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叹了口气:“刘希乐沉迷权势,想找靠山,这点可以理解,可是断不至于如此愚蠢,不管怎么说,京口是他的家,北府兄弟才是他真正的依靠,如果因为给刁家做事而得罪了京口兄弟,那是舍本逐末,他这么精明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呢?”
刘穆之冷笑道:“只怕是因为给人拿住了把柄吧,上次邺城战败,连刘鹰扬都要承担责任,丢了军职,换了刘毅,只怕会惩罚更重,本来那些个高门世家找不到你来出气,就想找刘毅来顶罪,可是现在刘毅却是安然无事,显然是得到了现在当权世家的赦免,除了会稽王司马道子和王国宝,还能有谁呢?”
刘裕冷笑道:“朝堂黑暗,蛇鼠横行,国将不国啊。难道王家,庾家这些大家族都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朝政败坏?再说了会稽王也好,皇帝也罢,他们是想让司马氏自己收回这失去百年的权力,赶走一个谢家,再扶上一个王国宝,有什么区别?”
刘穆之笑了起来:“几年不见,寄奴你的见识可是长进很多啊,不错,这回新一轮的大晋权力斗争已经开始,司马道子本来是想亲自掌握北府军,但是皇帝和王国宝都坚决不允许,接着王国宝的弟弟王忱也有意掌握北府军,又给皇帝兄弟二人联手否决,由此可知,谁也不想让北府军落到别人手中,三方的明争暗斗已经开始。”
刘裕点了点头:“那玄帅有没有意向中人?你说的王恭,消息确实不?”
刘穆之正色道:“是我的岳父说的,消息应该准确无误,王恭已经私下里找过他,想让他继续担任参军一职了,岳父大人来问我的意见,我跟他说,坚决不能去,现在的北府军这镇北将军,五州都督一职,绝不是什么好差事,稍有不慎,就会卷入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当中,连家族都无法保全了。”
刘裕笑道:“你看的倒是挺准的,现在的北府军,是各方势力都想争夺的,失掉了谢家这个共同的敌人,只怕连皇帝兄弟二人都会生出矛盾,毕竟共患难容易,想同富贵,哪怕是亲生兄弟,也未必能行了。对了,你夫人现在还好吧,有没有给你添几个大胖小子?”
刘穆之哈哈一笑:“倒是生了个儿子,当时北伐刚刚失败,相公大人身患重病,无论是北府军还是我个人的前途,再或者是国家的前途,都让人忧虑,更让人忧虑的,还是你的生死,所以我给儿子取名叫刘虑之,是个大胖小子!”
刘裕点了点头:“难为有你这样的兄弟,给儿子取名还想到我。对了,夫人身体怎么样,我倒是怀念上次她给我们准备的那顿饭了,这些年走遍天下,天南地北,但那顿饭的感觉,却再也吃不到了。”他说着说着,想到当年从军之前,刘穆之的夫人曾经卖发沽酒买肉,以解夫君刚刚在娘家人面前受到的屈辱往事,心中不由得一酸,又不免为曾经共患难至此的胖子夫妻能渡过艰难岁月,终于有所成就,也后继有人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刘穆之微微一愣,转而笑了起来:“她的手艺还可以,虽是世家小姐,但也曾经跟几个手艺不错的厨娘学了一些烹饪之道,上次你走之后,她还说不知道是不是不合你的胃口,要多学一些呢,这些年我到处吃各种好吃的,回去都会跟她说,她也会学着做,你若是现在再去我家,肯定能吃到不一样的东西了。”
刘裕的心中猛地一沉,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件可怕的事,眼前的这个谈笑风生的胖子,只怕未必是刘穆之本人,那一顿饭,肯定是刘穆之这辈子吃过的最难忘的一顿,怎么会连夫人举案齐眉,卖发换来酒肉这些事情都记不得了呢?
刘裕的脑子在迅速地转动着,眼前的这个显然是个西贝货,可是他却对刘穆之的底细知道得一清二楚,甚至对他这种吃相都模仿得如此维妙维肖,这样的本事,潜伏在谢道韫身边居然都没有被发觉,那所图者大,一定就是最危险,也最凶残的那个刺客了,极有可能,就是那个看不见的黑手,阴影集团所派来的。
刘裕的背上冷汗直冒,但就在这一瞬间,他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也许,从这个假货的身上,可以发现有关那个阴影集团的蛛丝马迹,自己多年来一直求而不得的敌人,说不定可以在这个假刘穆之的身上,暴露出行踪。
这些想法,只是电光火石般地在刘裕的脸子里闪现,但仍然让他有那么一瞬间的愣神。“刘穆之”看着刘裕走了神,脸上带着笑容:“怎么了,寄奴,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刘裕哈哈一笑,回过了神:“我只是有点感慨,为什么,为什么要让我吃到那么好吃的东西,这些年我一直都没再吃到那么好吃的一顿了,不管怎么说,以后回到晋国,我一定要让慕容兰跟你家夫人学学做饭,哪怕有个三成本事,我也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啦。”
刘穆之笑道:“你真的决定要回晋国了?还要带着慕容兰回去?”
刘裕点了点头:“既然妙音不在这世上了,无论是为我,还是为她,我都要报仇,我要让所有害我的人,所以拆散我和妙音的人,都付出代价,我会回晋国,复仇!”
刘穆之的眼中闪过一丝迷茫:“等一下,寄奴,你说什么,妙音不在这世上了?这是什么意思?”
刘裕的心中一动:“不是夫人说,她已经去世了吗,难道她在骗我?”
刘穆之的嘴角勾了勾,转而笑了起来:“她这么说,也不算是错,不过这个去世,跟你想的,跟我们普遍认为的还不太一样,她没有死,而是出家了,现在的王妙音,法名支妙音,已经是建康城中香名远播,才艺双绝的比丘尼,就连皇帝和会稽王,都是她的庵中常客呢!”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妙音清语安天下()
尽管明知面前的这个“刘穆之”是个假话,但这句话仍然让刘裕直接从地上跳了起来,一把把刘穆之从地上提起,抓着他的领口,几乎把他整个人都提在了半空中,大声道:“你说什么?妙音没死?!”
刘穆之的脸胀得通红,这一下力量之大,虽然没直接卡住脖子,但仍然把他提离了地面,连两脚都离了地,衣领卡住了脖子,让他喃不过气,他的胖手一阵挥舞,吃力地说道:“寄,寄奴,你,你放我,放我下来!”
刘裕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连忙松开了手,刘穆之近三百斤,球一样的身体一下子摔到了地上,捂着脖子,大声地咳嗽起来,一边咳,一边挥手道:“寄,寄奴,你,你这是,这是要我的命啊。”
刘裕一脸歉意,摇头道:“对不起啊,胖子,我,我也是一时情急,只是,只是你说,你说妙音没死?这是怎么回事?”
刘穆之坐直了身子,又喘了好几下,才算平复了呼吸,他叹了口气:“我原以为夫人会告诉你,没想到她还是跟你拐弯抹角,刚才我算是明白过来了,这样跟你说,是为了瞒住慕容兰,不能让她知道王妙音还活着。”
刘裕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你的意思是,如果阿兰知道妙音还没死,她不会同意我回去?!”
刘穆之点了点头:“其实一路之上,夫人就跟我们说过,有信心劝你回去,但若是你跟慕容兰真的成了夫妻,在一起,那就会是最大的麻烦,她多半是不肯跟你来大晋,毕竟这样她也危险,你也危险。而且,她毕竟是女人,现在跟了你,绝不希望你跟旧爱有一丝一毫再续前缘的可能。”
刘裕这下也有点冷静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喃喃道:“是的,你说得对,这才是女人的心思,不过,不过妙音怎么会出家为尼?我们都知道出家如弃世,跟死也没什么区别,是什么让她,让她作出这个选择?!真是因为我吗?”
刘穆之摇了摇头:“一半原因是为了你,不过如果只是因为知道你死讯的话,以王姑娘的个性,非但不会出家,还会活下去,会利用谢家,王家一切的力量,为你复仇。即使是死,也会在为你报完仇之后,这才是这姑娘的个性。”
刘裕想到以前跟王妙音在一起的时光,想到这位美女柔弱的身躯下,那颗坚强的心,那镇定而百折不回的眼神,那为了跟自己在一起,可以不惜一切的坚毅之色,心中就是一阵阵地刺痛,喃喃道:“是我害了妙音,是我对不起她!”
刘穆之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冷的神色,一瞬而没:“不,这跟你没有关系,你跟她只是命运捉弄,有缘无份,真正让她斩尽三千烦恼丝的,是皇帝。”
刘裕的脸色一变,睁开了眼睛,直视刘穆之:“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
刘穆之叹了口气:“北府军兵败邺城,谢家一夜之间势力倒掉,相公大人忧心重重,身染重病,而会稽王,王国宝他们谋夺北府军帅位,乃至夺取相位,这引起了皇帝司马曜的警惕,他也不想谢家彻底垮掉,再被别的世家,或者是自己的皇弟所架空,于是找上了谢相公,提议联姻,由王妙音入宫作为皇后,这么多年,自王法慧死后,皇位一直空缺,就是想找机会与世家大族的贵女联姻,这次,总算让他等到这个机会了,加上你的死讯传来,与王妙音的婚姻关系自动解除,这时候皇帝求婚,是对王,谢两家的施舍,而不是以前给这些高门世家安排婚姻,不得自由。”
刘裕咬了咬牙:“所以谢相公答应了,他想利用这最后的机会,与皇帝联手,保住谢家,保住北府军,对不对?”
刘穆之点了点头:“你不要怪相公大人,换了你我在那位置之上,也会作同样的选择,因为谁都以为你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哪怕是为了给你报仇,也是应该,我们都以为王妙音会同意,可是没想到,她选择了落发出家!”
刘裕长叹一声,眼神变得落寞起来:“那是因为她跟我当年的誓言,说我们之间,生死不相负,若我战死沙场,她自当离世相随,想不到,她会选择了这样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誓言。是我辜负了她,背弃了我们的誓言,她太苦命了!”
虽然明知对面是个假货,但是刘裕心中感叹,真情所致,眼中泪光闪闪,几乎都要落下英雄泪了。
刘穆之的胖手拍了拍刘裕的肩膀:“罢了,寄奴,事已至此,多想无异,这佛教乃是西方传入中土的宗教,修来世不修今生,一旦遁入空门,则斩断与人间一切的联系,所以要剃去头发,斩断尘缘,六根清净,妙音选择了这条路,就再也没有重入人间,谈情说爱的可能了,不然会给世人看成是渎神,会遭遇天谴,慕容兰可能不知道这中间的厉害,可你应该清楚。”
刘裕咬了咬牙:“莫说我知道了她虽然活着,但已入空门,就算她现在还是王家小姐,就算还在等我,我也不可能再负了慕容兰,毕竟她已经有了我的孩子,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我不能再伤害一个深爱我的人,去挽回一段已经失去的感情,若是上天要降什么责罚,对我刘裕一人就行,只希望不要再殃及这二位深情女子。”
说到这里,刘裕突然想到了什么:“你刚才说的最后一句,什么皇帝和会稽王兄弟二人,成了妙音的修行场所的常客,这话什么意思?”
刘穆之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寄奴,你可别误会了,皇帝兄弟就算是色胆包天,也不敢打尼姑的主意,这事一旦传扬出去,会成为全天下的笑柄,但是妙音不是一般女子,与其母亲一样,虽为女儿身,却是极有见地,眼界心胸胜过绝大多数男儿,现在她已经出家,不代表任何世家的利益,皇帝和会稽王会以礼佛之名,向她询问当今政局与世事,可以说,她的话,一定程度上影响朝局!”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谁言女子不如男()
刘裕讶道:“影响朝局?这怎么可能呢,她就算有见识,但也是一介女流,怎么可能影响朝廷的人事决定。”
刘穆之笑道:“你可能还是小看你当年的未婚妻了,从她读书习字开始,谢家和王家的长辈就会成天跟她讲每个家族的历史,现状,将来,会告诉她每个跟她年龄相仿,有可能与她联姻的夫婿的情况,会跟她讲从巴蜀到交州,从荆雍到三吴的每个郡,每个县的大小,户口,食邑,人口,粮产,会告诉她天下的权力,要隘,兵马,这些,都是世家子弟们需要了解的,而作为王谢两家贵上加贵,以后必然会金枝玉叶的王妙音,从小就被她那才干过人的母亲所教育,学习这些东西,为的就是以后能嫁个好人家,还能跟她母亲一样,当好贤内助。”
刘裕的眉头一皱:“就象夫人一样,实际算是掌了王家的大权?”
刘穆之点了点头:“王凝之成天沉迷于修道与酒色,根本不理正事,这么多年能一直当官理政,九成是靠王夫人出手相助的,这是大晋人尽皆知的事,大概是因为自己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夫人在女儿身上寄予厚望,教她家国军政方面的东西,远比教琴棋书画要来的多,当然,王妙音天资聪明绝顶,即使是琴棋书画,歌赋舞蹈,也远远超过别的世家女子,要不然怎么会芳名满天下呢?”
刘裕叹了口气:“我到现在才知道妙音如此过人,以前在我面前,有时候我夸夸其谈军国之事,她很少开口,我原来还以为作为女子不善于此道,没想到,她是为了维护我的自尊和面子,自己不开口罢了。与她交往这么久,我还没有真正了解她。”
刘穆之笑道:“如果王姑娘跟你最后在一起,以她的眼光,才能,以及在世家间的地位,必能助你一臂之力,弥补你出身,见识的不足。但现在说什么也晚了,不过就算她落发,这世俗之事,一样心知肚明,而且出家之后,也斩断了与谢家,与王家的关系,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尘中,说话就可以客观直接,而不是为家族代言了。”
刘裕冷笑道:“不为家族代言,也不必为皇帝代言啊。妙音已经遁入空门,作为皇帝,作为王爷,却成天要去打扰一个尼姑的清修,成何体统!”
他的心里不知为何,一股无名怒火,不可遏制,双拳也不禁紧握起来。
刘穆之笑着拍了拍刘裕的肩膀:“寄奴,这话在我说说就行了,你现在这样子可别说慕容兰看到,她会吃醋的。看来你还是忘不了王姑娘,不过这也正常,如此绝色聪明的女子,谁又能真正放下呢?!”
刘裕心中一阵愧然,摇了摇头:“我只是一时义愤而已,倒不完全是为了妙音,作为大晋皇帝,这时候不想着重整军队,收复河山,至少是巩固新收复的地盘,调节国内的矛盾,却一天到晚做这种事,也不嫌丢人!”
刘穆之正色道:“那言归正传,王,,,不,应该叫支妙音,支妙音虽然说不在五尘中,但尼姑庵的供养,包括菩萨金身的捐助这些,都是由国库支出,世家和官员不能直接去给钱,而皇帝和专掌民部的会稽王却有理由去发这钱,所以他们可以以上香礼佛之名,去见支妙音,我相信,可能一开始只是想借着支妙音去联系王,谢两家,但几次交往下来,他们却会发现,支妙音虽然和谢家,王家断了联系,却自有见解,而且见解极高,超过了他们身边的谋士,因为那些人虽然可能同样见解过人,但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场,未必肯说真话,说实话。”
刘裕叹了口气:“原来如此,看来妙音虽然遁入空门,但尘心未完全失去,从小接受到的教育还是让她希望晋国强大,收复失地,又或者,是她希望北府军有朝一日能重整旗鼓,为我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