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身骑白马,长披肩的女人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队伍缓缓前进,没有一丝杂乱的声音,步伐整齐铿锵。士卒的目光坚毅彪悍,这是一支经历无数生死的虎狼之师。
而领导他们前行的是一位握着长枪的少女。
画面没有任何突兀的情境,反而很和谐的融为一体了。
少女看起来足够坚毅,足够强大,但无法遮盖这支队伍的全部锋芒。
他们是守护她的骑士。
诸城的百姓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他们歇斯底里的呐喊,高呼。
群众的最前面是盼望亲人能平安归来的妇孺,她们在队伍寻找着亲人的身影。
在她们看到一张张熟悉的脸后,便哭着附和其他人的呼声。
民众不断在两侧为这位少女将军唱着赞歌,惊讶于她的智慧与强大。一个落败的诸城是如何在她的手中变得勃勃生机。
“生子当如孙仲谋,看来这生女也当如颜制使。”
“只是不知这天下豪杰有谁能配的上咱们颜制使。”
……
赵峥看到这一副与民同泽的场景,也不禁有些动容,天下强军已成,天下大势也占的了一丝。
而走在队伍最前面的那个女孩如今也变成一位异常强大的女人了。
这种变化是令人心喜的,却也带来了一丝陌生的感觉。
少女在马上看到不远处那白衣飘飘的少年郎。
少年也感受到了少女的注视。
二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少年从少女的眼中感受到了一丝错愕,询问着旁边的弟子。
“你没告诉她我来诸城了吗?”
“师父未曾吩咐。”
少年释然一笑。
少女翻身下马,一步步走到了他跟前,然后一把抱住了他。
赵峥在怀里感受这个比他高半个头的女子,真得变成大人物呢。正想说笑几句。耳边却传来少女酥酥软软的恳求。
“帮我!”
一瞬间,赵峥才恍然意识道,他终究还只是一个女孩,没有半点迟疑的回答道:“好!”
无论再如何艰险都要将你的父兄抢回来!
而此时场面顿时变得异常安静。纷纷惊愕于眼前生的一切。
那个少年郎是谁?与颜制使是和关系。
宁唯事与成道此刻郑重的向赵峥跪下。
“弟子叩见大光明神霄真君!”
与此同时颜倾武身后的天道军也激动不可抑止的跪下。
“叩见大光明神霄真君!”
众人被这场景惊得目瞪口呆,大光明神霄真君!那少年岂不是那位以仙人之姿直接降世拯救世人的赵真君。
一瞬间在场所有之人齐齐下跪,全部匍匐于那对少男少女脚下,身体还在忍不住颤抖,有的甚至已经小声抽泣,极力压低自己的声音。
——
“五封信。第一封,记住是第一封送往大内,然后一封送往东钱湖畔,一封送到赵枢密府上,其余两封送往白云宫,一封给我师父,一封给高宗师。”
赵峥将信交给身后的卢有志,让他马不停蹄的赶往临安。
卢有志下去后,颜倾武叹气道:“不等朝廷的回复,这样好吗?”
赵峥笑了笑:“怎么?不是一直希望我全力帮助山东吗?怎么这会儿优柔寡断了?”
“我在山东夹在忠孝二字上,而你却夹在了情义二字上……”颜倾武意犹未尽。
赵峥起身将颜倾武按下坐在板凳上,他很不习惯颜倾武比他高半个头的事实,然后扫视了在场的几人,成道,宁唯事,韩阿四。
“你们啊,先前想逼着我表态,现在又来担心我。嗨,凡事不用担心,只管跟在我身后便可了,征兵的命令你只管贴下去。”
“征兵一事倒是细枝末节,弟子担心的是此战会被蒙古有意的拖得日久天长,将华夏军主要的力量都集中在战场,而颜制使治下的一府三州,只有益都府算是完全掌控,其余州县的控制很是薄弱,世家大族畏颜制使如虎,士子儒生又自视甚高,耻于与我辈为伍,而山东的白云观又不成气候。我怕时间一长三州之地恐生变故。”
宁唯事侃侃而谈,虽然切中要点但醉温之意不在酒,这变故可不单是来自蒙古,更是忌惮背后的宋国,赵峥深深看了他一眼:“你是怕变成第二个李全?”
宁唯事低下了头,颜倾武则笑了笑看着赵峥:“这得问你自己,这山东是你的。”
李全叛变固然主要是自己野心膨胀的原因,但也有很大部分是宋朝对他戒备打压的结果。
“山东不是一人一姓之地,我在这里,断然不会让你们没有归处。”
接着赵峥沉声说道:“明年金国蒙古将会决战,蒙古此时拿倾武的父兄要挟,只怕是打着让华夏军陷在山东的注意,所以此战就是要一个快字,消息只是刚刚传来,距离蒙古开筹码应该还有一段时间。所以要以迅雷不接掩耳之势杀入滨州救人。倾武留在密州大肆招兵,摆出一副决战的样子与蒙古虚以为蛇,拖延时间。”
“你要亲自去滨州?”颜倾武失声道。
“不行!”(。)
ps: 这几天每天只有一更,容我先缓缓。
再次抱歉与感谢。
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发()
“不行!”
面对颜倾武的激烈反应,赵峥没有感到意外,他按住欲起身争辩的颜倾武:“诸城需要你制造假象,吸引注意,大规模调兵又瞒不过蒙古的耳目。所以除了我能将天道军指挥的如使臂膀,还有谁可以千里奔驰,雷霆一击,救出你父兄?”
颜倾武听完赵峥的话,安静下来:“你应该明白自己对这天下来说意味着什么……谢谢。”
赵峥霎然一笑:“这就对了,有些新玩意也该见见天日了。”
——
诸城军营里,颜倾武的帅营里周围几十米都没了人影。巡逻的士兵虽然很想偷听帅营里的谈话,那可是这天下最大的八卦。但都按捺心中的好奇,一心巡逻。
赵峥看着面前的烤羊,虽然色香味俱全,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怨念。
“还以为你什么都会,原来你不会做饭。”
颜倾武甲胄不离身,面对赵峥这突如其来的抱怨有些意外,眼神明亮:“本帅好歹也是郡主,再说军营里我也是一方主帅。”
赵峥好像有种被揭穿的感觉,干笑道:“我帮你这么大的忙,还以为你要犒劳一下我。”
“这上好的羊肉,诸城内可难得一见。”
“没诚意!”
“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
“一切等你回来之后再说。”
“你就不怕我回不来?”说道这里,赵峥突然叹了一口气。
颜倾武看着赵峥,替他理了理衣襟,意味深长的笑道:“你不是神仙吗?避凶趋吉,事不可为,就不要勉强了。”
赵峥神情依旧黯淡。
颜倾武也皱眉,长吐一口气说道:“那你就不要去了……”
赵峥抬头看了看她:“我不要去,意思你自己要去?”
“蒙古在滨,淄二州囤积兵力,我迟早也会正面与他们冲突。不过他们还是算错了一件事情……从小,我与父兄关系并不好……更何况山东一地不是我一人之地!”颜倾武越说神情越是坚定。
“但那毕竟是你的父亲和兄长。此事我只能做到全力以赴。”
“对不起……”
“为什么要道歉。”
“我以为走上这条路的时候自己下了足够的决心,遇见了足够多困难。却不想自己终究不如自己想象的坚强。”
“这无关坚强,你的做法是对的。还有过不了几日,朝廷的封诰就会下来了,华夏二字,两府认为你们不能用,赐名……归义。”赵峥说完这句后。似不忍心再看颜倾武,径直出了营帐。
颜倾武喃喃念道归义二字,归顺大义,无奈的笑了两声。
“夷蛮之所,焉敢自称华夏?”两府怕是不少人都是这般心思吧。李全之鉴,恐不久耶。思虑间,颜倾武看见赵峥挠头又走进来了。直接走到之前的饭桌前,割下羊肉,大口咀嚼。
颜倾武突然哈哈大笑。
——
“师父,已经连行三日出了密州地界。再过两天估计就要到临淄了,是否要休整一下。”
“也好,你就下令扎营吧。”
宁唯事领命下去后,连续三天的昼夜兼程,赵峥在马车里也是疲惫不堪,此时天道军已经进入益都府境内,但由于不能被活动在益都府的蒙古探子察觉,为了掩人耳目,所以天道军近千人分五路出,到益都府的临淄汇合。颜倾武这一府三州之地。兵马调动平凡,如此两三百人的行动,不会被对方警觉。
赵峥正要迷迷糊糊犯困睡着了,宁唯事进来小声禀报。
“据探子最新奏报蒲台6续有兵马进驻。加上原本守城的兵马,人数可能过万。不出所料,颜制使的父兄应该也会到蒲台。”
赵峥听到人数只有过万,反而松了两口气:“蒙古现在注意力都集中在金国,这蒲台城内的蒙军怕是没有多少。不足为虑,只是倾武她父兄现在开州投敌。现在只怕还未到蒲台,在到达临淄之前,一定要打探出具体位置。”
宁唯事看着犯困的赵峥欲言又止,话到嘴边磨了半天才鼓气勇气问道:“蒙古欲借道宋国至达州,蒙古兵分三路……师父何以言之凿凿?”
赵峥听到这句话,睡意全无,历史上,明年的三峰山之战将彻底葬送金国最后一丝希望,此战蒙古筹备多年,三路推进,真正的攻势其实去年已经开始,中路的窝阔台已经攻下了河中府,直逼洛阳了。右路则借道宋境,迂回到金国后方。而左路则直下济南直扑河南。至于宋国为何要借道给蒙古,那是赵峥为了更好的把控全局,不让历史出现太大偏差,所以才没有影响两府的决策。
以金国现在的国力,就算宋国拒绝,蒙古重定国策,金国这两年也难逃灭亡,而那时面对已经完全面目全非的战局,赵峥想插手怕也爱莫能助了。
金国作为宋国的屏障,赵峥也不希望看到他早日灭亡,故而想将蒙古的行军路线,作战意图告知金国,然而金国宋国,断交多年,双方互无遣使,此事又机密过重,不能有半分泄露,所以赵峥以白云宫的名义派游雄前往汴京,另一方面又想通过颜倾武与金国的渊源,让她告知蒙古。宁唯事作为颜倾武的臂膀,知道此事也不奇怪。
“托雷一下济南,蒙古兵分三路,除了借道蒙古那一路,不算什么秘密。”赵峥话中有所保留,实际上历史在此时已经生了偏差,原本由托雷负责右路借道宋境,现在则变成了翰陈那颜统帅。而历史上三峰山一战其实大部分出自于蒙古不世出的天骄托雷的手笔,翰陈那颜差托雷至少一个等级。
宁唯事见赵峥有所保留就不再询问,赵峥那份情报,宁唯事至今列列在目,蒙古的兵马行军路程,所采用的战法等等都一一道尽,更可怕的是情报中大部分是是关于未来的!
赵真君当真鬼神难测,所以他才毫不担心此行会出什么意外。
——
诸城内,兵营招兵正进行的如火如荼,但实际上应征的人缪缪无几,密州战乱多年,颜倾武又刚刚占领,当兵大多十死无生,普通百姓但凡有些出路的,都不会去当兵。再加上颜倾武努力恢复生产,现在正值春耕,密州百姓都见日子有了奔头,来应征更是少数。
尽管颜倾武大肆宣传,几无效果,昨天告示贴出,居然还没有一个人前来应征。
时间对于颜倾武来说还是太短了,密州百姓只当她是一个匆匆过客的枭雄。
颜倾武也明白此节,此次密州招兵的重点其实是在那些乡野之中。但诸城乃是密州州治,颜倾武需要做足声势,她亲自坐镇招募的兵站。
招募的兵站已经两天不见有人过来应征,招募的兵卒也显得有些无精打采。直到被一道雄浑的声音吸引:“敢问二位军爷,这里是颜制使招当兵的?俺是过来当兵的。”
一位壮硕的疤脸男子语气激扬的说道。
“嗯,这位壮士,这里便是。不过昨天咱们颜制使才被封为山东招讨使、校检少保。称呼颜少保便可。”(。)
第一百五十三章 好女儿()
“诛蒙古,护中国,好男儿,磨刀霍……”
临淄城内,赵峥随意在街上都听到孩童唱起这首儿歌。中国的称谓绝不是近代才形成的,中国在古代代表的是中原正统,而金国在几次讨伐蒙古的昭文里都是自称中国。
“这两日是春耕,所以学堂就放假让这些小孩帮家里务农事。”宁唯事陪着赵峥看着生机勃勃的临淄无不自豪的说着。
学堂二字更是他骄傲所在。
临淄属于益都府治下一个县,尚且有如此气象,赵峥也为益都焕发的新气象高兴。
凡临淄县城,城郭五十里,所有七岁以上十六岁以下孩童皆可免费进入学堂进学,费用由官府承担。
虽然授课的老师都不是有正经功名的人,但中华上下几千年对于识字学习那可是抱有极大的热情,也因为这一壮举,益都府的士绅对颜倾武的抵触不是那么强烈。
“先生,南方的战打完了吗?”几个孩童突然向赵峥他们围过来。
赵峥不清楚这些孩童为何会叫他先生,有些摸不清头脑的说道“你们认识我?”
站在赵峥身后的韩阿四,憨憨的一笑,大抵还是不怎么习惯别人叫他先生“嗯,打完了。最近你们有没有好好听先生讲课?”
赵峥的尴尬一闪而逝,取而代之的是惊讶,韩阿四只在白云宫学习半年,还是在军营里学的,来到这里居然摇身一变能够教人读书识字了。
韩阿四看着赵峥的眼神,既骄傲又忐忑,应付走那几名孩童后,自顾自的辩解“益都府能教识字的每多少,阿四也只好赶鸭子上架了。”
赵峥见韩阿四如此紧张忍不住打趣道“我见你刚才颇有授业解惑的师风,要不你弃武从文如何?”
韩阿四听后连忙后退“这可使不得,师父。”
赵峥见韩阿四如此诚惶诚恐也就不再捉弄他了,待在自己身边又不自在。所幸随意找了件小事吩咐他下去办,然后转过身对宁唯事说道“唯事,我们再等三天,如果倾武的父兄还未进驻蒲台。只怕蒙古是存心拖延,要绑住倾武的手脚。”
宁唯事也感到事情棘手“公爷远在恐怕是在百里之外的济南府,墙后城坚,就算我们长途奔袭雷霆一击,只怕依旧没有转机。那时蒙古发现我们的意图,公爷的恐有性命之忧。”
颜倾武的父兄叛金投蒙,而颜倾武又位于宋营,所以称呼颜倾武父兄一声公爷倒也还算恰当。
“济南是蒙古东路的要塞,倾武的父兄若不再蒲台,那就只有可能在济南了,不过此事不能有马虎,必须仔细探查清楚。”
宁唯事点头“此次是古冰前去复查,他曾是颜制使的家将,想必公爷是否在济南应该不难查探。也不是什么机密之事。”
“昼夜奔袭,来回也要几日,就多等等也无妨。”
宁唯事心里有些纳闷,已经在临淄等了五天,赵真君此次为何如何小心翼翼?
——
夜里,赵峥正在书房读书,门外有人禀报一个年轻道士求见。
待门人下去后,却许久不见有人进来。
赵峥无奈的说道“出来吧,不要翻窗子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