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娘还是瑾娘的时候都没看过赵母打络子过,瑜娘想买点丝线,可这打络子的想法到不知怎么说,在那思摸了许久,还是赵母问了声,她才回过神来,开口不由得问道:“娘,你可会打络子。”
本就没指望的瑜娘却看赵母眼里有些自得,“这络子有啥难得,一些简单的样子,你娘我都会。”
瑜娘眼睛一亮,“真的?”怎么没看过老娘打络子!
赵母一看就知道闺女心里打着什么主意,于是,又道:“就是打出来绣铺都不收。”
“”
第十三章()
赵母觉得最近闺女有些魔怔了,怎么满脑子都想着挣钱,虽说有想法不是不好,可钱哪里是那般好挣的,怕闺女最后落得一场空受不住,劝道:“闺女,这钱哪有那般容易赚到的,听娘的话,你先踏踏实实的把布织好,这布织不好咱们在想着打络子。”
按着赵母的想法,这布织不好,闺女也不会对打络子上心了。
瑜娘听了点点头,还是先把布织好了,挣点钱再说打络子的事,本来她对打络子能不能挣钱也是没底的,若是又买棉麻线又买丝线的,家里也吃不消,估计老娘在李氏面前又得矮上一截了。
“娘,这几天阿文看上去精气多了。”瑜娘侧面的打探到,主要想知道这丸药对自家弟弟管用不。
赵母面上一喜,点头说道:“可不是,也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就精神了起来,前天还能下地走上一会儿呢。”赵母眼里是真的替儿子高兴,她一直就怕儿子夭折,现在看来,儿子没准能好起来。
瑜娘听着也高兴,这老两口在大哥这是指望不上了,阿文长大了要是个懂事的,爹娘老了还有个依靠,因为丸药是系统给的,瑜娘在心里感谢了起来。
系统酱萌萌的心里咕嘟咕嘟的冒泡,说话的调调都萌萌的,让瑜娘好笑了半天,系统酱暗道,不容易啊,这么点子的信任得来不易呀。
到了十五那天,赵母早早的就起来,给老儿子把了个尿,又放回被窝里,跟赵父低声的说道:“老头子,今天你照顾照顾儿子,我和瑜娘去县城里鸡蛋。”
赵父还有些没睡醒,胡乱的点了点头,抱着儿子又睡着了,赵母一脸不放心的看着炕上的爷俩,无奈,出屋去了瑜娘那屋,掀开门帘一看,闺女已经起来在那叠被,说道:“瑜娘咋不多睡会儿。”
瑜娘回头看了眼赵母说道:“我寻思着起来做做早饭,你好多睡会儿,这到县城可要走上一个半时辰呢。”
赵母摆了摆手,“这心里有事,哪里睡得着。”
“看你这心小的,就是晚了,咱也就是晚到一会儿罢了,没有好地方摆摊,就多待些时辰,鸡蛋又不多,总是能完的。”
赵母听着也是这个理,可起都起来了,自然不会再睡个回笼觉的,“行了,娘先去生炉子去。”
“唉。”
瑜娘洗漱完,也忙跟着自家老娘弄饭,她们一走,家里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娘俩合计着多贴点饼子,在熬上一大锅粥,到时候爷俩在菜园子里摘点蘸酱菜,就着粥和饼子吃着,也香。
忙活完娘俩就急忙的吃好早饭,匆匆的出门了,瑜娘弄得满头大汗,出屋时天还没亮呢,瑜娘打趣道:“怎么感觉跟打仗似的。”
赵母瞪了闺女一眼,“以前咱娘俩去赶集不也是这样。”
瑜娘眼神一愣,她不在家几年,有些事都快忘了,尴尬的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
赵母拎着鸡蛋筐子说道:“这最近家里开销大,要不咱娘俩也能做牛车去个来回。”
王家村离县城算是近的了,牛车也只要一文钱一人,瑜娘想起在李府时,她月钱最少的时候还有一百文铜钱,可家里现在连两文铜钱都不舍得花,可见拮据到什么地步了,算算,自家大哥大嫂从她那抠了不少银钱,没有二两却也差不多了,这钱两人怎么狠心私藏下来的。
虽说后面拿了出来,可想想她若不出事,两口子岂会拿出来,那估计妹妹连个像样的棺材都没有。让她原谅大哥和李氏,可光看他们做的事,如何能原谅。
这时系统酱又出来耍了会儿宝,瑜娘心态才恢复了回来,系统酱用他那又小又圆润的手擦了擦额头,唉,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系统真不容易呀。
走了许久,瑜娘看着赵母额头上已经发汗,便伸手把筐抢了过来,说道:“我拎会儿。”
赵母心疼闺女,这身子才好没几天,又要走上一段路,她生怕闺女受不住呢,哪里肯让闺女拎这一筐的鸡蛋。
“快给我,你身子刚好,还得养一段时间呢。”
瑜娘不依,撇嘴说道:“我年轻身体好着呢,这两日身子早好了,你看我现在可像累着的。”瑜娘脸上一派轻松,眼眸明亮,让人看着都是舒服。
赵母看着闺女是不像累的,这么一观察,觉得闺女张开了不少,心里挺高兴,这在养养,闺女嫁人的时候也是个漂亮的。
说来赵父和赵母长得就只能说五官端正,生来的儿子也像赵母,闺女里就属瑾娘长得最是好看,从小那脸就白净水灵灵的,这一白遮三分丑的,五官只要差不多,在村里也是一枝花,要不然,怎么能被李府里的老爷多看两眼。
可到了瑜娘这,可能是营养跟不上,后面的日子又过得憋屈,脸色枯黄,精神气也不太好,别人家打听瑜娘,也只得个长得清秀一说,说不上难看,堪堪算得上清秀。
天底下有几个会嫌弃妹妹丑的,瑾娘占了妹妹的身子也从不嫌弃自己丑过,这过日子,又过得不是皮相,只要勤快努力,日子还能过的差了,确实,这村里,谁家娶媳妇儿不是看会干活过日子的不?
就像李氏这种,不干活还耍滑的,在赵家不也照样过得舒心,村子里谁家娶个媳妇也不容易,没有犯大错误,谁也不会休妻,至于纳妾什么的,哪里是他们能想的。
瑜娘一心也只是想找个憨厚实诚的汉子过日子,她也没想过给大户人家做通房妾室什么的,这皮相不过就是给人生填个彩罢了,没有,却也不碍她什么。
赵母想着女儿和儿子最近都精神了不少,心里高兴,兴许就是闺女在天保佑她妹子和弟弟呢,不禁又想起了瑾娘。
母女俩走到大道上,正好有辆牛车路过,上面也有些要赶集去县城里的乡下人,那车夫过来时吆喝道:“要坐车不?”
赵母摇了摇头,车夫也没不高兴,倒是说道:“这要是把鸡蛋都没了,回来可得带着闺女坐车回来。”
赵母听着高兴,笑着应道:“可不是,这要鸡蛋的好,回来我们娘俩就坐你的牛车。”
“好咧。”车夫爽快的喊道,一扬手里的鞭子,抽在了牛背上,牛车便快了不少。
那车夫三十左右,管赵母要叫声婶子,管瑜娘得叫声大妹子,跟她们娘俩说话倒不会被说什么闲话,不然,赵母也不会随意搭话。
赵母看着越走越远的牛车说道:“鸡蛋完,咱娘俩也做牛车回来。”
瑜娘点点头,“听娘的。”
赵母乐了乐,看着满满一筐的鸡蛋,又道:“今年养得鸡就是好,可能下蛋了。”赵母从年轻那会儿就是养鸡的好手,虽说这两年身体不好了,那也只是不能下地罢了,养个鸡还是没问题,老两口没事弄弄菜地,养养鸡,有瑜娘帮着她们,也能挣点钱,多是不多,可一年下来,他们老两口又没什么花销,攒下了点积蓄就想着给瑜娘攒嫁妆,不巧,瑜娘这一病,家里也就没什么钱了。
赵母现在就指着这鸡多下蛋,在攒个两年的钱,没准给闺女的嫁妆还能看的过去。
“等着入了冬,把那不怎么下蛋的鸡拿到市集上,也能不少钱,有那富裕人家就喜欢吃这才养了大半年的鸡,肉嫩,这鸡年头长了,说肉不好吃,你说这都是鸡肉的,怎么就吃着不一样了。”
瑜娘一乐,“等你在老点,牙口不好了,就知道一不一样了。”
赵母瞪了闺女一眼,娘俩一路上唠着磕也不无聊,瑜娘满脸享受的跟着老娘边走边聊,这样的场景是她曾经在梦里都会笑醒了的。
“老了身子不好,不然还像以前,给鸡蛋抱窝,孵出小鸡,开春了还能钱,可惜现在没那精力了,光给自家孵出窝小鸡都累的不行。”赵母一脸可惜了的表情。
瑾娘还没身到李府时,赵母每年还能孵上几窝鸡崽儿开春呢,其实以前家里日子挺好过的,爹娘一年四季这挣点钱,那捣腾些,家里还时不时能吃上顿白面米饭的。
这么一算下来,爹娘这几年就是太靠着大哥了,反倒忘了自个儿是个会挣钱的,只要分了灶,爹娘身子养好了,这日子慢慢就能过起来了,这么一想,瑜娘更坚定了分灶这事。
想想爹娘这些年为啥会这样,还不是李氏一直说她娘家多好,赵家过得日子多苦,可细来想想,李氏娘家什么样,还真没听爹娘说过,都是乡下人,好过又能好过哪去?真就好过的不得了,怎么舍得把闺女嫁到她家来受苦?
娘俩是走着道过去的,自然比不上那早早起来坐着的,到了市集也只是有些个稍微好点的角落,还算热闹,娘俩挑了个角落摆起摊子来。
热闹的场景,让瑜娘眼眶一热,差点哭出来,这几年心里攒下的苦不是说没了就没了的,好在赵母和边上的婆子拉近乎,没注意到闺女,不然又要好一阵子问了。
第十四章()
家里能下蛋的有十只鸡,赵母伺候的也是精心,即便这个时候了,一天也能攒下十个鸡蛋左右,每日赵母最高兴的怕就是捡鸡蛋了,小心翼翼的收起来放在房梁上的篮子里,等到每月十五、三十好上集市里。
一文钱一个,一个月下来怎么也能挣个三百文钱,不过这鸡也不是一年都下蛋的,到了天冷,也没什么可喂的,鸡也不下蛋了,就只能了,来年在重新养小鸡仔儿,养上几个月才会下蛋。
这么算下来,一年鸡蛋也就能挣个一两多银子,相比于别人家,赵家鸡蛋的钱算是多的了,有的人家一年都不到一两银子,要不说,鸡蛋珍贵呢,除了地里的粮食,家家就指着鸡蛋进项了,这鸡蛋也算是家里的大进项,村里人自然舍不得吃鸡蛋。
赵家亦是如此,否则赵母天天捡十个鸡蛋硬是不敢给儿子吃一个呢,谁家的银钱不都是这么攒出来的。
鸡蛋的都不少,好在没都聚在一起,县城里没几家养鸡的,再说能在县城里过日子的,家家都是靠技术挣钱的,不像村里人就是种地、养养鸡啥子的,这鸡蛋在县城里倒是容易,更何况市集上的鸡蛋便宜,这要平时没集市,在菜市场要两三文一个的,谁有便宜不占的,县城里的人家就稀罕市集呢。
也有那大户人家的下人过来采集的,有时候运气好,一筐子的东西都能出去,赵家的鸡蛋个头足,有路过的妇人看了眼就相中了,问了价格几乎没有犹豫的就捡上几个。
赵母收着鸡蛋钱脸上直乐,出二十个鸡蛋后,赵母就跟闺女得意的说道:“你这织布花的钱挣回来了。”
瑜娘看着自家娘喜气的笑脸,心里也跟着开心,温和的笑着,心里颇是酸楚,恨不得快点织布挣钱,好让爹娘心里有些底气,最起码不用为了十几二十文钱的在这么算计了。
待了一个时辰,鸡蛋了一半,赵母心里这才松了口气。
一大户人家厨房里的采办婆子带着几个婆子正好走了过来,这些常过来菜的,一打眼就知道这婆子是个大户,买菜绝不向别人小打小闹的,一时吆喝声不断,嗓门个个都大了起来。
赵母也不像平时那般软和了,跟着旁边菜的婆子一起吆喝着,别人看了还以为是老姐妹俩出来菜的呢,看的瑜娘都惊讶不已。
倒是有效果,那婆子顺着吆喝声大的都会瞅两眼,到了赵母旁边那婆子那,点了点头,过来问道:“你这菜倒是新鲜,叶子也大,怎么的。”
那婆子利爽的说道:“老姐姐不是我说,就我家这菜那是全村里数一数二的,都精心着伺候的,这菜不贵,一文钱一把,你看,来上一些?”
那婆子许是听了这话不高兴,瑜娘也知道,这大户人家里的婆子互相叫个老姐老妹的还好,要是跟她们乡下人称姐儿和妹儿的,都觉得掉了身份,瑜娘心里不屑,做了下人便是贱籍,一个贱籍还讲究什么身份的呢。
不同的角度不同想法,瑜娘也不是笑话谁,就是随便想想罢了,看那婆子面色不悦,她赶忙开口道:“这位管事,大娘家的菜是早上新摘的咧,你看这菜上还有露珠的,吃起来一准的水灵。”
那婆子看着开口的小丫头,瘦瘦弱弱的,焦黄的小脸儿,眼睛却出奇的明亮,还会说话,知道她是个管事,嘿,听着心里就开心。在一看那鸡蛋,呦,个头儿挺大,就是少了点。
“这鸡蛋怎么的?”
“一文钱一个。”瑜娘也不像旁边的大娘似的啰嗦,脆生生的应道。
那婆子点点头,“行了,这菜和鸡蛋都要了。”
婆子说完就去看别的了,跟着的几个婆子留下了一个,说道:“我跟去把菜放到外面的车上,我在给你们算钱。”
赵母和那大娘忙听话的拎起筐跟在婆子身后,等算完了钱,那大娘边把钱放好边说道:“今天还是拖了妹子的福,要不是你家鸡蛋好,没准那管事婆子就直接去别人家了。”
赵母听着也高兴,她种菜可能不是好手,可这养鸡没谁能比了过去的,听着人家奉承,她也心安理得,“下回要是能碰到,咱俩还挨着,你家这菜种的是真好。”
那大娘听着也高兴,“成咧。”
跟那位大娘告别后,瑜娘看着一脸喜气的老娘,不禁想到,娘也是会交人的,怎么在村里就没交好几家呢。
兜里沉甸甸的,赵母一把抓住闺女的手,颇是豪气的说道:“走,我们逛逛,看有没有棉麻革线的。”
瑜娘点了点头,母女俩逛起了市集来。
到真有人家会做线的,要的价钱合适,织一匹布需用的棉麻线要三文钱。
赵母一直跟着砍价,说到最后人家都累了,两匹布需要的棉麻线要五文钱,必需买四匹布需要的棉麻线。
赵母本打算就买两匹给女儿试着织的,织的好就钱,织的不好也就不要闺女在织了,这样不至于糟蹋钱。
赵母站在那一脸的纠结,瑜娘看着即无奈又好笑,“娘,就买吧。”其实真的怕糟蹋钱就花六文钱买两匹布的棉麻量就好了,左右这只是多花一文钱,依着老娘节省的习惯自然是想省钱的来,好在瑜娘对自己的手艺心里有数,不然等过后,赵母反应过来,指不定怎么心疼呢。
这棉麻线的摊子旁还有家买丝线的,丝线看上去倒是顺滑,颜色却不出彩,瑜娘看了一眼,便不看了,这样的颜色编出来也买不到什么好的价钱。
赵母看闺女盯着丝线看,心里琢磨了一会儿,可看到筐里的棉麻线,已经都花了十文钱了,忍不住对闺女说道:“瑜娘啊,等咱把这布织好了在给你买丝线。”
瑜娘听着一乐,她还小的时候跟娘逛街,盯着人家的糖人看的直流口水,那会儿娘看着心疼却舍不得银钱,就哄着她说道:“等娘下次把鸡蛋完就给你买糖人吃。”可直到现在,她都没吃过糖人。
那时候一家大大小小的总是有用钱的时候,那会儿在村里的房子还是茅草房呢,攒钱盖房子,给大哥攒娶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