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跃农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良跃农门- 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席话说得阿妹头越发低下去了,阿秀叹气一声:“你好歹是个官太太了,在我面前低个什么劲儿的头?”

阿妹立马挺直了脖子,阿秀瞥了她一眼,道:“这才像话。”

阿荷道:“行了阿秀,阿妹都要走了,你就别数落她了。今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她自己知道的。是吧阿妹?”

阿妹感激地对自己三姐点点头,认真地说:“五姐说的话我都记得的,我……我会继续努力……”后边儿的声气儿像蚊子似的。

阿秀勉强满意地点点头,注意力又集中在了碗里没啃完的蹄髈上。阿荷皱眉看着她的吃相道:“你怀着身子,最好不要吃那么多油腻的。”

阿秀嚼了嚼,点头道:“我知道不能多吃,我吃得也不多,平时在家都吃点儿蔬菜瓜果什么的,油腥儿碰得极少,我这也就是偶尔吃一回。”

顿了下,阿秀咽下嘴里的肉,说:“早前我婆母还说让每天鸡鸭鱼肉地给我补,说让我给她生个白白胖胖的孙子。后来听我说要是孩子养得太胖,生的时候很困难,而且孩子体质也不一定好,她才没说让我大鱼大肉的话。”

“你自己是医女。吃什么,怎么吃对自己身体好你自己该知道。”李欣看向阿秀的肚子道:“还两三月就临盆了,你可得注意些,该做的准备都要做好了。”

“大嫂放心吧。你都说我自己是医女,这些方面我还不清楚吗?”

杏儿笑了笑,啃完碗里的蹄髈,视线挪到同桌的胡月英身上。

几日前。关全亲自找了关文,跟他明言了想和胡月英破镜重圆的想法。关文当然没异议,只是重复地问关全道:“这一次和胡月英走在一起,不会再出现上一次最终和离的情况吧?”

关全明白地说:“将来的事情我没办法预测。但我会和她尽量过好我们的日子。”

关文拍拍他的肩:“你是男子汉,说到就要做到。可不要再一次伤了人家。”

得了关文的首肯,关全和胡月英的关系便算得上是突飞猛进了。年后走亲戚那段时间关全也带着胡月英去串门。这次为苏延和阿妹办的关家的践行宴。关全也带了胡月英来参加。

阿秀懒懒地往后背椅上靠,浅笑着望向胡月英问道:“四嫂,你跟四哥重新成亲,这日子可定下了?”

胡月英搁了筷子,轻声回道:“他还没定,大概也要等到你临盆之后吧。找了道士看好日子,也说是最近一两月没有什么大好的黄道吉日。”

李欣道:“这事慢慢准备。也不需要急。村里老宅现在是四弟住着,全部都翻新过了,还粉刷了一边,还在那晾着,反正最近也不能住人。”

关家三兄弟都有了自己的住所,关文和关武算是比邻而居,而关全则是独占了关家老宅的地方,请了工匠修缮了老宅,如今也算是有了独门独院的居所。

杏儿迟疑了下道:“大哥说把老宅给四弟住,我们都没有异议。就怕哪一天六弟回来,到时候又要扯事儿出来。”

李欣顿了顿筷子,慢悠悠地道:“不用担心这个,漫说他会不会回来,即便是哪一天回来了,吵着闹着要老宅,那也是白闹腾。”

杏儿想想也是:“就是怕他闹,扰得人不得安宁。”

“有阿文在,不会的。”

李欣笑着说了一句,心里却是明白,关止承不可能回来要回老宅。他都已经不在这世上了。

过了几天,关家一行人送了苏延和阿妹出城,看着黄土道上渐行渐远的几辆马车,关文轻声叹道:“希望阿妹能过得好。”

“一定会的。”李欣轻轻握了握他的手道。

阿妹离开了,阿荷一家也回平沙县去了,李铭收拾了行囊,揣着一千两银票和二十多两碎银踏上了去春闱的道路,沈四爷开始炒玉石,他眼光精准,靠着从李家买来的原石,刚出手便大赚了一笔,从这之后沈四爷的商业眼光便集中到了玉石上。

年后还出了一件事,李厚仲和李厚伯大打了一架,原因自然出在原来李厚仲供着,后来卖了两万两银子的石头上。

向来在自己兄弟面上弱气的李厚仲终于硬气了一回,两个岁数加起来岁数超过百岁的男人打起架来还真是凶狠,李厚伯被踹断了腿,李厚仲的腰算是又彻底被伤了一回,两人都要在床上休养一个月。

但此事也有好处,至少李家其他人再也不敢问李厚仲让他交出石头来了。所以也没其他的人知道,那石头已经被卖掉了。李厚叔还曾偷偷去挖过李家的地,自然是一无所获。

李欣日子过得悠闲,陪悠悠和亮儿说说话,处理些家事,便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只是有一件事还是横在她心口,那便是崔姨娘的终身大事。

崔家来信要他们给崔姨娘一个归宿,这已经拖了很长时间了。可从哪里去给崔姨娘寻个良人呢?

☆、第七百三十七章 归宿

给暮春寻作画师傅的事情李欣没忘记,前后也让人帮忙打听了,只是一直都没有个准信儿。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暮春算是融入了这里的生活。虽然在他看来,作为父亲的关文很是冷漠,并不对他亲人,但瞧着他对大哥他们也差不多是一样的态度,暮春心里也就平衡了许多。而母亲李欣却对他们极好,在某些事情上严厉,但在更多的事情上却十分随和。

渐渐的他也摸索出了和家里人的相处之道,虽然他还是不喜欢说话,可笑容却更多了些。尤其是过年时跟着母亲又回了娘家,见着了李舸后,他的笑容越发多了起来。

李欣看在眼里,心中也更加踏实了些。

这段日子以来,崔姨娘一直是蜗居在她的小院中,足不出户,每日的三餐吃得越发清淡了。可是她人瞧着却并不见消瘦,竟是丰腴了些,整个人浑身上下多了一层温婉宁静的气质。

李欣到她的小院当中时,崔姨娘正在诵读佛经,听得李欣到来,她一边停下手中诵读的经书,一边对李欣笑道:“夫人怎么来了?”

李欣言道:“我来你这里看看,听说你最近吃得清淡,是不是有什么不适?”

崔姨娘扶着李欣往厅里去,一边笑答道:“没有不适,只是觉得荤腥太过油腻,不大入口,清淡的东西养身,吃起来更加好些。”

二人落座,丫鬟奉上了茶,崔姨娘关切地问道:“夫人,暮春可还懂事?”

李欣笑道:“暮春一向懂事,这方面你无须担忧。我这次来,是想问问你的意思。”

李欣看向崔姨娘,恳切道:“你自己的事。你如何看?”

崔小茹并不是蠢人,早前崔家人要来接她,她怕损害了崔家名声,没有应承。随后崔家便给关家下了令,要他们妥当安排她的出路。这出路,无疑就是安排她嫁人。

虽然夫人早前透露了让她挂名给关老爷做妾的意思,但她没有同意。一则是觉得别扭。二则也是怕暮春就此成了庶出。毕竟暮春是她所生的,母子血缘摆在那儿,况且关老爷怎么说都是暮春的大伯,她勉强算是他的弟媳。这样的事在崔小茹看来是不可取的。

可她总要嫁出去才是……

崔姨娘默然片刻,轻声说道:“夫人做主安排便好,我……我没什么意见。”

李欣低叹了一声。轻声道:“暮春对绘画很有兴趣。他与我娘家侄儿走得很近,是我侄儿引他入绘画这门艺术的门槛的。我瞧过他作的画,虽然他还很稚嫩,看也算是有两分绘画天赋,我打算请个先生教导他,如果他想在这方面走得更远,也势必需要有人精心栽培。”

崔姨娘神情灼灼地看着李欣。李欣道:“我说过,阿文既然把他过继了来,我待他必定和待其他儿女没有不同。他是我儿子,我自然会为他的将来打算。”

崔姨娘垂下眉眼:“夫人宅心仁厚,我没什么不放心的……”

“暮春的将来你自然不必操心,所以,还是多放点心思在你自己身上吧。”李欣轻声道:“你才二十来岁,尚且年轻,你最近又是足不出户又是诵经念佛,还喜食清淡不沾荤腥的,总让我觉得你有想要出家的想法。”

崔姨娘忙要开口,李欣止住她说:“我是说你有给我这样的感觉,并没有说你真的就要出家。”

李欣顿了顿,道:“我总觉得,一个人的一生要如何抉择,不该是由他人来干扰或决定的。当然,父母对子女前程将来的影响并不计算在内。若你真的想要出家,打定了注意要与佛祖相伴一生,过青灯古佛的生活,那么一旦你下定了决心,没人能阻止得了你。可若没有下定决心,我还是要劝你一句,这件事还望你三思而后行。”

崔姨娘默不作声,李欣看了她一眼,轻声说:“逃避世情不能达到解决所有问题的目的,你还要多想想暮春那孩子。你总归是他的生母,他已然没有了生父,若是你也离开,他如何自处?”

良久,崔姨娘才哑声道:“夫人说的话我都明白,只是……这是我想到的最好的方法……”

“方法都是人想的,你还年轻,别就没了希望。”李欣轻拍了拍她的肩,说:“后日圆光寺施粥,你陪我去拜拜佛吧,僧尼的生活不是你想象中那般宁静无争的。”对此恐怕沈四太太深有体会。

一趟圆光寺之行,果真让崔姨娘打消了出家为尼的念头。圆光寺中,尼姑与尼姑之间也有明争暗斗,并不像佛法宣扬那般,一旦入了佛门伺候佛主,便清心寡欲,与世无争。

崔姨娘低叹:“原来人活在世上,真的逃避不了这样的喧嚣……”

李欣笑道:“人都是有私欲的,真正能做到没有私欲的,恐怕真的只有那高高在上的佛主了。”

崔姨娘深思熟虑了一夜,第二日寻到李欣,请求她为自己寻一门姻缘。

“……小家小户,人口简单的人家就好。只是我不想给人做妾。做人原配不奢望,做房继室也是可以的。”崔姨娘说:“人的身高相貌没多大要求,只希望他性子和顺,敦厚老实便好。”

李欣笑着道:“你有这般具体的要求,我寻起人来也就方便多了。”

李欣找了媒婆帮忙相人,因有了具体的要求,媒婆手上的待娶男子名单一亮一筛除,剩下的几个符合崔姨娘要求的名单便摆了上来。李欣暗自探查了一番,最终选定了一户柯姓殷实人家,家在辉县临近乡郊,家中只有一瞎眼老母,柯姓汉子和他一儿,发妻重病早逝。柯姓汉子还有两个妹子,都已出嫁。家中人口的确简单。

柯姓男子孝顺,为人敦厚,怕再娶之妻欺负儿子,便一直没再续弦。柯家老母眼虽瞎,却是个明事理的,年轻时守寡,教养大一儿两女,守下了柯家的家业。她怕儿子孤单,方才在媒婆那儿挂了个名,让媒婆帮着留意合适的姑娘。

李欣将柯家的情况说给崔姨娘听,崔姨娘想了想,轻轻点了点头。

李欣便让会说话的关全往柯家跑了一趟,与柯汉子交涉。

关全回来对李欣道:“柯家的条件就两样,第一,续弦必得对柯家儿子好,以后就算生了儿女,也不能苛待了长子;第二,柯老太抚养柯家汉子长大,眼瞎了行动不便,新妇不能嫌弃于她,要与他一通孝顺柯老太终老。”

李欣听后笑道:“这柯家也真是奇怪,这也能是条件?”平常人眼中,这不正是继室该做的事吗?

关全笑道:“柯家也是见过了续弦对前边死了的女人留下的孩子不好这样的事,难免有些杯弓蛇影了。”

李欣想了想道:“柯家还有其他的话吗?”

“有。”关全道:“柯汉子想先见见人。”

李欣呼了口气,她觉得这要求无可厚非。毕竟都是“二婚”,要是还不明不白的,那才叫笑话。先见面,见面后谈妥了,再说亲事也不迟。

约了时间,崔姨娘和柯汉子见了一面

李欣没有去,让青丫跟着崔姨娘去了,关全也充当了长随好把握第一手信息。

回来后青丫眉飞色舞地笑说:“两人聊得很投契呢!都是有儿子的人,一说到儿子身上就停不下嘴。柯家小子也跟着他爹来了,虽然从小就没了娘,可六七岁的孩子还是生得活泼好动的,奴婢觉得,柯家的氛围肯定不错,一家人的感情势必极好。”

李欣想想问道:“柯家那小子对崔姨娘的态度如何?”

“很好奇,问东问西的,听说崔姨娘有儿子,还问为什么崔姨娘没带他来,听说暮春小姐比他小,还拍拍胸口说要带着暮春少爷玩儿。”青丫笑道:“崔姨娘很高兴呢,也很有耐心回答柯家小子的话。”

李欣点了点头,低叹一声:“那便好,我明日再问问崔姨娘的意思。”

崔小茹并没有异议,很平静地点头笑说:“柯大哥人不错,虽然只跟他相处了半日功夫,说了些话,但看得出来他是个细心有担当的人。”

“那这门亲事,你是满意了?”

崔姨娘轻轻点了点头。

柯家很快下了聘,一月后便要迎了崔氏过门。得知崔氏要出嫁,暮春哭了一场,闷闷地坐在了门槛上望着院子里方方正正的平整石块出神。

扬儿坐在了他身边,暮春忙侧头看他,有些惊慌地道:“大、大哥……”

“在想你娘要出嫁的事?”扬儿轻声道:“该觉得幸运。”

暮春顿时便紧锁了眉头,扬儿侧头道:“你还能看着你亲娘拥有更多的幸福,有更多的人疼爱她,或许还能给你添一两个弟弟妹妹,让你不至于在这世上举目无亲。你合该觉得幸运。”

暮春蓦然想起,自己大哥也是父亲母亲收养的,并不是父亲母亲的亲子。

“大哥的亲爹亲娘呢……”暮春低声问。

“都过世了。”扬儿淡淡地笑了笑:“爹早死,娘生了我也去了,我跟爷爷相依为命,后来爷爷也没了。若不是有现在的爹娘,我恐怕活不下来,就算活下来了,也绝对不是如今这番堂堂正正的模样。”

扬儿侧头拍了拍他的头:“小子,一个月后你可得高高兴兴送你娘出门,知道了吗?”

暮春含着泪,轻轻点头。

☆、第七百三十八章 好事

崔姨娘很平淡地嫁了,并没有太隆重,毕竟柯家是续弦,要考虑前一个媳妇儿娘家的感受,而崔姨娘也不想大操大办。

出嫁那日,李欣在崔姨娘出门前来跟她话别,并交了一笔数额不小的银子给她,让她当做私房放好,到要迫切需要用银子的时候可以应急。崔姨娘本想推辞,李欣劝了两句,她还是拿了,搁在了箱底。

“以后好好过日子,虽然是续弦,到底是妻。”李欣轻声道:“柯家人挺好的,柯老太太虽然眼瞎了,可瞧着也是个明白人,只要你踏踏实实跟柯汉子经营生活,再生一儿半女的,今后的日子也好过的。柯家小子瞧着也是个爽朗孩子,你待他好,他将来自然也不会不孝顺你。”

崔小茹上了妆,认真地听着李欣嘱咐,听到后来眼眶却微微红了。

“大喜的日子,可别哭啊。”李欣笑道。

崔小茹擦了擦眼角,轻声道:“当初跟暮春他爹的时候,没人跟我说这些,给人做妾又不是正妻,吃了很多亏,挨了不少白眼。这次才算是出嫁,想不到夫人还会跟我说这些训诫的话······”

崔小茹吸了吸鼻子:“多谢夫人了…···”

李欣神情复杂,默然了片刻方才道:“我总归也是希望你能过好的,从前那些事儿啊,都已经过去了,不需要时时记着拿来委屈自己。人最重要的还是朝前看,过好当下,为未来规划才是应当做的。”

崔小茹点了点头,李欣吩咐喜婆给她盖上盖头。

外边儿吹打的声音渐渐起了,暮春站在门口,身上穿着新衣,见崔小茹出来,忙上前去牵了她的手。虽然心中还是觉得有两分委屈,暮春还是道:“娘·暮春送您出嫁……”

盖头下本已经止住眼泪的崔姨娘闻言又是红了眼眶。

偏院里,关明踮着脚仰着头往外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