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大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荣耀大中华-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起来都不知道应该说是唐杰运气好呢?还是不好。李隽仁要求扩编巡防营的要求之所以能够一路畅通的送到京城?而且还得到陆军部的准许,不得不说和唐杰有着根本性的关系。

    李隽仁在折子里提到了需要扩编巡防营的两个原因,其中第一个原因根本就没有得到瑞良以及陆军部的重视。旧军被大规模裁撤之后所产生的危害瑞良和朝廷自然都懂得,但是裁撤旧军创立新军是大势所趋,没有新军那么满清面对列强将更加没有反抗之力,所以建立新军是必须的。可是建立新军就必须要大规模裁撤旧军,要不然朝廷根本就负担不起这么大的开支。

    以前新军成立之前,旧军的绿营、团练、八旗兵等军队每年光是薪俸开支就要高达一千多万两,直接占据了整个朝廷收入的四分之一,这还不包括军备维护以及其他后勤支出,再加上战事上的额外支付,可以说以前光是旧军每年都要占据朝廷将近二分之一的收入。

    而新军的支出一点都不必旧军少,新军初建,所有的武器都要购买而且新军的薪俸比旧军还高出不少,创建和维护新军的负担比旧军还要大。陆军部在全国大规模编练新军之后,朝廷每一年的军费至少有超过一半是给新军的,而到两年后这一比例更是会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

    要是在建立新军的同时不裁撤旧军,那么朝廷必然将直接崩溃。每年的收入基本上全都拿来投入的军费当中,那朝廷的其他地方还要不要运转了?所以说裁撤旧军是大势所趋,纵然由此可能会带来很多安全问题,但是朝廷也不得不继续这样做。

    从这一点来说,朝廷是绝对不会支持任何继续扩编巡防营的行动的。虽说巡防营从创立到现在都没多少时间,但是其早已经证明了自己不堪一击的实力。所以朝廷对于巡防营只会持续的压缩,而不会像以前那样大规模扩编的。

    只是到了李隽仁这里,情况就不太一样了。不一样的地方是李隽仁提到了唐杰。在李隽仁的折子了十分清晰的写出了他对于唐杰的戒备以及担忧,而他所说的扩编巡防营以制衡一样的主张更是深得瑞良以及朝廷的赞同。

    别说李隽仁不放心唐杰了,瑞良和朝廷恐怕更加的不放心唐杰。而李隽仁此次所说的制衡和防备唐杰的话,可谓是说道了瑞良和朝廷的心坎里去了。所以别说这个时候扩编巡防营不合时宜了,为了制衡和防备唐杰,就是再不合时宜的事情他们也愿意干。

    所以李隽仁的请求在送到瑞良那里之后,很快就被瑞良上报给了朝廷,而朝廷支持的回复也很快就回复给了李隽仁。而李隽仁拿到了朝廷的准许,心里也就放心了。当下就找来来康商量扩编巡防营的事情。

    “大人,朝廷准许了?”来康听了李隽仁的话之后,大喜的说道:“那太好了。”

    “不知朝廷此次准许将巡防营扩编为多少兵力?”来康随即好奇的问道。

    “不多不少,和一营的兵力相当即可。”李隽仁微笑着恢复道。而这个数字和李隽仁自己上折子请求扩编的字数完全一样。

    很快,来康便将从李隽仁那里得到的消息全部告诉了唐杰,听闻扩编后的巡防营人数竟然和一营一样,当即唐杰冷笑了两声,“还真是看得起我。”就是傻子也知道朝廷此举就是为了制衡和防备他唐杰的,要不然有必要让巡防营的人数和一营人数相当吗?从表面上看巡防营的人数和一营的人数相当,到时候两者之间自然也就可以旗鼓相当的对峙制衡了。

    只是实际上,巡防营真的有那么大的能力吗?而且这扩编的巡防营以后都是他唐杰的人,这还怎么去抗衡唐杰?所以唐杰的冷笑也是对朝廷的轻蔑,太自以为是,太蠢笨了。

    而由此,唐杰也更加确信李隽仁答应扩编巡防营就是为了防备自己。不过,他会让所有人的如意算盘都打空的。

    既然巡防营有了扩编的理由,那接下来自然就要抓紧时间扩编实力了。巡防营的扩编表面上是由来康主持的,但是实际上却一直都是唐杰在操控着。在巡防营对外宣布扩编之后,来康并没有真的从外面招人,不过每一天前来巡防营应征的新兵却是络绎不绝。

    而这些人则都是被唐杰通知来的。当初一营在招兵的时候留下了两个花名册,其中一个是一营的花名册,而另外一个则是上一次前来一营应征的青壮里符合征兵条件,但是却无法进行一营的青壮名单,这些人足足有近五千人,而且上面还有他们所有人的住址等详细信息。

    所以在确定巡防营可以扩编之后,唐杰便秘密的派人找上了这些人,按照名册上的顺序,唐杰每天都派出去一小部分人去通知他们,如果能够找到对应的人并且对方也愿意接受安排去巡防营里,那么唐杰派去的人便会将其带来鄱阳,然后通过来康安插在巡防营里面,而如果找不到人或者对方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那么就跳过他们直接找下一个人。

    虽然没办法直接进入一营,但是进入巡防营其实也很不错,因为他们进入巡防营之后的待遇和一营士兵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不管是巡防营还是一营?他们的武器都会是一样的,训练也会是一样的,而且就是月响都会一样,所以大部分的人对于这样的安排根本就不排斥,在得到通知之后很快就痛快的跟着来了鄱阳。

    之后的日子里,饶州巡防营每一天都会多出来几十个新应征入伍的新兵,就这样巡防营的人数慢慢的多了起来,而唐杰也越来越满意。在外人看来这些人都是巡防营的人,但是在唐杰却知道这些人未来都会听从自己的指挥。

    而在巡防营扩编的同时,另外一个消息的传来也引起了唐杰的重视,那就是江西协统李瑞被免职调回京城了。

第220章 :李瑞的交代() 
听到李瑞被免职的消息,唐杰既感到惊讶也觉得这样的结果在情理之中。 xs520。。作为今年年初才刚刚上任的江西协统,李瑞来的时候也是被朝廷寄予厚望的。可是现在,在江西协统的任上还没有呆够半年,李瑞便被免职了,这样的决定确实是所有人当初都想象不到的。

    不过虽然对李瑞被免职感到震惊,可只要想一想李瑞上任江西协统之后发生的事情,似乎朝廷这样的决定也就不是那么突兀了。李瑞到江西来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帮助朝廷掌控江西新军,这是朝廷对他最大的期许。而袁世凯呢则希望他可以在江西得到锻炼。

    可是李瑞在任上的表象如何?至今为止这小半年里李瑞从未有过任何闪光的表象,当然可能由于时间太短他还没来得及表象出来。朝廷倒是也不苛求李瑞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做出什么攻击,可是你最起码也不能犯错吧。

    可是李瑞倒好,本来江西新军还算平静,可是他到来之后接二连三的出事。首先是年初的时候林芝夏和唐杰之间在军营里的大规模冲突,这件事情虽然一开始被压制在了江西,可是在浮梁战事之后这样的消息不可避免的被朝廷给打探到了。可想而知,事后得知此事的朝廷会对李瑞的能力产生多么大的质疑?一个协统竟然管不住手下的部下?这得多么失职啊。而且当时李瑞刻意隐瞒消息的行为,在朝廷眼里也是不可饶恕的。

    同时,李瑞来到江西新军除了要帮助朝廷掌控地方新军之外,也还肩负着调查林芝夏的任务。虽说年初的时候朝廷将吴介璋免职换上了李瑞,可是不代表朝廷就对吴介璋彻底不信任了?也不代表朝廷会对吴介璋反应的问题一直无动于衷。

    吴介璋被免职根本原因是因为朝廷不想让地方新军继续掌控在地方将领以及文官集团手中,所以他才会被免职。不过虽然如此,但是朝廷对于吴介璋的品德还是信得过的,吴介璋多地为官多年,在任上的风评一直非常好,可以说朝廷是愿意相信吴介璋是一个好官的。而按照一般的惯性思维,既然吴介璋如此执意的弹劾林芝夏,那么林芝夏肯定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新军初立,朝廷还是希望把全国各地的新军建成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军队的,要不然花费的那么多银子岂不是白花了吗。所以对于新军当中的*行为朝廷的容忍限度是极低低的。如果不被朝廷知道也就算了,既然被知道了那真假肯定是要查上一查的。

    可是李瑞倒好?到了任上之后怎么处理此事的?他竟然给朝廷上报说林芝夏没有问题。一开始朝廷还真的相信了李瑞的话,可是现在?浮梁出事之后朝廷可是专门秘密派出多人来江西调查详情,同样对于江西官产以及江西新军的主要人物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调查。

    一个人是不是好官?最直接的就是看风评。风评好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好官,也可能是其故意营造出来的虚假氛围。可是风评不好的官员,那绝对不是什么好官。做一两件坏事是坏不了风评的,只要长期多次做让老百姓不满的事情,一个官员的风评才会彻底坏掉。而且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在长期观察之后他们对一个官员的集体定性基本上是不会出错的。

    而对于林芝夏,可以判断他到底有没有问题的最直接反映就是江西新军内部的普通士兵特别是五十四标的普通士兵对于林芝夏的评价如何?林芝夏是将领,外人很难接触到林芝夏,所以只有军队内部的人对他的凭借才最客观真实。

    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用费多大劲调查,别看林芝夏在五十四标一手遮天,但是他还真没有到了可以控制人心的地步。所以只需要稍微找到一些江西新军的士兵一调查,就可以知道林芝夏这个人的风评如何。

    而林芝夏在江西新军的风评如何?不用说那肯定是骂声一片。什么克扣军饷、什么吃空饷、什么结党营私、什么违法乱纪、什么草菅人命,等等似乎一切贪官身上会出现的符号都出现在了林芝夏的身上。当然,群众可能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引导,不过即便如此纵然林芝夏没有传闻的那么十恶不赦,但也绝对是有很严重的问题。

    经过调查,朝廷最起码可以百分之百肯定林芝夏是有问题的,可是就这样一个有问题的标统在李瑞的口中竟然变成了没有问题?那么原因只可能有一个,那就是李瑞被林芝夏收买了。虽然朝廷没有证据,但是并不妨碍他们进行这样的推断。而由此,朝廷对于李瑞的印象就更差了。

    当然,真正对李瑞致命一击的还是浮梁的战事。首先,身为江西新军协统,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他的治下出现了叛乱、造反等情况,那么李瑞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更何况唐杰不但占据了浮梁城,而且还抓了洋人传教士,这件事情更是闹得连列强都牵连了进来,给朝廷制造了很大的麻烦。虽然安尔南最终被安全的释放了出来,而且由于西奥的介入巴斯德也不好继续敲诈朝廷,但是朝廷还是感到很不爽,而让朝廷不爽了,那李瑞肯定就要倒霉了。更何况,李瑞指挥浮梁战役致使江西新军伤亡超过两千人,这么大的伤亡李瑞也得肩负一定的责任。

    可以说浮梁战事之后,不管从哪方面来看李瑞肯定都是要倒霉的,只不过在于朝廷处置他的时间早晚。而现在,在浮梁战事过去一个月之后,在江西新军遭受重创之后基本上稳定下来的情况下,朝廷对于李瑞的处罚也终于下达了。

    当然,由于袁世凯的关系李瑞并没有被抓起来下大牢,可是即便如此他的所有职务也都被免除了,并且回到京城之后肯定也得沉寂很长一段时间。未来如果有人愿意再次启用他或许李瑞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如果以后所有人都把他忘记了,那么李瑞这一辈子的前途可能也就完蛋了。

    而李瑞被免职之后,接替他的人选也很快就被确定了下来,商德全。这个人选让唐杰都忍不住感慨历史惯性的强大,在原来的历史上李瑞在卸任江西新军协统之后,接替他的就是商德全。这一世由于李瑞提前被朝廷免职了,唐杰估计历史都可能要出现偏差了,但是没想到最终朝廷或者说袁世凯还是选择了商德全来江西。

    商德全和李瑞一样,出自北洋军,都是袁世凯的部下,而商德全的南下不用说也是袁世凯在背后活动的结果。这样虽然李瑞被免职了,可是商德全的到来最起码又保证了江西新军可以被控制在北洋集团的手中。

    商德全的南下和李瑞一样都是袁世凯对他的一种锻炼,李瑞南下的失败自然是让袁世凯极其失望,不过好在北洋人才众多,李瑞失败之后还有人可以顶上来,这总算是没有影响到袁世凯的计划。

    李瑞一直到商德全南下江西之后才离开,而且离开之前两人还在九江见了一面,之所以选择九江是因为李瑞打算在临走之前将马毓宝介绍给商德全。这一次被免职李瑞无话可说,要怪就怪他自己,确实是他做的不好,被免职也实属正常。而且李瑞对于朝廷也并没有什么怨恨,要说唯一让他不满的地方可能就是林芝夏了吧。

    这一次李瑞走到这一步归根到底是他自己造成的,但要说没有外因也是不可能的。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最大外因就是林芝夏。就是因为李瑞刚来南昌就中了林芝夏的圈套,结果导致他在之后的日子里处处受限,而且还被林芝夏胁迫着做了许多不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不是林芝夏的圈套,李瑞不可能被被林芝夏拿了把柄;那样的话在之后唐杰和林芝夏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也就可以以协统的身份强行镇压了,到时候正好可以把那场冲突当做是一个掌控江西新军的契机。可是实际上呢?他不但没办法去制止冲突,而且还得被林芝夏胁迫着一起去迫害唐杰。白白浪费了一次掌控江西新军的大好机会不说,还搞得自己威严尽失。

    而且之后的浮梁战事,在李瑞看来也都是完全可以制止的,如果他没有一开始就中了林芝夏圈套的话,或许那个时候他早就已经掌控了江西新军,而那样的话唐杰也不可能有跑到浮梁的机会,或许在半路上就被他派人追回来了。哪像这一次,手下的人对他阳奉阴违,直接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在李瑞看来,自己一切的不幸似乎都始于林芝夏的那个圈套,所以他对于林芝夏的痛恨就可想而知了。当然,他也知道其实那件事情他也有责任,如果他自己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或许就不会有后面那么多的被动了。

    也正是因为此,李瑞要一直等到商德全到任之后才愿意离开,他要对商德全进行提醒,他要把自己在江西的关系网交给商德全,他要商德全替自己报仇。他是要走了,是没有报复林芝夏的机会了,可是商德全和他一样都是北洋人,他相信商德全会为他报仇的,因为他们都是维护北洋利益的一群人。林芝夏的所作所为不但得罪了李瑞,更是得罪了整个北洋集团,所以只要他将林芝夏的所作所为告诉商德全,到时候商德全肯定会和他一样视林芝夏为仇敌的。

    李瑞选择在九江和商德全会面是为了趁机将马毓宝介绍给商德全,如果说林芝夏是他江西之行的苦主的话,那么马毓宝可能就是他最大的收获了。在李瑞看来马毓宝是愿意和北洋搞好关系的,这是一个可以拉拢的对象。

    马毓宝知道李瑞被免职的事情,也知道他来九江的目的。所以在商德全到达九江之后,作为地主的马毓宝很快便找了一家酒楼,然后宴请李瑞和商德全。在酒席上,李瑞郑重的将马毓宝介绍给了商德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