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跃农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良跃农门- 第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的世界里,老死不相往来。可人死了,人死如灯灭,他生前所做的那些事情会渐渐被人遗忘,他在关文心里,仍旧是关文的亲弟弟……

“我没事。”关文伸手拍了拍李欣:“欣儿,我想通了,挣再大的家业也比不上我们一家和和美美平平安安的强。我能混到今日这个地步一家算是不错了,就不想拿些再往上走的事儿了。小富即安,我们以后就守着这份家业可好?”

关文看向李欣,目光诚恳而感伤:“不愁吃喝,也不会与什么大人物牵扯上过多的关系……本就是升斗小民,与他们斗不过。我若是只有一个人倒是不怕,可我不是一个人,我怕我爬得越高,摔得越重,连我的妻子儿女我都保护不了……”

李欣轻轻喟叹,点头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既然嫁了你,便会一直跟在你身边。阿文,你做得已经够好了。”

关文紧紧回抱着她,良久才道:“这件事不要跟任何人说,就我们知道。薛爷和苏延虽然都知道,可他们不会说出去。阿妹那边儿,苏延也会瞒着。”

李欣点头道:‘好。”

“再过一月是薛爷续弦的日子,我们备份大礼,也当是感谢他了。”

李欣仍旧点头:“好。”

关文顿了顿,又轻声说:“昌生和冯家姑娘的亲事儿你也斟酌斟酌送份些的礼。两边都是亲戚,别怠慢了。”

“我知道。”

李欣揉了揉他的眉角:“你看,还是有很多好事的不是?别皱眉头了,再皱可就成小老头了,悠悠会不喜欢你的。”

关文轻轻笑起来。

☆、第七百一十章 分离

有关关止承的消息,关文和李欣没有告诉给其他人听,就是关武、关全他都一字没提。

关明也不知道是不是听进去了亮儿满月宴那日李欣对他说的话,总之后来他是没有闹腾了,每天该吃吃该喝喝,过得还算惬意。只是有时候还是嚷嚷着要人陪他赌骰子什么的,没人搭理他,他也只能作罢。

亮儿满月宴后阿荷便离开了,说是耽误了这许多日子,实在是不能继续待在老家这边儿。关文嘱咐罗强和阿荷要好好过日子,还给了三个外甥一人一份红包,方才和李欣送了他们回去。

隔了两日,倒是薛谦登了门要见关文。

关文接待了他,薛谦也不拐弯抹角和关文打哑谜,直奔主题道:“那日淳于大人说的话你也听见了,那位崔姨娘明日便要送她去圆光寺,你可都安排妥当了?”

关文一愣,有些反应不过来。

薛谦叹道:“我就知道你那时候心神全挪在了淳于大人前边说的那句话上,后边儿的你都没注意听。”薛谦认真道:“淳于大人明言了那位崔姨娘身份特殊,让你明日将她送到圆光寺,自有人带着她离开。也算是断了关止承跟你最后的联系。”

关文抿唇,听薛谦这般提起他和关止承,他莫名有些不悦。

薛谦道:“你那侄子年纪小,也不懂事,念在血缘情分上,你大可以将他过继到你名下,或者是过继到你兄弟名下,让他能有个根可循。关止承的事情你们家里不能再提,他挂着关止承儿子的名号也着实尴尬……”

薛谦话还没说完,关文便打断他道:“薛爷,淳于大人这是何意?崔姨娘和暮春母子孤儿寡母,手无缚鸡之力,安分地待在我家中,也没人会欺负他们,本本分分的也不碍着谁的事。他们母子一直相依为命,现在淳于大人是要将他们母子拆散不成?”

薛谦叹了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关文,淳于大人既然都说了那崔姨娘身份特殊,他要带人走,你如何拦得住?”

关文粗喘着气,薛谦拍拍他的肩道:“你关家能保已属不易,这个时候不要触了上头的霉头。至少在我看来,淳于大人是一直偏帮着你们的。”

关文死死咬了咬唇,半晌才低沉地道:“我去找崔姨娘来跟她说一说。”

薛谦话既然已经带到,便不多留,站起身与关文告辞。出门的时候却又停顿了下,道:“下月初八是我续弦的日子,到时候还请关兄弟前来捧个场,热闹热闹。”

关、薛两家今后会是姻亲,就是看着悠悠和青岩定亲的这层关系,关文都不可能不去。

关文点点头,送了薛谦出去后便叫过了曹管事,让他去请李欣和他一起往崔姨娘的院子里去。

曹管事有些诧异。这崔姨娘不是老爷的妾房,而是老爷弟弟的女人,老爷向来对她不闻不问的,要不是夫人管后宅,一碗水端平,没有苛待那院子里的母子俩,他们也必然不会过得多好。老爷一向不关心他们,怎么今儿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老爷竟然要和夫人一起去见那崔氏?

心中想不通透,曹管事也不含糊,忙叫了自己婆娘去跟李欣传话。

等李欣感到崔姨娘院子里的时候,崔姨娘正在哭泣着,瘫坐在关文前面的地上。暮春应该是被人抱下去了,并不在这儿。

李欣挥退了人,走到关文身边去看着崔姨娘这模样,蹙眉道:“这是怎么了?怎么哭上了?”

崔姨娘立马跪在地上爬着蹭到李欣面前,抓住她的裙摆就哭嚎道:“夫人,夫人赶紧跟老爷说说,别赶我出去!我生是关家的人,死是关家的鬼!我这辈子就在这儿生活,我哪儿都不去!”

李欣惊愕地看向关文,这会儿也顾不得撇开崔姨娘的拉扯,问关文道:“阿文,她说这话什么意思?你要撵她走?”

关文垂着眉眼没有否认,道:“你安排一下吧,明日送她去圆光寺,自有人接应她走。”

“不,不!我不走!我不走!”崔姨娘大哭道:“老爷,大哥,我求求你,我求求你……别让我离开这儿,我不要离开这儿,我还有暮春……我不能跟暮春分开!我不能……”

关文抚了抚额,瞧着也是一脸头疼的模样。

“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我是在通知你,不是在问你的意见。”关文呼了口气:“说不定你还能见到你的家人呢?”

一听这话,崔姨娘更加惊恐,抱着李欣的大腿就不撒手:“我没有家人!我就只有暮春了,只有暮春了!”

李欣皱眉问道:“到底什么事……怎么好端端的,你要把她给送走?她也没犯什么事儿……”宅子里边儿的一应日常吃喝等事儿都是李欣在料理,崔姨娘这一年来性子收敛了许多,老实本分得紧,阿妹出嫁和亮儿办满月酒的事儿李欣让崔姨娘管了些差事儿,她也管得挺好的。没道理这时候关文要赶她出去啊。

关文不耐烦继续与崔姨娘纠缠,站起身道:“你今天收拾收拾,明日我就派人接你走。”

关文跨出院子,李欣也只能安抚了哭泣的崔姨娘几句,赶了上去。

夫妻二人走到小池塘那边儿的凉亭,如今天气已经冷了下来,在这凉亭里坐着倒没有了夏天凉爽的感受。

李欣拢了拢衣裳问他:“好端端的,怎么针对上她了?她背着我做了什么不好的事?”

关文摇摇头,道:“怪我,那日淳于大人来跟我说事,只记了前半截,忘了后半截。”关文把薛谦今日前来提醒他的事情复述了一遍,道:“我估摸着,淳于大人返京之前对崔姨娘的背景便有了怀疑,所以回京以后跟崔家通了消息,得了确切的回应之后他返回辉县,一则是跟我说关止承的事,二则也是替崔家传个话吧。崔家估计是想接这个女儿回去的。”

李欣眉头微微舒展:“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一家团圆也该是喜事,怎么崔姨娘那么抗拒?”

关文苦笑着摇了摇头:“她自然不想回去。她本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半途遭劫,声誉全毁,辗转成了别人的妾,还给别人生了儿子,可自己男人又渺无音讯生死未卜……说她自尊心强也好,说她面子薄不想不好意思去见父母也好,总之她是打算将过去全部埋起来,只想过现在的日子。”

“那明日送她去圆光寺吗?”

“送。”

关文顿了顿道:“淳于大人只提了崔姨娘,没有说暮春一字半句。薛爷今日倒是跟我提了个醒。我琢磨着,崔家应当是想让女儿回去,却不想让女儿跟遭劫后的过往有任何的联系,薛爷让我考虑把暮春过继出去,也算是给暮春安排一条出路。”

李欣默然不语,半晌才道:“崔姨娘早前是挺惹人烦,不过做了母亲之后,她满心满意都在暮春身上。要任何一个女人跟她十月怀胎辛苦生下的孩子分离,那都是一件十分残忍的事情。”

关文扯了扯嘴角:“我知道,可是我也没办法。”

李欣理解关文的难处,可这件事情到底是由不得他们做主的。

第二日一大早,李欣便安排了马车,送了崔姨娘去圆光寺。

崔姨娘一直挣扎不肯上车,最后还是关文发话,拿暮春做文章,崔姨娘才勉为其难地爬上了马车,眼睛里一直包着泪。

李欣本以为崔姨娘这一去了就不会再回来了,哪知道晚上的时候崔姨娘却又自己跑了回来,脚上的鞋都掉了一只,使劲儿地拍着门。幸亏门房认识她,让她进了来,又让人通知了李欣。

李欣披了衣裳赶到崔姨娘的小院时,崔姨娘正抱着暮春心肝宝贝儿地轻拍着。下边儿一个小丫鬟给她洗着脚,看得出来叫上有细细密密的伤痕。

李欣歪着头看了她一会儿,方才出声道:“能有机会再见自己的爹娘,你怎么就又跑回来了。”

崔姨娘缓缓抬起头,对李欣笑了下,道:“夫人,爹娘自有旁的人伺候孝顺,可我的暮春只有我这个娘。”

李欣听得动容,扶着青丫的手缓缓坐到了一边儿椅子上,静默片刻后方道:“你一个人跑回来的?”

崔姨娘点点头。

李欣叹道:“你怎么走得掉,接应你的人见你不见了,定然会寻你。”

崔姨娘笑道:“寻我的时候再说好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说不定到时候事情有转机。”崔姨娘低下头,轻抚着暮春的脸,“我怕我不在,我的暮春会哭……”

李欣也是做母亲的人,当然知道崔姨娘心中对孩子的那份不舍。她不忍苛责她,轻声叹道:“天色很晚了,你收拾收拾和暮春先睡了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崔姨娘感激地对李欣点点头。

李欣回了房,关文翻了个身,低沉地问道:“她跑回来了?”

李欣点头,关文也是叹了一声:“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也是他们接应的人没有看好她,这也不能怪到别人头上。”

李欣轻轻推了关文一把:“阿文,我担心她执意不走,京中会不会来人?”

关文模糊地嘀咕道:“大概不会吧……”

天色已晚,李欣也不想再想这事儿,掀开被子钻了进去。明日的事,明日再说吧。

第二日清早关家便迎来了客人,淳于竟然也在其中,一身便服,面色平静。曹管事请人到了厅堂,关文客气地迎了他上座,他也不含蓄,坐了上去,直言道:“关东家,把崔氏请过来吧。”

☆、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局

崔姨娘半途跑掉,也只能回关家。淳于倒是猜得不错,关文也不隐瞒,点点头吩咐曹管事去叫人。

曹管事毫不含糊,很快就将崔姨娘请了过来。

崔氏站在厅堂,背脊挺得笔直,目光却没看向淳于等人,而是垂敛着眼,一副谦恭模样。

另外两个应当是来接应崔姨娘的人,其中一人率先开口道:“崔……氏,跟我们一起走,这边儿你已经不适合待着了。”

崔姨娘只固执地站在原地,不点头也不摇头,就是没给一点回应。

淳于上前道:“崔氏,你应当知道我们要把你送到哪里去,何必执拗地继续待在这里?孰轻孰重你应当分得清楚。”

崔姨娘仍旧是不说话,低垂着头像是听从吩咐的仆人,可从她身上表现出来的倔强还是让人有些无力之感。

关文就像个局外人一般站在一边,不发表意见也不出声劝解。

淳于叹息一声,坐回原位,道:“崔氏,时间有限,我们也没那么多时间与你干耗。明日我必然要返身回京,再给你一日时间,明日我来接你。你莫要再沉默推辞。”

崔姨娘这会儿动了,她抬起头很干脆地道:“这位大人不必多费心思,我不会跟你一起去什么京城。我的根就在这儿,我一辈子就只会待在这儿,再不去别的地方。”

淳于顿感头疼:“你怎么如此固执!孰轻孰重你难道分不清楚?”

“对我而言,我的儿子暮春便是最重要的。”崔姨娘斩钉截铁地道,然后忽然“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还请这位大人不要再纠缠于此等事情,我就留在关宅,哪儿也不去!大人要是强行带我走,我便是用尽所有方法手段也会爬回来!”

“你!”

淳于对她这冥顽不灵的态度十分恼怒,紧锁了眉头,脸上也是怒意暴涨。

最先对崔姨娘开口的男人咳了咳,道:“崔氏,淳于大人也是为你好。你留在这边名不正言不顺,徒有一个姨娘身份,万分尴尬。可你若是回去,不说别的,单就是你的身份上,总会有一个大的变化。你留在这里无益,还是与我们一道回京吧。”

崔姨娘只是摇头,不接受他们提出的建议,甚至甩下狠话道:“要让我走可以,除非我死了。我活着的时候是去是留我总能自己做主。”

淳于和那两个男人拿她没辙,淳于只能对关文道:“你劝劝她!让她乖乖跟我们离开!”

关文无奈道:“大人,她主意已定,我如何能说服她……”

淳于两眼一瞪,另外一人拉住他,叹了口气道:“大人私下与她说说?”

关文会意,拱了下手道:“大人与崔姨娘慢慢谈。”便将厅堂让给你淳于等人。

关文出去后,淳于便开口道:“崔小姐,你父兄母亲寻了这些年,你做人女儿的,如何能这般狠心,竟然去见都不愿意见他们一面?不知你的消息倒也罢了,可这知道了你的消息,他们日夜牵肠挂肚,却不料你这般狠心,连与亲人相见都不肯。”

崔姨娘平静地道:“大人知道为什么,我这等身份,还是不要辱没了崔家的好。大人回去便告知崔老爷崔夫人和崔大人,就当我几年前路上遭劫时便已死了,让他们勿再挂念。我本就当自己是死了的。”

淳于抿了抿春,另外一人叹息道:“崔小姐,崔老爷崔夫人念你得紧,每年崔小姐生辰日两位老人都以泪洗面。父母恩情大如天,崔小姐想做那不孝之人吗?在这关宅里,你身份尴尬,孤儿寡母没个依靠,可若是去了京城,与亲人团圆,崔老爷和崔夫人定然会妥当安排你。我实在想不明白崔小姐为何会推拒上京之事。”

崔姨娘顿了顿,道:“现在这样的日子我已经很满足了,我在关宅确实是孤儿寡母无人依靠,可老爷虽然对我不闻不问,却从来不曾刻薄了我。夫人更是从未为难我,还将家中一些差事分配给我了,允诺了等暮春年岁到了便送他也去念书……几位大人,崔家家风暂且不谈,崔大人在朝为官,风评不能有一丝闪失,若被人得知我有这样的一个妹妹,崔大人在朝中该如何立足?我即便是回去,想必也不能以崔家小姐的身份回去。既然如此,我还不如留在关家之中,至少衣食不愁,还有暮春这个盼头。”

淳于苦思良久,终究是叹了口气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崔小姐这也是在顾全大局。”

崔姨娘抿了抿春,淡淡地笑了笑:“我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什么当做,什么不当做,我还是分得清。”

她也已经不是十来岁天真烂漫的千金小姐了,这些浅显的道理,她早就已经看透了。当初遭劫受辱的时候她还会义愤填膺地说自己是什么千金小姐,被辗转卖到青楼去的时候自己还天真地以为别人听了她的自报家门会规规矩矩地将她送回家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