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记着她的老人。
  〃她那会儿才不点儿大,哪儿还能记得?〃韩太太笑着说,〃吃糖,吃糖!〃
  〃那可不。。。。。。〃客人嘴里嚼着糖,还没忘了绕着舌头、吸溜着口水跟新月说话,〃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听说你前些日子。。。。。。〃
  〃噢,她头年就考上大学了,〃韩太太忙说,所答非所问,原是有意的,她听得出来,客人问的是新月生病的事儿,她却愣给打岔打过去了,〃这不,因为她哥结婚,她还请了几天假呢!〃这么一说,就把新月不愿提的事儿全挡过去了,在这大喜的日子,韩太太可不愿意让任何人说到任何令人不愉快的话题,〃咳,你们还没见过我们那没过门儿的新媳妇吧?等着吧,回头娶过来,让老亲少眷都好好儿瞧瞧,淑彦哪,也跟她妹妹赛着地俊!〃
  议论中心就转入今天的正题,客人们争着夸韩太太的命好,一儿一女一枝花,这又要娶进来一个如花似玉的儿媳妇,就好上加好了!
  这么样儿云山雾罩、热热闹闹地说着话儿,那边儿厨房里,特邀的〃厨子〃和姑妈则忙着大显身手,不亦乐乎。中午时分,在喜棚底下大摆筵宴。嗬,你看吧!每桌上五个冷荤:金鸡报晓大拼盘、酥腱子、酱口条、香菇腐竹、拌肚丝;四个大件:红炖牛肉、扒羊肉条、糖醋鱼、南煎丸子;四个炒菜:醋馏肉片、辣子鸡丁、酱爆里脊、鸳鸯卷果;两个饭菜:二筋(面筋、蹄筋)、砂锅鸡块;一道点儿:炸羊尾;一个汤:西红柿甩果汤。。。。。。尽是南来顺的拿手菜,吃吧!若不是凭借昔日〃玉王〃的余威,若不是韩太太拼了老命要摆一摆排场,在这〃困难时期〃,这顿饭你上哪儿吃去?至于韩太太是以怎样的神通在货源奇缺的情况下采购了这么丰富的原料,比如再次动用姑妈在张家口的远房亲戚买了三只整羊,通过外贸系统的种种关系买来了供应外宾和华侨的东西等等,吃的人也就不得而知并且无暇打听了,反正是一般人根本难以办到就是了!如果是贫寒之家,或依一般惯例,这顿午宴本来是可以免去的,只待〃花轿〃进门,吃一顿也就足矣。但是,事主是韩太太啊,她不为省钱,只求个热闹,求个竟日狂欢!院子里吃兴浓郁,大门外小汽车、自行车摆成一片,这景象比当年的〃览玉盛会〃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韩太太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之中,仍然抽出时间作了晌礼,下午三点钟,就该〃发轿〃去迎亲了。
  按照规矩,男方前去迎娶的领头人物是〃娶亲太太〃,由新郎之母或女主婚人担任,这一角色必是韩太太亲自扮演无疑了,她盼了二十六年,就是盼的坐上〃花轿〃去迎娶儿媳妇。可是,事到临头,不料这个人选问题却发生了争执,有多嘴的来宾说:既然如今不兴花轿了,好些人家儿也就不再去〃娶亲太太〃了,派几个大姑娘、小媳妇就把新媳妇接来了。这么一说,新月就自告奋勇,要去接陈淑彦!
  韩太太嗔怪道:〃你?一个小姑娘家,哪儿能办这么件儿大事?〃
  新月却笑着说:〃我和淑彦最要好,我去接她,她才高兴呢!按理说,我还算是他们的'古瓦西'呢!〃
  〃听听,这丫头多不知道客臊?哪儿有小姑子当媒人的?我们请了正经的'古瓦西'!〃韩太太也笑了。
  女宾们却说新月去合适,模样儿又体面,又是新郎的亲妹妹,再好不过了。这么一说,似乎显得韩太太的资格倒差了点儿似的。
  〃妈,让我去吧?〃新月央求她。十八年来,新月还很少在妈面前这么〃撒娇〃。
  女宾们当中也有老派的,坚持说,〃娶亲太太〃还是不能免,至于谁跟着去,倒也随便。这就使韩太太让了一步,做出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决定:〃唉,那就咱们娘儿俩都去!〃
  〃噢,太好了!〃新月兴奋得手舞足蹈。
  韩太太率领着新月和迎亲队伍,出门上了〃花轿〃??以小汽车为代用品,车上扎着红绸,贴着〃喜〃字,不用轿夫,开起来风驰电掣,倒也另有一番风味,未见得就不如花轿。韩太太和新月并排坐在车里,车子〃嘀,嘀,嘀〃长鸣三声,就开走了,一共好几辆,长长的一串,倒是相当威风!
  陈淑彦家门口,自然也贴着大红〃喜〃字,站了一大片人,迎接车队,领头的人物是〃送亲太太〃,便是陈淑彦她妈,韩太太的亲家母。
  亲家母不等车子停稳,便急急地向韩太太见礼,韩太太接拜之后,走下车来,拜见亲家母和众位亲友。新月不懂这些规矩,只红着脸,跟在后头,心里偷偷地乐。
  亲家母引着客人进门。陈淑彦家住的是大杂院,根本不可能搭喜棚,客人就直接请进屋里。陈家一共就住两间房,进了外屋,就看见陈淑彦正坐在里屋呢。
  〃淑彦!〃新月迫不及待地叫了她一声。
  〃哦。。。。。。〃陈淑彦抬起头,脸上挂着笑容,眼里却含着泪。
  〃新月,悄不声儿的,跟着我,别言语。〃韩太太悄悄地嘱咐女儿。在这种时刻,不比往常同学之间串门儿,现在该说什么话,都有规定。新月就住了声,隔门望着陈淑彦,陈淑彦此刻也依娘家妈的嘱咐,正襟危坐,并不出来招呼客人。
  亲家母请韩太太一行坐定,取出缎鞋一双献上,韩太太双双接过。这双缎鞋,自然不是供陈淑彦真穿的,古色古香的样式,原是一种礼仪。这时,随着来娶亲的男客就该告辞了,只留下女宾。亲家吩咐两个小子上菜、上汤,招待亲家,谓之〃坐果子〃。韩太太只是敷衍一番,并不拿起筷子真吃,这也是礼仪的规定。
  然后,韩太太偕同新月,进了陈淑彦的〃闺房〃。陈淑彦穿着韩家赠送的一身新衣裳,低眉端坐,韩太太走上前去,捋起淑彦头上的一绺头发,扎上一束五色丝线。若按旧规,这丝线的两头还要各系一枚铜钱,〃娶亲太太〃还要为新娘梳纂儿、开脸儿,这些当然都只好免了,凤冠霞帔、红盖头也免了,韩太太扎好丝线,便取出一枚戒指,给陈淑彦戴在右手无名指上。
  亲家母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忍不住泪如雨下,此时,对女儿说:〃淑彦,你有了好人家儿了,交待了'罕格儿'(有了归宿),妈放心了!〃
  〃妈!〃陈淑彦眼泪汪汪,抬起头来,望着即将分离的生身之母,悲从中来,不禁双手搂着妈的脖子,娘儿俩抱头痛哭。
  新月原以为这大喜的日子到处都是欢笑,却不料见到这种情形,那母女二人哭得哀哀切切,难分难舍,使她也感到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眼泪不知不觉地垂落下来,掏出手绢儿去擦,擦也擦不尽,却不知为什么。
  〃咳,你哭什么?〃韩太太轻轻地捏了女儿一把,心说:这个新月,不叫你来你偏来,还上这儿来哭!人家淑彦是舍不得离开亲妈,你凑个什么热闹呢?
  新月就忍住泪,她也不愿意在这儿哭,是让淑彦给引的。
  淑彦她妈搂着女儿,话说得叫人感叹:〃淑彦!妈对不起你啊,在娘家这二十一年,你又顾老的,又顾小的,没享过一天福,把你的兄弟都拉扯大了,你又该走了,妈什么嫁妆都没给你准备,不是妈不疼你,是妈没这个力量啊!淑彦,别怨妈。。。。。。妈盼着你到那边儿,好好儿地过。。。。。。〃
  〃妈,您别说了,什么都别说了。。。。。。〃陈淑彦伸手给妈擦着泪,自己的泪却又滴在妈的脖子上。
  〃得,娘儿俩说话儿没个够,往后常来常往,不在这一时,〃韩太太笑吟吟地说,〃亲家,您把淑彦交给我,就什么心都甭操了,我把她呀,就当成自个儿的女儿,跟新月一个样!〃
  〃为主的祥助!托靠主,我们淑彦遇着了这么好的婆婆!〃淑彦她妈擦着泪说,〃淑彦,从今往后,你就把婆婆当成亲妈!来,叫声'妈'吧!〃
  〃妈。。。。。。〃陈淑彦深情地叫了一声,扑到韩太太的怀里。
  站在一旁的新月,热泪不觉又滚落下来。从今以后,她有了一个知心的嫂子,也等于添了个亲姐妹,这个家,决不会对不起淑彦!
  新人〃上轿〃的时刻到了。按照习俗,此时要传花轿到闺房门口,由新娘的父兄〃抱轿〃,或是以红毡铺地,由双双对对的少妇或女郎搀扶新娘,踏着红毡上轿,足不沾尘,红毡不够则两三步一倒换,谓之〃倒毡〃。奈何小汽车进不了院门,这些只好作罢,由新月和女宾搀扶着陈淑彦,走出〃闺房〃,走出院门。淑彦她妈理当是〃送亲太太〃,陪同女儿上了小汽车。
  自从迎亲队伍进门,淑彦她爸一直没有上前,只像个随从似的站在众人后头。他并非不懂礼仪,并非不登大雅之堂,女儿的婚事,他比谁都高兴,何况亲家又是韩子奇,同行中的使使者,这为他增添了极大光彩。但这位前半生不曾发达、后半生又不走运的琢玉艺人、〃小业主〃,又深深感到与亲家相比,自愧弗如,相形见绌。由于自身的种种局限,他对女儿出嫁,只能尽心,难以尽力,心中隐隐作痛。依他本意,就悄悄后退,不去韩家了。但是,韩子奇和韩太太早就请〃吉瓦西〃递过了话儿来:既然结了姻亲,就不分彼此了,不用两处破费,到了那天,都过来,一处热闹热闹就是了!况且,在婚礼之上,他作为〃女亲太爷〃,也是必须到场的。难拂盛意,难却己责,他怀着感激而又不安的心情,也跟着上了小汽车。
  车队鸣笛启动,鱼贯驶出胡同,驶上大街。天朗气清,金风送爽,红绸飘拂,欢声笑语,引得两旁世人都投以欣慕、惊叹的目光。
  车窗的玻璃落着,秋风拂面,使新月感到一股凉意,但她心里却觉得非常愉快,看看坐在身旁的陈淑彦,那脸上的泪痕,也被风儿吹干了。
  陈家、韩家,相隔并不远,韩太太却嘱咐司机,不抄近,偏绕远儿,沿着清真寺周围,足足兜了一个大圈子,让认得的、不认得的,都看个够,这才打道回府,缓缓地驶向〃博雅〃宅。快到家门口,韩太太又吩咐司机,别的车子慢慢儿地开,她坐的这一辆得快点儿,先到家,她好指挥迎娶进门的仪式。
  车队来临,〃博雅〃宅前,观者如堵。
  〃茶坊〃高叫迎接,先行到家的韩太太率众迎出,朝〃送亲太太〃奉拜,淑彦她妈回拜之后,下车,由韩太太导引,进了院子,男方的众女宾在大门内拜迎,然后簇拥着〃送亲太太〃到喜棚下的拜毡前落座。新娘陈淑彦即由新月和众女宾搀扶,进了新房。这本来要稍候一会儿,〃花轿〃直接抬到新房门口,既然以车代轿,就免了,由大家簇拥着,早早地得其所哉。
  喜棚底下,男女来宾依次向〃送亲太大〃见礼,请新郎见礼,礼毕,〃送亲太太〃入席〃坐果子〃,唤菜上汤,开付〃总赏〃之后,〃送亲太太〃便到新人房去。
  这时,女方送亲的宾朋均已告辞,但又并不真的离去,而是暂借邻家小坐,谓之〃会齐儿〃,等待男家来请。接到三次请帖之后,方整衣冠,来到〃博雅〃宅前,由男家来宾揖拜延入,女方〃茶坊〃交份子,谓之〃总拜见〃。
  这繁繁复复的迎送之礼,却还只是婚礼的序幕而已,下面,请阿匐,写〃意札布〃(婚书),穆斯林的婚礼才算真正开始。
  老阿訇头缠〃泰斯台〃,身穿长袍,胸前银须飘拂,由韩子奇延请,步入喜棚,坐〃你喀〃席首座,由〃古瓦西〃和新亲宾朋陪坐,男方亲友皆入余座。第一桌上列炉屏三色,炉内燃起芸香、檀香,前面摆着大红全帖、文房四宝、盛〃喀宾〃(聘礼)的木匣和果盘,盘内盛着桂圆、红枣、花生、白果,谓之〃喜果〃,放〃你喀花〃(迎宾花)数束。喜棚下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诸事齐备,婚礼开始!
  首先,两亲家见礼。韩子奇和淑彦她爸行〃拿手〃礼,念清真言。当这两位遭际不同的玉业同行的手握在一起时,淑彦她爸爸感慨万千,老泪纵横,亲家的〃不弃〃之情使他深深地感动了。韩子奇双手取过桌上的〃喀宾〃,交给亲家,那是《古兰经》中明文规定、必不可少的聘礼。淑彦她爸恭恭敬敬地接过,转交〃茶坊〃,又传递进新房,交与新人。〃茶坊〃高叫:〃男亲太爷韩子奇,谢女亲太爷陈玉章!〃又指挥帮忙的人往女家送〃回菜〃,喊道:〃本宅有寒席一桌,请女亲太爷,谢谢!〃
  两亲家见礼毕,女方来宾依次向韩子奇见礼,这工夫,阿訇已将〃意札布〃从容写就,即高声用韵语念诵,新郎韩天星跪在拜毡上听经。经日:男女结婚是天命,是圣行;这个成年的女人,是俊美的,是贤惠的,你要接纳她,要善待她,你们的婚姻是合法的。。。。。。东厢房里,韩太太、新月和众位女宾陪着陈淑彦,听得外面〃茶坊〃高叫:〃请姑爷!〃韩太太便知道该宣读婚书了,便指挥着把陈淑彦搀起,再安置到座椅上静听。阿匐朗诵的祝词和婚书上的八个条款,全系阿拉伯文,在场的人虽未必都能听得懂,但那气氛却是庄严的,表明这美满姻缘是由真主决定的,双方家长通过,夫妇情愿,有聘礼,有证人,有亲友祝贺,真主将赐给他们幸福!
  阿訇庄严地问新娘新郎是否愿娶、愿嫁,此亦系阿拉伯语,年轻人和未经过这种场面的人也不知该怎样回答,东厢房里,韩太太便提醒陈淑彦:〃说呀,说'达旦'!〃喜棚下,也有人提醒天星:〃说呀,说'盖毕尔图'!〃于是,这一对新人便红着脸,学说〃达旦〃和〃盖毕尔图〃,表示他们一个愿嫁、一个愿娶,神圣的婚书,便由此而生效了。在此之前,天星和陈淑彦已经双双在街道办事处领取了〃结婚证书〃,但对穆斯林来说,〃意札布〃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婚姻,既要受政府的法律保护,又要为真主认可。
  阿訇宣读婚书已毕,众人接〃堵阿以〃,韩子奇和淑彦她爸再次〃拿手〃,以示姻亲已经圆满缔结,牢不可破。候在新郎旁边的〃茶坊〃将跪在拜毡上的天星搀起,向来宾道谢,〃茶坊〃高唱:〃今日躬两揖,明日到府成大礼!〃这是说给女家听的,表示婚礼到此结束,明天一早,新郎新娘要去女家〃回门〃。这时,各桌上的宾客,纷纷抓起〃喜果〃,向新郎头上乱掷,天星抱头而逃,喜庆气氛达到高潮!韩太太备下的珍馐美味,依次上席,众人早已饿得发狂,馋涎欲滴,遂大吃特吃,风卷残云,好不快活!
  夜阑人散尽,新人入洞房。
  韩太太累了一天,筋疲力尽,内心却得到了极大的享受,极大的满足。今晚的宵礼,她跪拜在真主的面前,喜泪纵横,如醉如痴:〃主啊!。。。。。。〃
  老姑妈劳苦功高,人困马乏,收拾了桌椅碗碟之后,全身的骨头架子都快散了,倒在南房的床上就爬不起来,鼾声如雷。
  韩子奇也在书房的沙发上躺下了。他欠下的儿女的又一桩债务也已经偿还了,他累了,该歇一歇了。这一天,比当年〃览玉盛会〃的三天还累人,也许是因为老了,年岁不饶人!
  西厢房里,新月却还没有入睡。这一天,她太兴奋了。她还是平生第一次身临其境地参加别人的婚礼,在这之前,只是在小说里、电影中、舞台上见到过,却完全不同。《祝福》里,贺老六和祥林嫂的婚礼是那样的:坐花轿,吹喇叭,一个长袍马褂,一个蒙着红盖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简?爱》里,罗彻斯特和简?爱的婚礼是那样的:坐着马车去教堂,一个穿着黑礼服,一个披着白色的婚纱,穿着圣袍的牧师站在圣坛前的栏杆旁,用低沉而神圣的语调发问:〃你愿意娶这个女人为妻吗?。。。。。。〃《巴黎圣母院》里,在〃乞丐王国〃中举行的那场婚礼则荒诞离奇得近乎闹剧:差点儿被吊死的诗人格兰古瓦从绞架上放下来,乞丐王把两只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