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之平手物语-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平手汎秀介入关西的理由,并不是担心盟友被打死,而是担心盟友过于坐大,这一点除了他自己恐怕谁都难以理解。

    十月份,他在淡路、赞岐多线布置军队,准备与浅井、毛利进行作战,结果尚未正式进军,内心的担忧居然得到了印证。

    事情是这样的……

    毛利、浅井抢在平手大军干涉前,两面夹击,取得大捷。

    但接下里,浅井长政将新取得的备前东部二郡土地全部划分给谱代家臣与播磨国人,引得美作人大为不满,声称浴血奋战却没有受到公平对待,愤然带兵离去回到家乡,喊出了“浅井家处事,远不如宇喜多家公正服人”的牢骚。

    同时,小早川隆景正要在备中乘胜扩张,却忽然收到了令他火速支援北九州的信件,也听到“平手氏会以高官厚禄收买两川”的谣言。君臣猜忌之下只得亲身前去解释。事后毛利辉元否认发出指令,便成了一团迷雾的悬案。

    于是打了个大败仗的宇喜多直家没怎么损失,反而向平手汎秀表示“不知大纳言大人意欲先进攻毛利还是浅井,无论哪边,鄙人都愿自请为先锋”。

    展现出他活力充沛,野心勃勃的姿态。

    关西局势,依旧不乏令人操心之处。

    而九州方面也出现了不算很严重但仍然值得头疼一下的事故。

    原本,大友宗麟站出来支持平手的举动并没有改变他被一堆人围殴的局面,充其量,只是影响了长宗我部元亲作为“南海守护代”如何介入九州事务的方式方法而已。

    联岛津打大友,变成联大友打岛津,算不上多大的修改,在战国时期是很常见的事情。

    按道理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又得到一些援助,再撑几年不是问题。

    谁能想到,急于收复失地的大友宗麟自认为得到四国援兵就可以尝试扭转局势了,居然鼓动长宗我部元亲跟他一起反击。

    后者也同意了。

    他们毕竟只是从属势力不是家臣,平手汎秀没法严令禁止,只能建议尽量谨慎。

    可惜最后还是不够谨慎。

    十月底在日向发生的一场大战当中,长宗我部元亲一万五千名四国兵,被名声尚不显的岛津家久以不到三千人牢牢拖住,寸步难进。

    而大友家的三万军势,却是十足软柿子,面对岛津义久、义弘兄弟一万八千的兵力,不仅没有发挥出优势,反而被打得满地找牙,狼狈不堪,许多重臣宿将战死。

    然后长宗我部元亲得到前线消息,也只能撤兵龟缩守城,不敢露头,同样免不了损兵折将。

    更严重的是,事后大友宗麟、大友义统父子相互推卸责任,引发家臣团内部分裂成两派大相争执,立花道雪闻讯急匆匆从筑前赶来,才勉强控制住局面。

    岛津则趁势扫荡日向国全境,几乎所有国人众都望风而降。

    筑前也因为失去了立花道雪坐镇打了两场败仗,倒是债多不愁,没什么大关系。

    九州反正是只能等着近畿大军救场了。

    总而言之,平手汎秀面临的问题是——关西的敌人太不禁打,不能不介入,否则打着盟友旗号的势力要坐大;九州的敌人过于强大,也不能不介入,否则打着盟友旗号的势力要被吞并;丹波、丹后的敌人离京都太近,也不能不介入,否则公卿、僧侣、商贾、文人们会感到不安全。

    更别说东边还有北条、上杉等着收拾呢。

    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面临着多个方向用兵的局面。

    满打满算,平手汎秀现在能拉出一万五千旗本常备兵,四万以上征召兵,从属势力还能提供五六万左右的军势,但依然觉得不太够用。

    留了一部分防备上杉,一支偏师进攻丹波,剩下的人,投放到关西或九州任何一线依旧是决定性的力量,但同时兼顾两线还要控制住局面,是做不到的。

    为何忽然如此捉襟见肘了呢?

    天下列国的豪强依然是在打来打去,并不是说局势一下子恶化了很多。

    变的是心态。

    挟持足利义昭在手,代行幕府公仪之时,平手汎秀其实是只享受了权力,没怎么承担义务的。

    反正最终战乱不休的锅可以丢到征夷大将军头上。

    现在那家伙跑路了,等于是自己当家,心态就彻底不一样。见到任何违背中枢指定,擅自开战扩张的,好像都觉得是在打自己的脸了。

    此时平手汎秀内心有些庆幸,没有急于接受“从二位内大臣”的官位,也没有立即索求“源氏长者”和“武家栋梁”的称号,是对的。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个看起来只是个段子的话,果真有几分道理在里面。

第二章 打破僵局() 
平手汎秀摆出“天下人”的架势之后,确切感受到了这顶尊号带来的压力。

    天下列国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看在眼里,所有不服王化的势力,一一安排进讨伐日程,略一思索就是极长的名单,全部写出来甚至足以凑够一两天的更新量了。

    如此想来,纵然如今还不到四十,竟有些“只争朝夕”之感。

    但也不仅仅只是压力。

    总有些“仁人志士望风来投”的戏码令人开心一下的。

    在关西大有名气的复国爱好者山中鹿之介幸盛,在得知平手与毛利的关系转为敌对之后,只身前来拜访,寻求支持。

    他身后是新宫党遗孤尼子胜久,还有立原久纲、神西元通、龟井兹矩为首的一众家臣,以及但马水军奈佐日本助、隐岐国人隐岐为清等地方实力者。

    十年来,这些人已经有四到五次伺机起复又被毛利家镇压下去的经验,失去了不知多少亲眷战友,依旧坚持不懈地隐藏起来等待下一次作战。单纯从成果来看他们并无什么值得一提的建树,但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无法不佩服。

    恰逢战国乱世之时,天下间被仇敌攻灭的大名数不胜数,如此坚韧不拔的复国义士,却是不多。

    若是今川氏真有这心性,大概也不至于要向仇人屈膝称臣才能回到骏府城了。

    总之,作为团队主心骨和精神支柱的山中幸盛,是当之无愧的传奇人物。

    历年的事迹已经证明了他的才能,之所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并非智勇和斗志有所不足,实乃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之由。

    起初平手汎秀冲着情怀接见了此人,并没指望能起到什么关键作用。

    毕竟尼子复兴军加起来就大猫小猫两三只,在山**牵制一下吉川元春已经是极限了。

    然而,山中幸盛呈上来的礼物却令人惊喜。

    “我们这些年,一直死死盯着毛利家的一举一动,寻找破绽。所以如今得知,三岛水军之中,村上通总素与村上武吉交恶,不甘居于其下。毛利船大将乃美宗胜之子盛胜,常与其父不睦。鄙人已与此二者略有亲交,倘若平手大纳言大人赐下名目,必能成功将两人调略策反,进而独掌濑户内海之事。”

    这个提议令人心动。

    关西宇喜多,九州大友的战事,对于平手汎秀来说,都是长远视角下的面子问题,而濑户内海的航行安全,却是眼前就得考虑的实际利益问题。

    当即准许了山中幸盛,并且允诺:“若调略此二人,助我破毛利水军,他日当以出云一国还归尼子,以酬大功。”

    于是行动开始。

    平手汎秀这边则是调集了大部分水上力量,准备作战。

    不出一个月,传回消息,两人皆同意了内应之事,约定好在战场上忽然易帜,反戈一击。

    闻言平手汎秀大悦,点齐兵马,计有旗本水军战舰二百艘,淡路水军战舰二百艘,熊野水军战舰三百艘,德川援助战舰五十艘,荒木援助战舰八十艘,三好援助战舰一百艘……

    分门别类,共南蛮大船八艘,安宅船二百艘,关船七百艘,水夫一万四千人,浩浩荡荡,自和泉向西进发,过淡路、小豆诸岛,直向安艺、伊予之地攻去。

    毛利家早得了军情的,亦竭尽所能,调遣大小船只八百,水夫六千,前来迎战。毕竟他们长期盘踞此地,不愿轻易让出,虽然船只、人数、火器皆在下风,却自度可以依靠质量来扳回劣势。

    结果村上通总出发前忽然宣布改变立场,投靠平手家,拒绝为毛利而出兵。

    乃美宗胜之子盛胜意图囚禁老父夺权,行事不密反被诛杀,不过倒也造成了很大混乱。

    为此毛利家措手不及,不仅失去一翼,还需额外留下一些人手防备,上层对是否仍要应战产生争执。最终主战派占了上风,仍旧出迎,但只剩五百八十艘战舰,四千一百名水夫了。

    对比更加悬殊,毛利方的村上武吉却是主动加速进发,提前占据大飞岛、白石岛之间的狭窄海域,企图限制作战宽度,来抵消敌方的数量优势。

    十一月十二日上午,双方开始交锋。

    甫一接战,毛利方的先锋,能岛村上武吉的直属部队,便以精准猛烈的焙烙玉攻击占得上风。

    八艘装备了重炮的南蛮大船,由于转向不便,在群岛环绕的水文条件下,始终找不到最合适的侧面进攻方位,只能以船首炮射击,效率大打折扣。

    但被分在右翼的九鬼嘉隆立即看破了地形的紧要之处,本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先斩后奏,立即吩咐部队放弃逐步支援的计划,而是绕过白石岛打算抄后路,发出了命令才去派人请示。

    他在这个行动中,证明了自己的部队是值得信任的劲旅。迅速从两个小岛之间,穿过了最窄处只有一百多米,被村上武吉认为难以通行而没有派人镇守的一块海域,只花费了大约两个时辰,没有一起搁浅灾难,忽然出现在敌人的侧后方。

    这时平手军已经有大量的船只被击伤击沉或者失去战力溃逃了,然而水面上宽敞了起来,南蛮船开始找到射击角度,给了毛利水军猛烈还击,因此战局仍是僵持之势。

    那么九鬼嘉隆的成功绕后,就成为改变局势的致命一击。

    村上武吉本打算慢慢消耗大型火器的威力,待其过热无法使用后再继续前进,于是放缓了节奏。孰料远远见到侧后方出现敌情,大为惊讶,为保存实力果断宣布撤退。

    毛利水军训练有素,立即执行了命令。

    质量明显处于下风的平手水军无力将他们全部拖住。

    然而数百艘战舰调头回师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村上武吉的直属船队担任先锋,冲在最前面,撤退的时候自然就落在最后面。

    直到九鬼嘉隆进入射程,开始战斗,仍有一百余艘船没能脱离。

    其中包括了村上武吉本人的旗舰。

    又过了两个时辰,这些来不及逃脱的残部或死或降,无一幸免。

    平手水军取得大捷。

    从伤亡情况来讲其实差的不多,各有百五十艘的损失,但毕竟双方承受能力不一样,而且意图与船偕亡的村上武吉被活捉了上来,这可是毛利水军最大牌的将领了!

    此人见了平手汎秀的面,声称原因投降,但必须满足一个条件,那就是地位必须在所有水军众首位,居于九鬼嘉隆、安宅信康等人之上。

    理由是:“我村上武吉乃扶桑第一海贼,不可位列弱者下首!”

    否则宁愿一死,以成就忠勇之名。

    对于这一套说辞,平手汎秀思考了两秒钟,大笑三声,赞曰:“尝闻村上武吉英雄了得,今日得见果不其然!这份气概,世所罕见!”

    然后侧过头去对前田玄以说:“一定要给他安排一个符合身份的死法。”

    这个转折令村上武吉大为惊诧,脸上瞬间阴晴不定,颇有悔意。只是说出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大好男儿怎么好意思缩回去?

    便只作从容赴死状。

    幸好,前田玄以思考半天,领悟了主君的意思,开口表示说,安排一个“符合身份”的死法还是比较麻烦的,要好好准备一番,目前难以立即施行。

    那么村上武吉还可以作为俘虏继续存活一段时间。

    可喜可贺。

    接着大批水军稍作休整,第二日开往三岛地区。

    所谓“三岛”,指的是濑户内海中部,横跨在安艺与伊予之间的三个大型岛屿,分别是能岛、来岛、因岛,都被村上一族占据,素来特产就是强悍的海贼。

    目前最厉害,独立性最高的村上武吉就是能岛一脉,刚遭到俘虏;被山中幸盛调略的村上通总属于来岛一脉,实力稍逊;因岛一脉与毛利家关系非常密切,早已等同谱代家臣。

    平手汎秀来此,先接见了村上通总,建议他以居住地,改姓“来岛”,以示新面目,被欣然接受,从此这人就是平手家水军众之一的来岛通总了。

    接着,本意欲攻击群龙无首的能岛,孰料刚元服不久的村上武吉之子元吉,竟然是个少年英雄,而且是毛利家铁杆,坚守不住,指挥若定,用兵有方。外围猛攻二日,居然丝毫无果,未能登陆。

    而因岛的守备亦属稳固,似乎也不容易攻下。

    毛利家直属水军所处的备后港显然会更加棘手。

    但是平手汎秀并不怎么着急,很有耐心地命令陆军集结于赞岐,打算一面先对伊予河野家这个软柿子下手,一面围点打援坐等毛利送上门来。

    现在的局面相当有利,是处理关西事务最好的态势了。

    居中调略的山中幸盛受到了表彰,但他自己有点懊恼:“虽然成功策反了村上……现在是来岛通总殿,但乃美盛胜的行动却被其父看破,否则定能一举击溃毛利全部水军了。可惜啊……尼子家的出云一国也泡汤了。”

    平手汎秀则笑着回答:“既然两个调略,成功了一个,那么就先给你们出云半国的承诺吧。日后倘若努力奋战,更多也不是妄想。”
92889 。
92889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