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喜笑道:“老胡啊,这你倒怪不了刘裕,他是为了防火攻啊。这兵法上是要用淤泥抹上木头,以免着火的。”
胡文寿冷笑道:“将军,你没识破他的用心啊,他哪是要防火攻,而是要把城中的建筑全都弄得灰头土脸的,难看死了,而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这里,刺史府。”
徐元喜奇道:“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胡文寿正色道:“刺史府是一州一郡的首府,治所所在,象征着权威,如果给人抹了井底烂泥,那还有何威严存在?普通小民本来躲得这里远远的,看到就害怕,腿软,这样将军才会令无不行。但要是连普通的军士和小民都看着这些抹了泥的刺史府,指指点点,甚至嘲笑,那将军您的命令,还有人听吗?”
徐元喜将信将疑地看着胡文寿:“不至于吧,这防火攻涂泥乃是兵书上的常规办法,又不是刘裕编的!”
胡文寿冷笑道:“要说城头那些城楼,在敌军直接攻击范围内,抹泥也就算了,但这刺史府在城中央,离城墙起码有两里路,有什么敌军的火箭,能飞这么远?刘裕这就是个借口,要打击您的权威呢,您可千万别上当啊!”
徐元喜猛地一拍额头:“哎呀,差点又上了这小子的当!快,快去把刺史府外抹的泥给我清干净了!”
第四百零四章 一片赤诚献良策()
胡文寿笑道:“将军,别急,昨天夜里元朗来抹泥的时候,给我找借口阻止了,不过,我料那刘裕绝不会死心,还会再来,到时候,您可一定要顶住了!”
徐元喜的眼中闪过一道凶光,狠狠地一挥手:“老胡,你看好了,他要是再来,我就会叫他明白,这寿春城,是姓徐还是姓刘!”
一阵脚步声匆匆而来,由远及近,两人收住了对话,看向了殿外,徐元喜沉声道:“何事如此慌张?”
刘裕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地从刺史府的大门外响起:“卑职见过徐将军。”
徐元喜的脸色一变,干咳了两声,坐回到了帅案之上,而胡文寿则面带冷笑,侍立在一边,十几个护卫纷纷上殿,挎刀站立在帅案两侧,随着这堂上的人员纷纷就位,刘裕迈着大步,直上殿来。
徐元喜看了看刘裕的身后,空无一人,这让他心下暗自松了口气,他点了点头,沉声道:“刘幢主,北城的战斗打完了?我怎么还听到飞石轰击的声音?”
刘裕摇了摇头:“秦军的攻击已经退下,这会儿只是报复性地用飞石零散攻击而已,不碍事。卑职这时前来,是为了更重要的事情向徐将军禀报。”
胡文寿冷冷地说道:“刘幢主,你是北城防守的主将,甚至可以说,全城安危,系于你这一身,现在敌军的攻击还没有彻底终结,你却未经徐将军的命令,私自来这里,是不是有点擅离职守了?”
刘裕虎目之中精光一闪,直刺胡文寿,沉声道:“胡长史,我已经说过,现在北城那里的战斗已经停止,些许飞石攻击,并不会导致城池陷落,再说了,慕容南现在就在那里接替我指挥,完全可以应付过来。这时候我来这里,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禀报徐将军。”
胡文寿给刘裕的这股气势噎得说不出话,也看向了徐元喜,徐元喜摆了摆手:“好了好了,军情紧急,不说这些了,不过刘幢主,请你记住,我给你的职位是北城的防守指挥官,如果没有我的命令,你应该就一直守在你的位置上,有事情可以通过传令兵来报告,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刘裕点了点头,行了个军礼:“多谢徐将军理解,刘某虽然职位低下,但也知大晋军律,若非紧急之事,绝不至于象现在这样亲自前来。将军,长话短说,请问您这刺史府,是以前的粮仓改造而成吗?”
徐元喜的眉头一挑,看着刘裕:“刘幢主,这事跟守城有什么关系吗?”
刘裕正色道:“关系非常大,卑职正是为此事前来,还请将军见告。”
徐元喜的脸色不太好看,但还是点了点头:“不错,原有的刺史府在去年的时候失火烧毁,所以这座刺史府,是由原来城中的备用粮库改造的。”
刘裕咬了咬牙:“粮库的顶盖,外墙,防火沟这些,卑职都没有看见,请问都拆除了是吗?”
徐元喜说道:“是的,刺史府不需要这些东西,当然拆除了,总不可能让本将军,甚至是来署理公事的桓刺史,在个大粮仓里过吧。”
刘裕上前一步,声音略微高了一些:“那请问现在城中的军粮,也是堆积在这刺史府中吗?”
胡文寿冷冷地说道:“刘幢主,请注意你的身份,这军粮事关守城的成败,完全由徐将军一人负责,你只要守好你的北城城头即可。”
刘裕摇了摇头:“守城之责,关系城中数千军民的生死,人人有责,卑职正是想到了这一点,心中有疑虑,才会前来向将军请教的。”
徐元喜摇了摇头:“刘裕,照你这么说,是不是你麾下的一个小兵,民夫,也可以随便找你,来商量这北城城头的防守问题?各司其职应该知道吧,做自己份内之事,人人安守岗位,这才是守城的关键。这军粮之事,不归你负责,本将军也不想向你解释什么。你回去吧。”
刘裕咬了咬牙,沉声道:“将军,当初是卑职力劝你留下防守寿春的,自然要对这守城的胜负成败负有责任,今天一战可以看出,敌军的各种强攻手段,不过如此,接下来要防的,是一些特殊手段了。城中但凡有我想到的防守漏洞,都要跟将军商讨,这是卑职的义务。如果是卑职属下的某个军士,民夫想到了卑职所忽略的地方,卑职也一样会虚心向他求教的。”
徐元喜的脸色很不好看,但还是勾了勾嘴角:“好吧,刘幢主,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吧。”
刘裕正色道:“现在城中的存粮,都存在这刺史府的官仓之是,是吗?”
徐元喜点了点头:“不错,你也知道,这里原来就是粮仓,有不少现成的粮库,自从秦军南征以来,那些闲置的粮库,就已经作为城中存粮的所在,城外的粮库中的存粮,已经全部搬进了这里。由我的亲卫队看管。”
刘裕点了点头:“请问这些临时的粮仓,可否作了防火措施?以前的粮库,外面的木制建筑都要抹上井泥,顶盖上更是要加上防火涂料,周围要备上大量的水缸以便随时走水。可是卑职进这刺史府以来,却没有看到这些防护措施。”
胡文寿冷冷地说道:“刘幢主,你想说什么?你是想说我们都玩忽职守,对军粮想的还没你多吗?”
刘裕平静地说道:“智者千虑,也有一失,就象卑职负责守城之时,无论是城头的塔楼还是城内的民居,也没有作好防火措施一样。如果今天敌军用火攻,那可能现在城池已经沦陷了。”
胡文寿哈哈一笑:“刘裕,你以为就你能想到防火攻吗?徐将军早就想到了,只不过没来得及实施罢了,你不用调派全城的兵力,民夫,不用组织人从城外运粮,只要守个城头就行了,可徐将军要烦心的事太多了。你这偶尔一件事想到了前面,又有什么好吹嘘的?”
第四百零五章 防火防盗防寄奴()
刘裕摇了摇头:“那这回粮库的防火又是怎么回事?如果胡长史和徐将军又是因为要事太多没有想到,那这回卑职特意来提醒一下,也应该果断处置了吧。”
胡文寿冷冷地说道:“是的,刘裕,你在来之前,我和徐将军正在商量果断处置的事情,把你前一阵要徐幢主在这刺史府上抹的那些个烂泥,给去掉!”
刘裕脸色一变,随即大声道:“此事万万不可。将军,你知道这井底淤泥是防火攻的关键所在,怎么可以…………”
徐元喜突然一拍帅案,整个人直接从胡床上蹦了起来,厉声道:“刘裕,你管得也太宽了点吧,搞清楚你在跟谁说话!”
刘裕咬了咬牙,行了个军礼:“卑职当然知道上下尊卑,但事关战守大事,卑职不能不说出心中的想法!”
胡文寿冷笑道:“刘裕,你以为你的心思,我们看不出来吗?平时不见你来,守城之前,你却来这寿春,说是护卫联姻,但联姻之事结束了还在这里赖着不走,谢镇军就算是五州都督,权势倾天,也不能把这寿春就这样据为已有吧!”
刘裕睁圆了眼睛,看着胡文寿:“胡长史,你怎么能这样说?刘裕一片赤诚,天日可鉴,这时候留下助守,完全是为了寿春全城的百姓和徐将军着想,怎么会起别的心思?这寿春是朝廷的,是国家的,一如谢镇军的这个五州都督一样,绝非个人私产!”
胡文寿冷冷地说道:“行了,刘裕,这里没有别人,当着明人不说暗话。这寿春之地,徐将军经营了多年,无论是姓桓的还是姓谢的,都请离这里远点。你来这儿联姻,找的是桓刺史,可跟徐将军没啥关系,现在敌军压境,桓刺史自己都一兵不发,全是徐将军在这里主持防守,你若是肯帮忙,那再好不过,但别的心思最好不要打。”
刘裕心下雪亮,这徐元喜虽然算是个本地军阀,但并不是城府多深的人,也不是非要跟寿春共存亡不可,这点从前几次与此人的打交道过程中他很清楚,反倒是这个胡文寿,以前见面很少,前几天围城之前才从历阳那里过来,也就是从他回来后开始,徐元喜就开始深居简出,即使在这守城关键之时,都是安坐刺史府,不仅不出面激励全城将士,就连面都很难见一次了。
刘裕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只怕这次,又是这姓胡的在从中挑拨,他这样做到底存的什么心思,暂时不清楚,但现在显然徐元喜的权欲已经起来,只怕自己无论提什么好的建议,都会给当成别有用心了。
想到这里,刘裕看向了徐元喜,平静地说道:“徐将军,不管你怎么看我,但卑职所说的每一个字,真的是为了寿春城的数千军民,也是为了您好。您也熟知兵法,防火攻是守城的重中之重,而粮食又关系到守城战的成败,现在军粮屯于刺史府中,这里又缺乏起码的防火措施,万一敌军火攻,那我军危矣!”
徐元喜的脸上闪过一丝疑色,看向了胡文寿,胡文寿哈哈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凶光:“刘幢主,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了。你要说防火攻,在城头抹些烂泥,还可以理解,但这里离城墙足有一里多的路,请问敌军的火箭怎么飞进来?”
刘裕的脸色一沉:“火攻可不一定要火箭,这寿春城中未必没有敌军的奸细,要是纵火,那一样会造成惨重的后果!再说了,去年城中的刺史府不就是给火烧的吗,这教训这么快就忘了?”
徐元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刘幢主说的有些道理,胡长史,我看…………”
胡文寿摆了摆手:“将军,刺史府事关你徐将军的威严与权力,不同于那些城楼与民居,给抹上了泥,那您的颜面何在?为什么官府前要放两只石狮子呢?就是告诉世人,官民有别,您徐将军才是这寿春之主!”
徐元喜勾了勾嘴角:“可是现在毕竟是守城嘛,而且刘幢主说的也有道理,万一有敌军的奸细放火,那…………”
胡文寿冷冷地说道:“只需要加派人手,加强粮库的守卫就可以了。如果您觉得五百亲卫不足以防守一个粮仓,那就让徐幢主调回来看守,我想,有您的弟弟来巡视,不会给贼人任何机会的!”
徐元喜的眉头变得渐渐舒展开来:“嗯,不错,胡长史,你说的很好。越是在这个时候,城中军民越是要有个主心骨,他们得知道,这城中,是谁说了算。至于刘幢主说的粮仓的防守之事,加强人手来巡视就行了。”
刘裕咬了咬牙:“徐将军,如果实在要加派人手,只怕很难,我军兵力不足,今天一战,又伤亡了数百将士,这时候还想求您增援呢,您要再撤人手,怕是会影响守城啊。”
胡文寿哈哈一笑:“刘幢主,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不过也罢,徐将军,我看城中牢狱中的那百余名守卫,可以调到徐幢主的手下,让徐幢主只带十余名护卫,加上这些监狱的守卫,来巡逻粮仓即可。”
徐元喜摇了摇头:“胡长史啊,你忘了吗,那监狱之中还有不少前一阵在城中抢劫的流民,更是有杨秋这些氐贼,你把守卫全撤了,那这些人还不趁机作乱啊!”
胡文寿笑道:“徐将军勿虑,那些来抢劫的流民,不过是因为缺吃少穿,一时糊涂而犯了点事,并非奸细,现在守城重要之际,可以把他们编入守城民夫队伍之中,将功赎罪,我记得上次刘幢主也赦免过在城头闹事的民夫头子,对吧。”
刘裕心中暗骂这徐元喜,但也只能点了点头:“不错,但那个到彦之是大晋的良民,这次守城中也自告奋勇地挖地道出城杀贼,跟牢中那些趁火打劫的人可不是一路。将军,放这些人出来,可要慎重啊。”
徐元喜冷笑道:“你放的到彦之是良民,徐将军想放的这些人就是奸细了,刘裕,你是这个意思吗?”
第四百零六章 一身正气雄武姿()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直视胡文寿:“胡长史,你这话什么意思?今天卑职来向徐将军禀报军情,你却处处从中挑拨,怀疑卑职的动机,这样做你能有什么好处?”
胡文寿先是一愣,继而厉声道:“大胆,刘裕!我是这城中的长史,官位在此之上,你一个小小幢主,居然敢这么对上官无礼!”
刘裕毫不退缩,双眼直视胡文寿,平静地说道:“既然是长官,就应该造福全城,在这危急之时,应该与全城军民共存亡。而不是在这里挑拨离间,制造上下对立,别的事情可以不计较,但今天卑职前来所为之事,事关守城的成败。容不得半点疏忽,即使是你强加给我罪名,我也要把想说的话,该说的话给说出来!”
胡文寿气得浑身发抖,对着徐元喜一拱手:“将军,此人狂悖无度,即使在您面前,都不把我这个上官放在眼里,还请您立即把他拿下,以正军纪!”
刘裕哈哈一笑,眼中突然精光四射,周身凛然之气一阵暴发,配合着这时候恰好吹进大殿的一阵狂风,他那被敌军鲜血所染的战袍飘舞起来:“谁敢拿我!”
刘裕那战神一样的霸气暴发,让殿上的十余个护卫,按在刀柄上的手都在微微发抖,即使是这十余个徐元喜手下最强壮的卫士,在刘裕的面前,气势也完全给压制,哪还敢动上一动?
徐元喜也给刘裕的气势所慑,声音都有些结巴,却还在极力地维持自己的权威:“刘裕,你,你想干什么?!”
刘裕咬了咬牙,以拳按胸,行了个正式的军礼:“将军,您是城中的主将,全城将士的性命,都取决于您的一念之间。卑职绝没有别的想法,如果寿春得以解围,那卑职掉头就走,绝不停留一刻,这寿春是大晋的寿春,不是我刘裕,或者说谢镇军想要就能要的,退一万步说,如果谢家真的想要这寿春,请问徐将军您自问可以保得下来吗?”
徐元喜瞠目结舌,却是说不出话来。胡文寿咬牙切齿地说道:“大晋不止有一个谢家,也有桓家,还有桓刺史在,不会这么让谢家随心所欲的。”
刘裕正色道:“徐将军,你我都是军人,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不参与这些上层的政事,现在卑职所想的,只有如何守下这寿春城。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卑职甘愿献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