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之平手物语-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一方面,平手汎秀这一路顺风顺水,仕途走得太快,也在织田家内部引起了不小的嫉恨者。这其中显然包括了佐久间信盛这样的重臣,或许也包括了某些不为人知的侧近众。信长拥有规模非常大的侧近众,不可能全部处好关系的。

    各方面的矛盾集合在一起,就在淡路国的问题上爆发了。

    五六万石的领地,算不上多丰腴,但地理位置却是十分重要的,卡在濑户内海,是海运的枢纽点。既然打下来这个岛,自然要派人管理,就算不找个守护出来,也至少要弄个守护代先凑合。这个人事权理论归属幕府,实际却要看织田信长的脸色。

    淡路守护以前属于细川家的一个分支,现在这个分支已经绝嗣了。安宅信康本来拥有足够的出身条件去做守护代,但他在倒戈中的表现太差,只叫得动三分之一的淡路豪族,能力无法让人信服。

    按照织田的意思,毫无疑问,是要派一个精明强干织田家臣去驻守的,顺便也算是给平手的新与力。而义昭却也派人传出风声,要找一个家门高贵的幕臣去接任。

    于是分歧就这么产生了。

    事实上,平手汎秀在和泉国的一番经营成果,再加上征讨三好家的战绩,已经在濑户内海附近建立了相当强的威望。毕竟土地是他亲自带兵一拳一脚打下来的,将来无论谁来当守护或者是守护代,都必须仰仗汎秀的声势才站得住脚。

    但就算是个虚名,两位大人物也是要争一番的。

    信长一反常态,没有钦定淡路国的代官人选,反而放手让平手汎秀去向幕府推荐。这就等于汎秀要求表明与织田家毫无分歧的态度。

    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实用主义考虑,让汎秀自己推荐,就免得今后和泉与淡路的代官产生龃龉,干扰战局。

    义昭却也趁此机会,派了平手汎秀的老朋友,幕府政所执事伊势贞兴登场,摆出一副弱势的样子,企图走感情路线。

    当然人家也不完全只会感情路线,说的话也是道理十足的:“倘若织田家有哪位武士确实战功显赫,授予国代也是无妨。但若并无功臣,钦点恐遭人非议。”

    最终堂堂智将平手汎秀也想不出办法,只能使出拖字诀来。

    但拖也不可能长久拖下去啊,淡路守将不定,后续的封赏都无法详细安排,家臣们肯定是等不及的。

    再说,整天不干正事在城里喝酒,连老婆都看不下去了

    阿犬听完了详细的描述之后,神色凄然,眼眶含泪,低声怯怯问到:“夫君大人,您是在织田和足利之间犹豫不决吗?”

    这个话可是很严重的。毕竟她作为织田家的女儿,嫁过来就是为了保证平手汎秀的忠诚。阿犬始终是个柔弱温顺的小妇人,面对异状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当场似乎就要哭出来。

    “倘若织田和足利终究有一战,我不论是出于理智还是感情,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在织田这边。”平手汎秀字正腔圆地表明了态度,接着才解释道,“我所担心的是,现在并没有到可以丢开幕府的时间,如果贸然与之交恶,恐怕会有隐患在。”

    “是这样啊请恕妾身多心了。”阿犬立即擦干了泪水,显出一副笑颜。汎秀只要一开口,不管说的是什么,她就百分之百的相信,百分之百的支持。这是她作为武家之妻,帮助丈夫的方式。

    汎秀皱着眉头,沉默地点点头。

    话说出来以后,心里舒服了一些,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啊。

    怎么样才能提出一个令织田和足利都满意的淡路守护,抑或是守护代的人选呢?

    过了一会儿,阿犬又壮着胆子说道:“请恕妾身无知,若是为此烦恼的话,您不如干脆自荐为淡路守护如何呢?”

    “自荐?”平手汎秀哑然失笑,“不可不可,我已经身居和泉代官了。如果骤然占有了两国的名分,未免太过惹眼。”

    “但是,您可以先辞去和泉守护代一职呀?”阿犬眨着眼睛建议道。

    这话让汎秀眼前一亮。

    “确实啊,还可以这么操作呢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您这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嘛”阿犬微笑着,温顺地被汎秀揽入怀抱里。

    ,

第四十六章 以退为进() 
对战国时期的扶桑人民来说,武家控制实权,朝廷掌握名分,这好像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看得懂古书的人就知道,这种政治格局,其实只有不到四百年的历史。

    第一个以武士身份夺取天下的人,是平家的平清盛。他在仁安二年(1167年)出任了正一位太政大臣,然后让自己的家人垄断了朝堂上大部分的高阶官位,并且占据了列国过半的国司(即xx守)之职。这便是所谓的“平氏政权”。

    平氏创下基业的过程,与皇室、朝廷的内部变乱是分不开的。平清盛与后白河法皇可以说是连襟的关系,这层裙带联系是他出现在历史舞台的重要助力。

    然而,在共同打败了源氏,取得了大权之后,平清盛与后白河法皇渐渐产生隔阂,由盟友变成了敌人。

    当时平氏拥有一望无际的土地和数以十万计算的军队,而皇族看上去几乎是没有任何领土和士兵的。所以平清盛公然展示了敌意,废黜了天皇,扶植了自己的外孙——年仅两岁的皇太子继位。

    但是这个举动却出人意料的成为了导火索,引燃了扶桑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叛乱,源赖朝、源义经、木曾义仲等小辈们连续不断崭露头角,公家、寺社、国人也都纷纷站出来作出响应,平氏很快陷入四面楚歌的局面,短短几年内就落得烟消云散,身死族灭。

    以上过程,被写入了著名文学作品平家物语当中,是扶桑群众耳熟能详的事情。

    古今相鉴,此事对于织田和足利间的关系,岂不是很有参考价值吗?

    封建时代下的君主权力是松散和不稳定的,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认同感”的基础之上,而认同感这个东西又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一旦遭遇军事的失败,或者是名份上的打击,就会形成雪球效应。

    首先是声威出现下跌,家臣内部也产生疑虑,然后原本潜逃的旧敌,以及有利益冲突的势力,便趁机活跃起来。(三好、六角、北畠、朝仓、浅井)

    如果不能对冒出头的敌对方施展及时的打击,就更会让人觉得外强中干,继而中立者开始改变立场,趁乱取利。(本愿寺、长岛、比叡山、畿内国人豪族)

    紧接着归顺不久的外围成员也会逐渐消极应战,或者干脆倒戈,叛离的趋势一旦形成规模只会越演越烈。(松永久秀、游佐信教、荒木村重等阴谋家)

    最终就要考验己方的核心团队,能不能扛得住这些压力,把滚雪球的方向扭转过来。

    在没有穿越者存在的历史中,织田家的核心力量十分顽强,经受住了考验。所以在同足利义昭分道扬镳之后,依然成功地摆平了历次“包围圈”。

    但是其中的艰难险阻,却也是很惊人的。光织田家的一门众就有阵亡了一打,森可成、坂井政尚、塙直政等等已经不用身先士卒的领兵大将也在恶战中殒命。

    身为一个在权力场中搏杀的人,当然不应该惧怕死亡,也不应逃避任何有必要为之的冒险。但如果本身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却因为判断失误而人为添加了风险,那也是不明智的。

    原本历史上,织田信长、丰臣秀吉都是太急于求成,取天下的节奏过于操切,方才遇到了一大堆隐患甚至明患。反例则是德川家康,他在关原合战取胜之后就已经占据了很有利的位置,但仍然花费了近二十年时间,才最终解决掉丰臣家。

    故而现在平手汎秀认为,应该想办法让织田信长行事风格缓和一些,避免与足利义昭产生过大的矛盾。

    但是,明着劝肯定不行,这都不用想。

    信长这家伙,有个缺点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可是同时也有个优点,见了棺材就一定掉泪。

    在局势未乱,风平浪静的时候,这位殿下很容易过于乐观,错估形势。但一旦事情发展不顺,他就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总结经验教训,而不会为了无聊的颜面问题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至少现在不会。

    也就是说,用上一点点小手段,还是有希望能说服他的

    受到阿犬所言“辞去和泉守护代”的启发,平手汎秀思考了一条“以退为进”的策略。

    第二天一大早,汎秀便以结束休假的姿态,回到了评定间里,撰写了一封书信,称“因战事频发,又得朝廷任命为‘中务少丞’,公务繁忙,无暇兼任幕府的‘和泉守护代’一职,故请辞。”

    这话人人都能看出来,是百分之一百的托词。但怎么也算是一个借口,而且表达了“朝廷官位胜过幕府职役”的意思,对织田家的情况来说,属于某种程度的“政治正确”了。

    况且,当年足利义昭指定平手汎秀来担任和泉守护代,本来就有离间的用意,没按什么好心。只不过这个手段十分高明,信长出于各方面考虑,对此非但无法阻止,反而要吩咐汎秀毫不做作地接下任命。

    如今平手汎秀主动辞掉这个职役,还隐约提出搬去淡路国,岂不等于是向织田家表达忠心吗?

    理论上讲,信长应该高兴才对。把建设好的土地让出来,自己跑到前线去经营,这是多么无私奉献的精神啊!以后和泉守护代这个角色就不应该存在,或者至少要划分成南、北、中等几个部分,每部分一名代官,免得有尾大不掉之嫌。

    不过,多想几遍,这其中也不是没有潜在问题的。平手汎秀在和泉的经营是极为成功的,既平定了领内,发展了经济,又丝毫没有向信长直辖地的界町伸手。如果换了个人来管理,情况还能保持这么好吗?

    毕竟现在还不是真的太平盛世,弄个庸人上去,万一毁掉了如今这幅大好局面怎么办呢?调遣能人过来,又担心与“界町奉行”木下秀吉发生冲突。

    比起信长这“痛苦的烦恼”,足利义昭可就失望得多了。

    倘若平手汎秀当真是个为了忠义可以将一国守护代职役弃如敝屣的人,那先前的一系列拉拢离间手段,岂不是全白费了?

    幸好汎秀还在给幕府的信里补充了另一段话,建议足利义昭用“重臣评议”的方式来决定和泉守护代的接替人选方案。这又像是表达了一定的善意。

    所谓的“重臣评议”,当然不是指幕府那些华而不实的名门重臣,而是指的畿内各地那些说得上话的半独立势力们。这些人表面上也是幕府的臣子,虽然并不怎么服从命令。

    同时平手汎秀还附带了“实名举荐,不记名投票”这样一个新潮的思路。

    这个提议,让足利义昭产生了一点兴趣。

    义昭现在的处境,是虽然掌握着大义名分,但摄于织田家的武力威胁,不敢明着违抗,只能不断搞些小动作。但如果能召集畿内“群雄”,得出一个“合议”,岂不是就足以对抗织田氏了吗?

    淡路毕竟只是个穷苦的小岛,那里的代官其实没甚好好争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但富饶的和泉可不一样,畿内的国人豪族们,一定会很关心这个位子究竟坐得是谁。

    尤其是在织田信长明确地索要界町一地为上洛报酬之后,如果还能选出一个跟织田家不对付的人来当守护或者是守护代,不就等于公然扫落织田的威名吗?而且还可以推到大众舆论上去,可不是幕府一意钦定的!

    当然,所有写给幕府的信件,全都会被明智光秀监视,暗中报告给信长,平手汎秀也没想着要保密。

    足利义昭回复了一封十分热情的回信,问候了健康,批准了请辞并表示了遗憾,表示一定会试试“重臣评议”的方法。

    织田信长也同时来了书信,却是质问这么做的意图。

    平手汎秀对此回答是四个字:“引蛇出洞。”

    他的意思是说,近畿局势复杂,织田家的潜在敌人实在太多了,若不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决不可贸然做什么草率决定。

    信长接到回答,不由得连骂了几句“胆小如鼠”,但他却也没再出手干扰,反而通过明智光秀,向幕府暗示:“若是近畿群雄评议推举出的人选,织田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毕竟是智将平手汎秀的判断,信长有点将信将疑。他也想通过这个事情的结果看看,究竟众人对织田家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如果不幸被汎秀言中,近畿当真有许多对织田家怀有敌意的人,那织田家的政策自然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在这一点上,他比冤杀田丰的袁本初是要强不少的。

    倘若汎秀估计错了,当然也免不了一番责骂。不过考虑到他事出公心,也不会过多惩戒了。

    不知不觉中,连信长自己也没有察觉,他潜意识就接受了这么一个观点:“平手汎秀即使是对待足利家过于绥靖,那也是因为心忧大局,绝非居心叵测。”

    ,

第四十七章 人心向背() 
平手汎秀主动辞去和泉守护代一职的事情,本来是不打算公之于众的,但随着事态发展,消息还是慢慢传了出去。

    这个人事变动引起了轩然大波。

    明明是打了胜仗同时也加官进爵了,但却反而被迫辞去职役(外人当然不会觉得这是自愿辞去的),这算是什么事情呢?

    中下层的武士们凭借浅薄的经验和一点想象力,得出了一个看上去很靠谱的结论:那就是,平手监物——不,现在应该称作是平手中务丞大人,这位殿下虽然取得了军事胜利,但却也同时被人嫉恨上了,因此卷入织田与足利的复杂关系当中,于是得了个虚位,却被剥夺了要职。

    他之前为什么连续十几天称病闭门不出,就是因为受到了各方面强大的压迫呀!

    这个逻辑听起来有理有据,让人不由得就信服。

    许多受过恩惠,或者有利益关系的人,都对新任中务少丞平手汎秀的遭遇感到同情。

    不得不说,他们的猜测还是有一丝接近真相之处的。

    正是因为平手汎秀在四国的攻略进行得很顺利,才更加得到足利义昭的青眼,拉拢的程度也加深了。故而汎秀一句话,义昭就同意了给出“土佐守护”的名号作为收服长宗我部元亲的交易手段,还让汎秀担任传递任命书与礼仪用具的使者,等于给了他收买人心和增加威望的机会。

    当时汎秀本人身在四国,也察觉到了不妥,但他认为信长的判断能力是值得相信的,不会为此动摇,再加之军务繁忙,也就没太过放在心上。

    可没想到返程之后,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信长的判断力没有出差错,并未对平手汎秀的忠诚产生什么怀疑;但信长的激进程度却太过惊人了,总是直截了当地不顾足利义昭的面子。

    塙直政、明智光秀等人在信长的授意之下,行事非常粗暴莽撞,已经极大地伤害了织田与幕府之间的“珍贵友谊”。信长本人也是肆无忌惮,做了不少让“公方大人”敢怒不敢言的事情。以前平手汎秀离得远,眼不见为净也就算了,但现在事情落到自己头上,就不能再这么简单的糊弄过去。

    但是,劝阻和调和,对于信长这种人来说是无用的。只有拿出事实来才可以打动他。

    所以平手汎秀干脆来了一招以退为进,辞去和泉守护代之职。如此,一方面是让织田信长好好看看,畿内势力的真实立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