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咬了咬牙:“算了,不跟你讨论这些了。这次还多亏了你们鲜卑骑兵,能出奇不意地绕到敌后,烧掉了这淮水上的浮桥,让秦军没了退路,军心大乱,才会一夜崩溃的,玄帅一定会好好记上你们这一功。”
慕容南看着刘裕,双眼中光芒闪闪:“其实,我们奇袭淮水浮桥,只不过是完成了应该做的事情,难度不大,倒是你刘裕,才让我惊讶,只靠两千步兵,就能消灭两万骑兵,也打掉了彭超的作战勇气,如果没有你的战果,即使浮桥被烧,彭超也不至于一夜之间全军崩溃的。”
刘裕心中微微一得意,但还是脸色平静:“这不过是玄帅原来的计划罢了,没什么值得骄傲的。”说到这里,他看着慕容南,“这回仗打完了,你们这支部队,只怕要解散了吧,你也应该回到北方了吧。”
慕容南一动不动地看着刘裕,久久,才叹了口气,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你好像很希望我早点离开北府军,是吗?”
刘裕微微一愣,转而摇了摇头:“没有啊,我没这样想,只是…………”
慕容南冷冷地说道:“每次打完仗后你都会问我什么时候走,怎么,我慕容南就这么讨厌吗?”
刘裕有些奇怪,今天的慕容南这是怎么了,好像受了什么刺激,他摆了摆手:“没有,你误会了,我没这个意思,我们是战友,是兄弟嘛,我怎么会希望你离开呢,只是…………”
慕容南咬了咬牙,一指正在河边的檀凭之等人:“你怎么不去跟他们说,什么时候回老家种地呢?为什么总是跟我说这句话?!”
刘裕正色道:“慕容兄弟,也许是我的表达有点问题,要是引起了你的什么误会,向你道歉了。我并不希望你离开,但是你跟瓶子他们并不一样,你毕竟是…………”
慕容南厉声道:“我毕竟是什么,毕竟是异邦胡虏是吗,毕竟跟你刘寄奴不是一路人,对吧。”
刘裕心中暗道苦也,真是越描越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这慕容南的脸说翻就翻,脾气来得如此之大,他咬了咬牙,正色道:“不,我没这样想,我的意思是,你毕竟要向你的主公汇报,也不太可能长期留在这里吧。”
慕容南直勾勾地看着刘裕,半晌,才轻轻地叹了口气:“刘裕,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不在了,你会想我吗?”
刘裕睁大了眼睛,奇道:“你这是怎么了,今天怎么老是说这种奇怪的话,出什么事了?”
慕容南摇了摇头,也不说话,转身就翻身上马,一勒马缰,暴喝一声:“驾!”很快就绝尘而去,只把刘裕裹在了一阵腾起的烟尘之中,仍然没有回过神来。
刘毅的声音从一边响了起来:“怎么了,寄奴,又把这鲜卑人给得罪了?”
刘裕的思绪被拉了回来,转身看向了一边,只见刘毅与何无忌并肩而来,脸上带着一丝笑容。
刘裕叹了口气:“这些胡人的心思真的难以捉摸,算了,不谈他,你们是来找刘将军的吧,我带你们去。”
何无忌摇了摇头:“不,玄帅这回不找刘将军,他是特意要你过去的。”
刘裕点了点头,看向了河边,报完了军功首实的军士们,已经重新开始列队了,淮水之中,秦军的无头尸身也渐渐地被浪花所吞没,他轻轻地叹了口气,转头对着二人说道:“我们走吧,我想,我是该好好地跟玄帅聊聊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慈不将兵义利论()
淮水的另一段,一处小堤坝上,谢玄一身上好的丝绸长衫,一如当年出现在京口时的模样,他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看着在他脚下呼啸而过的淮河河水,神色从容。
刘裕的身上染了不少尘土,默默地站在他的身边,这处小堤之上只有二人,河风吹拂着他们的发带与征衣,两个反差如此鲜明的人,就这样站在这里,看起来却又是有几分说不出的和谐。
谢玄轻轻地舒了口气:“小裕,你是不是奇怪,为什么我今天没有穿铠甲,而是这样一副打扮呢?”
刘裕微微一笑:“这一仗打完了,玄帅也可以复得轻松一阵了。您还是这样一副打扮的好,显得儒雅,高洁。”
谢玄叹了口气,伸出了自己的那双洁白的大手,修长的手指如同玉柱一般,皮肤保养得极好,如同妇人一般,他看着刘裕:“这双手上,沾了多少血腥,小裕你知道吗?一个杀人如麻的大将,你居然说他儒雅!”
刘裕本想出言,可是眼角的余光一瞟,却看到了几十具在河水中上下浮动的无头尸体,顿时就意识到,不管怎么说,谢玄毕竟是一军主帅,这一阵杀敌数万,即使他没有亲自杀一人,但是毕竟他一声令下,几万条生命就此消逝,要说双手血腥,还真是没有错。
想到这里,刘裕默然无语,谢玄平静地看着面前漂过的尸体:“小裕,你是不是想说,刘牢之等众将杀俘冒功,这样不好?”
刘裕点了点头:“如果是在战场之上杀敌,那杀多少都没有关系,但投降的敌军,已经放弃了抵抗,先骗人放仗投降,再加以斩杀,这种行为,属下是无法理解的。”
谢玄摇了摇头:“小裕啊,有句话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慈不将兵,义不行贾,自古皆然。”
刘裕正色道:“但杀降不祥,也是自古皆然,古之白起,李广,一代名将,都是因为杀降而最后结局不佳啊。”
谢玄微微一笑:“你只看到了白起和李广的结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二人能成为古之名将,能让部下甘心效死力,不就是靠了这种手段吗?作为将帅,要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破敌,第二件事,就是如何给自己的手下谋取利益了。这两件事有一件做不到,那都很难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刘裕不信地摇了摇头:“属下没有用这一招,不也是打赢了敌军吗?兄弟间的友情,不是这样冰冷的利益。”
谢玄叹了口气:“你可以跟檀凭之他们几十个人,几百个人,一两千人朝夕相处,但你不可能跟几万军士都这样同吃同住。人心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东西,尤其是军队,士卒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同。只有在战场上因功得爵,建功立业这点是共同的。你可以跟几十个人,几百个人讲义气,当大哥,但不可能跟几万个人都是如此,还得拿出足够值得他们为之效死的东西才行啊。”
刘裕微微一笑:“那就带着这几万兄弟们去建功立业,打胜仗,打大胜仗,在战场上一样可以斩获敌军的首级,为什么非要通过杀降这种方式呢?”
谢玄似乎没有料到刘裕这样地回答,先是一愣,转而笑了起来:“小裕就是小裕啊,这豪气可真是厉害呢。你说的对,如果作为将帅,能指挥部下打大胜仗,那确实能给部下带来足够的利益。但是这次情况特殊,因为秦军不战而溃,我们无法在战场上斩杀大量的敌军,而这些人如果是被俘,按大晋的军制,不算斩获,那对普通的士卒来说,可就亏大了。”
说到这里,谢玄顿了顿,看着刘裕:“小裕啊,你前面带着几千士卒消灭了两万俱难的骑兵,这些是实打实的功劳,就算你不放在心上,但是跟着你的兄弟都得了不少好处,甚至那些铁匠们都可以因此直接摆脱工匠后勤的身份,转入战斗部队,所以他们当然高兴,但你要知道,还有近八万将士,没你这么好的运气,让人人都能得功,所以刘牢之他们给部下们用这种方式找点好处,军功,我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刘裕这下算是明白了,叹了口气:“我今天算是知道了,作为将帅,要考虑的还不仅仅是战事胜负的事情,还得考虑到方方面面,真是麻烦啊。算了,玄帅,这件事我还是保留自己的观点,但我始终认为,今天可以杀战俘,明天说不定就可以杀良冒功,此风还是不可涨啊!”
谢玄的神色一变:“刘牢之说了要杀良冒功?”
刘裕摇了摇头:“没有,不过我觉得这样下去,以后如果北伐到了敌军境内,只怕杀红了眼的军士是收不住手的,一旦在战场上得不到首级,那去杀戮敌方的百姓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以后如果我大晋要北伐,那还是要得北方百姓之心,不可将他们视为敌人,更不可以随便屠杀,这点还请玄帅万万关注。”
谢玄正色道:“这点我一定会重视的,这次算是特事特办,我也需要在下次大战之前,让士卒们保持这种野兽的本能,但下次以后,就未必需要这样了。”
刘裕的脸色一变,奇道:“下次大战?玄帅的意思是秦军会很快卷土重来?没这么快吧。我军这次毕竟消灭了八万秦军呢,就算秦国强大,也不是这么容易能缓过劲的吧。”
谢玄笑着摆了摆手:“小裕啊,你还是低估了秦国,低估了苻坚。你看着吧,这回苻坚在荆州大胜,夺取襄阳,却是在两淮惨败,八万大军全军覆没,以他的个性,绝不会就此收手,一定会起倾国之兵与我们大战的,作好准备吧,接下来,风暴将至,而你,也一定会有用武之地的!”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这一天,我已经等不及了,放心吧玄帅,我不会让你失望的!”(第二卷完)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天王一怒欲南征()
第三百一十四章 鲜羌双虏藏祸心()
第三百一十五章 慕容姚苌相唱和()
苻融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声音洪亮,震得这大殿之上,那些多年来不加修饰的屋梁上的灰尘,都是倏倏下落,就连苻坚的身上,都染上了几分陈年旧灰。
苻坚一边伸手掸着身上的灰尘,一边不满地说道:“阳平公,有何可笑?这是在大殿之上,你身为重臣,应该有重臣的样子。”
苻融收起了笑容,肃然一揖:“天王,非是臣弟在此放肆,而是姚将军的话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得罪之处,还望恕罪。”
姚苌皮笑肉不笑地一拱手:“阳平公,不知末将所言,有何可笑之处呢,还请垂示一二。”
苻融的脸上闪过一丝鄙夷不屑的神色:“我笑你虽然舌灿莲花,却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你们羌人,对于晋人来说,是异族胡虏,但是淮北流民,却是为了投奔晋朝,不惜抛家舍业,冒着生命危险南下的侨民,是忠于大晋的子民,他们虽然把这些人安置在两淮地区,但是把他们当成自己人看的,但对于你们羌人,却是完全利用,北伐只是个借口,无论是否成功,都是把你们给驱逐出境了,这能一样吗?”
姚苌的脸色铁青,双拳紧握,却是无法辩驳,慕容垂在一边冷冷地说道:“阳平公这话有点过了吧,当年殷浩对姚氏部落也是礼敬有加的,可没当异族对待,还想跟姚襄结拜兄弟呢!”
苻融哈哈一笑,看向了群臣之中,对着一个年约四十多岁,个子中等,一脸精干的汉臣说道:“权仆射,你说,当时殷浩是怎么看姚氏兄弟的?”
这个汉臣姓权名翼,是东汉左辅都尉权忠的后代,天水略阳人,当年天下大乱时,曾经作为姚襄和姚苌的父亲姚弋仲的谋士,后来姚襄败死后,他也随姚苌归顺了前秦,在苻坚的手下得到重用,官至尚书左仆射,一向也被王猛和苻融所推重,这时候苻融指名道姓的找他,无疑是一种表态和站队。
权翼的眼珠子一转,站出了队列,沉声道:“阳平公说的对,当年东晋君臣,虽然表面上对姚氏部落客气,但内心里并不当成自己的子民,而是一种雇佣军,他们当年是让两淮一代的流民帅领兵在后面监视姚氏部落,这谁亲谁外,一目了然啊。”
姚苌咬了咬牙,暗骂权翼这家伙实在是白眼狼,现在有了新主子,就不顾旧主了,但这毕竟也是人之常情,姚苌站了出来,平静地说道:“有外敌的时候,东晋君臣自然视我等羌人为外人,但是如果没有了羌人,那他们就会视两淮流民帅为外人,他们当年用流民帅来防备我们羌人,现在一样是用朝廷兵马来监视和防备流民军,以防当年苏峻祖约之乱的重演。微臣刚才所说的,并无问题。”
苻融没有料到姚苌居然能这样巧妙地化解自己的指责,也有些意外,他原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慕容垂的身上,多少有点忽视这姚苌,这会儿却开始上下打量起这个个子不高,看起来也不够威猛的老羌了。
苻坚满意地点了点头:“姚将军所言极是,这些流民长期不给东晋朝廷允许过江,也就十几年前才允许他们居于京口,这还是桓温为了行废立之事而强行改变了以前的国策,对于那些个世家门阀来说,也许我们北方异族是远处的威胁,但这些南下的流民,却是可以马上夺他们权势和田地的。毕竟,他们当年自己过江,不也是夺了当地的朱吴陆张这些土著家族的权势与田地嘛!”
权翼朗声道:“天王,微臣以为,现在我军势大,东晋居于东南一隅,形势危急,在这个时候,是顾不了太多的。那些两淮流民,多是南下的北方汉人,他们时时刻刻都想着收复失地,打回老家,我们汉人安土重迁,对于家乡,祖坟这些看得极重,您饱读诗书,精研汉学,应该清楚这点。”
苻坚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流民军毕竟是山贼土匪出身,在东晋朝廷眼里,并非良民,对于这些不安定,也不受控制的人,他们是不可能放手使用的。孤对晋朝人的心理很了解,那些高门世家是无意北伐的,他们只在乎自己在江南吴地的产业,哪还有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要有这心思,以前这么多年早就北伐成功了。也许两淮流民是想打回老家,可是他们势单力孤,如果高门世家不支持,也只能成为别人手中的刀剑而已,决定不了天下大势!”
苻融沉声道:“天王,谢安并非普通的高门子弟,他在朝中掌权多年,深孚人望,当年石赵帝国灭亡时,正是他的兄长谢尚北伐取回了玉玺,才让东晋皇帝不再成为白板天子,也有了谢家这些年的富贵。现在听说东晋皇帝司马曜有猜忌谢安的心思,试图让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分他的相权,所以谢安这个时候一定会效法桓温,派谢玄挂帅出征,建功立业,以保谢家权势。他们的北伐意愿,应该是真的,要不然也不会招两淮流民,组织北府军这样的强兵了。”
姚苌微微一笑:“阳平公所言极是,但谢家越是这样加强权势,就越是会受皇帝的猜忌,如果我军大兵压境之时,他们面对外力,或可自保,但现在他们在淮北大败我军,彭超俱难全军覆没,这危机暂时得到了解除,那他们的权力斗争一定会再起,东晋这么多年的北伐屡次不成,不就是因为这内部争斗,相互掣肘的原因吗?这次也不会例外的!”
慕容垂笑着点了点头:“姚将军说得太好了,正是如此,而且流民帅出身多是草莽,贪利好功,这次淮水一战,听说为了抢夺战功,甚至杀戮我军已经放下武器的战俘,而且为了避免诸军抢功,谢玄都只能把各军分开,让他们自行其事,他们打顺风仗时就是比着杀俘虏,一旦形势不利,会舍出性命掩护友军吗?”
苻坚笑道:“只怕会比彭超俱难的内斗更厉害,扔下友军就逃之夭夭了吧。”
第三百一十六章 殿上激辩唇舌剑()
苻融恨恨地说道:“不,天王,不会这样的,谢安和谢玄能镇得住这些个军汉。那刘牢之多年来都是谢家的家将,别人的话不听,谢玄的话,他不会不听的。谢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