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沉默的战场
“发现定远舰!”信号兵再次传来口令!
伊东佑亨的视野里,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在海面上,如同鬼魅一般。
左舷一声巨响,一发炮弹在海面上爆炸,激起的水柱让松岛号摇摆起来。
“准备战斗!”伊东佑亨终于清醒过来。
然而,他的号令被震耳yù聋的爆炸声淹没了。
无数炮弹飞向联合舰队,迅速覆盖了海面,海面上腾起滚滚浓烟。
联合舰队三艘战舰中弹。
松岛号左侧的严岛号中弹,高大的桅杆被炮火摧毁。高雄号巡洋舰后甲板中弹,引爆了炮位旁的炮弹,发生剧烈的爆炸,燃起熊熊大火。大岛号炮舰舰首中弹,位于舰首的炮塔整个被掀下了大海。
伊东佑亨声嘶力竭地狂呼:“向北洋水师全速前进,全速前进!”
他终于看清楚了,北洋水师的阵营中最为显赫的定远舰。
定远是全亚洲最大的战舰,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少数巨舰之一,排水量七千吨,比rì本最大的战舰,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还要多出三千吨!
定远是大清国的骄傲,也是北洋水师的灵魂!
定远和镇远,是rì本人心头的梦魔。在威海卫,联合舰队派出两艘鱼雷艇以夜sè为掩护,偷袭威海卫军港,发shè鱼雷击中了定远和真远,镇远沉没,定远搁浅。伊东佑亨万万没有想到,定远又出现在了海面上。
定远实在太坚固了,rì军的鱼雷击中了它的右舷装甲,但是,它竟然奇迹般地挺过来了。
北洋水师舰炮的优势是大口径、远shè程,有效shè程可达4至5公里。而联合舰队的火炮,普遍shè程较短,最佳shè程是3公里,联合舰队的优势是普遍装备速shè炮,单位时间的发炮密度高于北洋水师。
现在,双方相距四公里,这就是说,联合舰队只有挨打的份。
要想还击,只有冒着北洋水师的炮火,迎面冲上去。
联合舰队8艘战舰,开足马力,向北洋水师猛冲过去,包括三艘中弹受伤的战舰。
第二次清rì海战爆发了。
北洋水师先声夺人,重创rì舰三艘,占据了海战优势。
而rì舰仓促迎战,来不及摆开他们最擅长的单纵阵,而是以横阵冲向了敌舰,他们侧舷的速shè炮火力,难以发挥出来。
但是,rì舰的勇猛无谓,丝毫不弱于八个月前的黄海海战,8艘rì舰冒着敌军的炮火全速前进。
千代田巡洋舰率先冲到距离敌舰三公里距离处,开始发炮。
第一发炮弹就击中了定远舰,定远舰上火光一片。紧接着,松岛、严岛、高雄、大岛、爱菪、摩耶、鸟海等战舰纷纷投入战斗,向清舰发起进攻。
这是一场遭遇战,双方已经没有了队形,各舰各自寻找对手厮杀,混战在了一起。
……
朝鲜,平城。
吴佩孚的第一团被清军包围在这里已经两天了。
平城只是一座小城,城墙低矮破败,从战术学上看,这不是一座能够凭依的军事据点。
城外,担任主攻的是清军的铭字军,统领是著名的淮军悍将刘盛休。
然而,两天中,铭字军没有发动过一起像模像样的进攻。
他们只是远远地摇旗呐喊,偶尔放几声空枪,布设在城外高地上的野炮,一直是哑巴,一炮未发。
吴佩孚知道,清军全无斗志,第一团在平城,倒也没有太大的危险。
但是,他心中依旧焦躁不安。
朝鲜的局势异常复杂。平壤被光复军攻占,安州被叶志超占领,rì军已经渡过了临津江。
而章军的四个团,其他三个团各得其主,张勋带着第三团去了元山,名义上保持中立,其实是占山为王,倒也逍遥自在。赖传武带着第二团,已经向朝廷效忠,与叶志超合兵一处,只是,第二团原本是章军的老兄弟,全团上下拒绝与吴佩孚交战,所以,第二团没有来到平城。朴永烈的第四团,据说是到了平壤郊外,正在与李炫庆接洽。
只有吴佩孚的第一团,既不效忠于清廷,也不与光复军合作,更不投降rì本人,这个团与各方为敌,成了众矢之的。
而且,第一团的中心任务是驰援旅顺,可是,却被阻滞在平城,距离出海口安州甚远。
吴佩孚得不到旅顺的消息,他不知道,旅顺是否还在章军手里,周宪章是不是还活着!
周宪章的生死,决定着全团两千多人的命运。
如果,周宪章还活着,吴佩孚就要与清军决一死战,拼死突进安州,然而渡海前往旅顺。如果周宪章已经遭遇不测,吴佩孚就要反攻平壤,夺回大哥的家人,大哥死了,做小弟的,就该保护好嫂子。
吴佩孚站在城墙上,城外,是一片开阔地,铭字军远在三里地之外,开阔地上,一片空寂。
远处,铭字军的阵地上,也是一片沉寂。
突然,铭字军的阵地上响起一阵战马的嘶鸣。
十多匹战马荡起烟尘,向开阔地飞驰而来。
马队在距离城墙一里地处停了下来,一匹战马冲出了马队,直达城墙下。
马背上,一个铭字军校尉手持白旗,向着城墙上高呼:“铭字军统领刘盛休将军愿与章军吴佩孚团长面谈,刘统领已经来到城下”
吴佩孚向马队望去,只见为首的一匹高头大马上,坐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向着他点头微笑,那人正是刘盛休。
吴佩孚高声叫道:“怎么个谈法?”
校尉说道:“刘统领说了,双方不带兵丁,就在平城城下坐而论道,刘大人已经为吴团长准备了上好的龙井,请吴团长移步出城品茶!”
马队兵丁们纷纷跳下了战马,在原地摆起一张小方桌,两张圆凳,桌上摆好茶具,众兵丁再次上马,返回阵地,城下只剩下刘盛休一人。
刘盛休这才跳下战马,向着城墙上的吴佩孚拱了拱手,坐在圆凳上,摆弄起了茶具,样子很是悠闲,一副请君入座的架势。
吴佩孚冷笑一声:“打开城门,老子去会会这个刘盛休。”
副官慌忙说道:“团长,莫非有诈?”
“诈什么诈?这个刘盛休单枪匹马坐在老子的眼皮子底下,老子要不出城会会他,章军弟兄们还有什么脸面!”
吴佩孚说着,下了城墙,骑上一匹战马,从城门洞里疾驰而出,来到刘盛休面前,跳下战马。
刘盛休放下茶具,站起身来,向吴佩孚拱手施礼:“吴团长一向可好?”
吴佩孚还以章军军礼:“还好,刘统领请我喝茶,多谢了!”
“好说好说,吴团长请入座。”
两人对面坐下。
刘盛休端起茶杯:“吴团长率区区两千人马,外无救兵,内无粮草,与五万大军对垒,而面无惧sè,真乃英雄也!刘某以茶代酒,敬吴团长一杯。”
吴佩孚大笑:“刘统领,我大哥周宪章率两千之众,与数万rì军鏖战于旅顺,同样是外无救兵,内无粮草,而rì军的战斗力,高于清军何止十倍!而rì军硬是拿我大哥没办法!我大哥才是真正的英雄!刘统领若是敬重英雄,应该先敬我大哥!”
刘盛休大笑:“吴团长说的没错,这杯茶,咱们就敬周将军!”刘盛休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刘统领此来,不会就是来和在下喝杯茶吧?”吴佩孚问道。
“当然当然。”刘盛休放下茶杯:“章军分崩离析,周边强敌林立,吴团长率孤军困守孤城,不知有何打算?”
“强敌?”吴佩孚大笑:“刘统领,你们清军算得上强敌吗?”
刘盛休敛容说道:“吴团长,在下承认,清军的战斗力比起你的部队,相差太远,不过,叶志超所部有五万之众,光我刘盛休也有八千人,且装备jīng良。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太后老佛爷严令之下,清军就是一群酒囊饭袋,也得玩命,否则,太后就会要他们的命!实不相瞒,叶志超早就命令我踏平平城,我刘盛休一直顶着,没有下达攻城命令。”
“刘统领这是何意?”
刘盛休叹道:“我的铭字军和rì本人打仗不行,打一仗败一仗,要是再和你们章军打起来,打败了,丢人,要是打胜了,更丢人,打rì本人不行,打自家兄弟在行,这他娘不是人干的事!老子的脊梁骨会被老百姓戳破的!”
吴佩孚笑道:“刘统领倒也有自知之明。”
刘盛休点点头:“不过,吴团长,你要是继续这么顶着,这一仗,恐怕是非打不可了。”
“那就打吧。”吴佩孚冷笑:“反正,太后老佛爷说了,章军谁都可恕,只有我大哥、那哈五和我吴佩孚不可恕!”
刘盛休说道:“吴团长,实不相瞒,在下这次来,就是要告诉你,刘坤一刘中堂已经奏请太后,只要吴团长放下武器,自吴团长以下全体官兵,朝廷一概不予追究。而且,吴团长可继续统领第二团,只要改变旗号,宣布效忠朝廷就行了,吴团长可朝鲜选择一个城市驻扎,只要不回国就行。刘中堂的奏章,太后已经恩准了。”
“那我大哥呢?”吴佩孚问道
第043章 和战
“这个……”刘盛休叹道:“周将军得罪了太后,在下也没办法。”
“这么说,慈禧太后还是要我大哥的命?”
“其实,太后也要不了周将军的命,如果周将军遭遇不测,那也是rì本人干的……”
“放屁!”吴佩孚喝道:“我大哥出击旅顺,救了大清国,救了慈禧太后,太后见死不救,辽东几十万清军袖手旁观,我大哥若有不测,凶手就是慈禧太后!”
刘盛休低头叹息:“吴团长。在下看来,周将军在旅顺,是很难出来了。一旦周将军遭遇不测,吴团长也该为章军两千弟兄们想一想啊。他们都是打rì本的功臣,这要是不明不白地死在这里,恐怕,吴团长也是于心不忍吧。”
吴佩孚仰天长叹:“我和大哥是生死兄弟,如果我大哥被人害了,我不能替他报仇,有何脸面活着!”
“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刘盛休低声说道:“太后怕你们回国,你们就留在朝鲜,养jīng蓄锐,以待天时,这报仇的机会,说不定哪天就有了。如果吴团长死了,那可是什么机会都没了!”
“刘统领,你说的,可是谋反的话!”
刘盛休大笑,看了看远处的清军阵地,说道:“这些话,天之地知你知我知!”
吴佩孚沉默半晌,说道:“也罢,我有三个条件。”
“请说。”
“第一,我吴佩孚要投降,也绝不向叶志超这个败将投降,请刘统领转告刘坤一,让他亲自来受降!”
叶志超是个两面三刀的小人,他儿子叶焘更是心狠手黑,以前,在天津武备学堂的时候,吴佩孚就差点死在叶焘手里。第一团落到他们手里,多半是凶多吉少。
“刘中堂是钦差大臣,吴团长向刘中堂请降,那也是应该的,这没有问题。”刘盛休说道:“第二呢?”
“第二,你们必须让我见到我大哥的家人,包括我嫂子和她的母亲秦氏夫人。”
“这个……”刘盛休有些犹豫:“赵巧儿她们身陷平壤,平壤已经落到了光复军手里,这恐怕很难……”
“刘统领,你手里八千多人能把平城围个水泄不通,却放着三千光复军毫无办法?”吴佩孚冷笑:“我不管那么多,要是见不到赵巧儿,我吴佩孚和你们打到底!”
“也罢,就依你!”刘盛休说道。
“第三,我大哥如果活在世上一天,我吴佩孚就一天不降,除非,我大哥身遭不测!”
刘盛休说道:“好!就依你这三条!”
刘盛休早已得到消息,在旅顺,周宪章已经到了山穷水机的地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不出两天,rì军就会攻陷旅顺。按照大清国与rì本签订的秘密协议,rì本人不会让周宪章活着离开旅顺。
……
平壤城郊,玄武观。
这里曾经是清军的中军大营所在地,清军统帅叶志超就住在玄武观里。玄武观周边,是叶焘率领的正练军防区。
三天前,光复军趁着夜sè,突然杀出了玄武门。
光复军的目标极为明确,部队出城后,根本不与周边清军纠缠,一路向着玄武观猛冲过来。
玄武观周边的正练军毫无提防,光复军一次冲锋,就突破了正练军的防线,冲进了玄武观。
当jǐng报响起的时候,叶志超正躺在床上,搂着一个抢来的朝鲜姑娘呼呼大睡。
叶焘冲进了卧室,把赤条条的叶志超从被窝里提了出来,顺手一刀砍死了那个朝鲜姑娘,抱着叶志超翻过玄武观的院墙,向安州仓皇而逃。
玄武观周边的正练军没有做像样的抵抗,胡乱放了一阵乱枪之后,跟着叶志超狂奔而去。
光复军这一仗,打得又准又狠,一口气端掉了清军的中军大营。
给光复军通风报信,是玄武观的道长崔道一。
崔道一与李炫庆,也就是空明法师,原本就是老相识,叶志超带兵来到平壤,到处sāo扰百姓,抢粮食抢女人,比rì军还不如,崔道一心中愤恨,暗地里派出一个小道士去了平壤城,和李炫庆取得了联系,把叶志超的虚实告诉了李炫庆。
李炫庆当然知道擒贼擒王的道理,马上指挥光复军,在小道士的带领下杀出了城,结果,一战得手。
驻守在平壤周边的刘盛休、徐邦道、张光前等部,原本就没有战心,见主帅逃跑,也各自拔营而去。五万败兵一直跑到了安州,才停了下来。
平壤城解围了。
然而,还没等李炫庆喘上一口气,朴永烈又来了。
朴永烈率领第四团来到了平壤城下,在玄武观,与光复军迎面相遇。
李炫庆还以为朴永烈是来投诚的,这个团全都是朝鲜人,按理,应该与光复军合作才是。
可是,朴永烈二话没说,就把李炫庆包围在了玄武观里,随即发起攻击。
第四团的战斗力是章军里最弱的,但是,和光复军相比,战斗力强于光复军何止十倍。
不到半个小时,光复军就压缩到玄武观山顶上的狭窄区域,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份。
李炫庆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朴永烈是周宪章的死党!他率兵前来,是来夺取平壤的。
最后,还是崔道一出面,劝说两边罢兵停战。大家都是朝鲜人,何必要打个鱼死网破。
崔道一和周宪章私交不错,也认识朴永烈,当初朴永烈出征前,还在玄武观请崔道一做过一场法事。
有崔道一说和,朴永烈倒也爽快,提出两个要求,第一,交出郑世雄;第二,交出周宪章的家人,两个条件满足,第四团立马撤兵,放李炫庆回城。
这两个条件,李炫庆都无法答应。
郑世雄手头有一个营的部队,人数虽然不多,但这支队伍是章军的老部队,是平壤城里的主力,战斗力比光复军全军还要强,李炫庆根本奈何不得郑世雄。二则,郑世雄的后台是俄罗斯人,他本身就是俄罗斯远东司令部的上尉军官。李炫庆更不敢得罪俄罗斯人,否则,光复军就彻底没了依靠。
至于周宪章的家人,李炫庆也不敢轻易交出去,没了她们做人质,朴永烈的人马立马就要攻城。朴永烈手里还有三个营,郑世雄手里只有一个营,一旦朴永烈攻城,好不容易得到的平壤,恐怕又要丢掉。
丢了平壤,光复军就前功尽弃了!
李炫庆无奈,只得暗暗派人溜出玄武观,跑回平壤城,向郑世雄求援。可是,郑世雄害怕朴永烈,不敢出城与朴永烈交锋。原因很简单,他率领的201营都是朴永烈的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