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牛摸着唐品的脸道:“嗯,活到长命百岁。”
让了保护唐品,阿牛亲自去制铁的地方,在哪里呆了一个多月,唐品想去看阿牛,都被拦住,不得出村子,唐品要是不听,老子姑姑还有村民们就会坐着大哭,紧跟在身后,唐品被烦的不行,只好乖乖的呆在家里。
阿牛一个多月时间里,只回来过一次,吃了几大碗唐品煮的饭菜,一夜疯狂后,天刚亮又走了,唐品咬着被子哀怨,没有阿牛在身边的日子,特别的难过,度日如年啊。
姑姑改行在酿酒,订单多的接不完,酿酒又要一定的时间,姑姑恨不得十二个时辰都不睡,就为了能多酿酒出来,一个多月后,阿牛回来了,在家里呆了五天,主要是回来跟唐品谈论制铁的事,新的铁制出来了,但跟唐品说的还有点出入,阿牛手里拿着一大堆纸,都是记录的制铁事项,唐品皱眉着了一夜,知道早一天完成,就能多救几个人。
唐品补充了很多,铁的制造引起了皇上的关注,都被阿牛顶了下来,就算是皇上怀疑,也不能直接来问,阿牛接手了制铁的发明,官老爷跑富贵村跑的更加的多,恨不得住在富贵村,官兵都调了一半来保护,阿牛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唐品的安全,官老爷为了配合阿牛,也是尽心尽力了。
唐品做了很多点心,打包好让阿牛带上,在外面不比家里,生活都要差很多,不管官老爷怎么配合,生活方面也是跟着大家一起,而且现在那里还是重点守护,就连官老爷都进不去,被军队接管,任何事情,都直接快书到皇上手里。
阿牛背着点心,亲了亲唐品,牵着的手怎么也不舍得放开,唐品一直送到了大道上,都送出第三个村了,唐品还没有要回去的意思,阿牛扯紧唐吕的衣服,抱在怀里深呼吸,温柔的道:“回去吧,制铁的事完成,第一时间就回来富贵村。”
“秋收很快又要到了,地里的事就不要去干。”阿牛道:“天冷就少出门,不要让我担心。”
唐品很乖的道:“我等你回来。”
阿牛又抱着唐品很久才放手,头也不回的快速离开,生怕回头后,就不想走了,官老爷带着官兵不是护送阿牛,是护送唐品,老头和姑姑紧跟在身后,伸长了脖子望向阿牛离去的背景,唐品傻傻的站在原地,等完全看不见了,这才一步三回头的往回走。
大家都以为唐品性格娇弱,却不知道,唐品在大唐唯一能说真心话的人,就是阿牛一个,到这里见到的第一个人,也是阿牛,唐品总归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阿牛的依赖很深,能快乐的活到现在,也是因为有阿牛在身边。
唐品每天坐在家门口,都不怎么说话,看着天空发呆,看着外面忙碌的村民发呆,看着放学打闹的学生发呆,有时一坐就一整天,没有人会打扰唐品,姑姑把家里的都交给仆人,专心守着唐品,小家伙学着爬,时不时的会爬到唐品面前来,流着口水对唐品笑。
秋收时,饿民们拿到了工钱和粮食,纷纷往家里赶,成堆的粮食让村民们笑开怀,皇上更是急,早早的就调来军队,把税收走了,粮食一夜之间少了一半,富贵城的村民都瞪着眼睛,恨不得把军队手里拿着的粮食瞪出来。
官老爷十里八乡的去说情,挽回皇上的脸面,还好大家都是气一下就算了,也没有真的要跟皇上过不去,这粮食也是老天给的,只要能这样收成到粮食,皇上要收就来收吧,留下的够吃还能拿去卖。
军队的做用变成了收税,全大唐收上来,把粮仓第一次装满,这是开国以来的第一次,皇上在上朝时感动的连连说是老天开眼,让大唐丰衣足食,其实离这个丰衣足食还很远,但对几千年来,这是饥饿到温饱的转折,不下几年,全大唐都将有存粮。
今年的秋收,在大唐上下都欢庆三天,皇上在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吃地瓜土豆,白米饭更是吃了两碗,皇上都带头吃了,还有谁敢不吃,文武百官家里一时间都采买地瓜土豆大米等粮食,为大唐的多种粮食打开了市场。
富贵城里得到了皇上的美赞,一长串的美名,就是不见银子,连一粒大米都没有赏下来,官老爷拿着圣旨直叹气,累死累活的,就一些虚名,学者读书人更是对富贵城写了不少的美文,一开始大家还高兴的睡不着,觉得被皇上美赞是顶天大的事,慢慢的,圣旨收的多了,大家都觉得没意思,还没有家里多几粒米来的有用处。
第42章 朝廷官员的到来()
富贵城对道路和河道都花了不少的心思,商业对道路很重要,没有一条宽大的道路,有商品都拉不出去卖,富贵城这两年来的饿民都多的数不清,都叫去修道路去了,河道更是重要,开荒出来的土地,要是下场大雨就把粮食淹没了,都没处哭去,还有浇地也要用到水,水系的修建更是马虎不得。
因为开荒有点多,山里的树木也砍了不少,唐品让官老爷把山面都建起一面石墙,不会有水土流失这些问题,整个富贵城都在两年的时间里成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干旱不怕,有藏水,洪水不怕,有水系完善,商业的发展更是繁荣,人口直超京城。
官府贴纸招工,要女工,每月有工作有吃食还有放一天假,富贵城里的人都种地去了,不然都是忙着自家的生意,真的抽不出人,官府的招工贴到了领城,招收了五千名女工,都是做羊毛衫的,大量的羊毛被运进了富贵城,就这一项收入,就比过两城的税收,朝廷没有收回这项产业,而是让富贵城来完成,交换的事都朝廷拿去了,却留下了羊毛产业,官老爷不止一次来阿牛和唐品面前哭诉,朝廷送来的一车羊毛的价格就要了羊毛布的一半,阿牛和唐品时,羊毛差不多是白送,朝廷这是看准了官老爷不敢吱声,把麻烦事都丢过来,只管收银子走。
年关将近之时,有朝廷的官员前来富贵城查看,官老爷穿着官服,早早就等在城门口,这两年来,还是第一次有朝廷官员进入富贵城,平时就连路过都没有,皇上重视富贵城,朝中官员是能躲就躲,出点差错都能怪罪在他们身上,官老爷以经不知道自己的上司是谁了,两年时间就换了不下十名上司,有事也不能通报上司,而是上报朝廷,直接送到皇上手里,官老爷连巴结上司的机会都没有。
官老爷也是想着这次见见自己的上司,朝廷官员来信说今早会到,还真是,官老爷才等了一小会,就见前面来人,朝廷官员从马车上出来,还离的很远,就下车走过来,官老爷还在不解中,朝廷官员先见过官老爷,这把官老爷吓了一大跳,按官级算,官老爷才是个最小的七品官员,别说是朝廷官员,就他的上极都有一大堆。
官老爷脚软的扶着朝廷官员进了官府,没想到朝廷官员马上拿出礼物,讨好的笑道:“一点手礼,都是京城的特产,听说大人在富贵城呆了七年都没有离开过,这次前来,特意带来给大人品尝。”
官老爷都不会说话了,接过礼物,感动的,都快要流泪了,皇上都没有一点特产赏下来,还是当官的了解当官的需要,京城的礼物啊,能一样吗?官老爷让厨子多加几样富贵城的吃食,点心糕点都排着上,茶水冒着清香,在冬天里,大厅里摆着几棵长的很好的西红柿,西红柿红果果的挂在枝上,朝廷官员眼睛都不够看了,这也好奇,那也新鲜,对桌上的吃食,更是一样都不放过。
晚饭时,一大桌的菜,青菜让朝廷官员惊呼连连,烤鸭更是吃了半只,卤味都想着打包了,官老爷笑笑,让朝廷官员随便吃,富贵城不比京城,吃食会差很多,朝廷官员脸都红了,不好意思的道:“在皇城里,在皇宫里,都吃不到这样的美食,在富贵城当官,比在皇城当官好啊。”
官老爷听了都快哭了,这富贵城就是皇上丢麻烦的地方,不升官不赏银,还整天想着怎么把富贵城的银子都拿走,说出来都是一把心酸泪,还有数不清的饿民们会来,粮食收成都不够救济的,充儿流浪汉乞讨都往富贵城里送,军队粮草不足让富贵城帮着点,几千年来,哪个当官会遇到这样的事,官老爷连饭都吃不下了,直摇头。
朝廷官员一点架子都没有,是不敢有摆架子,官老爷的七品官在皇城都能横着走,没有人敢得罪他,皇上不止一次的称赞官老爷,称赞富贵城的人,这是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朝廷这次下来官员,都是皇上亲自挑选,一切以不打扰富贵城的生活来查看,很多地方,还进不准朝廷官员过问,就了解富贵城的生活条件。
朝廷官员第二天,比官老爷起的还要早,不打扰人的情况下,简单吃过早饭,带着一些官兵上街,城里的大街在大早上都很热闹,商人们等着城门打开,就进来拉商品,叫卖声也传的很远。
街上的商品比京城的还要多,朝廷官员吃了几份早餐,都觉得不错,一路跟着商人前往,朝廷官员混在中间,没人会因为这是官员而多看几眼或是让开路来,都是为了生活而劳作的人,都把官员当一般的人看。
朝廷官员问道:“这是去哪里?”
商人道:“去富贵村拉商品,上次来拉了一车粉条,卖的不错,现在再来拉多几车,在家里开了一间小店,专门来卖富贵村的粉条。”
朝廷官员问后面的商人道:“你又是去哪里的?”
另一名商人道:“也是去富贵村,订了一车茶叶,拉回老家去卖,那里读书人多,都喝这茶叶,其它地方没有。”
朝廷官员望着后面一排的商人道:“每天去富贵村拉商品的人很多吗?”
“是啊,在大唐就富贵村的商品最好卖,保准不会亏,大家都喜欢这里出的商品,价格也便宜,又好吃,领城的都来这里拉商品。”商人道。
朝廷官员点头,跟着商人一起,走了三个时辰的路,来到了宝贵村,刚好是学生们上学的时间,学生们在大道上跑来跑去,有商人的车子卡住了,学生们就跑去帮忙,有商品重的,也帮着推一下,还有好奇的学生跑过来问朝廷官员道:“你是官老爷的上司吗?”
朝廷官员笑着点头,学生们很有礼的问好,欢快的跑去上学,一名老头在学生的身后喊着大家要小心,手里还牵着比较小的孩子,一路上摇晃着去学堂,朝廷官员也走进学堂,学堂很大,里面还住着很多学生,先生们守在门口,清点着前来的学生,老头送来学生后,就去后面准备吃食,先生们看到朝廷官员,也只是点个头算是招呼。
第一堂课是教的数学,朝廷官员坐在最后面,听着先生们提出各种问题,下面的学生都能答出来,很多算法,就连朝廷官员都算不出来,吃惊的望着学生们,这都是十一二岁的孩子,就能有这般的学问。
第二堂课是背书,先生们泡了一杯茶放在桌子上,学生们一个一个的上去背,先生们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们答,不管答对还是答错,都不会受到处罚,先生们有时对背出课文和答出的学生训话,朝廷官员很是不解,对学生们背的课文,更是听都没有听过,一编文章中,都是佳句,能在皇城里当官,还能被皇上亲自选定来富贵城,学问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可是跟这些学生们背的课文来,朝廷官员却从来没有读过。
到了下课,朝廷官员上前问先生,先生道:“背出来和答出都是他会的,从他背书来看,昨晚上没有听话回去再重新背过,而这些文章,都是阿牛先生写出来的,出处在哪里,没有人知道,教学的方法,是按照唐品先生提出,不能死板的教学。”
朝廷官员道:“先生们都接受?”
先生咬牙道:“进入学堂的先生们都得接受才能来教书,很多是输给了唐品先生,自愿教学一年,真是污了读书人。”
朝廷官员傻眼,不敢再问下去,先生甩着衣袖,对口里的唐品先生和阿牛先生很是有怒言,对他这个官员,更是没有多看一眼,没有巴结,没有讨好,更没有忙着结交关系,好像呆在这个学堂比去皇城当官还重要。
第三堂课却是什么生物课,让学生们去学种田,观察粮食的生长,研究果树的果子,对动物也有研究,包含了很多,在朝廷官员眼里,这就是放养呢,好好的书不读,跑去学什么种田。
先生看上去是个学问高深的学者,朝廷官员上前问道:“为何让学生前来种田?”
先生黑着脸道:“是唐品先生提议,读书人就该坐在学堂里上课,种田有村民们来种,摆了,等粮食研究出来,吃饱了肚子,也算是对读书的用处。”
朝廷官员听着新鲜,道:“读书人的用处?不是为国家效力吗?”
先生道:“只会写几个字,背几编文章,念几首寺,能对国家有什么效力,读书识字除了这些,就要把学到了用出来,粮食的生长要是没有识字之人来记录,就不知道粮食的生长要求,这一年来,学堂对粮食的记录多很多种,分出了粮食的习性,对粮食生长要的环境和时间都有把握,现在村民们都按照这份记录来种地,过个几年,还会有更多的成果。”
朝廷官员吃惊:“让读书人来研究粮食?这从来没有过的事。”
先生道:“是啊,都是阿牛先生提出来的,就是污了读书人,也摆,有这份功劳,也不算是太难听,最多出去不说是教生物的先生。”
朝廷官员往学生们研究的作物里看去,连浇的水量都有记录,几个学生围着作物观察,种值的方法各种各样,还都写上了不认识的字,也就朝廷官员不认识,一名村民经过,指着其中的一棵作物道:“二号的快干死了,得多浇点水。”
学生抬起头来道:“这是花生,要干旱一点的沙地长出来才好吃,二号的研究就是看它能坑干到什么程度。”
朝廷官员别过学生,正是大中午的时候,学生们都放学去吃饭,有一些往村里跑,朝廷官员往前走,去最热闹的地方,小商街里人头蹿动,各种美食香味飘过来,朝廷官员买了好几份吃食,都吃的直点头,小商街后面就是一排大大的房子,里面有村民们走进走出,还拉出来好多的商品,朝廷官员想往里看看,被拦在了门口,很多商品只要富贵村里生产,没有教会大家,所有算是商业的机密,就是官员也不能看。
朝廷官员往小商街里去,就见学生们扒了一碗饭,就开始帮着商人们清点商品数银子记账,速度都很快,记的也很快,一个树枝串着几个珠子的长方形盘子,把打的啪啪响,商人和村民们都笑眯眯的看着学生记账,记完的账,就全部放起来,写上名子,说是每个月按这个记录来收商业税的。
大唐的商业一直都是不重视,可说是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可是在这里,还有官兵守着,收了商人商业税,官府不能不做为,得来看管,下雨天商品拉不出去,官兵们还要来帮忙,交易大的,还能请官兵来做证。
第43章 养不起官员()
在银子的做用下,商业得到了官府的许可,唐品当初交上商业税,绝不是单纯的给皇上送银子,而是寻求保护,让朝廷大力支持商业的发展,显明很成功,朝廷发起的商业税,收到了不少的银子,也让商人的地位提高了不少。
前往富贵村的村民家里,朝廷官员见到村民们正在吃饭,小孩子的碗里都能见到肉片,厨房里挂着羊肉干,家门口养着十来只鸡,蓝子里堆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