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扶桑政局进入了政院年代,直到孙子鸟羽天皇即位,他还是紧握权柄不放。当时白河天皇有一养女名叫璋子,是权臣藤原氏的女儿。白河天皇打小把她接到自己身边抚养,并对其宠爱有加,两人的关系非常暧昧。到璋子成年之后,关于白河与养女的艳闻就已经闹到人尽皆知了,鸟羽天皇对此自然也是有所耳闻的。作为一个傀儡,对爷爷的风流事他当然是不敢置喙的,只当什么都不知道。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事却发生了,因为爷爷居然宣布把璋子许配给他。
由于璋子是爷爷的养女,所以鸟羽天皇将要迎娶的璋子辈分上是自己的姑姑,但因为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所以真要成亲也算不上乱伦的。但问题是爷爷与璋子的关系实在是太不一般了,面对祖父送来的这顶超大绿帽子,年轻的鸟羽天皇确实有点承受不了。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作为一个朝不保夕的傀儡君主,鸟羽天皇只能默默接受。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璋子与鸟羽成亲之后还时常以孙媳妇的身份与白河天皇保持着原来的亲密关系,璋子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之时,鸟羽天皇连看都不看一眼。下人们向鸟羽天皇恭贺他喜得皇子时,非但没有得到赏赐,还从天皇的口中听到的是这样一句咆哮:“此非丰寡人之子也!”此后终其一生,鸟羽天皇对璋子所生的几个孩子都非常冷淡。
然而时间改变了一切。
十年之后,老和尚白河法皇终于驾崩了,鸟羽天皇总算熬到了亲政的那一天,在祖父的阴影之下忍辱含羞,战战兢兢地活了小半辈子的鸟羽终于能挺直腰杆扬眉吐气了。于是他立即改变了被爷爷把持了几十年的政局,贯彻了自己的执政理念。那顶大绿帽子当然是要扔掉的,鸟羽天皇很快将皇后璋子废黜了,并褫夺了其子的皇位继承权。但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为了狠狠报复可恶的老和尚,鸟羽还迎娶了白河天皇生前的一位宠妃,这可是他的奶奶啊,这下鸟羽天皇真是结结实实地把那顶绿帽扣还给了死去的爷爷,自己也成了史上唯一一位娶了奶奶的天皇。
扶桑学习和继承了中华文化,常以“国比中原国,人如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自诩。讲究长幼有别、尊卑有序,但美色当前,什么君臣礼仪,纲常伦理,通通都扔到扶桑海里去了。
试想一下吧,有这样的天皇,此事的扶桑该是什么样子呢?结合之前说过的此事扶桑国上上下下的不良风气,这个国家其实早就没什么战斗力了。
如果不是孤悬于海外,怕是早就被大宋给吞并了也说不定。
“但是哥哥,这个扶桑国也有些小小的麻烦,有一帮明为阴阳师的人,似乎是有些本事的。”
另一边,公孙胜突然开口说道。
所谓阴阳师,其实就是道士的变异版本。
此时的扶桑,要怪传说相当的盛行。这里面有很多因素,首先得益于阴阳道的建立。阴阳道脱胎于我国的阴阳五行理论,从公元6世纪开始,经由百济传入到扶桑。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着迷于此道的天武天皇首先设立了阴阳寮,正式将阴阳道纳入政府管辖。阴阳寮属于内务省,分为四部门:阴阳道、天文道、历道、漏刻道,分别负责掌管占卜吉凶、天文观测、历法、时刻的计算,及相关教育,其长官和副官称为“阴阳师”“阴阳博士”。在平安时代,阴阳五行发展到了鼎盛,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阴阳术士:贺茂保宪、芦屋道满,其中的佼佼者则属安倍晴明。
阴阳道的妖怪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阴阳师们的主要作用是禳灾祈福,驱除作恶的妖魔鬼怪,以保佑百姓和社稷安宁。反过来,在阴阳师大肆活跃的过程中,无疑也加深了人们对于妖怪的信仰。其次,扶桑自古便有非常浓厚的泛灵信仰,扶桑人相信山林、湖泊、田野无处不存在鬼神,号称拥有“八百万神灵”。这无疑给平安时代阴阳道和妖怪的大盛行提供了文化土壤。
更加可笑的是,平安时代的妖怪不仅限于人类想象中的那类妖怪,那些不顺从朝廷的人也被蔑称为某种妖怪。比如:“鬼”这个词在我国指的是幽灵,但传入扶桑后却用于指示和朝廷对抗的虾夷人、肃慎人。大将军坂上田村麻吕征讨虾夷事件就被冠以封印鬼门的名义,因为虾夷人居住在扶桑本州东北部,按照华夏流传的说法,东北正是鬼门方位。还有源赖光土蜘蛛退治故事中出现的土蜘蛛,原型是穴居的土著民族。
平安时代其实并不平安,这个时代发生过许多天灾人祸,如:安元大火、鹿谷阴谋、承平之乱、天庆之乱等等。由于此时阴阳道盛行,所以这些事件通通被解释成妖魔鬼怪作祟,由此还产生了“平安时代四大怨灵”:菅原道真、平将门、早良亲王、崇德天皇,其实就是四大背锅王。
不过这些人呢,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本事的,扶桑老百姓迷信,华夏老百姓也不差,所以这个时候就能看出公孙胜和乔道清等人存在的好处了。
“没关系,在梁山的兵锋面前,任何魑魅魍魉都得给我后退,而且我还有你们相助,接下来,公孙兄弟,乔兄弟,你们要顶在前面了。什么狗屁的阴阳师,全都给我灭了,愿意归顺的,让他跟着你们学习道法,把我中原道家文化传播出去,反之杀无赦!”
曹岩冷冷的说道。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273+274。混乱的扶桑()
既然已经定下了进攻扶桑过全境的计划,梁山人马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粮草,兵甲,武器,火炮梁山登岛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的时间里,梁山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首先,他们建立了居住点,滨海小镇,以及四个军寨。
其次,他们开辟了大片的农田,为了让所有登岛的人有足够的休养生息的时间,数年内,梁山都不准备征收农税,甚至可能还要再减产之年予以补贴。
再次,武器方面的进步是比较大的,尤其是火炮。之前的火炮完全是铜铸的,太软,连续打多炮之后,炮管就会发生融化的迹象。曹岩在这方面完全没有发言权,他也不懂得这些东西,不过他也知道什么叫合金,他将合金的概念教给了梁山的铁匠,由他们自己去实验,目前已经能够稳定制造三种合金钢,其中有一种就是火炮专用钢材。
最后,梁山人马在这一年时间里,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弄到了不少俘虏。附录中,有会说汉语的,已经被梁山重点关押起来。这些人负责日常的情报翻译,梁山答应给予他们好的生活,但前提是要将扶桑国拿下来,在此之前,这些人是不可能被放出去的。
而有了这些人的存在,扶桑国的情报越来越充实,梁山也渐渐的弄清楚了这扶桑国近几百年的历史以及目前的状况。
说起来,别看这扶桑国孤悬海外,面积也不大,人口也不多,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家,内部却混乱不堪。
大约是二百年前左右,扶桑国内几乎同时发生了两大叛乱事件——“平将门之乱”与“藤原纯友之乱”。
前者发生在承平5年,后者发生于天庆2年,故史称“承平、天庆之乱”。平将门属于桓武平氏一族,定居下总地方,承平5年的时候,其与同族发生内讧,朝廷进行干预。为此他纠集反抗国衙的关东武士驱走关东北部地方官,并在4年之后宣布关东八国独立,在下总猿岛筑起宫殿,自称新皇。
得到这个消息后,变得有些惊慌的扶桑朝廷于公元立刻派军征讨,但征讨军未到,叛乱已被平氏同族平贞盛和下野押领使藤原秀乡平息,这两人都是地方武士。藤原纯友是伊豫国的“椽”,承平5年时率千余只船发动叛乱,袭击淡路、赞歧两国国府,迈进九州大宰府。6年后被源经基平息。
连续发生的“承平、天庆之乱”说明,扶桑朝廷此时已无力镇压叛乱,必须借助地方武士的力量了。
从这时起,地方武士的实力也开始得到中央的承认。
此后,又发生了开始于房总而又迅速扩展到上总、武藏地方的“平忠常之乱”,朝廷在派出的将领表现无能之后,又改派了清和源氏一族的源赖信,得以迅速解决了问题。这里比较搞笑的是,据说当时源赖信解决此时的时候,只以他的名号就使平忠常丧胆,不战而降。从此,平氏势力在关东便被源氏取代。二三十年之后,东北地方相继发生安倍、清源两氏的叛乱——“前九年之役”与“后三年之役”。
由于扶桑朝廷先后起用了源赖信之子源赖义及其孙源义家,两次叛乱才得以平定。
但也因此,源氏势力从关东地方又扩展到东北地方。
在这期间,源氏同关东武士“生死与共”、“团结如一”地进行了战斗,结下牢固的封建主从关系。
源义家威名大振,越来越多的关东地方在乡领主、名主象从前对待藤原氏摄关家那样,向源氏寄进土地,请求保护,朝廷对此感到恐惧,以至发令禁止。
原来仅仅由出身畿内地方的名主武士组成的源氏武士团,如今已经成长为以源义家那样“武士栋梁”为核心的,在广阔地区拥有势力的强大的武士团了。公卿贵族面对现实虽然不得不承认源氏的武力,但对源氏武士团首领仍以身份卑微而加以歧视,封闭其进入中央政界之门。
源氏势力至源义家时达到顶点,此后便走向下坡。
与此同时,桓武平氏虽由于平忠常之乱而失掉关东地盘,但从在平定平将门之乱中获有战功的平贞盛之子平维衡时起,把根据地转移到近畿地方之一隅伊贺、伊势之地,被称为“伊势平氏”,而自维衡的曾孙平正盛、正盛之子忠盛时起,开始与院政政权结合,进入中央政界。
另一方面,除了皇室同摄关家的矛盾外,在上皇与天皇之间以及藤原氏内部也都存在着矛盾,并且这些矛盾又总是和新兴的源氏、平氏两大武士集团之间,每一个武士集团内部的矛盾纠缠在一起。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的发展,终于导致保元元年的“保元之乱”和平治元年的“平治之乱”两次大混战。
在“保元之乱”中,依靠源为义、源为朝父子及平忠正等人兵力的崇德上皇,左大臣藤原赖长一派,被借助于源为义之子源义朝和平忠正外甥平清盛兵力的后白河天皇,藤原赖长之兄关白藤原忠通一派击败。这使贵族们认识到,不只地方之乱,就是中央皇族、贵族之间的对立,不依靠武士力量也是不能解决的。此后平清盛受到后白河院重用,扶摇直上,这又加剧了平清盛与源义朝之间的矛盾。在3年后的“平治之乱”中,平清盛终于击败了他的对手,源义朝在逃亡中被杀,其子年方13岁的源赖朝幸免于难,被流放到伊豆。
同时,保元、平治之乱也为平氏掌权铺平了道路。
那么这个平氏到底有多厉害呢?
历史上的公元1167年,平清盛取得太政大臣之职,官邸设在京都的六波罗地方,在那里发号施令,所以他的政权史称六波罗政权。平清盛从贵族、寺社那里夺取庄园,把以畿内,西国为中心的500多所庄园和达全国半数以上的知行国弄到自己手里,任命自己的家臣为领国的国司,任命顺从平氏的武士担任一部分贵族庄园的“地头”,令其管理。另外,和采取闭关政策的贵族政权不同,平氏政权采取与南宋政权通好的政策,积极推进日中贸易。为便于南宋大型船只驶入濑户内海,曾动工开凿音户海峡,还在摄津的福原筑港,使它成为对南宋贸易的重要港口。嘉应2年,平清盛在福原别庄劝后白河法皇接见当时在日的南宋商人。南宋商人回国后立即将平清盛的行动向明州刺史报告,于是大宋在承安2年赐给日本朝廷碟状和礼品,应求扩大贸易规模。所以说平清盛对促进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方面,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平氏政权的革新作为极其有限,平清盛所追求的也主要是骄奢淫逸的贵族生活及其一族的利益。
他没有改变原有的国家机构,只是巧妙地利用天皇、法皇、贵族间的对立而发展自己势力。
他没有制定出对于捍卫新兴武士封建主利益有着决定意义的政策。向贵族庄园派置“地头”,虽然可说是后来镰仓幕府“地头制”的先驱,但这种地头权限很小,是不能违背贵族庄园主的意志的。平清盛的保守政策使地方武士团很快丧失了对他的信赖,在经济上遭到损失并在政治上受到打击的后白河院、摄关家以及南都北岭的比睿山、兴福寺、延历寺等大寺院,自然也越来越增加了对平清盛的反感,终于在治承元年发生了受法皇指示的一伙贵族密谋打倒平氏的事件。
事件平息后,平清盛加强了恐怖统治,但反平氏政权的势力却日益增大。
一直到治承4年,也就是公元1180年,当时在中央的源赖政首先举兵,并以后白河法皇之子以仁王的名义号令各国源氏起事。源氏栋梁源赖朝举兵于流放地伊豆,堂弟源义仲举兵于信浓,源赖朝在相模的石桥山败于平氏军队,逃往安房,但旋即于同年10月率关东大小武士团在富士川之战中大败平氏军队,畿内及其他各国的武士也都乘机纷纷起来为夺取公领和庄园而战斗。
治承5年,平清盛在四面楚歌声中病死。
内乱扩展至九州和四国,几乎遍及全国。
寿永2年,源义仲进逼京都,平宗盛携年仅6岁的安德天皇仓惶出走西国,后鸟羽天皇在京都即位,于是出现东西两天皇。
同年,源义仲进入京都,后白河天皇挑动源义仲和源赖朝两虎相争,正在致力于巩固自己根据地镰仓的源赖朝,于寿永3年派其弟源赖范和源义经率军西上,灭义仲于粟津,2月败平宗盛于播磨的一谷。文治元年2月再败平氏于赞歧的屋岛,最后,3月于长门坛浦海域全歼平氏军队,扶桑的平安时代至此结束。
平安时代之前的时代是奈良时代。
自从废止遣唐使之后,发展了扶桑独特的国风文化。
天应元年桓武天皇即位,自此开始推行新政,一扫佛教政治的流弊,将律令政治推向了前台,这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天皇迁都平安京,奠定了后来1100年间作为扶桑首都的基础,扶桑史上很重视这次迁都,以此作为划分时代的标志。与前代的奈良时代相呼应,把自此开始到镰仓武家政权成立以前的400年称为平安时代。
藤原氏以外戚身分干政,从801年起计至1068年后三条天皇登基,长达两百余年,名义上扶桑是天皇集权,但大部分时间都是由藤原北家所操控,是为摄关政治。可以说是扶桑政治史上的倒退。摄关家族控制了朝廷要职,律令制度形同虚设。这样使天皇大权旁落更间接造成了后来武家政治与幕府专权的情况。在平安时代中武士阶层得到发展,到这个时代的后期,武士阶层从贵族手中夺取了权力,建立了幕府。
自1068年后三条天皇登基起,至1156年崇德天皇时保元之乱为止,天皇才宣告掌握回实权。
此后大权却又旁落在平清盛手中。
直至源平合战中平氏一家被源氏家族打败,又再被源赖朝掌握实权,自此进入了镰仓时代。
可以说,整个平安时代,扶桑国内都是一片混乱。但在混乱之中,其实也是有所发展的。
比如说佛教和神道之间的关系,起先,因为初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