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本家势力也终究有限,对远国的事情是鞭长莫及。只有界町范围内,指定的合法交易,才可受到保护。”
“若是界町周边而非町内的交易,可以到和泉守护代,平手监物大人那里求得认可。”
界町奉行木下秀吉将平手汎秀教他的话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街上众人听了此言纷纷意动。
以前的商人只凭信誉做生意,风险是难免的,时常有签约被骗,财货两空的情况。如今只要交百分之二的银钱,即可把织田家界町奉行的大名写在合同上,这无疑大大加强了行骗和违约的抗法成本。
织田家的势力虽然没有遍及天下,但至少目前,在近畿一代还是说一不二的。况且就算织田如三好一般突然衰弱了,这百分之二的税又算得了什么呢?
须知一船货物从九州拉到界町,或者从北海道拉到敦贺,沿路要交的关税和买路钱,最少抵得上货物价值的两三成了。再算上人力物力成本,一般做生意至少要有五成毛利才足以成行。
百分之二印字签花税,比较其五成毛利,就显得不足一提了。
大部分人都在暗自盘算,觉得这“印字签花税”十分值得。
还有依然在怀疑的。今天这个“诈骗案件”看似很合理,但发展也太快了。
两个商人刚吵上,把附近的人吸引过来,奉行马上就带人赶到。了解完基本的情况,围观众人差不多快厌烦了,立即就查明事情真相。
考虑到玉越三十郎和小西行长背后都有织田家的影子,那这个事情就很有可能是个圈钱的局罢了。
然则就算是个局,却也是确实各取所需的双赢场面。挑不出什么毛病。
织田家虽然顶着一个“关东乡下武士”的名头,然其自从上洛以来,军势虽凶,纪律却严,扰民情况极少,与前面几十年间打来打去的各家大名形成鲜明对比。
故而信长此人及其家臣们,虽然在各种八卦新闻和坊间段子里,扮演者粗鄙不堪的丑角角色,但实际上信誉很好。
否则平手汎秀这计划,根本就是演不好的。
其实现在也觉得演得不怎么好。
平手汎秀现在就正悄悄坐在街角酒屋的二楼上,观察着局势的发展,周围是化妆成町民的手下。如果以他的标准来衡量,今天这场戏的主角演技显然太差。所幸的是汎秀更关注的是结果而非过程。
街口人群依然在议论纷纷,中间玉越三十郎捶胸顿足,拍着大腿感慨道:“唉!如果早日能有这样的法度,不知可少受多少欺骗!”
而小西行长也连连点头说:“确实如此,确实如此。只交百分之二的税费,实在物美价廉。”
前者的动作幅度和神情语气都显得有点夸张。后者则是略带紧张,感情投入不足。
好在这时代的扶桑町民没看过电影电视剧,对这方面并不敏感。
也有少数几个不在乎这些,反而只注意到,整个事件的处理和后续政策颁布,都是界町奉行木下秀吉在唱独角戏。至于亲近信长而被指定了“会合众笔头”的今井宗久,一直只表示出服从的态度,总计只说了四句话,分别是:
“木下大人说得是。在下与您正好不谋而合。”
“木下大人说得太对了。”
“我看就按木下大人所言处理最好。”
“在下一时也没什么特别的看法,不如就按木下大人的意思办吧。”
表面上看奉行只是“指导”,不干涉会合众对界町的自治。可这实际操作起来,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嘛!
奈何今井宗久自己甘当应声虫,其他豪商不是被打压,就是也同流合污了。少数几个关心自治地位的中等商人又能有什么办法?
不过能见微知著的人,终究还是很少的。大部分中小商人眼里也就只有自己那点生意了。甚至有人当场就找到奉行,要求交上这笔钱。
“奉行大人,我这一个修筑屋敷的生意,是两日前签好字据的,墨迹才刚干掉。现在来印字签花可还来得及?”
“奉行大人,不知道总价七百七十四贯的堀道挖崛工程,该交多少税费?是否要取整?需要契约另一方也到场吗?”
“奉行大人,若是对方执意不愿去奉行所,我可以单方面去办理这个程序吗?”
最热心的是几个从事建筑、打井的商屋。他们这个经营性质比较特殊,经常会有做完工程再结账的情况,对契约的敏感度是最高的。当然其中或许还有几个是托。
木下秀吉笑眯眯地做了一个往下压的动作,示意众人安静下来,而后说道:“具体如何施行,还请各位移步奉行所。我已经将规矩写好挂在门前,还有两个家臣专门负责讲解。”
于是这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一齐跟着他前往。
真去办事的人没几个,看热闹的却越聚越多。也有各家豪商派过来打听详情的探子。
直到连续有人安然捧着有了官方字据的状纸出来,才渐渐有人亦步亦趋地跟进去。
首先是建筑商,接着消息传开以后,房屋、仓库租赁,及典当行业也有人立即来办理手续。而后还有粮食、海产商人,他们也是需要做一些预购或预售之类的。
奉行所从中午到晚上,第一天便办理了七十余次印字签花的流程,收取了三百六十贯税费。
不过名列“会合众三十六人”中的豪商倒是大多没有参与其中,只有那几个积极向织田家表示亲善的,派人前来响应了政策。他们的生意常常牵扯到远国大名或南蛮人,即便是此时的织田家,也未必有实力来管辖。
,
第六十一章()
永禄十年七月十四,收取印字税三百六十一贯。
木下秀吉亲自捉刀,一笔一划地将数额记录到账册上。
而后看着眼前的一堆大小不等的银货,眼睛都快要直了。
他对平手汎秀顿时生出无限的景仰。
平日要向商人征一点税,总是千难万难的事情。今天略施小计,居然让人主动送钱上门。
“一日三百贯,每年结算下来不是有十万贯以上?!”木下秀吉沉浸在这美好幻想当中,不由得将心里话说了出来。
蜂须贺小六也应声到:“最妙的是不需强征,而是让商人自愿献出银钱,如此妙计,也只有平手监物大人了。”
平手汎秀却微笑着摇了摇头,打破他们的幻想:“今天是特殊情况,才会吸引这么多人。以后状况稳定,不可能每日都有三百贯入账。我看一年下来大约也就一两万贯,最多不会超过三万。”
木下秀吉闻言也不气馁,恭敬答道:“就如您所言,那也是一笔大钱了!年入银钱二万贯,便等于开垦了五六万石土地。监物大人实在高明,令我等望尘莫及。”
“还要算上奉行所的运营成本。以及审理纠纷,追捕案犯的执法成本。”平手汎秀继续泼了冷水,而后又提到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岐阜城的看法。主公他原本的意思是让我等自行决定收益和权责的划分。”
汎秀说着便拿出了手中的书信。
这种事当然不可能不事先传递给岐阜城的织田信长知晓。以信长的眼光,自然不像木下秀吉一样高估收益。每年一两万贯银钱,他老人家还不至于眼红。再加之织田家一向采取放任家臣自由发挥的政策,于是就没做出明确指示。
按照惯例,信长会让出这些利润,转而去把印花税的政策在尾美、近江、伊势等地推广。界町虽富,但也远比不上这些地域的总和。
木下明白此节后,没经思索,果断地说到:
“我看大部分金额应该交给平手监物大人做军资,留下必要支出即可。”
明明方才还是一副被财帛打动的样子,但这时候又显得毫不贪心。室内除平手汎秀之外,蜂须贺小六、木下小一郎、小西行长等人,不免都对这个界町奉行大为刮目。
唯有汎秀并不惊讶,秀吉此人看似贪婪短视,但其实志向远大,他虽然喜欢锦衣玉食,声色犬马,但也能毫不犹豫地为了政治前途而放弃这些。
此人当然仍以信长的指示为最高原则。但除此之外他也绝不会同有影响力的重臣交恶。
在众人看来,木下秀吉这番话应该是符合了平手汎秀心意的。新任守护代大人搞出这奇妙的新政,不就是为了这份银钱吗?
出人意料的是,汎秀只是微笑着摇了摇手中的折扇,拒绝道:
“界町乃是特殊的城市,我不宜过多牵扯。以后但凡界町之内收取的税费,全部交给木下大人,做界町管理的支出。至少可将治安队伍扩大一些,确保此地安稳。至于我,只负责收取界町之外,和泉国内其他地域的印字签花税。”
这番话自然是令听者大为吃惊。
蜂须贺是十分惊喜而又疑惑,不敢表现出来的样子。
木下秀吉起初也是同样,但转瞬就眉关紧锁,像是想到了更深一层。
而平手汎秀却没有顾及他们的感受,只起身说道:
“既无异议,此事就这么决定了。那么我便去就寝了。明早就要返回岸和田城,各位不必相送。”
接着便起身作势要离去。
身边的随从亲卫自然前后簇拥开道。
小西行长看到汎秀伸手召唤,也毫不犹豫地跟在后面。
木下小一郎迟疑片刻,以眼神向其兄打了个招呼,随即追上两步,与小西并肩踏出。
平手汎秀脚步舒缓,不紧不慢地走回奉行所侧边的客房里,箕踞在坐垫上,让人倒来一盏清凉的茶水,分两口饮尽。
接着他伸手一指远处侍立的小西行长:“今天还多亏了你的表现,令本家的界町奉行脸上有光,这‘印字税’也就顺理成章。看来商务之事,果然是你的本职,这道题答得还不错。”
“谢监物大人谬赞。”小西行长躬身答了一句,但眼中不见欣喜,反而全是心事重重之相,一副欲言又不敢的样子。
而跟过来的木下小一郎却忍不住伏身道:
“在下有些想法,斗胆向监物大人开口。”
“不必顾虑,但说无妨。”对这个还未发迹的“大和大纳言”,汎秀展示了少有的耐心和善意。这不仅是出于收集人才的癖好,更多是对其人品的欣赏。
“是。”小一郎回答说:“原本在下也觉得,这次答案能令监物大人满意。但您表现得对着印花税的收益并无兴趣我就明白过来,您所思虑的要深远得多。”
平手汎秀继续低头饮茶,静了片刻,突然问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小一郎,你最初来找我,是为了推荐小西行长入仕,对吧?如今忙前忙后这么些天,可有什么新的感触吗?”
木下小一郎神色为之一正。
他虽然不算机敏,但也绝不蠢笨。这些天下来已经看出对方的欣赏之意。再加上一系列政治手段的运用,也令他不得不佩服。
小一郎当下便做了决断,向平手汎秀拜了两拜,肃然道:
“在下愚钝,一直以为跟在兄长身边才是对木下家最好的选择。而今承蒙监物大人不弃,愿在您麾下效犬马之劳,只要学得您一星半点的本事,便足以光大木下家的门楣。”
与此同时小西行长也反应过来,同时跪倒在地表明心迹:
“小人以前觉得侍大将之位唾手可得,如今看来全是年少轻狂,自以为是。现在看来我这点斤两远不足建功立业,只望做平手家一小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汎秀点了点头,正色说到:“如此甚好。你二人皆是可堪雕琢之才,否则我也不会给予耐心。暂且你们就跟在我身边做事吧!”
两人一齐伏拜答:“是!”眼中都有欣喜之色。
“小一郎这个名字,未免有些不太正式。日后你就叫做秀长如何?”
“多谢主公赐名。”
木下秀长虽然不解,但逢到这种好事,当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接着平手汎秀又放松下来,盯着眼前的茶杯发了一会儿呆,不知在想些什么,忽而又道:“今日之事嘛,二位肯定都有些不解之处。正好今日有些兴致,便讲给你们听听吧。”
木下秀长与小西行长立即端坐,目不转睛,竖起耳朵作出聆听姿态。
“首先你们肯定会疑惑,为什么我对界町每年一两万贯的印花税毫不动心。表面上的解释是,界町的势力太多,背景复杂,需要牵扯的精力太多了。但更深一层讲,印花税的收取,本身就是依赖于强权的。我若紧紧抓住这处收益,那并不能让自己的政治资本增加,反而会急速消耗以前积攒下的威望和人脉。”
“听不明白吗?没有关系,先有个大概印象吧。这些话,就算是跟随我多年的河田九郎(长亲)或者本多弥八(正信)也未必能真正理解。也许唯有松井(友闲)能有所共鸣。”
“作为一个武家势力,应该如何介入商业?收取赋税从中渔利吗?那只是末节。政权该做的首先是制定规则,其次则是在规则基础上掌控渠道。当控制了这些之后,利润只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需要的是一个稳定有序,流程通透,整体可控的商业体系。‘印花税’只是这个体系的一个起点,目的不是敛财,而是让人习惯,在一个开明政权的监控下,按照法规来从事商业活动这件事。”
看着茫然无措,仿佛听天书一般的木下小一郎和小西行长两人,平手汎秀觉得略有点寂寞。
这是他结合前世见识和今生境遇所做的最终规划,但现在世界上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听懂。不过,或许也正因为面前这几个人根本听不懂,他才会大胆直言不讳。
自从知道自己要到和泉国赴任,他就开始仔细考虑了。
从桶狭间,攻略美浓,再到上洛,沿着原有历史的脉络,凭借穿越者的金手指,轻松取得了常人不能企及的成就。
但也越来越感觉到,接下来这条路会逐渐走不通的。
至少,“平手汎秀出镇和泉”就是与原有历史差距极大的变化,引起的蝴蝶效应难以估量。
比如说,按照“历史剧情”,接下来应该是幕府和织田交恶,迎来两次包围圈。但现在平手汎秀自己就是联系幕府和织田家的关键人物,这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依然按照传统武士开疆拓土的思路去走,如何保证自己一定就是羽柴、柴田,而不是另一个佐久间信盛呢?
所以他开始回忆起历史课本上,形而上的那些理论知识。
然后记起,十六世纪,正是世界各地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期。西欧自不必论,扶桑的安土(织田)、桃山(丰臣)政权也有明显的不同气象。
但原有历史上,权力和资本的结合方式是过于粗糙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君王个人独断,也出现过千宗易被逼自杀这种不和谐的音符。归根到底,用行政命令来规定商业特权,再把特权发给支持自己的商人,这种做法稍显生硬。
以武力为背书的金融垄断资本,才是这个年代最强大的力量。
现在界町已经有了初级的银行、期货、贷款等商业活动的雏形,但营业者的信用需要自己靠声誉来维持,而没有政权在身后支撑。这就严重限制了这些活动的推广速度。
原本历史上的松永久秀,正因为跟金钱的力量沾了关系,屡次反叛也能得到原谅。
如果平手汎秀能让自己成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的代言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