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
黄巢之乱以后,各地的地方官们就纷纷夺城占地。朱温占了冀、鲁、豫、秦,王剑、杨行密、高季兴、马殷、刘隐、钱镠、王审之占了南方各地,并且朱温还把皇上杀了。
庄宗,就是他们的皇上李存勖,虽然不是大唐皇上的后代,但现在大唐的皇室成员都已被朱温全杀净了。太祖,也就是庄宗的爹(李可用),是大唐的干殿下。所以太祖理应继承大唐朝曾经的基业,所以庄宗(李存勖),也应该是全天下的主人,就是理应做全天下的皇上。况且庄宗(李村勖)还已经得到了传国的玉玺。
高季兴、马殷、杨行密、王剑、王审之、刘隐、钱镠,本是大唐朝的官员,本是吃大唐朝俸禄的。所以,高季兴等就应该向我们的皇上(庄宗)俯首称臣。如果高季兴等不那样,我们皇上(庄宗)理应讨伐。
然而,我们皇上是仁义的君主,我们皇上不忍动刀兵,所以我们皇上没那么做。
西蜀的王衍,他爹还算可以。可他爹死了以后,西蜀换他治理了,他把西蜀治理了个乱七八糟,弄得西蜀万民涂炭。我们皇上不忍见西蜀万民长期受苦,所以我们皇上决定讨伐他。
所以,我们皇上决定:如果西蜀王衍肯归降,我们皇上愿念他年幼,愿给他一条生路,不杀他,愿学当年司马昭善待刘禅,封他做安乐王,让他也像当年西蜀刘禅那样乐不思蜀。如果他不降,如果导致许多人受刀兵之苦,那就说不着了,那就一定要要他命了。
皇上看了郭崇韬写的檄文后,他一笑。
郭崇韬又补充说:“皇上,您可以给王衍一条路,让他走,就是让他投降。您别把所有的路都给堵死,让他无路可走。如果他真能投降,您也别亏待他。如果他不肯归降呢,那导致刀兵,导致西蜀万民涂炭的罪过可就是他的了。”
皇上说:“郭丞相,你在檄文里说,如果王衍能归降,你让朕别杀他,你让朕像当年司马昭善待刘禅那样善待他,这是什么意思?”
******
这时,郭崇韬就给皇上讲了一下当年司马昭善待刘禅的故事。
当年,刘禅投降司马昭以后,司马昭就想把刘禅杀了。
可这时他手下一个大臣说:“那样做不好,现在的情况和几个前朝的情况不同。几个前朝的情况是:周灭商之后,周曾大肆屠杀过商的皇室成员;项羽灭秦的时候,项羽曾大肆屠杀过秦的皇室成员;刘邦灭项羽的时候,刘邦曾大肆屠杀过项羽的家族成员。可现在的情况与几个前朝的情况都不同,几个前朝的情况是,灭就完全灭了,现在您的情况是,天下三国您仅灭了其中的一个,还有两个您还没灭呢,如果您在这个时候就大肆屠杀,后两个一定会拼死抵抗垂死挣扎。您要杀他,他能不害怕吗?”
司马昭说:“我应该怎么办呢?”
那位大臣说:“您应善待刘禅。如果您能善待刘禅的话,您要再灭另外两个的时候,另外两个也就不会再怎么拼命抵抗垂死挣扎了。”
司马昭就听了他那个大臣的话,他就善待刘禅了。
司马昭给刘禅修了安乐王府,让刘禅做了安乐王。
后来不是留下了那么一句话,叫“乐不思蜀”吗?
司马昭善待刘禅,果然起了很大的效果,不到三年后,他儿子司马炎就把曹奂给灭了,并且他儿子司马炎也取代了曹奂当了皇上。数年后,他儿子司马炎又把东吴灭了,他儿子真正地统一了天下。
郭崇韬的意思是:皇上您现在的情况和当年的司马昭的情况差不多。当年司马昭所面对的是三国,现在皇上您所面对的是七国。您不应头一炮就杀杀杀的。如果那样的话,余下的就会奋力抵抗。
郭崇韬向皇上献计,皇上这才对西蜀敲山震虎。
第七十四回 敲山震虎计(三)()
郭崇韬向皇上献计,让皇上对西蜀敲山震虎。
皇上采纳了郭崇韬的计。
皇上决定秋后出兵。
很快就到秋后了。
这时,皇上曾下放的那些士兵们也把他们所种的粮食收下来了。
皇上在春天的时候,不是曾让一些士兵们去开荒种粮吗?现在他们所种的粮都已经收下来了。
皇上见到士兵们种的这些粮食,他非常高兴。
因为这些粮食可以充当一部分军饷。因为有了这些粮食,就可以少向老百姓征些捐税。因为有了这些粮食,就可以减轻一下老百姓的负担了。同时,自己也可以在老百姓眼里有一个更好的印象了。
皇上见这时候该起兵了,皇上就下令起兵了。
几天之后,皇上的二十万大军就浩浩荡荡向西蜀开去了。
就这样,郭崇韬的敲山震虎之计就拉开帷幕了。
*******
很快,西蜀的探报就把李唐出兵西蜀的事报到了西蜀。
现在西蜀在干什么呢?
现在的西蜀很乱。
自从上次西蜀兵发长安,他们失败以后,他们的国内就开始乱开了。
因为他们在这次兵发长安的时候,他们的皇上王衍受重伤了。他们皇上王衍在好长时间里都是昏迷不醒。
他们皇上在好长时间里都昏迷不醒,有些事不能处理,怎么办呢?有些事就由他们的元帅德一海处理。偏偏他们元帅德一海又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就知道弄权的人。你说西蜀能不乱吗?
******
这次德一海从长安败回来以后,他见他们皇上王衍一直昏迷不醒,早已对夺权垂涎三尺的他,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对他来说的好机会了。
从此,德一海就策划夺权了。
想夺权,当然得先培养他的势力了。想夺权,当然得先将他认为不合适的人全都想方设法排除了。
德一海就开始行动了。
那些德一海认为不合适的人,他就想方设法在其身上找错,想方设法将其赶下台,甚至像高俅害林冲一样设白虎堂害人家。那些德一海认为合适的人,他就一个劲地提拨。甚至他认为合适的人杀了人犯了错,他也会说证据不足,不将治罪。
*******
现在,德一海刚把他想要处理的事处理完,就在这个时候,消息传来了,说李唐的大队人马向西蜀开来了。
德一海一听这个,他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就又提起来了。
德一海心说:这可怎么办呢?
接着,又有一个探报来了:“报!李唐的大队人马已经接近了我们西蜀的边界!”
“这……?”
没把德一海急死啊!
******
德一海就急忙招他手下几个人商议。
有人说:“咱不是和楚、吴、闽、汉、吴越、南平几国有《七国联盟》吗?这时候咱可以去求他们啊!”
又有人说:“就是有《七国联盟》,就是楚、吴、闽、汉、吴越、南平几国肯帮咱也不行。七国的力量加起来,也未必是李唐的对手!”
因为他们都清楚,就算另外几国肯出兵帮他西蜀,他西蜀也未必能躲得过这场灾祸。何况另外几国还不一定出兵!
西蜀就乱开了。
******
再说西蜀的皇宫。
这时,也已经有人把李唐大兵向西蜀开来的消息报给了西蜀的皇上王衍。
现在王衍怎么样了?
这几天王衍刚刚好点,他吃的东西也比以前多些了,他也能下床走几步了。就在这个时候,李唐大兵向他们西蜀开来的消息就传来了。
王衍一听这个消息,他又差点吓躺下。
王衍心说:这可怎么办呢?
这时,有人来报,说李唐派使臣求见。
王衍说:“让他进来!”
李唐的使臣进来了。
这时,李唐的使臣把一封信交给了王衍。
王衍接过那封信来一看,他见信的意思是劝他趁早投降,如果他能趁早投降,西蜀就会像当年司马昭善待刘禅一样善待他,也会像当年司马昭对待刘禅一样让他做安乐王。不然的话,如果他不降,如果导致刀兵战争,让他后果自负。
后果自负,当然是让他死了。
你该投降的时候不投降,导致战争,导致众多人死,还不杀你啊?
王衍一见李唐使者的这封信,他还真有投降的心了。
反正王衍也明白:现在我不投降李唐,我迟早有一天也会投降德一海。
现在德一海已经趁王衍养病的时候把许多忠于王衍的人免职的免职,杀的杀。现在台上已经净是德一海的人了。
王衍心说:反正现在我就是再当皇上,也没多少意思了。
*******
王衍有意投降的事,很快让德一海知道了。
现在王衍的身边有好多是德一海的人啊。
这时,就有人把皇上有意投降的事报给德一海了。
德一海一听:投降?投降哪儿行啊?
德一海就找王衍来了。
德一海到了王衍的身边,他就对王衍说:“皇上,我们不能投降啊。如果我们投降,我们只有死路一条。你别看现在李唐说得挺好,你如果真投降了,他就要杀你了。历史上前朝把后朝灭了以后,有几个善待前朝皇上的?”
王衍一听这话,他差点哭了。
王衍心说:德一海,真想把我逼死啊!
但是,没法。
王衍明白:现在我要硬去投降,德一海就能让人把他抓回来!
德一海吩咐皇上身边的人:“现在皇上需要静养,以后任何人都不能打扰皇上!”
*******
然后,德一海就研究他是事去了。
现在李唐大兵压境,可怎么办呢?
这时有人就给德一海出主意,让德一海拿着《七国联盟》去求南方的其他几国。
德一海见这时候也没什么别的好办法了,他就真派人去求其他几国了。
******
之后,德一海就积极练兵。
同时,德一海也在关心着李唐的大队人马。
还好,几天来德一海所得到的消息还好。李唐的大队人马只是大兵压境,他们并没有大兵入侵。
德一海得到的消息是,李唐的大队人马开到李唐与西蜀交界的槐树林的时候,他们不往前开了,他们在那儿停住了。
虽然德一海得到的消息是,李唐的大队人马停住不往前开了,可德一海仍然心里非常地紧张。李唐的大队人马现在是不往前开了,你知他什么时候会往前开?老虎爬家门口,能放得下心吗?
再说,德一海一听“槐树林”这个地方,他心里还非常地那个。因为他们上次兵发长安的时候,他们倒霉就倒霉在槐树林上。因为槐树林对他来说,是个不祥之兆。
*******
又过了一些日子,德一海派去出使其他几国的人就都回来了。
结果,其他几国几乎是一个声音说话:“如果李唐真的大兵入侵,我们一定会帮你,如果李唐大兵并没有入侵,恕我们不能为你出力。”
因为在李唐的郭崇韬在前些日子出使南方的时候,南方几国都对郭崇韬表示过:如果李唐的大队人马不入侵西蜀,他们是不会管的。
再说,其他几国对西蜀做的事也都十分反感:你没事招惹人家李唐,你没事兵发人家长安干什么?现在把鬼引来了,你又想让我们帮你去驱鬼,我们又不是你的奴仆,我们凭什么为你出力,受你使唤啊?
所以,其他几国对这事都不十分积极。
*******
这时,德一海可真发愁了。
德一海心说:这可怎么办呢?
好几个郭崇韬,好一个敲山震虎计!
李唐的大队人马大兵压境,吓得西蜀胆战心惊,这才西蜀起内乱,这才李唐坐收渔利。
第七十五回 英杰闹成都(一)()
李唐二十万大兵压境西蜀。
可把西蜀紧张坏了。
德一海马上派二十万人马去应对。
接着,德一海就忙收租收税的事。
二十万人马不是小数目,每天得消耗很多的粮食,这些粮食从哪里来呢?
就是收租收税。
******
这时,可把德一海忙坏了。
收租收税就那么难吗?
当然了,西蜀人少啊。西蜀供养二十万大军,当然和李唐供养二十万大军不同了。西蜀的人口仅是李唐人口的五分之一,二十万大军的消耗是从一个人手里出,还是从五个人手里出,当然大不相同了。
之前西蜀不是二十万大兵发过长安吗,当时西蜀不也是二十万大军吗,那时西蜀军收税就不难吗?
其实,那时西蜀收税也是挺难的,只是当时没顾得说。要说当时,当时还差点。当时西蜀有很多兵是临时从老百姓中征的。当时西蜀也向那些兵承诺了,只征用三个月的时间。那时让他们临时承受点苦,还是可以的。因为就征用三个月,三个月之后马上就让他们回家。现在不同了,现在李唐大兵压境,你知李唐大兵什么时候会走?万一李唐的大兵长时间不走,万一让老百姓长时间受煎熬,谁受得了?
这时,也把德一海忙坏了,也把德一海急坏了,也把德一海愁坏了。
德一海忙,是因为他忙着收租收税;德一海急,是因为李唐大兵压境,他不知怎么办;德一海愁,是因为李唐大兵压境,他愁长期这样下去,会把他西蜀拖垮。
******
这时,德一海还有一个最犯愁的事,就是还有一个人他还没有办。
谁呢?
就是泸州知府孝禹王。
下面就该说到泸州知府孝禹王的故事了。
孝禹王是西蜀的泸州知府。
泸州是西蜀的一个州郡。
孝禹王是西蜀的一个地方官。
孝禹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孝禹王这个人很好,他为官也很清廉,他做事也很公正。
不过,德一海偏偏就不喜欢这样的官。
德一海不喜欢清官,他偏偏喜欢贪官。
德一海为什么偏偏喜欢贪官,而不喜欢清官呢?他又是疯子,他又不是傻子,他又不是精神不正常。
因为贪官对他来说是有好处的。德一海不是好人,他难免就得罪人,他得罪了人,他自然就会为了保他的命和地位加强防备,他加强防备自然就需要养些兵。最紧要的是,有些最最让他惹不起的人还想除掉他,最最惹得起的人想除掉他,他自然就更需要养更多的兵来保护他了。例如这次李唐出兵。李唐的势力,他惹得起吗?他养这些兵,军饷从哪里来呢,就是从老百姓的捐税里来。如果他让清官去为他收税,清官多数是“办事不利者”。因为清官都是心里一心想着老百姓的,他想让清官多向老百姓收税,清官当然会“办事不利”了。他让贪官去为他收租税呢,贪官基本都是为了讨好自己的上级不顾老百姓死活的,贪官自然就是德一海眼里的“办事得力者”。
当然,他不能管贪官叫“贪官”了。明知是贪官,也不能那么叫。他把贪官就叫做“办事得力者”或者“能为朝廷出力的人”。
孝禹王就是德一海眼里的“办事不利者”。
以前是,以后更是。
以前德一海对孝禹王还是可以容忍的。以前,特别是李唐上次兵发长安以前,西蜀向老百姓收的税还不是多么多,那时候德一海给孝禹王的“任务”,孝禹王还是勉强能给德一海完成的。以后不同了,以后李唐大兵压境,德一海需要更多的粮食做军饷。要再让孝禹王为他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