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5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马曜说不出话,牙齿咬得格格作响,从他紧握的双拳和红通通的脖子,可以看出他现在的愤怒与无奈。

    支妙音上前一步,在司马曜的耳边低语道:“陛下,刘牢之这些人,脑子里已经有了固定的想法,他们只会忠于提拔他们的世家,不会感念陛下您的好处,真正以后可以用性命来捍卫你的,是那个现在公然违抗你命令的刘裕。只要你能赦免慕容兰,他就会死心踏地,为你效命!”

    司马曜咬着牙:“可是刘裕现在都不遵从朕的命令,又怎么可能以为后朕效力呢?你说的第一个理由,朕勉强算是同意,抓了慕容兰,确实有可能引燕贼来犯,中原之军无法抵挡,北府军又不一定肯出力,但是如果今天朕在这里号令不行,那恐怕大晋上下,也无人再承认朕的威仪和君权了,这个损失,可比一点疆土的损失更大,现在,朕要听听你的后两个理由。”

    支妙音点了点头,退后一步,轻声道:“这第二个理由,就是您在格斗前说过的,要彻查这些世家的田契地产,若行此事,非刘裕不可!”

    

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土地人口归国有() 
司马曜的脸色一沉:“这些事情为啥又非他不可了?朕有朝臣,有官员,有京城的宿卫兵马,只要朕一道旨意,就可以清查土地,把那些给世家大族们隐藏的人口重新收归国有,有何难事?”

    支妙音微微一笑:“朝臣,官员不都是世家子弟吗。就是陛下您最信任的那几个忠臣,如王恭,如殷仲堪,也是世家出身,要让他们为了陛下去反自己的家族,拿出家族占了几十年的土地,人口,献给陛下,交给国家,只怕即使是这些忠臣,也未必愿意吧。”

    司马曜咬了咬牙:“他们如果是忠臣,就要带头以实际行动忠于朕,前一阵他们与奸党为敌,可是押上了身家性命的,就象你一直不待见的王恭,为了行晋阳之甲,带兵入京,也是多方筹划,一个不留神就是身死族灭,这样的人,让他拿出家族的一点利益,又有什么不肯的呢?”

    支妙音摇了摇头:“他们忠于陛下,可绝不是只靠一颗忠心,说白了还是利益使然,王恭的家族虽然尊贵,但多年不得中央权势,而殷家也是给桓家打压多年,家道中落,他们二人有才在身,又不甘家族永远被压制,这才选择了在陛下这一边,与当权的王国宝等人为敌,一旦成功,则家族顺势上位,恢复往日荣耀,万一失败,也可留下忠臣义士之名,即使是一时家道衰落,子孙也有再起之日。”

    “富贵富贵,天下的世家子弟们,想要出来做官,掌权,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两条,一个是个人的名声,要青史留芳,再一个就是家族的利益,可以靠了手中的权势,让家族得到更多的好处。如果是反过来当官反而要献出家族的利益,那就算他们本人同意,族中之人也万万不允许的,离了家族的支持,这些人又能办成什么事呢?”

    “至于陛下的那些宿卫兵马,本就是控制在各大世家手中,其家人亲属,都在世家的庄园之中,真要是两方相持不下,陛下要靠武力强行收回各地的世家土地,庄园,这些宿卫军绝不会从命,到时候陛下的诏令,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司马曜的双眼通红,恨恨地说道:“这么说来,朕想行何诏令都不可能了?难道离了刘裕,朕就只是个傀儡皇帝吗?”

    说到这里,司马曜顿了顿,看着刘裕,冷冷地说道:“妙音,你说这世上所有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行事,连王,殷二卿都不可能背叛自己的家族,忠于朕,那刘裕呢?难道他对朕的忠心,能超过他们二位吗?”

    支妙音摇了摇头:“刘裕不一定真的多忠于陛下,但他一定是忠于自己的理念,这个理念,就是北伐中原,收复河山,扬威名于万世。要实现这个理想,他连命都可以不要,就象他这些天一直在这里表现出来的,陛下还不了解吗?”

    司马曜点了点头:“你说刘裕为了北伐可以牺牲一切,朕相信。可是这收回田契之事,跟北伐又有啥关系?”

    支妙音的眼中冷芒一闪:“因为现在的刘裕清楚,真正阻止北伐,成为他建功立业的最大阻力的,不是北方的胡虏,而是在身后的世家高门。他所说的那个黑手乾坤,不管是不是存在,起码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北伐所需的人力,粮草,都控制在这些江南的世家手中,就是陛下有意支持刘裕北伐,也是给不出他北伐的这些资源,只有向世家去要,才行。”

    司马曜的心中一动:“所以他在战前就说这些百年田契的事,就是为了让朕下令,收回这些田契,归于国有吗?”

    支妙音点了点头:“不错,这个秘密,近百年来只有他一个人真正点破了,那陛下真正执行的时候,也非此人不可,刘裕看似豪勇粗放,但其心思极为缜密,绝不会做无把握之事,打无把握之仗,抛出这件事,就是与全大晋的世家为敌,今天他在这里,受到平民的欢呼,受到北府军的拥戴,却是让世家大族们恨不得吃他的肉,睡他的皮,就是这个决定的结果。”

    “北府军虽然是谢家所组建,但军士成员却并非世家子弟,而是来源于草莽,虽然因为战功,得了一些土地,赏赐,但并不足以让他们满足,更不用说,即使成为有些小产业的自耕农,也会给世家和小地主们以各种手段,巧取豪夺,最后重新变得一无所有,只能回去当佃户。”

    说到这里,支妙音看着远在三十步外,正在指手划脚,维持着场内秩序的刁逵,嘴角勾了勾:“看看刁廷尉,还有他们刁家那种开设赌场,让普通百姓输得一贫如洗,最后卖光家产的本事,就知道,大晋的世家天下,究竟是什么了。刘裕今天点破了这个事实,也激起了所有平民百姓心中的愤怒,如果现在他登高一呼,带领平民百姓去拿回本属于他们的东西,一定是从者如云。”

    司马曜的脸色一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田地这些东西,就算不属于世家,也应该是朕的,怎么就成了草民的呢?还本属于他们?”

    支妙音淡然道:“天下之地,天下之土,当然是属于陛下,但是陛下不可能自己耕种天下之地,还是要赐田于民,让他们耕作,这叫授田于民,世代国恩,对吧。”

    司马曜的神色稍缓,点了点头:“不错,是这样的,既是国恩,就是朕的土地,赐给百姓而已,只不过,现在这些土地,给那些世家大族们窃取,以至于这些土地上的佃农百姓,都只知有世家贵族,不知有大晋天子,着实可恶。”

    支妙音点了点头:“所以刘裕需要夺回这些世家之地,归还陛下,然后陛下可以堂而皇之地在这些地上征丁收税,刘裕想要北伐建功,陛下也要通过收回河山来确立您的帝王功业,这跟那些只想在江南偏安苟且的世家大族是不一样的,刘裕之所以跟世家决裂,选择效忠陛下,为您肯做任何事,就在于此!”

    

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分裂北府求制衡() 
司马曜睁大了眼睛,看着场中的刘裕,讶道:“你的意思是,刘裕在上场格斗之前,就决定为朕做事,去削那些世家的权势富贵了?”

    支妙音正色道:“刘裕几次北伐的努力,都因为身后世家势力的作梗而失败,他是军人,不是官吏,无法自己割据一方筹措粮草,既然不再相信世家,那就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陛下身上。向陛下,向天下人言明,这天下的土地,人口被世家所占据,就是让陛下下令彻查,把那些开国元皇帝御赐的田契收回,这样能把这些地方收归国有,到时候陛下不可能再把收回的土地再给各大世家,而是会分给民众,或者是一部分赏赐给有功将士,刘裕以此深结北府军心,陛下亦可得江南百姓人心。到时候想要北伐建功,就是您一声令下的事了。”

    司马曜的眉头一皱:“可是如果刘裕真的带着北府军去收回世家之地,那就算朕名义上得了地,再赏赐给百姓和北府军将士,那这些人是会感激朕呢,还是会感激刘裕?要是朕反过来让刘裕得了人心,那就会是大麻烦了。”

    支妙音微微一笑:“陛下多虑了,刘裕的目标可不是在江南,他无意在这里跟您争夺民心,他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北伐而已。到时候如果新打下北方之地,那您可以继续收归国有,以安置北方百姓。您的子民会越来越多,而可征之兵,可征之粮也会越来越多。这些,也是刘裕想要的。”

    司马曜点了点头:“所以,让刘裕在江南去收世家之地,重归国有,是唯一可以行北伐之事的办法,也是朕和刘裕可以合作的地方?”

    支妙音点了点头:“是的,您跟会稽王无论斗到何种程度,不过是选两边的世家而已,最后仍然是世家天下,可是如果陛下肯支持刘裕去收地,搞土断,那就是用平民之中的新兴势力,来取代已经掌大晋之权近百年的高门世家了。这些新兴的力量,为了建功立业,也会坚定北伐的,到时候把这股力量引向北方,去夺取诸胡窃居之地,陛下并不用担心大权再次旁落,毕竟刘裕只在军中,不掌政权,您有的是办法可以对付。”

    司马曜笑道:“听妙音这么一说,朕心甚慰。不过,如此一来,刘裕仍然有坐大的可能,自古兵强马壮方为天子,当年世家大族以这一招架空了元皇帝,以致坐大至今,尾大不掉,就算刘裕没有什么异心,但难保跟着他的人也会如此,到时候若是北伐成功,北府军各大军头镇守一方,若是出几个桓温这样的人,又当如何?”

    支妙音微微一笑:“这就是我要向陛下建言的第三个原因了。陛下如果今天真的下令杀刘裕,或者把他拿下治罪,那北府军就不会再为陛下所有,反之,如果刘裕活下来,那陛下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将北府军分化瓦解,刘裕可以用兄弟之义来团结众人,但是在利益面前,不是所有人,都会跟他一样纯粹。”

    司马曜的心中一动:“你的意思是?”

    支妙音看着对面的看台,一指仍然端坐不动的刘牢之,笑道:“这第一个不服刘裕的,就是刘牢之了,他的资历比刘裕老,战功比他多,甚至一直是他的上级,现在却是让刘裕抢尽风头,一个无军职的前军官,比现任的北府主将还要得军心,刘牢之是万万不能允许的,您如果让刘牢之去办土断之事,他多半不敢向世家大族真的举起屠刀,多半是阳奉阴违,意思一下,可是刘裕却是真的会这样做的,所以,你用刘裕,不用刘牢之,让刘裕结怨世家,这些吃了亏的世家大族会转而支持刘牢之,与之在军中相抗,这样您就不必担心刘裕独掌北府军权,形成尾大不掉的威胁了。”

    司马曜喃喃道:“言之有理,开国之时元皇帝之所以给世家大族们架空,是因为这些世家同气连枝,利益相同,可刘牢之和刘裕并非一路人,倒是可以牵制。只是刘牢之比刘裕长了一辈,是他父辈的那一代,可这几次朕之所见,刘裕的兄弟,却多是跟他年龄相仿的后起之秀,刘牢之真的可以控制这些年轻人,让他们跟自己走吗?”

    支妙音正色道:“刘裕能让这些兄弟为之效死,是因为他跟这些人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更在于他能给这些人争得利益,让这些本为流民,佃农的家伙,一个个都可以小有富贵,刘裕不在的这几年,这些人在北府军中,无出头之日,也无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刘裕回归,就给他们视为救星,甚至愿意放弃军职,跟着刘裕去洛阳战斗,在格斗场请命。兄弟之义是一方面,可是刘裕能给他们实在的好处,又是另一方面。”

    “但北府军中,能给他们好处的,可不是只有一个刘裕,除了刘牢之这些老将之外,这一位,也是一个以后可以跟刘裕在军中分庭抗礼的人。”支妙音说到这里,素手一指,另一面看台之上,正在跪地请命的刘毅,一下子落入了司马曜的眼中。

    司马曜点了点头:“刘毅倒是一直不服刘裕,这点朕也有所耳闻,你的意思,是让朕去拉拢刘毅?可是他跟那些世家高门走的很近啊,肯为朕所用吗?”

    支妙音微微一笑:“不用,陛下只要给刘裕加以恩宠,刘毅自然心生妒嫉,他一向以为自己的才能不在刘裕之下,只是刘裕有贵人相助,才能压他一头,你让刘裕去削世家之地,然后加以赏赐,刘毅会转而跟世家贵族暗中勾结,在军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以制约刘裕。如此一来,刘牢之,刘毅都会形成刘裕的掣肘阻力,使之不能独掌军队,陛下只需要居中调节,维持平衡,则不用担心北府军不为陛下所用。反之,若是今天杀了刘裕,那刘牢之和刘毅失了最大的竞争对手,他们只会倒向世家高门,绝不会为陛下所用,刘裕的兄弟们也会对陛下失望,心寒,如此自弃强兵,实为不智啊。有这三个理由,陛下可否决断了呢?”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北府重归谢家手() 
一秒记住【 。。】,!

    司马曜的脸色渐渐地变得舒缓,点了点头:“不错不错,你所说的,确实非常有道理,不过朕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朕现在赦免刘裕和慕容兰,那他们二人后续如何处置呢。尤其是…………”

    他说到这里,看向了那站在刘裕身边,小鸟依人一般的慕容兰,嘴角勾了勾:“作为女人,你真的一点也没有问题,看到他们在一起吗?”

    支妙音闭上了眼睛,喃喃道:“妙音已入空门,尘世间的情缘,再我再无瓜葛,刘裕跟她在一起也好,跟别人在一起也罢,都跟我没什么关系了,现在的妙音,只想忠于陛下,为自己的家族做点事情,之所以求陛下赦免刘裕,不是因为对他还有什么旧情,而是因为,刘裕能帮到陛下的大业。”

    说到这里,她的眼睛缓缓睁开:“妙音身逢大难,是陛下出手相助,助妙音和谢家,王家渡过了难关,这份恩情,妙音一定要还的,佛家讲究因果报应,修今生来世,所以,妙音现在是全心全意为陛下着想,并无他念。至于…………”

    支妙音的目光也落到了那慕容兰的身上,嘴角轻勾:“慕容兰这次前来,是为了救刘裕,她做到了,以前她跟妙音有过约定,不妨碍刘裕的事业,会北归伪燕,再不相见,虽然刚才妙音对她厉声质问,但妙音知道,以她对刘裕的感情,只怕这点是真的,若非刘裕有生死危险,她是不会前来的,现在刘裕虽然过关,但她的存在,永远会是刘裕的心结,也是刘裕会被攻击的借口和理由,我想,她是会离开刘裕,回到北方的。”

    司马曜微微一笑:“那有没有可能朕给他们二人赐婚,以稳住伪燕,不再犯我大晋呢,刘裕如果接下来按你说的那样去土断,势必会得罪世家大族,甚至大晋内部可能会有一场不小的冲突,这时候外敌逆胡若是南下,只怕北方之地会有损失。”

    支妙音点了点头:“陛下深谋远虑,所言极是,不过,正是因为刘裕会跟世家为敌,所以要是他把这些世家逼得狠了,他们会以跟慕容兰的关系为借口,伪燕若南侵,他们会说刘裕是离间皇家跟世家间的关系,动摇国本,到时候刘裕只怕再难继续这些事情,所以,慕容兰应该早晚会离开刘裕,陛下可以给二人赐婚,以示宽大,但是对慕容兰,可以任其来去自由,这样既显示了陛下的宽大与恩德,也把这些压力,转到了刘裕一方。”

    司马曜大笑起来:“好,太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