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成绩也恰如其分的反应出了杜克的漫画英雄电影生意经。

    并不是所有改编自漫画的电影都是超级英雄电影,也不是所有的超级英雄电影都改编自漫画,例如彼得?伯格执导的《全民超人汉考克》和奈特?M?希亚马兰的《坚不可摧》都是原创内容。

    但对好莱坞来说,改编自漫画的超级英雄电影价值最大,拍摄续集不愁题材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它是整合娱乐产业这笔更大买卖的总开关,只要电影这个火车头开动,包含漫画、玩具、授权产品、音像产品以及主题公园等产业链的其它环节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内容,能带来滚滚财源。

    全好莱坞都在羡慕杜克,羡慕当年他扔出巨额资金,拿到全美都不看好的漫威漫画的大部分股权。

    如今,很多投资公司和好莱坞厂商清楚不付出近乎疯狂的代价,根本不可能让杜克放弃手中的漫威股权,于是纷纷盯上了漫威的另一部分股权。并且不断进行争夺。

    近几年在内耗中渐渐衰弱的华特迪士尼也不例外,为了筹措收购部分漫威股权的资金,去年将旗下的独立电影部门米拉麦克斯裁员了百分之七十,每年发行影片的数量减半至两部,今年干脆将其卖给了一个电影私募基金。

    韦恩斯坦兄弟创建的这家著名公司,拥有700部影片的庞大片库,其中包括《低俗小说》和《英国病人》等名片。

    然而说来可悲,米拉麦克斯尽管是奥斯卡之夜“唯一的专业选手”。售价却不过3亿6300万美元,原因不难理解。米拉麦克斯的影片的确‘艺术价值’不凡,却卖不出授权产品,也无助于增加电影产业化的盈利。

    如今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厂基本都是娱乐集团或者更大公司的一个部门,而且都不是营业额最高的部门,影视制作成本高昂,抵掉开销之后。影视产品的纯利润远不如衍生产品,但影视产品的拉动作用明显,可以保证与之相关的其他部门的营业额和高利润率。

    这就是好莱坞帝国的基业——“内容为王”,拉动整条产业链。

    《复仇者联盟》尽管擒下惊人票房,但本质上仍是未来数年《复仇者联盟2、3……》、《钢铁侠3、4》、《美国队长2、3……》等等电影的昂贵预告片。更是华纳主题公园、玩具和授权产品——诸如售价37。99美元的绿巨人**、11。99美元的美国队长啤酒杯——的大型广告。

    在六月初,孩之宝余漫威公司续签了一份新的授权协议,新合同一直到2017年,孩之宝拥有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等1000多个角色的海外特许经营权,经营范围包括玩具、游戏等,孩之宝需支付的特许经营费为4亿美元,此外还需要支付一定额度的销售分成。

    对于杜克及漫威来说,这就是凭借“内容”所获得的“无本万利”。

    但漫威本身也不是没有问题存在。

    近年来源源不断为好莱坞多家制片厂提供内容和利润的漫威,其基本业务,也就是漫画反而有衰退的趋势,今年五月,没有一本漫画杂志能卖到10万册以上,这可是创了历史新低,漫画书在近几年的通货膨胀中没有涨价,漫威和DC漫画就保持了2。99美元的价格。

    实际上,漫画业经历九十年代中期的寒冬季节之后,就明显走上了下坡路,这也是杜克收购漫威时没有遭遇强力竞争对手的重要原因。

    漫威的市场份额可以占到美国漫画业的四成左右,但整个产业的年销售额只有不到15亿美元,起码在杜克的整个产业中,直接的漫画业务并不怎么起眼。

    然而,杜克很清楚,漫威漫画真正的价值并不是漫画本身。

    如今的好莱坞整体状况并不是很好,曾被视为电影业拯救者的DVD,在2007年之后就急剧萎缩,在互联网兴起后,电视版权也迅速缩水,大公司必须在产业转型时期找到替代的利润点——媒体们热衷于报道电影票房(因为相关信息很容易取得),却不怎么关注票房背后一系列的衍生。

    借助作为大股东和董事会成员的华纳兄弟和时代华纳庞大的平台,杜克无疑为漫威漫画打造出了一条完备的产业链。

    对于昔日的好莱坞来说,主流的“国民大片”是《宾虚》、《桂河大桥》、《雌雄大盗》、《虎豹小霸王》、《教父》以及《ET外星人》等原创电影,拍续集或者三部曲就已经是极致,除了特殊的007系列外,一拍再拍者几乎都是B级恐怖片或喜剧片。

    但随着《星球大战》引领的“特许经营权”时代到来,娱乐业发现“高概念”商业电影只是一系列延伸产品收益的开始,而当好莱坞制片厂们纷纷被跨国的综合娱乐传媒集团纳入旗下、庞大的资本掌控了电影业之后,电影产品更多被纳入通盘规划,如何最大限度逐利变成最重要的问题。

    所以,《超人》《蝙蝠侠》《X战警》《蜘蛛侠》等影片会层出不穷,甚至到泛滥的地步。

    杜克不仅仅是导演,还是个庞大资本集团的利益代言人,他的下一部电影自然还是超级英雄电影。

    超级英雄电影泛滥,本质上体现的就是资本天然逐利的一面,像是《美国队长》《雷神》等影片,票房成绩虽然不坏,作为商业电影来说,其实也远远达不到依靠票房收回成本的地步,但杜克和漫威影业乐此不疲,作为发行方的华纳兄弟更是趋之若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衍生价值的巨大。

    迪士尼董事长迈克尔?艾斯纳在出售米拉麦克斯时直言不讳,“继续投资新米拉麦克斯的电影,对我们的核心战略而言并无必要。”

    他重视的是能为迪士尼的主题公园、电视和其它媒体、授权产品提供内容的影片,而根本不在乎这些影片是否具有独创性和艺术价值。

    这也是好莱坞所有制片商和发行商的共同点。

    比如杜克同样握有大量股份的皮克斯工作室,被公认艺术价值最高的《料理鼠王》和《机器人瓦力》,加上影片的票房在内,总共带来的是也不到10亿美元的营收,而饱受批评的《汽车总动员》票房不起眼,如今却衍生出了超过8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

    让杜克和时代华纳在其中做选择的话,一定会是《汽车总动员》,这不代表杜克喜欢《汽车总动员》,而是他所处的位置,天然就决定了他必须要这么做。

    为了让《汽车总动员》发挥最大的价值,杜克和华纳兄弟去年力推《汽车总动员2》在全球范围内上映,使得这成为了可以与迪士尼的经典动画比拼衍生产业的存在,为此他们不惜让《玩具总动员3》推迟到今年夏天上映。

    这部被推迟的动画巨制,在六月初正式登陆北美市场,作为备受期待的续作以及皮克斯工作室嘴里的完结篇,吸引了广泛的关注。

    只要影片成功,还能创造出巨大的利润,就像好莱坞那些大导演们的所作所为一样,所谓“完结篇”也只是说说而已。

    杜克暂时处于休假状态,也接受了皮克斯工作室的邀请,出现在了这部影片的首映式上。(未完待续。)

    PS: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八百三十九章 有些东西再也回不来() 
尽管未来很可能会继续制作续集,但华纳兄弟在宣传中,早早就打出了《玩具总动员》三部曲终结之作,吸引了大量影迷关注的目光。

    距离影史上第一部电脑动画长片,跨度超过了十七年,最初的粉丝早已长大成人,影片对他们意味着过去的美好和回忆!

    因此,除了现在的青少年外,一些大龄群体同样是这部影片的受众,影片也打出了怀旧的旗号。

    所以,当很多三十岁乃至年龄更大的人,出现在《玩具总动员3》的首映式上的时候,这一切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这个系列陪我走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采访区里,挽着杜克胳膊的斯嘉丽面对采访时,毫不犹豫的为这部影片摇旗呐喊,“它曾经让我哭,让我笑,让我感动,让我痴迷,我为了收集里面的每一款玩具,曾经花光了所有的零花钱,对于我来说,《玩具总动员》意味着太多太多,它会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随后,记者又问起了杜克对于这个系列的看法。

    “《玩具总动员》在电影历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杜克重点提及的还是皮克斯工作室,“正是皮克斯工作室本身的开创精神,使得这部影片不仅仅在技术上,更是在叙事方式上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巴斯光年、胡迪牛仔等玩具一下子就赢得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喜爱,其受欢迎程度丝毫不亚于其他电影的经典角色。《玩具总动员》大大拓展了动画电影的受众群体,也重新定义了电影制作的规则,它证明了制作一部能满足各类观众需求的电影是完全可行的。事实上,《玩具总动员》为它后面的电影--无论动画电影还是真人电影--树立了一个标杆。”

    “我记得当我们发布《玩具总动员》的时候,”另一边的约翰?拉赛特也接受了采访。“史蒂夫?乔布斯说它就是我们的《白雪公主》。当时我们也想‘嗨,如果《玩具总动员》真达到《白雪公主》那样的高度,成为人人都津津乐道的经典电影,那将是一件多酷的事情。”

    接着,安德鲁?斯坦顿接过了话头,“让每个人看了都觉《玩具总动员》讲述的是自己生命中的某一段经历——他们的童年时代。他们的家庭生活。’这就是当时我们制作《玩具总动员》的动机,直到现在也是我们制作每部电影的宗旨。”

    随着皮克斯工作室的众悍将陆续抵达采访区,杜克挽着斯嘉丽?约翰逊主动离开了这里,皮克斯的人如同即将再次走上大银幕的玩具们一样,是今天的主角。

    “时间过的真快。”

    边向着放映厅走去,斯嘉丽边对杜克说道,“转眼间,十七年就这么过去了。”

    “当时你还是这么高的小不点呢。”杜克的手比划在了齐腰高的位置,“整天吵吵闹闹的简直要人命。”

    “所以你那时要跟我疏远?”

    走进影院的前厅。斯嘉丽挽着杜克的手更紧了一些,“我记得很清楚,你总是躲着我。”

    “好了,亲爱的。”

    杜克不想再提这方面的话题,指了指前方的放映厅,“电影快要开始了。”

    虽然前两部《玩具总动员》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有些观众对第三部还是比较担心的,特别是一些铁杆粉丝。

    作为一部经典电影的续集。往往是不讨好的,通常都被冠以“狗尾续貂”抢钱之嫌。所以当皮克斯工作室决定重拾“玩具系列”时,很多粉丝在欣喜之余,也免不了担心。

    《玩具总动员3》相距上一部已经十年有余,皮克斯干脆让影片中的安迪长大,在他离家上大学之际,作出处置玩具们的决定。

    剧情发展的前一个多小时就高。潮迭起。其实剧情发展的方向,依旧看得到前两部的影子——胡迪与众玩具的矛盾激发到解决,然后同心协力一致达成目的。

    在这里,可能会有观众挑剔皮克斯在重复原来的老路子,没错!这一部分充分照顾到了小朋友们的口味。新人物的不断出现,也让本片精彩依旧趣味纷呈,但不足以让本片位属经典之列。

    不过后半个小时的出现,让本片的主题,相比前两部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当玩具们在垃圾场的逃亡过程中遭遇暗算,掉入巨大的熔炉中,无力但是坚定的手拉着手,相互微笑着等待死神的降临时,熔炉中橘黄色的光线正打在玩具们的身上,温馨而又悲怆,像极了夕阳西下前的光芒。

    虽然观众明知道皮克斯不会就这样结局,但是还是被打动了,影院中甚至能听到清晰的抽噎声,毕竟玩具系列与他们相伴的这么多年里,印象中永远没有胡迪牛仔和巴斯光年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当玩具们一切努力白费,英雄终归末路,看着系列长大的观众不胜唏嘘——会长大的安迪,会被抛弃的玩具,一切都是会变的,这个定律在电影里也同样适用。

    而时间不只是带给玩具们被冷落的命运,更带走了太多儿时的情怀,电影至此,已然于诙谐幽默的基调中,不自觉引申出一丝丝怅惘的怀旧情绪。

    当然,影片如果弄成悲剧,或许真的会让许多人永远铭记,却会成为杀死票房的利器。

    杜克和华纳兄弟都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重新重视市场的皮克斯工作室也没有让悲剧发生。

    所以,当皮克斯小试“熔炉冒险”牛刀之后,玩具们有惊无险的回到了安迪身旁。

    一般的电影故事,大抵会就此打住,也绝不失观赏度,可接下来安迪的选择,才是本片最大的亮点。

    在胡迪牛仔的引导下,原本打算将玩具藏之阁楼的安迪抱着一大箱玩具,下定决心把玩具们送给同样喜欢玩具的小女孩邦妮。

    当安迪拿出玩具依次介绍时,分明能够感受到安迪对玩具们深层的喜爱,而这种喜爱表现的越明显,也越是让人不舍。

    到最后很意外的拿出箱底的胡迪牛仔时,剧院中响起了深深的叹息声,杜克甚至看到前排的一个女孩在悄悄的抹眼睛,这个系列用十七年的时间,制造了太多的粉丝……

    虽然不舍,但这可能也是玩具们最好的结局,安迪说——他们对我意味着很多,我希望你能很好的对待他们——眼中饱含的是叹息和一点释然。

    安迪拿出玩具们与邦妮一同玩耍了好久,其中最深刻的一个镜头——安迪把胡迪架在脖子上,大笑着迎风奔跑,这个镜头也曾经在《玩具总动员1》中出现,首尾呼应,在这儿多了几分离别的意味,但也确实是一场完美的道别。

    皮克斯正是以观众的童心为引子,在这部影片的后半个小时,直接击中他们生命中曾经最重要的东西。

    当很多观众看完片子本以为自己抓住了些什么时,其实有些东西,已经永远不在了。

    “玩具对我们的童年来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我们将自己的情感注入玩具中,为每一个玩具赋予生命和能力,他们也曾经是我们想象力的塑造者,丰富装点着我们的童年,大概谁也没曾想过去和自己的玩具道别。”

    走出剧院的时候,杜克恰好听到了一个女孩在接受记者的采访,“确实,我实在没有想到看《玩具总动员3》能让我在影院里落泪,安迪和玩具们深情告别的那一幕,令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些生命中不得不一一告别的曾经的美好。”

    每当一部经典电影落幕时,总会为观众带来各种感触,《玩具总动员3》无论是画面,还是故事结构,都完胜前两部,哪怕是技术上,皮克斯工作室都有了新的突破。

    比如那只抱抱熊,总共有3473271根毛发,却被皮克斯渲染的栩栩如生。

    作为业界的标杆,皮克斯工作室在动画电影方面的实力也毋庸置疑。

    对于很多人来说,《玩具总动员3》像一场童年告别礼,那么难忘,那么直抵内心,带来无穷欢乐的同时,又催人泪下。

    “我当时被骗了,我以为他们真要被熔炉了呢,开始大哭,后来安迪给邦妮介绍的时候,我也眼泪哗哗的流,把眼镜都哭花了,其实我真的相信,玩具们即使没有电影中这样,他们也一定是有思想的,有灵性的。”

    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作品,而且具备普遍性,谁小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