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地,李进卿和陈、周二人,也一眼不眨地在注意蜀军的动态,看到他们这样恃险自固、毫无戒备的情形,都暗暗心喜。
床弩的架子已经装好,安上了引可以开始使用了。只要一装上箭,蜀军就必能明白;所以李进卿下令,每架弩前派五十士兵,各砍树枝,高高擎起,把床弩遮住。
“用什么箭?”陈陶问。
“自然是用火箭。”周武成说。
“不!”李进卿回头看了看密集的蜀军:“先给他们一个下马威!用‘寒鸦箭’。”
这种箭只有在床弩上才能用,一发数十枝,粉散如晚鸦投林,因而称为“寒鸦箭”。等把箭装到弩上,选取四十名健卒,每架配置二十名,合力转动绞架,把强劲的双弓拉满,将手指样粗的扣弓牛筋,绞在架子的“牙”上,然后用木榫头楔住。
让遮掩床弩的士兵,在中间微微闪开,李进卿亲自瞄准蜀寨,定好双弓俯仰的位置,要开始发射了。
“将军!”陈陶忽然喊道:“有一事不可不妨。”
“什么,你说?”
“只瞒得蜀军一时,射过一次,蜀军就知道了;用石炮来毁我们的床弩,那时便如何?”
这个顾虑是应该有的。如果在空旷之处,位置一经显露,不妨马上把床弩抬了走,另找隐蔽地点;而此地狭仄,行动不便,使得李进卿踌躇了。
考虑亦不能太久,“用兵原无万全之计!”他说:“石炮的准头不好,而且这么远的距离,他们只能用小石头,击中了,力量也有限。不管他了。”
“那么,”陈陶又建议:“射过一次寒鸦箭,第二次用火箭吧!”
“对了!”李进卿说:“第二次用火箭,等蜀寨一乱,立即抢攻!”
“这个任务请交给我。”周武成立即接口。
“不!”陈陶不让:“应该是我的。”
“这会儿不是争的时候!”李进卿急忙挥手阻止:“凭天断!”
他取一文“乾德通实”的钱在手里,用“关扑”的办法,让他们两人各认一面,然后往上一抛,落在地上一看是“幕”钱的背面。
“我说了,应该是我的。”陈陶望着周武成笑。
“好!让你拔个头筹!”周武成把手里的那把刀递过去,“我这把刀快,你用吧!”
陈陶一直喜爱他那把刀,每每索来把玩,赞不绝口;欲羡之情,见于颜色,此时见周武成慨然相借,喜不可言。
“谢谢、谢谢!”他抱拳唱喏,“仗你这把好刀,为官家建功!”
于是,陈陶喜孜孜地跟周武成换了刀,回到自己队伍中去挑选精锐,预备冲锋。
“该动手了!”李进卿对周武成说,“我管第一架,你管第二架,接续发射。”
“是!”周武成到第二架床弩旁边,检视妥贴,等候李进卿的行动!
“散开!”李进卿下令;等遮蔽在弩前的士兵往两边一避,随即对射手说了一个字:“放!”
射手手里拿着个小木槌,用极准确而轻巧的动作,敲掉木榫,扣弩的牛筋像闪电似地松开,随即听得清劲浏亮的眩振之声,一簇寒鸦箭直飞蜀寨,其势不是寒鸦投林,却像鹰隼搏击,蜀军还未弄清楚是怎么口事,已有十几个人倒了下去,而其余的还来不及逃,第二波寒鸦箭却又射到,这一下因为人群散开,死伤的更多,寨中顿时大乱。
李进卿和周武成连看一看蜀寨的功夫都没有,亲自动手帮着士兵,装上火箭,转动绞盘;刚刚把扣弓的牛筋拴住,随即发射,一弩十箭就是十团火,直飞山顶,一半射在寨门上。第二架弩略为抬高些,射程较远,火箭落入寨中;这样又发射了两次,一共有六十个火头射到羊角山顶蜀寨,里里外外,一片火焰。
“冲!”陈陶大喊,左手持盾,右手举刀,拔步飞奔;精选的五百健儿,接续而上。
床弩暂时用不着了,李进卿下令集合,以弓箭手作前队,跟着冲锋的队伍移动;同时领头呐喊,为陈陶助威;一时山鸣谷应,尽是“杀”声。
这时蜀寨虽乱,却仍有抵御的措施;火光影里,不断有乱箭射了出来,而陈陶全然不惧,奋勇抢攻,只见他到了寨门前,举刀便砍;果然周武成那把刀快,陈陶的武艺也好,一刀下去,正在门缝中,劈开了里面的门闩,横身一撞,寨门已破。
李进卿方在高兴,突然发见寨门里挺出一枝矛来;一声“不好”还不曾喊出口,已见那枝矛当胸刺中了陈陶。
李进卿一见,大惊失色,就待冲了上去,却让左右的卫士挡住了。这一挡,让他了解了作为一个指挥使在阵前的责任;此时蜀寨中仍有不密却也不疏的飞篁射出来,如果进入射程以内,设或中箭,全军皆乱,因而只得咬一咬牙,痛苦地望着。
他望见冲锋的士兵,为了救援他们的都头,格外鼓噪贾勇,只以陈陶孤身深入,与他的部下相距甚远,遥见他身受重伤,依然坚持,左手捏住矛尖已入胸中的矛杆,右手舞着周武成的那把刀,乱砍乱杀,那两扇坚固的寨门,已砍坏不能再闭。地上,一线鲜红,蜒蜒下流;而寨里寨外,火势渐炽,因为天早干燥,山上的树木,也有了好几个火头,这时如果再起一阵大风,立刻便可以烧红整座羊角山。
面对这样的形势,蜀军愈显怯意;李进卿从火光中看出端倪,更怕大火封住蜀寨,玉石俱毁,而锁江的浮桥依然存在,阻住南陵舟师,不得西上,那便是虽胜犹败。
因此,李进卿决意强攻,下令抢寨;大队踏着陈陶的血迹,着着逼进。这时陈陶已经力竭阵亡,前队牺牲的甚多,但毕竟也有一部份人冲入寨内,形成混战;身陷重围的人望见主将旗帜,无不奋然反攻,以一当十,杀开一条血路,与大队重新相会。
“蜀军投降!”李进卿命人在高处大喊:“放下武器者活命!”
于是有的投降,而有的仍在顽抗。李进卿把寨中战事交给周武成指挥,自领两百亲兵,一百弓箭手;以凌厉无匹之势,直趋南端崖壁,这才发觉羊角山顶的寨子,为锁江浮桥的命脉所在——南面崖壁,向里凹进,凿开一条极陡的石级坡路。是北岸得以走回浮桥的唯一通路,而此刻为李进卿所掌握了。
那座浮桥,共有三层敌棚,平时驻兵守望,战时可凭以拒敌;但面对江面,对于羊角山的寨子,无所作用。再望到南岸水寨,蜀军甚多;因为距离颇远,喊话不便,李进卿不知如何叫他们投降?只觉得锁江浮桥,无论如何皆须摧毁,才可以让武守谦所率领的战舰畅行无阻,因而断然决定,发射火箭,先烧掉浮桥,然后看南岸蜀军水寨的动静再作计较。
于是李进卿亲手射出一支火箭,斜插在浮桥正中的敌棚上。居然还有一名蜀军,想去拔掉火箭;但手刚伸了出来,另一支火箭却也到了,当胸射着,顿时栽倒——宋军此时都跟着李进卿行动,满空中的火箭,纷纷飞向浮桥,无数火头连接成一片火墙。江面当风,烈焰飞卷,于是南城寨上,树起一面白旗,宋军高声欢呼,山鸣谷应。再看羊角山中,混战的局势已经结束,被缴了械的蜀军,正会同宋军在扑灭寨中的大火。
13
当巫山失守、夔州吃紧的消息传到成都,也正是王昭远兵败退保剑门的流言纷传道路之时;没兴一齐来,蜀主孟昶绕室彷徨,焦灼不安,一天一夜,食不下咽。
他召集重臣李昊等人商量,谁也不知有何拒敌保境的良策,愁颜相对之中,唯有希望以诸葛亮自命的王昭远,不如道路传言的那么窝囊;退保剑门之说,未必是真。可是逃回来的降卒,无情地证明了“流言”竟为事实,剑门以北的疆土,非蜀所有;招讨使韩保贞,已为宋军俘虏。
韩保贞被王昭远派为先锋,扼守南郑一带。王全斌大军自凤州入境,很轻易地就拿下了略阳县北的万初、燕子两砦;韩保贞大起恐慌,与李进商量,决定退守三泉城。
三泉城在略阳县南二百里,南面是五丁关,西通阳平,东连南郑,为蜀道之口,形势异常重要,但地形之险,无补于军心之寒;宋军马军都指挥使史延德奋勇攻城,韩保贞不战而溃,单骑脱逃,为史延德追来生擒了去。
于是由宁羌深入,连破朝天关,小漫山砦;蜀军退保大漫山砦。这两个砦就在大小漫天岭上,两峰相连,高出云表,中间隔一条嘉陵江,名为深渡;王全斌自率大军,在此与破了小漫山砦的副都部署崔彦进会师,重新部署,派出马军都监康延泽、步军都指挥使张方友,与史延德共分三路进兵。这一仗蜀军大败而溃,都监赵崇韬收拾残军,渡过昭化以东嘉陵与白水二江合流的桔柏津,烧去浮桥,退保剑门。
这时王昭远在后面,手执铁如意,缓缓北上;及至连番失利的消息报到,他还强作镇静,以为胜败兵家常事,一时的得失,不足以影响全局。当然,这是因为他相信剑门天险,一定可以守得住,所以还不太着慌。
王全斌在昭化,他确是在为如何破剑门大伤脑筋——大小剑山,峭崖中断、壁立千仞;小剑山“截野横天,奔岭倒地”,更是一夫当关,万人莫敌的重险;而且蜀军以逸待劳,更占便宜,所以力战即使能克,牺牲必定惨重。王全斌心心念念在思量的是如何奇袭智取?
奇袭也要有路才行!他连日召集将领会议,总是一提到进攻的路线,便无法再谈得下去。但旷日持久,且当严寒之际,顿兵不进,无论如何不是办法。万般无奈之下,只有选募死士,轮番仰攻,希望以高昂的士气,寒敌之胆,或许在那时会有乘瑕蹈隙的机会出现。
这是他心里的打算,尚未作成决定;孤注一掷而获胜的公算不大,关系到底太重大了!因而他在帐中彻夜徘徊始终委决不下。
更鼓已打三点,除却“啼留留”的风声以外,连一声犬吠都听不见。哪知突然有马蹄的声音,自远而近,到帐外停住,随即看见卫士领着两个人进来,一个是先锋都军头向韬;另一个却不认识,但从服饰上看得出是个投降的蜀军。
“元帅!”向韬脸上有着掩抑不住的喜色;也许是天太冷的缘故,他的声音都在发抖:“我有个极机密的好消息要奉陈。”
听得这话,引领的卫士,立即退了出去;王全斌便很沉着地吩咐:“随我来!”
进入后帐,他站定了身子,看着那名降车,向韬便指着他引见:“这是蜀军中的弟兄——”
那人很机伶,跪了下去说道:“小的名叫周平,叩见元帅。”
“周平有好消息。”向韬说:“元帅可否让他站着回话。”
“当然,当然!”王全斌索性假以词色:“请起来,坐下谈!”
说着,他走到地炉旁边,用铁着夹了几块炭,投入炉中,亲手拨着火;向韬和周平跟了过去,跪坐在他面前,两人对看了一眼,向韬才低声告诉王全试:“有一条秘径可通剑门。”
“喔!”王全斌倏然抬眼,眼睛发亮了。
“你说吧!”向韬怕周平紧张:“我们元帅,驭下最宽,你不必拘束,细细说给元帅听。”
“是!”“周平从地炉里捧了一捧冷灰,在他面前铺平,从容说道:”我画图给元帅看。“
于是他画出昭化与剑门的关系位置,昭化在北,大小剑山在南;昭化以东,重峦叠蟑,看似与剑门无路可通,而其实不然。
“大概向东翻过五六座大山,经过白龙溪,再兜回来有条小路,名叫‘来苏’,直通白龙溪东岸。那里有个渡头;过渡也是一条小路,往南走到一个青缰店的地方,小路就通官道了。”
看着周平一面讲,一面画,王全斌怕是他画错了,急急问道:“怎么,那青缰店在剑门以南?”
“是,元帅。”周平答道:“在剑门以南二十里。”
“不会错?”
“不会错。”周平答道:“我走过。”
王全试压抑着兴奋的情绪,细想了想问道:“这条‘来苏’路上,可有关隘?”
“没有。”
“白龙溪呢?当然应该派兵把守。”
“这倒不大清楚。不敢瞎说。”
“从这里到青缰店要走多少日子?”
“这不一定。”周平答道:“生长在山里的人走得快;没有走惯山路的就走得慢。不过最慢也不过五、六天功夫。”
王全斌点点头说:“你的话很有用,等拿下了剑门,我要重重赏你。你会画图不会?”
“只怕画得不好。”
“不要紧,你只画你的好了。”王全斌对向韬说:“带着他去画图。先赏一块银牌;不过,为了保持机密,最好单独住开来。”
这是暗示向韬,暂且看守周平,防他有诈。“是!”向韬递了个会意的眼色:“这个弟兄就住在我帐中。”
“对了!请赶快把图画了来。”
等天亮不久,周平所画的图送到了,王全斌取出从开封带来的巴蜀地图,仔细核对;形势看来不似,似乎周平的话,亦不无疑问。
于是传令召集高级将领,到他帐中商议军机;等宣布了这件事,他随即又说:“兵不厌诈。王昭远既然自以为是诸葛武侯,或许有些鬼聪明。我先倒还相信周平的话,现在越想越不妥,怕的是王昭远的一条诱敌之计。各位的看法如何?尽请直言。”
“我以为判断真假,先要问可有这条‘来苏’秘径?倘无其事,自然是骗人的话。”副都部署王仁赡说。
“有的。”凤州团练使张晖接口:“刚才元帅的提示,让我想到一段战史。后唐长兴初年伐蜀,石敬瑭的部将引兵出人头山后,过剑门之南,还克剑门,应该就是这条路。当时,如今蜀主之父孟知祥,遣将庞福诚,屯阆州北来苏村,来苏的出典,也是有的。”
“既然如此,看来不假。不过,我们又要问,”王仁瞻说:“王昭远会不会在这条路上设伏?”
“是啊!”王全斌说:“倘或他设了伏,我们不知有这条路,则技何所施?所以要弄个人来‘指点迷津’。可疑者正在此!”
“元帅!”高年多识的张晖说:“可否唤那周平到此,容我盘问他一番?”
“这有何不可?”
王全斌立即传令,让向韬陪着周平来到大帐;这个蜀军的降卒,看见这么多将官,不免有些局促,但大家对他的面貌举止,都还满意,觉得他不是那种奸诈之徒的面相。
“这张图是你画的吗?”张晖问。
“是!”周平说:“隐隐约约,自知画得有不对的地方。不过,没办法,记不清了。”
“重要的地名、里数,你总还记得?”
“是的”
“这条路你走过几次?”
“两次。”周平答道:“有十多年了。”
“那末,我问你,有个人头山你可知道?”
“听说过。”
张晖愕然,“怎么是听说过?”他问:“你不是走过吗?”
“没有。”周平答道:“人头山在昭化西面,那里我没有到过。”
这下,张晖才知道自己弄错了,略带些惭愧地又问:“你到过关中没有?”
“到过。”
“可知道关中有个来苏村?”
“当然知道。应该唤做北来苏村。”
张晖认为问得够了,其他的将领亦别无话说;于是仍旧由向韬陪着那降卒退席,让大家听张晖的意见。
“各位都听到了?”他说:“此人的话,毫无漏洞,诚实可靠。”
“对!我也是这么看。”史延德接口:“就算蜀军在来苏设伏,那样逼仄的小路,也容不下多少人,何足惧哉!”
王全斌深深点头,这表示认可了由来苏小径施行奇袭的办法。
“如何处置,请各抒所见!”他又这样说。
“为稳妥起见,我以为从来苏进攻;不必多派人,也不必遣派大将。”步军都指挥使张方友解释他作此建议的理由:“这样,万一失陷,亦不致影响全局、”
“张将军的话,我只能同意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