的速度就越快,出手法术也就响应如斯,念动法随,反之亦然。

    在林易的丹田之中,三百六十五枚真文符箓与星河真气交融,化为了他的法力源头。

    念动之间,便有七星法衣加身。

    手掌翻覆,三光神水与星辰真火齐现。

    屈指一弹,日曜、月曜、金曜、木曜……,七种剑气激射而出,在地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坑洞。

    “这就是法师啊。”林易随手拿起一旁的龙渊剑,悬挂在腰间,然后推开门走了出去。

    望着天空中的明月,他久久不语。

    在修行路上取得突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但是当林易想要找个人来一起分享这份喜悦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孤独。

    “锵”的一声,他拔剑出鞘,剑锋映着月色,寒光闪烁。

    林易随手挥动手中的龙渊剑,剑芒破空,连成了一片。他心中的喜悦与孤独,都随着长剑的飞舞,一同逝去。

    许久之后,林易还剑归鞘。

    月光下,他与清幽、寂寞为伴。

    一路走来,所得所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浙江省,金华府,郭北县。

    这天一大清早,向来不肯早起的娄知县便带着人出了城门,一直向着府城方向行了数里地,毕恭毕敬的等候在官道旁边。

    天气十分炎热,娄知县心中不停叫苦,但是面上却不敢表现出半点来。

    早在数日前,知府大人就传下话来,要他一定要将这次的事情办得漂漂亮亮,否则……

    官大一级压死人。

    娄知县这几天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都变瘦了。

    一旁的师爷虽然同样热的要命,但还是尽职尽责的为娄知县扇着扇子。

    “老爷,要不去咱们先去阴凉地歇一歇。”师爷说道。

    娄知县略一犹豫,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不行,这次不管再苦再累,都得撑下去。”

    就在两人说话的当口,官道上出现了几个人影。

    “来人了。”一旁的衙役呼喊道。

    娄知县向前张望了一下,说道:“都打起精神来,谁要是给老爷我出了岔子,就直接滚蛋。”

    仅仅是说话的功夫,那三个人已经到了近处。

    一个看上去只有七、八岁,唇红齿白,粉雕玉琢的童子,一个年约十六、七岁,身穿蓝色道袍,腰悬长剑的清秀少年,最后则是一名长相英俊,神采非凡的青年。

    林易看着等候在路旁的娄知县一行人,问道:“阁下可是郭北县的娄知县?”

    娄知县点头说道:“正是在下。”

    林易从袖中取出了一封书信递了过去,说道:“这是金华府杨知府给你的书信。”

    娄知县看过书信之后,大为震惊,急忙说道:“下官见过清玄真人。”

    林易摆了摆手,说道:“不必整这些虚的了,我几天前交代下来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娄知县说道:“下官这几天废寝忘食,多方筹措,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真人进城之后,就可以看到。”

    林易微微颔首,说道:“那就好。”随后,他转头和身旁的两个人略作商量,一行人便向着郭北县城中走去。

    进了县城后,娄知县带着林易三人来到了一个十分宽敞的大院子里,只见院子中堆积着许多的干柴、油料等引火之物。

    林易点了点头,问道:“城外的防火隔离带布置的怎么样了?”

    娄知县拍着胸膛说道:“真人尽管放心。”

第20章 火兮焚野,剑照幽冥() 
正午时分,红日中天,这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但是林易站在兰若寺外,却依旧感觉有些阴森,他转头向身旁的童子问道:“张道友对着兰若寺了解多少?”

    张天师说道:“兰若,梵语为阿兰若,本意是森林,后指寂静清幽,远离红尘的地方,一般指的是佛寺。我得清玄道友嘱托,回山后翻阅典籍,找到了一些记载。这处兰若寺在佛门中曾经颇有名声,最擅长的是一门唤作‘两界十方金刚胎藏大阵’的神通。”

    “还请道友解惑?”林易说道。

    张天师说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念分两界,心空化十方。这门神通纯以坚固唯一著称,擅长封印各种外道邪魔,封印的邪魔越多,则威力越强……”

    就在两个人说话的当口,从兰若寺中走出了两个人来。

    当先的一人正是和林易一道前来的青年,后边跟着的则是一个满脸胡须的中年大汉。

    这两个人一个是从昆仑山而来,入世修行的知秋一叶,另一个自然是隐居兰若寺修炼的燕赤霞了。

    知秋一叶来到林易面前,拱手说道:“回禀真人,此地荒废已久,只有一位道友在此避世修行。”

    “好。”林易微微颔首,随后将目光投向后边的大胡子,说道:“贫道奉天子之命来此除妖,此事事关大明国运,还请这位道友多多包涵。”

    燕赤霞说道:“此地有一个隐藏极深的千年树妖不假,但要说此妖和大明国运有干系,这就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了吧。”

    林易笑了笑,说道:“道友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据我所知,此妖的本体乃是极为少见的通幽阴槐,天生便能沟通阴阳两界。这些年来,天地间阴阳失调,旱涝频发,民不聊生,与此地逸散出来的九幽煞气有着很大的关系。”

    “此话当真。”燕赤霞追问道。

    林易摇了摇头,说道:“说句难听点的话,道友你还不值得我骗。”

    说罢,他也懒得理会燕赤霞是什么想法,直接下令道:“点火。”

    等候在一旁的一名衙役立刻挥动手中的旗子。

    烈焰升腾,从四面八方燃烧了起来。

    林易对着身旁的张天师说道:“还请张道友施法相助。”

    张天师点了点头,上前几步,一枚法印出现在他手中,大喝一声,道:“风来。”

    法力激荡,大风起兮。

    林易默默的感应着其中的变化。

    自从朱洪武晋升龙庭失败后,这方世界阴阳交战,乾坤不宁,不仅修行起来困难重重,施展法术的时候,也需要耗费更多的力气。

    风助火势,火借风威。风火交织,直冲云霄,大有焚破九重天的架势。

    早就已经破败不堪的兰若寺,在烈火的焚烧下,轰然倒塌。

    无数尸怪从烈火之中冲了出来,向着林易四人扑去。

    林易对知秋一叶和燕赤霞说道:“这里就交给你们两个了,不要让这样尸怪伤到树林外的普通人。”

    “得令。”知秋一叶颇有些兴奋的说道。

    话音未落,他已经向着冲来的尸怪跑了过去。

    “风火雷电,听我号令。”一幅卷轴出现在知秋一叶的手中,各种各样的法术向着一群尸怪狂轰乱炸,声光效果惊人。

    “出鞘。”一道剑光从燕赤霞背后的剑匣中飞出,同样向着尸怪们斩去。

    看到两个人的表现后,林易点了点头,随后便将目光投向了兰若寺后,金光黑气在那里纠缠。

    金光之中,有无数符文闪烁,构成了一道光幕,将黑气束缚了起来。

    光幕虽然摇摇欲坠,但却始终没有破碎开来。

    林易身披七星法衣,张天师手托法印,两个人一起穿过了火海,向着那道光幕走去。

    站在光幕之下,林易说道:“这应该就‘两界十方金刚胎藏大阵’吧。”

    张天师略作观察之后,点头说道:“封镇妖魔,自成一界。佛门神通,自有独到之妙。这千年树妖,成也此阵,败也此阵。”

    林易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通幽阴槐本就是十分容易招来天雷的树木,达到千年树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