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东我做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江东我做主-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生唱的虽说比不上黄硕、黄舞蝶这种小女孩那样的宛转悠扬,不绝如缕,娓娓动听,但也是细若游丝、不断如带,恍如玉石之声,又如敲金击石,跟他那副病秧子模样完全不匹配,教人很难相信这声音是从他喉咙里发出来的。

    这货到底是谁,林家仁不知道,他只知道如果把他放在当今天朝之下的话,至少也是个音乐家,单就是他那一嗓子,还不说他那一身的病态,要知道审美这东西是很奇葩的存在,说不定就是这样能火!

    “他唱的什么?”

    好半天,林家仁才蹦出这么一句,本着尊重对方的原则,他可是等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出言询问玲的。

    没想到对方也是一愣一愣的,不知道是被这歌声完全吸引住了呢,还是无聊极了自顾自地想事情去了。回过神来之后,玲才答道:“啊,我不知道。”

    别说她没听书生在唱什么了,就是她听了,估计也分辨不清对方含糊不清、拖音又巨长的词都是些什么。

    玲的回答显然是不能让林家仁满意的,也是不能让耳朵灵敏度超高的书生满意的。是的,书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因此现在显得很尴尬。

    “那个啥,这位兄台,你唱的很好,歌嘛,唱的就是一个意境,有没有歌词都一样!”

    林家仁的安慰却起到了反效果,书生脸皮本来就薄,此刻更加是以为自己的歌声不堪入耳,懊恼着自己选择了这么一个让他们回头的方式。

    “这位大哥,你别误会了我兄长的意思,他是说你的歌真的是很好听的!”

    歌很好听,那就是说唱歌的人就……

    书生已经想找个地洞钻进去了。

    “喂喂,玲,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啊,本来我的话就容易引起误会了,你可倒好直接一耙子就把人给打死了!”

    “我才没有,我是怕他误会了!”

    ……

    在两人吵吵的几分钟里,书生的脸是一阵红一阵白,真是的,今天遇到的都是什么事啊!到了最后实在是忍不住兄妹二人明目张胆的调戏了,终于出言阻止:“不、不要吵了!”

    迎着两人奇怪的眼神,书生继续说道:“兄妹、就应该、和睦友爱,不应吵架!”

    “玲啊,你有没有发现,这位兄台一字一顿的严肃样子……”

    “嗯,用你的话说,那就是,很可爱。”

    “……”搞了半天,这俩人还是在耍我!书生觉得再这么下去自己离哭出来已经不远了。

    “那个,抱歉抱歉,好像玩笑开的有点过了,兄台不要介意啊,在此我代这个不成器的妹妹,给你赔礼了。”说着,林家仁拱手一拜,客客气气地道歉了。

    “嗯嗯,兄长说的是啊,在此小女子也代我这个童心未泯的哥哥,给小哥你陪个不是。”玲也学着林家仁的样子,拱手赔礼。

    这俩货是闹哪样?玩够了不玩了?最好如此。

    书生接受的教育肯定是循规蹈矩的古代传统教育一条龙,本着你既然赔礼了,我肯定不能不接受的原则,也是很快做出还礼。

    “对了还没来得及自我介绍呢,我叫庞冲,她叫庞玲,南郡人。初次见面还请多多指教!”林家仁确实是玩够了,既然对方没说医药费什么的而且对于自己的组团调/戏还那么配合,就姑且算个好人,可以认识认识,横竖现在也没别的事情。

    “哪里哪里,指教不敢当。”书生心想只要你不搞我就行了,“在下姓王名粲,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人。”

    王粲,这名字好熟悉,难道是“七子之冠冕”的那个王粲?

    “敢问王兄,刚才那个歌……”

    “正是在下拙作《矛俞新福歌》。”一般人说道自己作品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眉飞色舞恨不得多讲几句,可是王粲却是自嘲了起来:“难登大雅之堂的俗物罢了。”林家仁后来才知道,他是故意这么说的,原因倒也简单:他的作品受上层人物欣赏是事实没错,但是他们只是把王粲当做个乐师来看待,根本不可能给他他想要的政治舞台,更别说给他什么官职了,简单点说,他现在处于怀才不遇的阶段。

    这样一来,林家仁基本上可以确定对方就是那个王粲了。

    王粲,东汉末年乃至魏晋年间文学方面的杰出代表,“建安七子”之一,文采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史书记载“貌寝而体弱通侻”,直译的话是面貌丑陋而且体弱多病、做事随随便便。意译的话就是长相不咋地、体质很一般、但是不拘小节。兴趣除了写诗写歌写赋以外,还有个很奇葩的爱好,那就是喜欢听驴叫,一听驴叫就来精神,所以林家仁看书的时候对他印象很深。(就这段记载搞得我很怀疑这货是不是被写史书的人黑了,单指长相和爱好来说。)所谓的建安七子,有名的除了王粲以外,还有孔融,就是小时候让梨名垂千古从此登上历朝历代思想品德教科书的那位,好在没人在意他长大了做的那些事情(想知道的自己查,搜索“覆巢之下无完卵”就行了),顺便说一句这货是建安七子之首。“冠冕”却不是“首”,由此可见那个年代名声的确可以决定一些东西。

    陈琳,最有名的事情就是官渡之战前,写了一篇檄文骂了曹操祖宗十八代而且极其富有感染力,最后曹操还既往不咎让他替了郭嘉死后军师祭酒的位置。

    这些人不是奇才就是怪胎,反正个顶个的引领风骚。

    当然建安七子什么的,林家仁不怎么关心,他关心的是王粲的作品。这家伙真心是个奇人,不仅写诗词歌赋,还写小说。没错跟某k上面的苦逼写手一样写小说,不过人家不苦逼,人家写的很写意,《汉末英雄记》就是他的著作,但是全书已佚,只有些段落被录逸了下来,没能看到全本真的有点遗憾。

290 襄阳触感

    “这个世道朝身后看,是看不到什么光明的,在那里只有越来越多的黑暗和深陷其中便无法自拔的梦想。因此,只有前方,前方才有所谓的希望,我们要向前看才行!借由着从过去而来的种种遗憾和后悔,经验与教训,一往无前地走下去,唯有如此,未来才不至沧桑。”

    听着对方似有似无地表达着自己的种种怀才不遇之情,林家仁如是劝慰道。

    既然记起了对方是何人,林家仁自然是免不了动容的:“王兄既然少怀成为诗歌以咏志以辅佐明君,成为一代名臣的情怀,那么这些事情自然该看得开。”

    听到与自己初遇之人竟然有这么样的评价,王粲病体一震,腰不酸了,腿不痛了,走路也有劲了,几秒之后却突然垂首道:“庞公子见笑了,王粲那有那么大的志向,只求能在这刘皇叔领导的荆襄之地下一展所长,除此无他矣!”

    梦想是好的,可现实往往……王粲也是意识到自己短期之间恐怕无法有所好转,因此有此一答。

    玲暗自闪过奇怪之色,心说自己与林家仁均是第一次见得此人,三言两语之间王粲表现出来的最多是一些酸腐之气,怎么自己老板非要说人家志向远大,还要劝诫他安心等待?这绝不是普通的客气之语、相互吹捧之话,事实上正如王粲所说,他几乎真的算是籍籍无名之辈,否则也不会选在今天出来碰运气了。方才听其言论,大抵华而不实且诸多怨愤,委实让人很难有些许好感,恐怕他被排斥出“马屁圈子”也是情有可原的吧。

    基于以上想法,玲不由低声问道:“兄长何以像是对他闻名已久,恨不得说‘久仰久仰’的呢?你们何时见过么?”

    林家仁吐了吐舌头,总不能告诉你我在未来观史书听故事看电视的时候得知此君以后很牛逼的吧?只是岔开话题道:“你觉得他们这阵仗咱们还要等多久?”

    “不知道!”鉴于林家仁打哈哈的水平实在不怎么样,玲也直接表达着她的不满:“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呵呵呵,他要是仔细听了我的话,估计也得好一会儿才行呢。”

    “哼!”对于这种毫无技术含量可以的强硬插话,玲是很不屑的,但是目前还有外人在,她还是得稍微保证一下林家仁的面子,如果他有这东西的话:“嗯,是了是了,真不知道你都教了些什么,总觉得那家伙最近油腔滑调的,一会儿找找小盈,一会儿和小英说说,甚至连咱们义妹都没放过,话说这是在做练习么?”

    “呃,咱们换一个话题可好,你怎么不问问我让他去做些得人心的事情是怎么操作的呢?”

    “得了吧,我没兴趣。”

    “咳咳,那个。”听着两兄妹你一句我一句连珠炮似的对话,旁若无人丝毫不受任何人影响地对着拆台,王粲觉得自己在这儿很有意思了,当下表明要参与进来。但是这俩人是能容许第三者随便插入的么?显然是能的。

    王粲顺利插入之后,两人也不说话了,看着病受青年一个人折腾,直到他没趣了,也有人来叫林家仁了。当即王粲表示必将再次拜访,便自个儿走开了。

    “太守府乐师?他这名头可真够不错的……话说他知道我在哪住么,他找得到我么?他居然就那么说再拜访我了?难道他们这种人都是这么不可思议?”

    “喂喂,兄长,你还在自言自语些什么啊,你的大公子找我们,啊不对,主要是你过去啊,你准备让这人继续等你说完么?”对于神神叨叨的林家仁,玲还是忍不住提醒一下的。

    襄阳是荆州的经济政治中心,地处荆北,与宛城不远,正是基于此当年刘表才和张绣联盟,实实在在地对曹操形成了威胁。宛城这个地方是曹操的伤心地,典韦之事相信大家很熟悉,就不在多提了,更何况现在张绣已然投降曹操。

    从战国时代起,荆州就被称为蛮夷之地,到此时也没有多大改变,就连王粲这种高级文人在潦倒的时候都有点看不起这里,称之为“荆蛮”。当然,这个词主要是指荆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比交州好不到哪里去的地方。

    荆南人崇尚武风,以重峦叠嶂作为依托,在艰苦的土地上挣扎求存,那里的汉人,长期与当地的蛮夷部落作战,他们的历史就是蘸着血泪书写而成的。而荆北人则是尚文,这是逐步被中原文化所吸引的结果,一条长江将天南海北的各类人员集中到此相互影响兼容并包,作为荆北绝对中心的襄阳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尤其是东汉末年长达数十年的中原战乱,这里便成为了避难的最好地点(西川路太弯、不好走到,荆州可水路可陆路,地理位置又在正中而且口碑不错税收不高)。

    襄阳是一种典型的巨城,外部设有瓮城,内里还有内城,刘表的太守府都是内城中单独的一个堡垒,可以说前前后后共有五层防御。即外围三十里到五十里不等,数量众多的卫星城市、镶嵌在襄阳城墙之上的诸多瓮城、方圆数里的外城、易守难攻的内城、绝对龟壳防御的太守府,更别说星罗棋布的驻军、在城墙上雷打不动的守城器械了。

    比之会稽等城,襄阳就突出一个词——绝对的气派!

    此外,襄阳还有个别的地方没有区域划分观念。比如城东住的尽数贵人,基本上属于大臣高官士族的聚居地;城南则是有钱人家的富人区,这个富并不等于贵嘛,再说商人地位又低,所以这里是一个相对和谐的区域,有钱,但是也不敢乱来,这就是大多数商人的现状,家道中落的士族、赚了几个小钱的平民、中层官员将领之类的人员,也都喜欢往这里钻;而城西就要混乱一些,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这是必然的,在这里是各类郁郁不得志的、有才没才的,此地龙蛇混杂但却非乌烟瘴气,更有人说,如果你没体验过这三处地方,那么你就白来了襄阳;当然,最重要的肯定是北面,太守府的所在地,刘表及其亲信的住所,那里是全襄阳人都梦寐以求的地方。

    这只是内城,处于整个襄阳的北部,至于外城,住的主要就是军属、农奴以及平头百姓了。

291 调查和研究

    林家仁所住的地方,就是内城的城西,也就是那还没走进去就能看到怨气满天飞的一档子聚居区。说起来还是这丫自己申请的,一则由于刘琦刚回来事情多,也没时间跟他好好沟通,二则黄硕以及蔡夫人盛情相邀,虽然已经拒绝但是保不齐什么时候她们又跑来找自己了;三则现在还必须低调,也是示弱的一环,虽然蔡瑁知道了自己这一个被大公子请回来的人的存在,但是肯定以为只是一个小角色罢了,最多派人跟踪一下下就是了,过几天没什么特别的就会放弃的,那样林家仁才好帮刘琦才好开展今后的工作。

    总之,目前这个地方是租的,只有刘琦一个人知道,林家仁要了点日常开销外加活动经费之后,便嘱咐对方五日后再谈,他要趁此机会对襄阳的各势力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要搞清楚哪些是顽固分子,哪些跟蔡瑁不是铁板一块,哪些是可以团结的对象,哪些是不可靠的墙头草。

    这个地方,刘琦所在的太守府策马慢行一盏茶便可以达到,要找林家仁也是很方便。林家仁的新家虽然及不上他在会稽拟建的府邸规模那么大,但也算是城西中等偏上的地段和小宅了,反正横竖林家仁就两个人,小宅子带院子已经很知足了。

    此处也不算是平民的聚居区,但商业发达,似乎有种不成为的规矩在这里流行。比如城东和城南就鲜有见到这等规模的市集,那里的商业买卖主要还是靠店面,属于室内交易,大概富贵的人总是有所讲究吧。但这里不同,光用眼睛看就能感受到襄阳商业极其发达,旅运频繁,地摊、货摊、车摊,摊摊均摆,车运、船运、手运,运运皆达。

    不仅如此,亲自感受之后,更觉其物品种类玲琅满目、应有竟有,而且还物美价廉,比起会稽的繁荣度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地下那是发展中地区、地底就是未开发地区)。

    林家仁打着帮玲买胭脂水粉衣服等物的幌子,路过市集的时候,便目睹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正在出售,无论是活着的羊、猪等畜类(卖牛是犯法的),还是鸡鸭鹅等禽类,或者是奇形怪状的各种鱼类,应接不暇集中贩卖。至于马、驴等坐骑劳力一类,则是单独划出一块区域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监督贩卖,也就是说你要卖它们必须接受资格审核,得出示从商从政从军等相关证明才行,管制不可谓不严厉。

    接下来就是肉类市场,跟刚才所见的活物不同,这里的都是宰好了的各种肉、皮、骨头、血、筋,还有蛋、调料等副产品,一应俱全。

    再来就是陶土、原木、铁器以及各类手工制品,半成品、成品,除了规定不准卖的,什么都有。

    然后就是小吃店、酒家、面馆一类的,他们有店铺也有摆摊,不知道是不是遇上了赶集,总觉得是穿越之后所见之盛况空前。

    最后,也就是官方设立的管理市场监督的大本营,那里有坐班的官员、执勤的巡逻队、负责记录跑腿的文吏。甚至还有专司盐铁监察打击非法买卖的盐铁官,管理手工业的“司工”,管理动物类的“司马”,此司马非彼司马,只是个小吏罢了,还有专门仲裁纠纷的“司法”。

    来了这么久,还是首次听到这么新鲜的玩意儿,真是没想到襄阳的商业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连市场管理的各种机制都配备的差不多了,林家仁心道这刘表显然不算太差,商业如斯,钱肯定是花花地来啊。

    林家仁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