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一海听有人问。他还以为问他话的人是谢高俅呢,因为他昏迷不醒前谢高俅在他身边。
德一海听有人问,他有气无力地说:“下次你要再落入我手,我非把你上锅煮了不可!”
“唗!”
皇上王衍火了。
皇上王衍心说:怎么?到了现在你怎么还你老实?什么?你还想把我上锅煮了?
其实刚才德一海不是说王衍。其实刚才德一海是说谢高俅。之前不是谢高俅害过德一海吗?现在德一海昏昏沉沉,他没认出眼前跟他说话的人是王衍来。
不过,德一海这一句话,他可惹大祸了。
******
德一海这一句话。可把皇上王衍气坏了。
皇上王衍吩咐人:“快把德一海给我押入死囚牢!”
皇上王衍一声吩咐,德一海被押下去了。
皇上王衍心说:到了这个时候,我也没必要再审德一海了。反正德一海是祸国殃民的人已经是有目共睹了。
******
不过。这时候是否真杀德一海,皇上王衍还没下最后的决定。
因为德一海又是皇上王衍的亲舅舅,又是皇上王衍的姑父。
如果外甥真把舅舅杀了,传扬出去,也不大好听。
从姑姑那边讲,更不合适。
姑姑非常疼他,现在姑姑疯了,如果再把姑姑的丈夫杀了,皇上王衍也觉得对不住姑姑。
*******
这时,王衍正在对是否杀德一海举棋不定,这时凌异人那边传来消息了。
凌异人传来了一个什么消息呢?
原因是这样的:
凌异人奉王衍的命,他第二次出使南六国,他的第一站首先到了南平高季兴那里,凌异人把事和高季兴一说,高季兴仍然举棋不定。
高季兴心想:现在德一海虽然是倒台了,可德一海还没死,如果有一天德一海还会死灰复燃呢?
所以,高季兴就举棋不定。
凌异人见高季兴迟迟举棋不定,他就把那个事写成文书,他给传来了。
凌异人在信上说了,如果不杀德一海,高季兴不愿意跟咱们合作。
其实,凌异人也愿意德一海死。
凌异人在给还是王衍的信中,自然是字里行间说德一海怎么怎么该死了。
******
王衍接到凌异人那个消息之后,他可真烦了愁了:如果不杀德一海,南六国不愿意跟我合作,如果不杀德一海西蜀的老百姓也不服,r如果杀德一海,我……,这……?
皇上王衍也知道:自从德一海掌权以来,累死饿死了西蜀的许多人,不杀德一海,西蜀的老百姓也不能能答应。
*******
就在这个时候,还传来了一个消息,说李唐的皇上李存勖为了整顿朝纲,他把他的亲兄弟李存美杀了。
王衍一听这个,王衍心说:李存勖能杀他亲兄弟李存美,我怎么不能杀德一海呢?
王衍想到这里,他就对他的手下人说:“赏德一海钢刀一把、白绫一条、御酒一杯,让德一海自行了断吧!”
******
这时,德一海在干什么呢?
这些天来,德一海没受罪。
德一海被押入狱中之后,由于他是皇上的舅舅和姑父,数天来皇上还很照顾他,德一海每日的饭食也不错。
由于数天来的疗养,现在德一海精神好了许多。
这天,德一海见他的精神好些了,他就想开他的事了。
德一海心说:都说我是奸臣,都说我害人无数,可是……?
德一海想到这里,他就让人拿来了纸笔,他想给皇上王衍写一封信。
******
德一海在给王衍的信中写到:
“臣掌权以来,臣一心想把西蜀的江山治好。
臣可以对天发誓,臣对西蜀起初的心是好的。
但是,自从李唐成立以来,臣就渐渐地误入了歧途。
李唐成立以来,李唐的丞相郭崇韬向李唐的皇上李存勖献计,把他李唐的大部分士兵解散回乡。臣认为有机可乘,臣就对皇上献计,臣想趁机入侵李唐。
谁知,从那以后,臣就一错再错了。
就因为西蜀首先入侵李唐,才使得李唐有了入侵西蜀的理由,才使得李唐对西蜀二十万大兵压境。
以后,臣为了应对,臣不得不让西蜀的老百姓加重负担。
以致臣成了西蜀万民唾骂的罪臣。
臣……。”
******
德一海的信刚写到这里,皇上王衍派的传旨官就到了。
传旨官一来,德一海的信就没法再继续写下去了。
等传旨官把皇上王衍的旨意一读,等传旨官把王衍赏给德一海的钢刀、白绫、御酒往德一海眼前一放,德一海当时就吓昏过去看了。
皇上说让他死,他心里能不害怕吗?
******
德一海这一吓昏过去,皇上的传旨官可为难了:皇上说让他们看着德一海死,德一海老是这么犯肉,皇上交给的任务,什么时候完成啊?我们就在这儿等着啊?我们就在这儿等着德一海醒,等德一海醒来后,我们问德一海钢刀、白绫、御酒用哪样啊?
传旨官一想:反正皇上王衍要德一海死,反正我见德一海也活不了,反正德一海怎么死也一样。干脆,我就趁早打发他“上路”吧!
传旨官想着,他就把皇上王衍赏给德一海的钢刀拿过来了。
传旨官把钢刀拿起来后,他往德一海的脖子上一捅,“噗”地一声,曾经堂堂的西蜀国元帅德一海就这么死了。
******
人之初,
性本善。
入歧途,
恶满贯。
恶满贯,
难回天。(。。)
第三百一十九回、要齐心合力()
皇上王衍赏了德一海钢刀一把、白绫一条、御酒一杯,他让德一海自行了断,他让德一海自杀。
德一海听传旨官那么一说,他当时就吓昏过去了。
传旨官心说:你老这么昏迷不醒,皇上交给我的任务,我什么时候完成啊?
传旨官一想:反正皇上要的是德一海死,反正德一海怎么死都一样。干脆,我提前让他死吧!
传旨官想到这里,他拿起皇上王衍赏给德一海的刀,他“噗”地一声,他就把德一海杀了。
*******
德一海曾经堂堂的西蜀大元帅,就这么死了。
德一海是特别坏的人吗?
德一海在掌权期间,他也确实做了些让西蜀人民难以接受的事。
德一海掌权以来,他加捐加税,也确实累死饿死了不少的人。
要说德一海特别特别地坏,也不能完全那么说。
德一海在西蜀掌权期间,他自然也是愿意让西蜀人民谁都说他好的。
作为一个人来说,谁都愿意别人说他好。
不光德一海,谁都一样。
有的人为什么会变坏呢?
有的人变坏,多半是因为形势所逼,或者利益的诱惑。
如果没有形势所逼,或者利益的诱惑,我敢说,世界上没有坏人。
德一海的坏,就是因为形势所逼引起的。
如果没有形势所逼。我敢说,德一海没有那么坏。
德一海的“坏”,多半是因为李唐对他西蜀大兵压境所引起的。
当时。李唐的二十万人马驻扎在西蜀边境,当时李唐随时都有一举将西蜀灭掉的可能。在那种情况下,德一海不得不二十万人马去应对。德一海调二十万人马去应对,他西蜀国国小,他西蜀国掉二十万人马困难,他就不得不向他西蜀老百姓加捐加税。他向老百姓加捐加税,老百姓就苦。
德一海之所以成为他西蜀老百姓心目中的罪人。怪谁呢?
还是怪他德一海自己。
在我们一开书的时候我说过,本来在一开始的时候西蜀和李唐关系还可以的。本来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可德一海见人家国内兵力空虚。他非要趁机打人家不可。
就因为那个,才使得西蜀有了以后的事。
西蜀首先打人家李唐,使得李唐有了打西蜀的理由了。
兴你打我,就不行我打你吗?
因此才使得李唐二十万大兵对西蜀大兵压境。因此才使得德一海不得不向西蜀的老百姓加捐加税,因此才使得西蜀有今天的这一劫,因此才使得德一海今天一命归天。
******
德一海一死,西蜀有些人放起了鞭炮。
不过,在西蜀皇上王衍的心里,确是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
******
但是西蜀的皇上王衍可没忘了他的国家大事。
西蜀皇上王衍心说:现在凌异人怎么样了?现在凌异人顺利吗?
经过这一劫,西蜀皇上王衍也比以前成熟多了。
这一劫,对西蜀是很危险的,这一劫差点让西蜀亡了国。
要没有李唐的那次“后院起火”。要没有道安、李忠义在李唐作乱,李唐要不撤兵,如果李唐继续对西蜀大兵压境。西蜀可不真亡了国吗?
如果李唐对西蜀仍然大兵压境,这次西蜀还有那个功夫,还有那个能力处理他的绵竹内乱的事吗?
对于那个,王衍能不清楚吗?
我完全可以说:这次西蜀之所以没有亡国,是老天爷救了他。
所以,现在王衍才这么重视那事。
所以。现在王衍才这么叨念这次凌异人的成与败。
******
现在凌异人怎么样了?他顺利吗?
凌异人奉王衍的命出使南六国,他的第一站是南平的高季兴。
起初。高季兴对将来还与西蜀合作不合作有些犹豫。
因为他担心德一海不死,德一海将来还会在西蜀死灰复燃。
如果德一海不死,如果德一海日后有一天死灰复燃,他老想着惹事,他老想着打人家,他那儿老有事,让我今天帮他明天帮他啊?
再说,德一海已经是千古罪人了,如果德一海日后有一天死灰复燃,让我和他合作,让我和他坐一块称兄论弟啊?
我和他坐一块称兄论弟,我和他同流合污,我不也加入坏人行列了吗?
所以,起初凌异人和高季兴谈那个事的时候,高季兴不大愿意和西蜀合作。
现在,高季兴听说德一海死了,高季兴当时就向凌异人表态了:我愿意与你们合作。
高季兴也不希望失去西蜀“这座山”啊!
如果高季兴失去西蜀“这座山”,李唐对他的威胁是很大的。
所
所以,高季兴一听到德一海死的消息以后,他马上表态愿意和西蜀合作了。
******
凌异人见高季兴答应了,他非常高兴。
之后,凌异人辞别了高季兴,他就到吴国杨行密那里去了。
凌异人到了吴国杨行密那里,杨行密的回答和高季兴差不多。
杨行密也非常顺利地答应了。
书说简短。
之后,凌异人又到了吴越国钱缪那里,闽国王审之那里,汉国刘隐那里,楚国马殷那里。
结果,得到的回答和高季兴的回答都差不多。
凌异人见出使南六国成功了,他非常高兴。
*******
这天,凌异人回到了成都。
凌异人回到成都之后,他把他这次出使南六国的情况和王衍一说,王衍也非常高兴。
******
不久,高季兴又派人到西蜀来了。
高季兴说,为了使南七国的关系进一步关系密切,他想来个南七国的七个国主的大结拜。
这次高季兴不但派人来了西蜀,南方其他几国高季兴业派人去了。
这次高季兴想来个七主大结拜。
以前,他们七国是《七国联盟》,他们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高季兴提了个建议,他想七个国家的国主七主打结拜。
如果真“七主大结拜”,那他们的关系就更密切了。
在古代,就讲究“拜把子”。
您见国三国时的刘备、关羽、张飞吗?
他们结拜以后,他们的关系多么密切啊!
现在高季兴就想来那个。
高季兴也怕“旧戏重演”啊!上次西蜀差点亡了国,如果西蜀真亡了国,那他也就离他自己亡不远了。不管西蜀国一旦亡了国,对他震撼很大,南七国中无论谁一旦亡了,对余者的震感都很大。
前文说了,南七国的七个国家加一块,国力才仅是李唐郭的五分之四,如果南七国再亡一个,他们悬殊不更大了吗?
******
这天,南七国的七个国主大结拜了。
结拜的地点就在高季兴的荆州。
南七国的国主分别是,高季兴、杨行密、马殷、刘隐、钱缪、王审之、王衍。
南七国七主结拜,他们要齐心合力共同对抗李存勖。
。。。
第三百二十回、奇书出现了()
高季兴、杨行密、马殷、刘隐、钱缪、王审之、王衍七王大结拜了。
他们这一大结拜,他们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以前他们的口号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他们虽然也是那个口号,可他们“一方有难”中的“难”的范围缩小了。以前他们的“一方有难”,仅仅指他们的国家受到外敌入侵。以前只有外地入侵谁的时候,他们中的别的人才会帮忙。例如,之前李唐对西蜀大兵压境。当时李唐虽然对西蜀大兵压境了,可李唐没有真正地入侵西蜀的,所以其他的人就没有帮忙。现在不同了,现在他们结拜了,现在他们关系密切了,现在只要谁稍微受到威胁,其他人就会帮忙。
*******
这时,七王结拜的消息就传到了洛阳。
李存勖一听这个消息,他心就像堵了一个疙瘩似的。
李存勖一心想统一天下,他一听说他统一天下的“路上”有了“绊脚石”,他心里能不堵得慌吗?
******
我们这部书主要说的,就是李唐一心想统一天下。
我们这部书主要说的,也是李唐和南方七国的周旋。
说到这里,我再简单说说我们这部书以后的发展,我再顺便说说,我们的“路”现在已经走多远了。
我们这部书分三部分:李存勖阶段。李嗣源阶段,李从柯阶段。
现在我们正说的是李存勖阶段。
知道当时历史的人都知道,李存勖只做了三年的皇上。以后他就死了。李存勖死了以后,李唐的皇上就换了李嗣源。李唐的皇上换了李嗣源以后,我们的故事就是“李嗣源阶段”。李嗣源做了几年皇上以后,他也死了。李嗣源死了以后,李唐的皇上又换了李从柯。李唐的皇上换了李从柯后,我们的故事就是“李从柯阶段”。
现在我们这部书已经“走”了多远了呢?
我们说到这里,李存勖第一年做皇上的事刚刚说完。李存勖做了三年的皇上。刚说完他头一年做皇上的事。李存勖的故事,我刚刚说了三分之一。我们这部书分李存勖、李嗣源、李从柯三个阶段。从总的来说。我们的故事说到这里,大约刚刚说了九分之一。
*******
继续说我们的故事。
李存勖听到南方七国的七个国王七王大结拜的消息以后,他就与他手下的几个重臣在一块商量。
因为七王结拜对他的影响很大。
如果不七王结拜,如果七王各想各的。李存勖并不担心,现在七王合心了,李存勖能不担心吗?
七王结拜以后,别说以后李存勖想打人家不怎么可能,说不定以后人家还有打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