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3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第三方担保会带来一定的麻烦,但这么多年,杜克都在这种制度下拍摄制作,也早已经习惯了。

    资金到账后。杜克首先为两个新增加的重要角色进行了试镜,包括尼古拉斯?凯奇和希斯?莱杰在内的多位知名演员,参加了哈维?丹特与小丑的试镜。

    试镜只进行了一轮,杜克就敲定了尼古拉斯?凯奇,这位有朝着烂片之王趋势堕落的前奥斯卡影帝,尽管这几年接剧本和项目过于泛滥,导致口碑和演技表现都不断下滑,当年奥斯卡影帝级的演技却还在,只要状态能够保持正常水准。应付哈维?丹特这样的角色并不难。

    唯一让杜克有点担心的是尼古拉斯?凯奇的老毛病,他状态好的时候,演技简直能跟汤姆?汉克斯比拼,状态差的时候,甚至比奥兰多?布鲁姆还差劲。

    而且他的状态总是时好时坏,同一部电影里的表现也能出现天与地的差别。

    但杜克这些年与多位演员合作过,可以说是经验非常丰富,他对自己和急需要自我救赎的尼古拉斯?凯奇都有一定的信心。

    为了应对双面人这个角色。尼古拉斯?凯奇在通过试镜后,也证明了自己的积极态度。他报名参加了一个心理学辅导班,决定为了自己的角色学习人格分裂学。

    很显然,尼古拉斯?凯奇知道,与杜克的这次合作,将是他难得的翻身机会。

    当然,杜克也不会否认。能从那么多演员里选中尼古拉斯?凯奇,一方面是他的演技和形象还算有保证;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索菲亚?科波拉。

    这就是好莱坞,规则内的人情关系往往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演艺世家出身的演员和导演更容易出头的重要原因。

    即便这是一个商业社会。谁也不能否定人脉关系网的作用。

    小丑这个角色,同样有多位知名演员竞争。

    罗宾?威廉斯、雷奇?哈尔米、保罗?贝坦尼以及奥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洛迪都参与了试镜,也在公开场合向剧组示好,表示对饰演“小丑”很感兴趣。

    或许是先入为主,也或许是希斯?莱杰的试镜确实出色,杜克放弃了宁愿降低片酬到50万美元的阿德里安?布洛迪,依然选择了希斯?莱杰。

    这位大鼻子犹太演员演技还不错,不过他即便有奥斯卡影帝傍身,实际上也与希斯?莱杰差不多,基本没有商业号召力可言,希斯?莱杰本身的片酬也不高,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杜克根本找不到任何选择阿德里安?布洛迪的理由。

    只是杜克没有想到,剧组刚刚与希斯?莱杰签订正式的演员合约,这位澳大利亚演员就专门找到他,提出了一个要求。

    “罗森伯格导演……”

    看到希斯?莱杰略带羞涩的坐在办公桌对面,杜克打断了他的话,“杜克,叫我杜克就可以。”

    希斯?莱杰明显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他挤出一个笑容,说道,“杜克,我可不可以先不进入剧组?”

    “为什么?”杜克不禁皱起了眉头。

    “我认为小丑是个非常特殊的角色。”

    说到将要在摄像机镜头前塑造的角色,希斯?莱杰那点羞涩消失的无影无踪,“我想找一个安静的、完全不受打搅的环境,花断时间来研究这个角色。”

    听到这话,杜克不禁认真的看了希斯?莱杰一眼,这是个年轻英俊的男演员,明亮的双眸被几丝垂落的金发遮挡在后面,却透射出一种演员遇到真心喜欢的角色的那种狂热。

    既然打算使用希斯?莱杰,杜克让人了解过他,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位满脸阳光的演员,已经药物成瘾好几年了。

    曾经很多人被小丑打动,都自我安慰的认为希斯?莱杰是因为出演小丑入戏过深,这才不得不服用药物,导致服药过量死亡,但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

    心中摇了摇头,杜克没有多说什么,点头同意了希斯?莱杰的要求。

    他让人了解的资料中,希斯?莱杰不但性格内向,而且相当敏感,很讨厌被人提及自己的**,杜克很清楚,就算他想旁敲侧击提醒几句什么,现在也不是时候。

    毕竟两人只是简单的商业合作关系。

    在好莱坞,演员和导演以及演员和演员之间的关系,远比想象的要复杂。

    很多事,从来都不是想说想做就可以付诸实施的。

    也只有脑袋进水的人才会天真的认为,想要跟一个知名演员成为朋友,对方就一定会成为朋友。

    是的,无数好莱坞的演员都想与杜克合作,却未必想跟他做朋友。

    话说回来,以杜克这种性格,就算对方有意跟他交好,他也会用审视的眼光看上几遍。

    就像尼古拉斯?凯奇一样,如果不是索菲亚?科波拉开口,杜克绝对不会主动出手拉他这一把。

    让人送走希斯?莱杰,杜克离开公爵工作室,去了华纳制片厂。

    跟《蝙蝠侠:开战时刻》类似,《黑暗骑士》的拍摄主要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华纳制片厂的摄影棚内搭景,第二部分是休斯飞机厂机库摄影棚改造,第三部分是在芝加哥拍摄外景戏。

    目前,剧组的前期考察团队也让杜克分成了三部分,安娜?普林茨负责华纳制片厂和休斯飞机厂的场景建设,约翰?施瓦兹曼带人去芝加哥实地考察外景拍摄区域,杜克和查尔斯?罗文总理和审核各项前期工作。

    这部影片的前期筹备时间计划为100天,拍摄时间3个月,与前面两部电影相同,杜克力争能赶上明年暑期档的开端上映。

    场景搭建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很多不同的场景,也可以边拍摄边搭建,与之相比,蝙蝠侠、小丑、哈维?丹特等人的造型必须尽快确定。

    由于会继续使用加里?奥德曼、迈克尔?凯恩、劳伦斯?菲什伯恩和安妮?海瑟薇等上一部的演员,他们的服装造型设计,相对要快捷一些。

    小丑和蝙蝠侠这对冤家则是重点,特别是蝙蝠侠,他的很多装备都会更新,影片的赞助商兰博基尼也需要基于蝙蝠车,设计一辆酷炫至极的蝙蝠摩托。

    此外,蝙蝠侠的战衣也要重新设计制造,杜克会限制布鲁斯?韦恩的能力,他只是一个具备高明身手的普通人,想要动作变得更快,那蝙蝠衣只能变薄和简化。

    imax公司也送来了两台巨大的imax摄影机,一个技术小队也进驻到了剧组,等约翰?施瓦兹曼从芝加哥返回后,会协助摄制组熟悉设备。

    这些imax摄像机是普通摄像机的数倍,如何运用这些笨重的大家伙,拍摄影片中那些富有冲击力的镜头,也是杜克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于iamx摄像技术来说,杜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手。

    不过,他向来是一个懂得学习的人,也知道imax制作技术是未来发展的趋向,在忙碌完工作之余,也频繁向imax公司的技术工程师们请教。

    整个七月份,杜克就在忙碌《黑暗骑士》的前期筹备中渡过,但八月初筹备工作有一个雏形的时候,北美的暑期档已然结束,《钢铁侠》成为了2006年暑期档北美电影市场最大的赢家。(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六百零三章 DVD产业() 
ps:  新的一周开始了,咱会尽量保持三更的,如果码不出来,也会提前通知。

    截止到七月底,《钢铁侠》的北美放映院线数量只有不到400家,当日票房产出下落到20万美元以下,北美市场基本不可能再有大的作为,但在长达十五周的时间里,影片的北美票房累计达到3亿8124万美元,将包括《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在内的所有暑期档影片都压在了下面,是当之无愧的2006年度北美暑期档冠军。

    在丢掉这个位置两年之后,杜克又一次称雄暑期档。

    不过,《钢铁侠》的海外表现相对逊色一些,几乎同样的时间段里,影片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拿到了3亿1266万美元。

    《钢铁侠》的全球票房相加高达6亿9390万美元。

    虽然总票房额无限接近7亿美元,但《钢铁侠》在全球范围内的票房增加已经乏力,最终能不能超过7亿美元大关,杜克和华纳兄弟也不好说。

    有些人肯定想把《钢铁侠》的最终票房数字推过七亿美元,特别是从长远来看,这对漫威系列的计划有益无害,漫威的高层已经准备好了一笔资金,随时都可能投出去。

    除此之外,《钢铁侠》的dvd发行也在筹备当中,只等影片耗尽北美最后的票房潜力,就会上市敛财。

    进入新世纪以来,dvd可谓是好莱坞各大制作发行公司收入的重头之一,甚至说是好莱坞在依靠dvd赚钱都不为过,一些例如《蜘蛛侠》和《魔戒三部曲》之类大热的影片,仅仅在北美一地,dvd首周销量就能突破一亿美元。那些能进入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十名的影片,除了极其个别的例子,最后的dvd大多能卖到一亿美元左右。

    dvd的制作成本远远低于曾经风靡一时的录像带,最多不会超过制作发行方卖给销售商批发价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即便算上营销和其他成本,利润率依然恐怖。

    一般来说制片方会给承销商提供一笔大约百分之五左右、最多不超过百分之十的宣传推广经费。

    还有租赁。租赁的分成比较复杂。

    首先会由租赁商给出一个底价,就是说不论这片子有没有人租,制片方都可以从租赁商那儿拿到一笔钱,大约每张3到10美元。

    然后租赁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正常租赁费是主要的来源,另外如果租出去的碟没有按期归还,租赁商将按照自动销售掉处理,即按照销售价扣租碟用户的钱,现在一般的方式。制片方从每一次租赁收入里抽1到2美元,价格按照此片的票房数字决定。

    也就是说票房越高的影片抽成比例会越高,所以票房是一部电影能够盈利的基础。

    如果是销售的话,也有一个每一张抽的比例,这个数字较高,大约在5到10美元。

    租赁费不是永远都计入的,按照合同有一个有效时间,大约是50周左右。当到期之后,租赁商必须销毁一定比例的dvd。将剩下的或者退还给制片厂,或者按照每张一定的价格买下来。

    单一一部电影,如果是热门影片,制片厂能够从单独一家租赁商那里赚到500到800万美元,这还只是租赁部分,销售部分的比例要比这个更多。也就是说一部热门影片好莱坞从dvd里可以获取数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收入,而这笔收入几乎都是净利润。

    这就是为什么说好莱坞在靠dvd赚钱。

    但是,所有注意过相关数据的人都很清楚,dvd的鼎盛时期即将远去,今年华纳兄弟统计的一份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好莱坞的dvd销量比2005年上半年下滑了百分之六点三。

    虽然好莱坞的dvd产业依然维持着近20亿美元的规模,但眼光长远的人不难看到,这种辉煌延续不了太久了,甚至未来的三到四年就会急剧衰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观众厌倦了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好莱坞电影的受众并没有萎缩,但随着互联网视频网站的兴起,那些构成电影市场主流的青少年,纷纷将目光转到了网络点播和网络下载方面。

    没有人能比杜克更清楚,电影在互联网上的兴起,直接让好莱坞的dvd产业规模缩小了三分之二。

    好莱坞永远都不缺少精英,很多人也发现了这一点。

    一方面,制片商也开始寻找降低成本的办法,以确保每张光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另一方面,在采取防御性措施的同时,各大制片厂也在为电影彻底从银色光盘上消失的那一天做着准备。

    电影未来的线下发行必然会更多的依赖网络或者有线卫星电视公司的按需点播服务,媒体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这一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亿美元,仅去年就激增了接近百分之二十。

    华纳兄弟和公爵工作室都在未雨绸缪,计划未来不再等电影的dvd上市几周后再发行网络或者付费电视版,而是将它们同步推出。

    如此一来,可以吸引那些不会去买dvd的年轻人。

    另一个正在酝酿的转变是,让观众在电影公映后即可下载网络版本,而且这也可以是在dvd发售前,这种尝试可以从客户那里收取提早观赏高清版影片的额外费用。

    可以说,电影从院线下档,如何利用互联网盈利,是目前各大公司研究的重点。

    甚至,有些人的眼睛,也瞄上了影片的网络收益这一块。

    众所周知,好莱坞从来都不是互亲互爱的白花花良善之地,可以说好人和心软的人在这里基本没有生存空间,这个产业吸引了无数的人和公司,以资本、名望和利益在不停争斗,这种争斗也体现在了好莱坞几大协会之间。

    好莱坞最著名的协会,无非是制作人联盟、导演工会、编辑协会和两个演员工会,这四个协会之间同样存在矛盾和利益纠葛。

    当然,基本都是制作人联盟与其他协会间的冲突。

    目前,制作人联盟与编剧协会间的合同即将在2007年底到期,代表制片厂利益的制作人联盟已经与编剧协会开始了初步的谈判,但谈判进行的并不顺利,制作人联盟也不想轻易满足编剧协会的条件。

    1988年,编剧协会曾经号召编剧举行了长达22周的大罢工,借此从制作方手里,拿到了录像带和电视播放收入的固定比例分成权限,如今他们盯上的是影片的互联网收益。

    不止是编剧协会,导演工会和演员工会同样也要求分享这一块收益,但他们遇到的是与编剧协会完全不同的待遇,虽然跟制作人联盟也存在重大分歧,却有谈的余地,而不是像编剧协会那样,直接被制作人联盟拒绝。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编剧在好莱坞的地位。

    剧本是制作影片的基础之一,但在相当多的项目中,却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

    杜克很清楚,制片人联盟会向导演工会和演员工会做出一定的让步,却轻易不会向编剧协会退让。

    未来的罢工根本不可避免。

    他知道罢工肯定会发生,清楚罢工会影响到他的收益,却无能为力,这种源于利益上的冲突,也不是一个人或着一个小团体就能解决的。

    实际上,哪怕是罢工取得效果,好莱坞编剧的地位也不会有多少提高。

    如今所有人,包括制片公司的人都认为好莱坞电影最大的弱点在于缺少原创,也可以说是好莱坞体系在尽力打击创新,制片人害怕创新带来的风险,因此他们宁愿拍续集或改编一本畅销书和漫画,也不会去支持所谓充满了创意的新剧本。

    比如让杜克来选,有人向他推荐剧本,一个是新奇的故事和结构的本子,只需要投资5000万美元;另一个是热门漫画改编显得烂俗的剧本,投资要8000万美元,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好莱坞百分之九十九的制片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剩余的百分之一,收下充满创意的剧本后,一般情况下会束之高阁,个别人或许感觉有点意思,弄到所谓的好莱坞剧本黑名单里,然后挂上很多年,慢慢等待有人肯投资……

    在好莱坞这个电影大工厂里,绝大部分影片哪怕是文艺片都要符合流水线的规则,剧本更不会例外,哪怕是像《黑暗骑士》这样的本子,杜克在弄完大纲和人设后,就交给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