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6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实际上,姜凤翔也不确定,这些都只是丞相的原话而已。

    仅仅一两日的功夫,苗晋卿惊讶的发现,大食军营里果然有了动静,似乎在酝酿着什么,至于是不是撤兵,一时间也难以确定。

    这两日对优素福而言,实在是难过极了,原本大好的局面突然一朝尽丧,让他很难接受摆在面前的结果。

    不过,优素福毕竟是领兵的主帅,不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广泛传播出去,他将自己的心腹伊兹从大斗拔谷召唤了回来,此前的预料出错,唐朝援兵从凉州方向先后而来。

    至于此时凉州的情况,恐怕已经被唐兵攻陷,留在那里的突骑施人,应该已经兵败,不过这些草原上的野蛮人向来叛降不定,更何况他们与唐朝也一直不清不楚,就算兵败了对联军也不会伤筋动骨。

    作为呼罗珊总督使者的麦吉德为大食联军当前的处境感到很是不安,他希望优素福能派出精锐兵马将若水北岸的那股唐兵消灭掉,就算无法消灭,将其打败并驱逐也是可以接受的。

    “军心已经浮动,如果再不做些什么,战局将会对我们越来越不利”

    看着喋喋不休的麦吉德,优素福的脸上依旧挂着优雅的微笑,但他的心里实际上已经将这个阉人骂了个狗血临头。

    麦吉德是呼罗珊总督派来的监视者,如果优素福一直都保持着优势,他也乐得做个什么都不管的使者。但是,现在的情况显然不像优素福描绘的那么完美,便是时候利用自己本就拥有的权力了。

    直到麦吉德停止了唠叨,优素福才缓缓的沉声说道:

    “麦吉德,你知道的,现在的情况屡次出乎意料,如果在敌情不明的时候,贸然行动,很可能还会有”

    不等他说完,麦吉德就摆着手,反驳道:

    “不不不,现在出兵,绝不是敌情不明的冒进,关键要打败若水北岸的唐兵,将消沉下去的士气提上来!”

    麦吉德的话也有道理,不过优素福则认为自己的理由更加充分,他用兵向来是谋定而动,一旦不能确定敌情虚实,任何盲动都可能导致更大的失败。

    更何况,现在就算进击若水北岸的那一万唐兵,谁又能保证会不会一战而胜?谁又能保证没有伏兵突然出现呢?

    就在优素福与麦吉德争执的同时,身上多处负伤的张元佐已经大致恢复了精力,他所受的伤多数都是皮外伤,对于他这个皮糙肉厚的老卒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而且,虽然张元佐的部众损失惨重,但毕竟只是一少部分,中途分兵保证了大多数兵力可以分散突围,现在将部众重新收拢也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午时之前,第一批将近一千人的骑兵赶了过来,张元佐立即决定带着刚刚收拢的部众对大食人进行袭扰。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收降哈西姆() 
    以姜凤翔的本意是让张元佐一边收拢分散的部众,一边进行修整,不过现在看他急着打翻身仗,也不好继续劝阻。毕竟自己和张元佐不熟,如果劝的过火了,还要让人以为自己有意争功呢。

    所以,姜凤翔改以支持其战马和武器,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的节奏,仅仅第一天,就为张元佐的部众补充了大量的火器,其中为数最多的就是改良以后更加便携的霹雳炮。

    而且,为了明晰用途,在丞相的亲自干预下,已经改名为*。

    顾名而思义,*自然是持在手中的火器。

    张元佐本来对火器并不是很感兴趣,一般也只用来作为辅助手段,真正仰仗的还是骑兵的骑射功夫。而三天前若水北岸的那场激战彻底改变了他对火器的认知,大食兵甚至都没能近得唐兵之身,仅仅用各式火器就将他们打的溃败逃命。

    当然,大食人不仅仅是败在了火器上,更主要的原因是大食主将无意在那一日决战,所以才草草收兵。

    但火器的威力却是实打实的展现出来了。

    于是,张元佐要求麾下每一个士兵必须携带超过十枚以上的*。*虽然做过轻量化的改良,可毕竟还是分量不轻,一旦携带了此物,势必要影响箭矢弓弩的数量。

    不过,张元佐自有计较,这种东西不但可以徒手投掷,还能用皮带抛射,抛射的距离则要超过徒手投掷的两倍不止,几乎可以与普通的骑弓相当了,就算比骑弩还差了很远,但也足以可堪一用了。

    出了姜凤翔的军营,张元佐第一个就把目标瞄准了那一日有诈降嫌疑的哈西姆所部。

    而哈西姆此时正抓耳挠晒的犯愁如何才能献上投名状。为此还不惜犯险,亲自到优素福的军营里走了一遭。可惜并没能如愿的见到优素福,甚至还被其营中的部将羞辱奚落了一番。

    现如今,所有的大食兵都撤到了张掖河南岸,独独将哈西姆留在了北岸,名为监视,实际上就是任其自生自灭。

    怏怏的回到军中以后,哈西姆长吁短叹,正一筹莫展间,便得报有一支唐兵急掠而来。

    “不是说好了等着我纳投名状吗?如何,如何出尔反尔?”

    哈西姆颤抖的自言自语着。

    “走,去看看!”

    当他来到阵前时,却发现这支骑兵不正是曾经将其打的全军覆没的那支骑兵吗?

    一瞬间的功夫,哈西姆脸色数度变化,念头也转了几十上百个,一个主意最终浮出水面。

    这个张元佐倒是个敢打敢杀的骁将,却又绝非莽撞的人,既然那个叫做姜凤翔的唐将不肯收降自己,何不投降此人呢?

    既然此前被俘时打过交道,现在说话反而更容易了。

    “快,派人去,就说我要投降!”

    自打被优素福抛弃了以后,跟随哈西姆的这些部众几乎就成了丧家之犬,而唐朝的将军又对他们态度存疑,一时间在战场的夹缝中进退两难,现在见到自家的将军有了决断,一个个心里又涌起了勃勃的希望。

    张元佐本来是存了一肚子的气,冲着哈西姆所部而来,就是要捡软柿子捏,哪成想还没等捏捏呢,对方就已经派人来商谈投降了。

    实际上姜凤翔对哈西姆的投降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所以并没当真,是以也没有多做宣扬。张元佐并不知道哈西姆曾经打算投降姜凤翔,现在得知这个出尔反尔的家伙打算投降自己,嘴角就泛起了嘲弄的冷笑。

    “这个家伙反复无常,先打了再说!”

    张元佐心里正憋着一股闷气无处发泄,现在哈西姆不配合自己,他自然不会乐意。

    然则,张元佐这股闷气注定发泄不出来,哈西姆竟下令所部弃营沿河而走。

    双方都是骑兵,你追我赶,不耗上个一两天,短时间内是无法打起来的,这与张元佐的初衷是相悖的。于是,他断然下令停止追击,只是命少部分人进入哈西姆放弃的营垒中查看还有什么可以用得上的物资。

    不过,就在他放弃了追击以后,哈西姆的使者居然又来了,而且还是商谈投降事宜。

    张元佐不禁苦笑,暗道哈西姆当真是个怪胎,心中的想法和初衷也不由得有了改变,于是直截了当的告诉那使者,若要投降,就让哈西姆亲自来请罪。

    大约过了小半个时辰,哈西姆竟真的来了,身边仅仅带了四个随从。

    “此前张某放过你,现在又因何要背弃旧主呢?”

    唐人因为自幼受到的教育和熏陶,对忠诚是格外的看重的,而哈西姆是波斯贵族,虽然为了讨好大食人不但改信了大食教,还改了大食名字,可骨子里对大食是没有归属感的。更何况,无论刚刚开化的大食还是波斯人,都不想唐人那样,对忠诚的苛刻几乎到了变态的地步。

    崇尚强者,做强者的仆人,非但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反而是绝大多数人认为最明智的选择,并不会遭受道德上的谴责。

    “将军是小人所见过的最勇敢善战的将军,就像天上的苍鹰,小人愿做将军最忠实的仆人!”

    哈西姆说这些话的时候面色不红,心不跳,张元佐都觉得有些肉麻,但他竟然接受了哈西姆的投降。

    “既然你愿意归顺我大唐……”

    就在张元佐字斟句酌之际,哈西姆竟抢着说道:

    “小人知道,要纳投名状嘛……”

    “投名状?”

    张元佐大觉奇怪,不知道何以提及投名状。

    “我大*中又不是山中草寇,要什么投名状?只要你从此以后一心一意归顺效忠我大唐,张某可以保证你荣华富贵!”

    这话张元佐说的有些大了,他也不过是个小小的郎将,在政治斗争激烈的唐朝,能够自保善终就算烧高香了,又怎么能保证别人的荣华富贵呢?

    不过,以大话来笼络这种出尔反尔的大食人,张元佐可没有半点犹豫和心理障碍。

    果然,哈西姆在得知了张元佐的态度以后笑的合不拢嘴,并指天指地发誓,一定做他最忠实的仆人!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南岸的夜袭() 
    除了指天指地的要做最忠实的仆人,哈西姆还惦记着投名状的事,在姜凤翔那里受到的冷遇,一直给了他极深的印象。这让哈西姆有些偏执的认为,也许唐人很重视所谓的投名状。

    “将军,小人愿为将军纳上投名状!”

    张元佐愣了一下,继而哈哈大笑。

    “好吧,说说你的投名状。”

    原来,哈西姆这几天一直严密的注意着南岸的 动向,大食军大本营频繁调动,所以他断定优素福一定有什么新的举措。今日一早,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果不其然,原本围城的大军开始收缩,张掖各门都陆续解除围城。

    以哈西姆分析,这是受到了唐朝援兵的影响,随时准备应付唐兵的攻击,以防止被各个击破。

    现在两军之间尚有一河之隔,使得优素福可以从容调度,不过张掖河与若水的水量不大,深度只到正常成年人的腰部,所以渡河也不是什么难以达到的事。

    哈西姆的打算就是趁着大食军频繁调动的当口,偷偷摸上去,逮着没有防备的人马狠狠咬上一口。

    这一次,他将目标选在了张掖的北部。为了威慑唐朝兵马,北部的大食军尚能基本维持,但也只是表面样子。哈西姆由于在军中有熟人,所以了解了其中的秘密。

    大食军在张掖以北的驻军只是维持了表面上的稳定,实际上已经军心浮动。这与优素福的决断有关,如果其他各部的兵马没有这么频繁调动,军心也会维持在此前的基准之上。

    只是那日经过了唐朝兵马的炮击以后,对大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对张掖的撤围,由不得军心不浮动。

    哈西姆将目标瞄准了位于张掖河南岸的一支驻军,这支驻军更多的作用是为了威慑和监视。威慑的目标是谁,监视的目标是谁,他自然都心中了然。

    哈西姆一颗心恨不得生有七孔,玲珑剔透,怎么看不明白优素福对自己的不信任。

    如果优素福但能对自己好一点,他也不会频繁的生出叛乱之心,可优素福不但让他去送死,还派人监视着他去送死,这就难以容忍了。

    因此,这股监视的大食军自然就成了他送到张元佐手中的“投名状”。

    如果仅仅有哈西姆自己,他未必敢掩杀过去,现在多了张元佐生猛的骑兵,便自信没什么做不到的了,至少干掉那股南岸的兵马还是绰绰有余的。

    张元佐神色凝重的听完了哈西姆的描述,便第一时间带着人到北岸的一处高地去瞭望情况,同时又遣人化妆以后偷偷的到南岸侦查。经过了小半日的确定,已经基本确定了军情与之描述的相差无多。

    于是,张元佐决定引兵夜袭。夜间袭扰是唐兵的拿手好戏,尤其是对付大食人。

    经过了这大半个月的纵横袭扰,张元佐已经发现了大食人的规律,夜间很少作战,只要能瞅准了机会,以小博大也不是不能。

    而且,大食军鱼龙混杂,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也各不一样。比如大食人自己,就有着不俗的战斗力,依附大食人的草原蛮族也与之相差不多。

    最弱的就是那些被大食人征服已久的波斯人,打仗从来不积极,逃命和投降却是最积极的。

    比如此前驻守酒泉的大食军,还有面前的哈西姆,几次三番的叛降反复,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不过,就算是夜袭,哈西姆也不打算硬冲硬打,他认识南岸的守将阿布,与之保持了比较频繁的联系。而且,这个阿布并非是足智多谋的人,有心算无心,说不定还能将其鼓动起来,与自己一并降了唐人。

    此消彼长之下,便会有越来越多的波斯人选择归顺唐朝。

    只要形成了规模就会变为一种人所共选的趋势,毕竟波斯人作为被征服的民族对大食的忠诚与归属并不强烈。

    哈西姆自己就是例子,他虽然作为波斯的旧贵族得到了大食的重用,但出身带来的骨子里的自卑是无论如何都难以磨灭的。那些交横跋扈的大食贵族向来瞧不起他们,比如优素福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正因为没有归属感,才导致了哈西姆反反复复的叛降不定。就算呼罗珊总督阿巴斯对他比较重用,但阿巴斯毕竟年岁大了,身体还能撑持着几日?否则,阿巴斯又怎么可能不亲自率军东征呢?

    优素福作为阿拔斯王朝年轻一代,是极有能力和前途的,阿巴斯死后被泰西封朝廷任命为呼罗珊总督是迟早的事。有着这样一个骄傲跋扈的人骑在自己头顶上,怎么还能有将来呢?

    叛降不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这种焦虑使然。

    入夜,哈西姆以押送缴获物资为借口,派人与阿布接触。

    张元佐质疑,夜半运送缴获物资,除非南岸的主将是傻子,否则又怎么可能如此容易的就得逞呢?

    哈西姆登时得意的表示:

    “将军可能还不知道,小人为了等这一天,可不止一次也送物资过去呢,南岸的阿布起初也不相信,但有了几次先例之后,也就渐渐的失去了警惕之心。今夜的成功率挡在七成以上。”

    但凡打仗,只有五成以上的胜算就已经可以当做必胜之战了,如果这个把握可以维持在七成以上,那就找不到任何退缩的理由。

    张元佐点了点头,认可了哈西姆的说法。

    不过,哈西姆的作为还是让张元佐吃了一惊。

    他居然提出来,让张元佐押后坐镇,看着自己如何趁夜收服南岸的那数千兵马。

    这既有证明自己的意思,也是为了让张元佐放心,等于间接的表达了自己所谓的忠心。

    当然,这也是张元佐不放心的地方,以哈西姆此前的所作所为,他自然很难毫无保留的与之并肩作战,而在白日间确定的夜袭计划里,也没打算让哈西姆的部众与自己一同出击。

    张元佐无疑是自信的,但哈西姆提出的这个意见,他也是无论如何不会拒绝的。

    夜袭开始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兄弟夜袭营() 
    阿布听说哈西姆又送来了缴获的物资,不疑有他,毕竟此前数日实打实的缴获物资都是在夜间送来的,这一次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当他带着数百名随从赶到张掖河南岸边交割物资时,却发现自己中伏了,两翼有数不清的骑兵迂回运动着,一旦有人打算逃走,便立时引来一阵箭雨。

    阿布大感恐惧,本来是交割缴获物资的,怎么就中了埋伏呢?

    “哈西姆兄弟,是我,阿布啊……咱们,咱们是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