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之平手物语-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凡此种种,大多都在奉行的手中运作良好,平手汎秀垂拱而已。唯有当前最受重视的商业事务,是由本人亲自过问的。这件事情上,投入的人力有玉越三十郎、春田屋秀一(即拉斐尔)两个商人,加上堀尾吉晴、木下秀长、小西行长等新晋的“近习众”,其中并没有一个足够做“班长”的人,也正因为如此,平手汎秀的意志可以充分贯彻下去,只是难免要花些心思了。每天两个时辰的“工作时间”,倒有一个半时辰耗费在这里。

    以濑户内海为核心,平手家的网络开始缓慢而坚定的扩张。以典当、回收武具为主,同时也出售刀剑具足的“玉越屋”,以铁炮研发和销售为业的“春田屋”,大米和其他粮食业务的“三鹿屋”,于淡路、和泉、播磨、土佐、赞岐等地连续开设了十几家分店。

    在这些平手家说得上话的地域,三间商屋都是“官商”的身份,能取得不受限制的专卖权,想要占领市场,赚些银钱,实在简单不过。但平手汎秀并未把盈利当作是首要目的,反倒弄出许多优惠方案,力图将“兵粮券”推广开来。为此不仅没什么收入,还把织田信长给的两万贯支援投进去了不少。以约四万石粮食作“准备金”,印刷制作了面值近十万石的票据,其中已进入市场流通的有五六万石。

    同时这“兵粮券”的摊子也铺得越来越开了。这种信誉良好,兑现及时的代币得到了广泛的青睐。只有一石、十石、百石三种面值的大额通货显然不适合平民百姓日常使用,但对于大型商户和上级武士而言,却比难以衡量实际价值的金银要好用很多。平手汎秀又准许以此券来承担赋税,更是给领内的商屋吃了定心丸。

    如此一来,发行数月之后,竟然是十石和百石面值的“兵粮券”更受欢迎,一石面值反倒不怎么通行。对此平手汎秀倒也乐见其成,这种情况固然会影响流通性,导致流通不畅,但也大大减弱了管理的难度。

    票券的印刷和防伪,参考了北宋和意大利的技术,颇费了一番功夫,目前与膛线技术一样,属于“春田屋”的商业机密,一时半会其实并不担心模仿的问题,但平手汎秀一心防微杜渐,对此十分敏感,宁可步子迈小一些。

    远在美浓的信长对此也十分热心。“信用货币”这个概念,他老人家倒是很容易就理解了,甚至还更进一步,想弄出个结合票据、纸币、贵金属、铜钱为一体的全新金融体系,把近畿及美浓、尾张全部包含进去。这个事情一时半会显然也是办不成的,平手汎秀只老老实实地当好“试验品”即可,后续的事情,自然有村井贞胜去头疼。

    总而言之,平手家上下诸般政务,井井有条,文官和书佐们各司其职,案牍劳形,有不少人积累功绩,脱颖而出。沼田佑光、浅野长吉、伊奈忠次都受到了嘉奖。另有平手家远亲野口经世,云游僧人中条常安、河内豪族末子安井成定、尾张足轻长坂兼信等人得到青眼,被陆续提拔为知行百石的奉行人。

    不过另一部分希望在战场上有所表现的家臣们,就难免闲极无聊,生出些许怨言出来。

    平手汎秀在元龟元年(1568年)晚春时出兵四国,激战数月,取得了赞岐三郡,入秋后得胜凯旋。接着直到次年开春,大半年都偃旗息鼓,没有再兴兵戈的意思。

    四下潜在的敌人虽然还有不少,但眼看最冒头的三好家都被收拾了一番,还有谁会不开眼来触霉头呢?平手汎秀既然没有主动出去打人,更加不会有人上门讨打。

    这对休养生息,发展内政是很有好处的,但对武将们就不是好消息了。

    此时代的文武体系本无明显分界,中高级的武士大都是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甚少有严格意义上的文官和武将可言,就算村井贞胜也练了一手弓术,到了必要时刻亦可毫不含糊地张弓搭箭。但在基层里,还是免不得有不少缺乏文化知识,乃至大字不识的武夫,所以就完全没法从事政务工作,只能一门心思靠刀兵博前程。这种人在平手军中的组头(指挥10人),队头(指挥3个组30人)序列里面很常见,能升迁到番头(指挥3个队约100人)的也有两三个。

    一旦长期不开战,无望建功立业的军人们就会不满,这种情绪又进一步通过拜乡家嘉、加藤教明等备大将(指挥300…400人)隐晦地传递到平手汎秀耳边。

    平手军小门小户,没甚得力谱代,武勇善战的亲族也不多,所以几个备大将都是寒门武士出身,感情诉求上自然亲近一线士兵。(除了名门高徒疋田景兼——丸目长惠本人因“理念不合”而出奔,却把师兄介绍过来接班了)

    对此平手汎秀的对应是,队头、番头级别的家臣拉去“兵法塾”补课,学习军事基础知识,提高姿势水平,组头和普通士兵就丢到练兵场,组织木刀、木枪的一对一实战竞赛,发泄其多余的精力。

    毕竟平手汎秀是屡战屡胜,声威显赫的统帅,还提供了“勤务津贴”这种优厚条件,其实也不怎么担心这种事情。

    这段时日里,织田家整体也进入了休养生息的节奏,只有少数几个军团还在作战。诸如柴田胜家、森可成等人麾下都出现了士卒耐不住寂寞闹事的情况,问题比平手汎秀都严重多了。

    唯一一个正面例子是佐久间信盛——他带着亲近家臣们忙着欺压新降伏的国人众,不少小豪族都被逼得举族逃跑乃至家破人亡,土地财产自然成了佐久间家的所有物。上面吃肉下面喝汤,整体士气十分高涨,都觉得这买**打仗强多了,怎么会有不满情绪呢?

    而织田信长对此也是不闻不问乃至乐见其成,这个可就细思恐极了……

    难得的长期和平,书信反倒更多了。幕府和织田家的同僚们大概是闲着没事,问安的书信是一封一封地寄过来,其中不少人都谈到了和泉的形势,并表现出担心来。

    幕府的新代官们与和泉当地势力的矛盾——尤其是与大寺大社之间的坚决冲突,似乎并不是什么秘密。

    平手汎秀暗地里派人做了什么事情不提,明面上只做出了三点“官方回应”:

    首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然已经离职,就不好再直接插手了;

    其次,出于同僚之义,规劝双方摒弃前嫌,求同存异,相忍为国,千万不要试图用暴力解决问题;

    最后,则是以严肃语气,告诫畿内的各方势力,不要因为任何原因介入和泉内部事务,以免矛盾激化。

    对此,不明真相者自然赞叹光风霁月,大公无私,不愧是德高望重的长者。

    而有利益关系的人——比如老朋友,幕府政所执事伊势贞兴,他是真心希望汎秀出来主持大局,平息矛盾的,此刻就不免大为失望,但也挑不出什么道理来。

    只有极少数人看懂了这份回应。

    比如织田信长得知此事,哈哈大笑,特意让人送来一封书信,上面只写着“甚为有趣”四个字。

    虎哉宗乙请人偷偷传回来的信息则是——“事后还请万勿大加株连!”

    远在美浓隐居的竹中半兵卫也写了封信过来,说的却是——“杀鸡焉用牛刀哉?”

    平手汎秀对此只能表示不以为然:和泉这档子事,也许确实只能算是个“鸡”,但谁叫这只鸡有个牛亲戚呢?

第五十八章 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下)() 
    自从福德寺的了净禅师与大鸟神社的田代大宫司前往淡路,拜访平手汎秀求助以来,又过了二十余日。期间幕府的新代官——饭尾真遥,御木益景二人,终于开始正式出手,挑起了争端。这两个上任不久,根基浅薄的和泉守护代,勉力动员了近两千人的直属兵力,兵分四路,一日之间,就查封了三间庙宇,拆毁了四座土砦,没收了二千六百石的土地,收缴武具七百余件,俘获僧俗三百六十余人。

    不消说,这些原来都是大寺大社的“非法所得”,新代官们三令五申,屡次警告无果之后,终于动起了真格。诸多财产经过“仔细审查”之后,一小部分发放给了此前被欺压的小型寺社,大部分则“收为公有”,变成了代官们的领地。

    此类事变,要是放在往日,那自然是由高僧大德领衔,带领宗教势力同仇敌忾,发动群众维护“神佛的尊荣”了。但如今和泉国内的僧侣和神官们,全然是无法上下一心的。此前以福德寺和大鸟神社为代表的大寺大社,借助“自治”之名,对于小势力极尽欺压,早已令人敢怒不敢言了。而今眼看着这些“强盗”变成受害者,甚至还退还了一部分“贼赃”回来,大家无不拍手称快,称赞“天道好轮回”,没落井下石就算对得起香火情面了,又岂会有丝毫协力作战的意思呢?

    单独的一寺一社,若无法与基层团结起来,是不足以对抗守护代的军队的。所以福德寺的了净禅师与大鸟神社的田代大宫司,也没什么办法可用,这两人甚至不敢呆在和泉国内,而是一直在近畿各地徘徊,发动徒劳无功的舆论攻势。

    当然,完全说是徒劳无功,似乎也有点过分。京都、奈良、高野山等各地的宗教人士们,本身与这件事没什么利益关系,又缺乏深入的了解,仅仅是出于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心理,对于和泉的福德寺和大鸟神社予以精神上的支持,对饭尾真遥,御木益景两人的暴行表示“强烈谴责,严正抗议”,连带着足利义昭的名声也大受影响。

    当然,动嘴谴责抗议一下也就差不多了,动手帮忙是绝对不可能的。毕竟上下嘴唇一碰说几句漂亮话是不要钱的,大军开拔却是会花钱如流水的。

    对此足利义昭是厚着脸皮忍下来了,甚至不惜屈尊拜访了比叡山、贺茂神宫等地,向这些宗教界大佬们低头。作为一个空壳子征夷大将军,他是不能轻易得罪人的。但低头归低头,实际行动是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足利义昭是个明白人,幕府的声望固然重要,却又怎么比得上实利呢?

    当然具体的情况,公方大人也不可能深入一线去了解,他只能知道个大概。且不说体面问题,明智光秀之类的卧底们不会给他到前线刷声望的机会,他自己也未必敢冒这个险。

    织田信长那边当然也不可能得不到消息。他倒是延续了用人不疑的优良习惯,坐等平手汎秀出手收拾局面,没有直接插手干涉的意思,顶多也就是命令界町奉行木下秀吉和京都留守塙直政加强戒备,防止殃及池鱼罢了。

    既然两位大佬是这么个态度,底下的人更不用多操心了。出于不同的立场,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但在这微妙的政治平衡之下,也没谁敢贸然干涉。

    如此这般,几番蹉跎,最终还是没人出来阻止新代官们在和泉的“暴行”了。当事人自然是乘胜追击,连续出动,十数日之类,一共夺取了两万石土地。

    眼看着大寺大社节节败退,恐怕是要割一大块肉来,才能保得住门迹了。

    于是四下不明所以的无知群众,纷纷开始称赞饭尾真遥,御木益景二人目光如炬,精明果决,为幕府立下一大功绩,好事者无不纷说:“我早说过那和泉的寺社不过是徒有其表,果不其然”之类的话。两相对比,名满天下的前任代官平手中务丞大人,似乎就略嫌过于“绥靖”了,身上的光环颇有几分失色。

    直到入了四月,春末夏初,事情突然又起了急变。

    在各方都未注意到的化外之地,自和泉以南,无端杀出了一支没有旗号的神秘军队,总数不过一千五百,军容旗帜甚为杂乱,作风却悍勇狠辣,一路不宣而战,对新任代官们的军队发动猛烈突袭。

    饭尾真遥,御木益景二人本有两千人马,近来顺风顺水声威大震,于是又招纳了一批俘虏和浪人,总数已接近三千。但在这一千几百的神秘部队面前,竟是没有丝毫的抵抗力,一战即溃,再战再溃,三战三溃,于是再没人敢打了,抱头鼠窜,人仰马翻。两位代官逃回岸和田城的时候,只剩下了一百多亲兵。

    别看就这么不到两千人,对幕府来说还真不好对付。

    和泉的两位新代官,勉勉强强才凑出两千多乌合之众,明显不是对手。足利家直属部队能打也就两千人,是压箱底的老本,舍不得用在这种地方。

    指望和泉国人众吗?然则两位代官刚刚以“去年未曾有过作战”为由,逼迫他们缴纳了额外的“兵役免除税”,现在国人豪族们正好有充分理由来拒绝征召。

    信长当然能轻松解决问题,但是不付出一点代价,如何能请得动?须知本来是虎口夺食,从织田那边抢来了和泉守护代职位,才引发的问题。

    近畿诸多豪族虽然都名义服从幕府,却未必肯出力——何况就算肯出力,每家单独拉出来实力也未必足够,必须要组成联军。

    然则幕府又拿不出一个威望足以当联军统帅的人——除非足利义昭亲自出征。不过考虑到上次围攻物集女城的时候,敌方只有八百人,就惊得堂堂公方大人鸡飞狗跳

    总之只有一个“难”字。

    幸好这支“神秘部队”,追击逃兵劫掠财物的兴趣大于攻城,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勉强安定下来,派人一查,才知道,这支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竟然是纪伊国的杂贺佣兵。

    那么雇主的身份——用脚趾也能想到,自然是利益受损的大寺大社了。谁能料到,了净禅师和田代大宫司流亡境外,居然憋出这么一个招数来。

    杂贺佣兵胆大包天,凶名远播,收钱办事并不稀奇。只是他们价码既高,接单子又挑剔,并不是什么人都请得动的。堂堂平手中务丞,偌大的面子,雇佣三千人出战两个月,就花费了五千贯之多。

    和泉的那些和尚与神官,从身份和财富上来看,似乎没到这个档次才对。不免让人怀疑,这背后是否有什么阴谋诡计呢?

    杂贺党的首领之一铃木氏倒是立即向幕府和织田一方澄清,他们无意干涉此事。目前当家的铃木重秀虽然粗豪却不糊涂,不是为了钱什么都能干的。平手中务大人特地嘱咐过附近势力不要参与和泉事务,重秀上次与平手家合作愉快,又见织田一方如日中天,并不愿轻易扫了面子。

    但铃木家只是名义上的首领,能管得住的党羽也有限。这次出兵的,就是跟铃木家不太对付的土桥家。

    至于是谁在中间牵线,雇主的钱财从哪里来,这些问题,铃木重秀是当真不知道。

    平手汎秀倒是能回答这个问题——自己出的钱,自己能不知道吗?乃至如何不动神色,不用亲自出面就让了净禅师和田代大宫司与杂贺党扯上关系,又是如何利用铃木家、土桥家之间的矛盾,怂恿后者接下这个能够“扬名天下”的订单,这些细节平手汎秀都大抵知道。

    之所以是“大抵知道”而非“一清二楚”,因为只提供了方向和资金,全过程是本多正信利用他在一向宗当中的关系实行的。

    本多正信还进一步建议,让平手汎秀光明正大地给了净禅师和田代大宫司送一笔“慰问金”,而不需要暗中襄助,如此则戏剧效果更足。但这个提案被否定了,因为平手汎秀觉得,那样就入戏太深了,过犹不及,未免显得太假。

    所以最终,平手汎秀的反应只有一句——“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

第五十九章 损公济私(上)() 
    京都的二条城,格局是与别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