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之平手物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之平手物语-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日的初选,每人只允许射击十次。

    来参加和围观铁炮比赛的人数,比“剑术试合”少了许多。但相应的人员质量却大有提高。

    前几天聚集起来的人群,大部分是剑术修业者,以及对此感兴趣的中下层武士。今天来的,却是以铁炮锻冶商和周边的领主为首。

    其中最重量级的,当然是织田信长。他对剑术比赛没有展示出丝毫的兴趣,而对铁炮比赛十分重视,早在第一天初选之前,就派人先占了一个最好的观战座位,还邀请了一些家臣来共同围观。

    而这个邀请名单的第一行,就写着平手汎秀的名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七章 御前试合(下)() 
比起那些如雷贯耳,桃李满天下的剑豪们,铁炮专家在这个时代的扶桑国内并没有取得同等的名气。也只有大隅国种子岛流的笹川秀重,纪伊国津田流的津田算长(亦称杉之坊算长),丹后国稻富流的稻富佑秀,这几个人是相对比较受到公认的宗师级强者。

    这次比赛虽然提前了一段时间发布通知,但毕竟地点还是在京都,九州大隅那边是没有人前来的,故而观众眼中的冠军热门就是稻富流传人稻富佑直,以及津田流传人津田照算。

    由于铁炮传入时日太短,尚未有形成公认的制造规范,所以早期的“铁炮世家”传承的远不仅仅是射击技巧,而是包括了锻造、加工、火药调配等等一整套下来的全部流程。甚至可以说,加工和调配对精度的影响,要比射击技巧重要得多了。

    正因为此,许多武士并不认为把铁炮术看做一种武道,也就对此产生轻视,更喜欢剑术、枪术乃至投掷术之类的传统技艺。但掌权的领主们又不同,但凡有消息灵通,能跟得上时代的大名,对铁炮术的重视都要超过剑术。

    从初选起,织田信长亲自前来观看铁炮试合,就充分说明了他的态度。

    他不仅提前了一刻钟进场,还仔细阅读了参赛者的名册,与心中的既有印象一一对应。看完之后,信长命人将一旁的平手汎秀请了过来,对他问到:

    “伊奈忠家,山内一丰,杉原家定,这几人现在都是在你麾下吧!”

    “正是。”汎秀冷静回答到。

    他心知:信长就算再怎么头脑敏捷,也不至于能记下家里每名低级武士。之所以能一口说出这几个名字,一定是事先有过调查了。织田直属的忍者组织“飨谈”力量强大,加之此事关系到的人太多,被查出来也不足为奇。

    不过平手汎秀本来就没打算想要隐瞒什么。他甚至猜出了信长真正想问的事情,索性进一步补充到:“不仅如此,还有两个南蛮人,也是使用了‘平手’的化名,在臣下的安排下参赛的。这些人手上都是特制的铁炮。”

    “就是这两个名字吗?”信长指了两个明显是临时伪造的名字,“什么‘何物三郎’,‘某四郎’,真是态度敷衍。”

    使用这两个化名的,就是拉斐尔和库拉乌迪这两个葡萄牙人。他们担心平手家选出来的“托”们水平不够,发挥不了线膛枪的优越性,于是就找了两个马甲,亲自上阵。

    “啊哈哈”汎秀有点尴尬地强行笑了一下,“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那个南蛮商人自己的要求。意图是要说明,只要有先进的铁炮在手,就算是毫无名气的‘何某’也能击败铳术达人。这样的事情,才是对铁炮品质的最好宣传。”

    提及“先进的铁炮”这几个字的时候,汎秀故意用上了重音。

    信长果然对此十分在意,立即追问到:“这个南蛮商人,对他的商品竟然如此自信吗?”

    平手汎秀毫不犹豫地打了包票:“事前我已经派人反复尝试确认过,用上他的加工方法之后,铁炮的准度的确大大增加。就以今天比赛的标准为例,二十间(约36米)外,射击一尺半径的靶子,一般人连十分之一的命中率都难以达到。但用上这项新技术之后,我让十个铁炮足轻各射十次,总计射中二十七发。”

    “有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信长脸上呈现出几分狐疑。

    正待解释,这时却刚好到了初选的时间,随着幕府奉行的一声大喊,射击场里便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连环响声,同时烟雾四起,火药味道弥散在空气当中。

    今天的场地最多能容十六人同时比赛。足足用了五分多钟,这十六人才全部完成十次射击。

    而后没过多久,统计的结果就由奉行大声念了出来。

    “井上达正,中的三次;山田长秀,中的二次;田中胜代,未中的伊奈忠家,中的四次,山内一丰,中的四次,杉原家定,中的三次。”

    前面报出的结果,没有出乎大家意料。射中三次就算是优秀水平,大部分人是一两次,也有少数发挥失常,全部脱靶的。

    而这已经是本时代的精英射手了,起码是有自信过来参加比赛的。

    唯有平手家派出来的那三个人,成绩明显高出一截。

    信长闻之,立即动容,眼中闪过精光,直起上身抓住汎秀的衣袖,急问:“究竟是何道理?”

    “这个,一时也说不清楚,百闻不如一见,我正好带了样品在身上。”平手汎秀起身退后几步,从随从那里取出预先准备好的线膛铁炮,再上前呈给信长。

    “这些内壁的刻线,可以保证出膛的弹丸是旋转的”汎秀指着枪口开始解释。

    本以为这些物理学知识阐述起来会十分麻烦,但实际上,并不需要他多费口舌,信长就已经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啊,不错!弹丸旋转,就会平稳,此事合乎情理。”信长只思考了没多长时间,就靠常识和想象,理解了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但他马上又皱起眉头,问到:“但是这么多弯曲的刻线,装填岂不是十分麻烦?”

    “是的。”汎秀干净利落地承认了下来,“加装上膛线之后,装填一枚弹丸的时间,就要延长到三至五倍。”

    信长听了这话,摇头表示不满,质问道:“那刚才你派的那几个人,为什么完成时间与旁人无异?”

    汎秀无奈地苦笑了一下,回答说:“这是因为他们每人带了三支铁炮,还有许多随从帮忙装填。”

    “原来如此。”信长脸上显示出大失所望的表情,“如此岂可用于战阵。”而后兴味阑珊,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汎秀见状又补充说:“用上‘早合’之法,可以稍微弥补射速的缺失。”

    所谓“早合”,就是提前将弹丸和火药按比例配置好,封装在一起,装在竹筒或纸筒里面,使用的时候再一起倒入枪管。这项技术据说二百年前就在欧洲诞生。而在扶桑,传说这是九州的立花道雪最先发明的,已经渐渐普及到各地,只是还没有形成规范的生产标准。

    这当然能将射速提高一点。但用信长的话说是:

    “杯水车薪!”

    他说的没错。这个办法完全不能弥补膛线带来的缺失。

    但汎秀又用一段话引起了信长的兴趣:“在下正在研究一种使用软木塞或者纸包,以及蜂蜜来改进这‘早合’之术的办法,不过一时之间”

    平手汎秀所说的这些,其实就是“米尼子弹”的思路。

    其实他心里清楚,以本时代扶桑的工业能力,想要在枪械技术方面有大幅度的进步,是不太可能的。膛线和米尼弹的原理并不复杂,但如何在扩大生产的同时保证技术精度,就是个无解问题了。

    不过另一方面,纵然无解,先提出一个方向来,却也是有意义的。

    信长最终做出了评价:“华而不实,难用于正合,或可作为奇兵。”但他马上也随之补充道:“向那个南蛮商人传话,这种铁炮打出名气后,还望优先供应给织田家,并且尽量不要与我方敌人交易。”

    一边说没用,一边又要做限制。汎秀心中不由得大大吐了个槽,但表面上,自然是毫不迟疑地口称遵命。

    就在这时候,下一轮的射击又开始了。一阵响动之后,有个名不见经传,叫做“田付景澄”的年轻人射中五发,令人啧啧称奇。

    但更让观众们惊讶的是,化名“某四郎”的库拉乌迪马奈乌斯,在哑火过一次的情况下,仍然中了六发。

    熟悉铳术的人隐约能估算到,即使稻富流或者津田流的传人,在这个距离,差不多也只能命中四五发。也就是说,这个中了六发的南蛮人,很可能成为“御前试合”铁炮项目的冠军。

    虽然大家都知道,铁炮这玩意儿的确是从外面传过来的,但是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一个南蛮人在将军大人面前荣获桂冠,这还真有点不甘心。

    这个时代的扶桑国,唯一民间受到一定尊敬的外国是大萌,而南蛮人在大众心中,仍是恐怖、怪异、野蛮的代名词。(当然,天主教徒除外)

    平手汎秀当然也知道这一点,这个对于线膛铁炮的商业推广无疑还是很不利的。但他手下实在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铁炮人才,否则也不至于要让库拉乌迪亲自上阵当托。

    临时雇一个本土高手也是不现实的。因为知名高手背后都有家族流派和势力的牵扯,绝不会百分百听从安排,还有泄密的危险。

    但眼前这个没什么名气的“田付景澄”让他眼前一亮。如果能够劝服这个人合作的话,事情也许就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紧接着他向身旁瞟了一眼,发现信长似乎并未展现出有兴趣的样子。

    于是心下大定,心中开始盘算开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八章 无巧不成书() 
第一天的铁炮比赛在酉时初刻结束。二百余名毛遂自荐的参赛者以十六人为一组,每人射击十次。最终经过一日比试之后,定下了命中三发为晋级条件,筛选出达到这个条件的五十四人。

    接下来有一天休息时间,让选手们稍事休息,保养装备,调制弹药之用。

    而平手汎秀也正在为铁炮比赛相关的问题而苦恼。

    原本那个“南蛮铳士横扫扶桑”的安排,虽然也能起到宣传效果,但也可能产生许多副作用。如果把剧情改成“无名铁炮手得高手相助,艰难击败不可一世的外国人”,肯定能更深入人心。

    问题就在于——平手家没什么特别擅长这项技艺的家臣,就算有了加制膛线的新式铁炮,也很难取得最终优胜。交给外人更不靠谱,因为知名高手要么是家族流派传承下来的,要么是某个大名家的教习,背后牵扯过多,难以控制。

    但是今天冒出来的这个叫做“田付景澄”的年轻人,似乎非常擅长铁炮,而且看上去十分穷困,不像是有后台的样子。所以此人让汎秀觉得可以一用。

    运动员们摩拳擦掌,踌躇满志,一心为即将到来的比赛而做准备;同时大人物们却只顾着考虑背后的政治利益,完全罔故竞技精神。这种事情在人类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汎秀对此毫无心理压力,他唯一顾虑的是,时间太短,难以与这人达成深层次合作。

    用武力压服一个人不敢反抗,一瞬间就够了。但是用道理或者利益说服一个人跟你一起演戏,一天时间可能不太够用。

    白天观看比赛的时候,汎秀已经暗中把调查情报的任务布置下去,服部秀安也进行得很顺利。没费多大功夫,当天就找到目标人物的几个朋友和乡亲,利用灌酒、收买、胁迫获得了足够的信息。

    田付景澄此人,其祖上是近江国田付村的村头。“田付”的苗字,也是由村名而得来。田付家执掌这个一百余户的小村子已经有几十年,本来一直是为六角家效力的。但织田上洛以来,六角家顶不住攻击,转进到甲贺打游击,近江大部就落入织田家之手。田付家作为旧村头,不知道为何没有被留用,失去了原有地位。

    从此之后,田付景澄就在京都驻留,时而做些用心棒(保镖)的活计。这次来参加铁炮比赛之前,他已经帮好几家商屋跑过腿了。

    据说这人家境并不富裕,只带着一枝铁炮,没有替换用的备品。他将那枝铁炮日夜都带在身上研究,睡觉和沐浴的时候也要搁在旁边,仿佛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射术才如此精湛。

    仅凭这些情报,也不是不能去与之接触了,但是平手汎秀还想再稳健一点,搞清楚这人到底处于什么情况,又有些什么诉求,以此对症下药。

    怀着这种想法,汎秀又派人去田付村当地去搜集信息,而自己则在庭院里闲游散步,等待结果。

    地点依然是那家投宿了一个月的临济宗寺庙,但人流量可比年底少得多了。平手汎秀现在可以独自占据一方院落,而不必与其他香客共享景色。被他带过来的那一对赤尾家的孩子,姐弟二人也终于能拉出来放放风。

    汎秀现在就能看到,那个叫“虎千代”的男孩子,正拿着根树枝在不住地比划,口中还念念有词。看他那架势,明显没学过正规的剑术,但膂力针对八岁小孩来说还算不错。

    而闺名叫做“阿菊”的少女则显得心事重重,静静伫立在院子中间的大树下面,微微颔首,做沉思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也不知道赤尾清纲那边情况如何了。平手汎秀认为自己的言辞有七成把握说服浅井长政,而浅井长政也有七成可能说服众多家臣。但两个七成叠加,结果就不到一半概率,仍是五五之数。

    如果事情顺利,浅井和织田将暂时进入又一个蜜月期,赤尾清纲的权势也能得以恢复一些,就算不能取回职位,做个顾问总是没问题的。那样的话,面前这两个小孩就能回到之前风风光光的生活。

    但万一最终失败的话,赤尾清纲的形势就很不妙了,虽然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很可能因“声称隐退却仍不老实”的理由遭到软禁。而这姐弟俩的未来也会变得十分艰难,只能指望汎秀加以照拂了。

    从赤尾清纲不作明言,却让子女躲在箱子里这一点看,赤尾家的情况估计挺严重的,或许他的长子根本不是继承了家业,而是被强行留下。

    就在平手汎秀走神的这会功夫,少女阿菊已经发觉了他的出现,而后羞红着脸,捏着裙角,探着莲花小碎步,姗姗挪到跟前。

    “监物大人,您回来了啊”

    就如此前每日都出现过的场景一样,主动过来打招呼。话说这位阿菊姑娘,明明看着是个矜持娇羞的淑女,但却总是能做出大胆的事情。比如上前搭讪,比如声称自己与一个男人有“旧谊”,比如说什么“家严此番便将我托付给您”这种话。

    对其中的含义平手汎秀当然是十分理解的,只是暂时没空去做回应。

    他当下点了点头,随意问了句:“阿菊小姐今天可好?”

    “承蒙您关照,一切都好。”少女悄悄抬了一下头,柔声答道。

    “那就好。”

    正事当前,汎秀没有太多心思与她闲谈。虽然他眼中的余光看到了少女双眸中的崇拜和仰慕,心下也在暗爽。

    然而只静了片刻,阿菊又主动找话题说:“我今天听侍卫说,您去看了‘御前试合’的铁炮比赛呢!”

    “啊,确实。”汎秀随意答道,觉得有点过于冷淡才又加了一句,“有个叫田付景澄的近江人,以前没什么名气,今天成绩却不错,你可知道此人?”

    随口这么一说,本来也没想得到答复,不料少女阿菊听了这话,便如同接受了什么重要指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