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之平手物语-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要向公方大人请示。”

    细川藤孝立即出列回应:“刑部大人无需忧虑,就由在下去劝谏公方大人如何?前情旧事,各方面的意见,在下一定原原本本陈述清楚。”

    “那就太好不过。”平手汎秀欠身致谢,然后补充说:“至少……请公方大人能够宽恕织田弹正的子嗣。”

    细川藤孝闻言眼珠转了几转,表示明白,随后告退前去与足利义昭沟通。

    接着平手汎秀又把目光转回到战场的方向。

    不过,隔着几公里远,天色又渐渐暗下来,靠肉眼是看不到具体情况的。其实拿着最先进的南蛮千里镜,前线的详细情况也是很模糊的。

    主要只能依靠斥候汇报来粗略判断形势。

    已知北路荒木村重弃暗投明,临阵倒戈,并且与长宗我部元亲为首的四国联军对浅井长政的半渡之师展开前后夹击,仅花了半个时辰就取得完胜,目前正准备向中路靠拢,围攻织田信长本阵。

    而南路的德川家康则是隐藏身份,带着两千亲信忽然出现,挫败了德川信康、石川数正等人的篡权阴谋,重新阐述了坚决支持西军的立场,并且正在与柴田胜家作战。

    其对岸的竹中重治表现得十分迟钝,一直没有做出反应,直到北路的变故发生之后,才急忙发起行动,意图牵制德川军。但这时河水因为上游堤坝的损毁而加快上涨,所以是有心无力了。

    同时留在东岸的织田信忠也因为这个原因而难以向前支援。

    总而言之,是荒木村重的反正,竹中重治的迟疑,以及水势的变化,当然还有不为人知的,德川家被扑灭的内乱,这些因素导致织田信长大胆渡河所创造出来的优势局面成为昙花一现。

    现在,西军正面是高屋城內一万三千人,其中包括四千摩拳擦掌,尚未出阵的平手家精锐旗本。左翼则有长宗我部和荒木共计数量过万,右翼是德川的七千余兵。

    而渡河的织田信长,大约是一万一千人,虽然士气高涨,但也快到强弩之末。

    已是瓮中捉鳖的局面。

    由于时辰马上要到晚上,暂时不方便出兵。但西军诸将皆已认定明日将是斩将夺旗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大好机会。

    虽然前面说了要“请示公方大人,给对方一个悔过机会”,汤川直春、山内一丰等人依旧很有心思,他们以眼神撺掇了愣头青的亲卫队目夏目吉季,令后者忍不住出列请战说:“主公!您昔日曾说过,能战方能和。织田弹正目前还有过万劲卒,以他老人家的脾性,恐怕不会轻易低头服软,因此,在下以为明日必有苦战!末将不才,愿为先锋,冲坚破锐!”

    这人显然是出来充当抛砖引玉一类角色的。

    夏目吉季身为一个因一向宗事件而随着父辈离开家乡的三河人,并不像他老爹那么真心信奉宗教势力,更多的是希望在平手家这颗大树上,凭借武勇来努力攀登高位,为此必须跟军方大佬们搞好关系,宁愿被当做枪使也不在乎。

    反正一介无名小卒,凭借父辈余荫当上亲卫众一个队目职位的二代,被骂几句“不知天高地厚”也无所谓。不如说,能被刑部大人亲口骂两句,那可是莫大的荣幸,将来拿出来就是难得的资历啊!

    几十年后,人们讨论“决定天下走势的石川合战”,夏目吉季就可以摸着胡子微笑着说:“当时我碰巧正在老主公麾下作战,还不自量力地去请求先锋位置,现在想想,真是太年轻了,一点都不稳重,啊哈哈哈……”

    可是,刑部大人并没有那么容易生气。

    平手汎秀听了请战的话,只是淡定的摆摆手,道:“勇气可嘉,但不足取。但凡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我都应该尽力争取和平处理——话说,细川兵部去了多久?该与公方大人谈完回来了吧?”

    然后没人敢再提开战的腔。

    唯有京极高吉、武田元明这俩高门出身的客军,左一句右一句的恭维,大意是说平手刑部是“手持可斩夜叉修罗于马下的刀剑,胸怀妖魔鬼怪都无法看破的韬略,心中却有菩萨一样慈悲普渡之心。”

    总而言之这些传统旧贵族们,打仗可能不太行了,拍马屁倒是祖传的,非常专业,让刑部大人十分受用。

    不过字里行间,京极高吉隐约把话往闺阁裙带上引了一下,竟似乎有点献女求荣的意思,却是令人费解。

    话说那京极龙子,不是要嫁给武田元明的吗?

    平手汎秀心中疑惑,且觉唐突。但眼看马上就是德被苍生,威震天下之人了,公共场合也不好细讲这些,只是打了个哈哈混过去。

    没一会儿,细川藤孝垂头丧气归来,见面伏拜愧疚道:“唉!请恕在下办事不力!不管怎么跟公方大人解释,他都一意孤行,声称必须诛灭织田一族,才能消解心头之恨。甚至……甚至……甚至我告诉他,平手刑部的正室也是出自织田家血脉,公方大人仍不以为意,说什么……说什么……大丈夫富贵而纳新妻,亦常事也。”

    话音落地,众人面面相觑,大惊失色,无不觉得足利义昭过于苛烈无情了。

    平手汎秀叹了两声,沉吟良久,最终斩钉截铁下了论断:“既然公方大人有令,我自当与织田弹正决一死战。但织田一门并不是都参与了叛乱,所谓‘族诛’之类说法乃是胡来!请恕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

    这一番字字铿锵,正气凛然,容不得半点拒绝。

    忽而秋风大作,月光下平手汎秀负手而立,衣带飘飞,渊渟岳峙,岿然如松。

第四十一章 落日的余烬() 
尽管已经连续奔波作战了接近一整个昼夜的时间,柴田胜家、木下秀吉、明智光秀等人却依然被心中忧虑之情所影响,无法安睡。

    只有织田信长气定神闲,安稳地躺在树枝柴草铺成的临时野铺子上呼呼大睡,并且留下一句信心十足论断:“放心!西军不会夜袭!”

    他的举动令相当多的士卒——当然不可能是全部——感到安定,能够忘掉战局专心休息。

    然后,果然一如所料,整夜平安无事。

    中路的平手汎秀依旧据城不出,左右两边德川家康和长宗我部元亲也没有急于求成的意思,其他的小鱼小虾更加不可能有什么动作。

    次日清晨时分,天将将半亮半暗,信长准时地苏醒过来,啃了几口干粮,迅速整了整装容,在亲兵的帮助下穿上甲胄,佩好了武具,然后马上就看到筋疲力竭焦头烂额的木下秀吉赶忙来请示战术问题——

    “估计今天会遭到三面围攻,恐怕不会好应付……”

    信长早有准备,闻言只是笑了笑,挥手打断:“岂可坐以待毙,应该先发制人。”

    木下秀吉愕然不已。

    但信长不等他反应过来,前后左右走了几步,环视周围将士的情况,又抬头看了看天色和时辰,点头自语说:“正好!”话毕找来一个心腹悄然吩咐了两句悄悄话,然后对着周围的家臣和士兵吼道:“尚有余力和战意的人,便来随我一战!”

    然后不管不顾,毅然向北方迈步而去。

    始料未及,众人尽皆惊讶。

    但片刻间就有许多士兵振奋不已地大声回应,拎着刀剑快步跟上。

    木下秀吉呆滞了半天,愣愣道:“至少应该先整队啊,怎么能这么混乱的……”

    但周围没有人理他。身边诸将如稻田大炊、青山新七等人纷纷摩拳擦掌道:“此刻正宜以气势取胜,如何能拘泥于俗物?”

    “猴大将”无言以对,没有办法,也只能扛起自己的大枪,硬着头皮往前跑了。

    来不及去召集士兵了。

    起初信长身边只有数十人跟着,渐渐走着走着有了二三百人,尾美老人大多闻讯跟了上来。至大半个时辰,木下秀吉上气不接下气地赶上队伍,目测已聚起上千之众,还有更多脚程稍慢的落在后面。

    除了另有任务的泷川一益和柴田胜家,其他家臣基本都是只带着少量亲兵赶到。

    前方也隐隐出现敌军。

    多半是长宗我部元亲所部探查到情况,急忙派人抵挡了。

    这时信长稍微停下脚步,挥刀向前指着,大声喝道:“此番既无奇谋克敌,亦无阵法之妙,唯有诸君血气而已,如何!”

    “死战!”他旁边马廻众出身的野野村正成怒吼一声,架着长枪如离弦之箭,一往无前横冲而去。

    “死战!死战!”福富秀胜、中岛秀政、津川义冬等诸多近臣亦纷纷效仿,以破釜沉舟的态度来表明决心。

    信长也只慢了片刻,便拔出刀刃,高高举着,一声“随我退敌!”即毫不犹豫地向前冲锋而去。

    完全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势头。

    如木下秀吉这等人,本来是从不欣赏猪突猛进式冲锋的,但眼看着自家老大都已经如此莽撞地拼了性命,自然也无法再有半点保留,除了把自己当做弹丸一样射出去之外,无有他念。

    那边长宗我部军明显有些仓促,虽然是以长枪兵为主,却并未结成紧密阵型,反而颇为松散。遇到猛击之后,连忙先以少量弓矢、铁炮回应。

    这本来对于织田军的强袭来说并不构成什么实质干扰,只是好巧不巧,冲在最前面的马廻众野野村正成十分不幸地被铁炮弹丸击中鼻梁,“啊”的痛呼一声,侧倒在地上,再无任何反应。

    邻近众人见了,下意识不免脚步一缓。

    但织田信长丝毫不以为意,决然地从野野村正成的尸体上跨过,冲到了最前的位置。

    家臣们的那一丁点疑虑和胆怯顿时蒸发不见,如狼似虎嗷嗷叫着,又开始一齐往前猛扑,像一群饥饿的野兽般杀到敌军跟前。

    后面还有许多人不断往前赶,看上去是无穷无尽。

    甫一接战,长宗我部军就连连后退,忙于招架。

    织田的家臣们尽力想要把己方总大惊拦在身后,但信长凛然无惧地尽力往前冲,挥刀切开了一名敌方足轻的胸膛,自己也被枪刃刺到了小臂。

    这简直是烈火烹油。

    须臾间长宗我部氏这支部队被织田家的散兵冲锋打垮,逐渐崩坏溃散。

    诸将高呼庆祝胜利,惊喜不已:“这群土佐人并不如吹嘘中那般善战,我等乘胜追击,自可突围而去。”

    织田信长却摇头道:“长宗我部元亲此人不俗,未可轻视。刚才只是攻其不备,久战下去必将深陷泥沼。”

    说完他原地旋转了一百八十度,往南一指:“津川、浅见、森田……尔等留此继续作战,余者随我攻击德川军!”

    众人大为惊讶,虽然下意识跟着折返,却皆不知何意。

    织田信长淡定自若,成竹在胸,并不解释。

    木下秀吉经过一番思考倒是明白过来,然而奔波得疲惫不堪,喘了好半天气才有余力说话,对左右说:“向北突进,只是绝路。不如向南,配合东岸的竹中所部。对付人数最薄弱的德川军。如果顺利,就有机会回到均势。强袭长宗我部,乃是声东击西之计。”

    有人质疑:“竹中军昨日尚且不肯积极作战,更何况今日?”

    木下秀吉摇头晃脑故作神秘道:“前面我军表现得过于勇猛,竹中重治殿方才会犹疑。现在我军处于下风,竹中重治殿反而会倾力协助。”

    这么一说就有些人懂了,然后懂的人再给不懂的人解释,于是都恍然大悟。

    不知为何,平日耳聪目明,眼疾手快的织田信长,此时全然顾不上家臣的反应,一门心思只是迈腿狂奔。

    他彻底抛弃了阵型和组织,只凭个人魅力与威望带领着麾下将士前进,仿佛从一个十六世纪的军事家退化成公元前的部落酋长一般。

    在这个没有军衔制度的年代,大部分士卒一旦见不到直属上司就陷入混乱,跟不上节奏被落在后面,茫然不知道该如何行动,只能下意识随着人潮盲动而已。

    只有不到两千人紧紧簇拥在信长左右。

    不过这样一来,也就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击败长宗我部元亲的一支小部队,然后立即转身,一路再向南,又走了一个多时辰,才遇上柴田胜家刚刚吃完早饭,正在整队,准备与德川作战。

    见了信长,柴田十分惊讶:“属下只看到本阵有大动作,还在想究竟何事,没想到是您老人家亲自前来……”

    织田信长不知是不愿还是说不出话,轻轻点了点头,往前一指,不等自军列阵,径直带头冲锋而去。

    柴田胜家惊呆了,怔了一会儿连忙劝谏说:“强袭未必不是良策,但主公您本就有旧伤在身,还没好全,这要是出了万一……”

    可织田信长哪里听得见去?脚下丝毫不停。

    柴田胜家满头大汗,焦急无奈,犹豫了一会儿,将部队交给侄子佐久间盛次,自己也连走带跑地跟上了信长的步伐。

第四十二章 那人便是织田信长!() 
一片晨曦之中,本多忠胜席地坐在河边小山坡上,背靠着一株大树,摩挲手里的大枪,发出不住的叹息。

    战阵之中睡不好觉,一大早跑出来散心,这对他来说是很常见的事。反正筋骨体力够好,不在乎少休息这一会儿。另外德川家的军纪也不怎么严肃,没有明言不能私自出营之类的事情。

    但今天不是因为战事的紧张激动,而是对内部事务的担心忧虑。

    合战并不值得担忧。反正身为武士就是要纵横沙场,大不了交代在这,正对应那个叫什么……马革裹尸死得其所的说法。

    倒是一天之前,军帐中的突然变故,令人心惊胆战。

    主君德川家康城府深远,喜怒不行于色,十分从容淡定地把亲生儿子关押了起来。而酒井忠次、大久保兄弟他们那帮子人,公开场合是被迫装出深深遗憾、哀痛的姿态,私底下却兴高采烈,万分得意,弹冠相庆,大放厥词。

    “他们冈崎众的自行其是,终于要成为历史了!”

    “德川家果然还是只能有一种声音啊……”

    “早就觉得,我们的正室夫人不应该是骏河人,继承人也不该是骏河人的儿子!”

    “一般的骏河人倒可以容忍,但是今川治部大辅(义元)的甥女不行。”

    “总之是我等的大获全胜。”

    “不不不,应该说是德川家,是主公的胜利,我等只是辅佐。”

    “哈哈,没错没错……”

    “倒是石川殿有些可惜,希望能迷途知返啊。”

    “大概迟了。恐怕他陷得太深。”

    诸如此类的话语不绝于耳。

    本多忠胜对此感到十分不适。

    他明白,少主德川信康和主母筑山殿的分裂行为的确是必须得到制裁的。

    他也理解,派系斗争是在任何组织中必然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除的。

    他以前同样对于所谓“冈崎众”的很多越界行径看不过眼,乃至破口大骂过。

    但是,但是……

    到了这种程度,已经可以说是因私废公了吧!不管怎么说,对自家少主与主母动手,总该是令人伤感和痛苦的事情,而绝不会是津津乐道的谈资。

    毕竟是主公大人的结发妻子和亲生儿子,他老人家现在的心情肯定是跟愉快没有半点关系的,这个时候身为家臣就算不能分忧也罢了,幸灾乐祸是未免太过。

    酒井忠次、大久保兄弟原本是每个德川家新一辈武士心中值得参考的前辈典范们。但现在前辈典范的形象已经坍塌。

    时年二十七岁的本多忠胜,发现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