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神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宋第一神仙-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冶看到颜倾武背上的伤痕也触目惊心:“怎能如此心狠。”

    赵峥看到,也觉得有些话堵在嘴里说不出,最后只憋出了:“对不起”三个字。

    颜倾武听完飞快的给了赵峥一脚,快到李冶都没察觉。

    赵峥有些明悟:“李师,我这就带你回府,为你接风洗尘。”

    ——

    “小道长,你这天元术可精妙异常。就是不知你为何要用“埃克斯”这个符号代表未知数。”

    天元术就是用未知数设方程的方法,李冶表现出来的数学素质和逻辑素质都令赵峥刮目相看,高出这是时代绝大多数人。

    “这是西方的一种文字,为了方便,便以此为记号,为了书写方便,仅此而已。也可换成韵书的音律做为未知数的符号。”

    “照这番符号简化下来,计算固然方便异常,有些以前想不通的地方,现在隐隐有些想法了。”

    “比如?”难得有人与他讨论一些数学问题,赵峥自然是有些兴奋。

    实际上随着宋朝技术的发展,数学已经严重制约其发展,在建设桥梁,房顶测量山高,面积等等数学的工具的缺少,已经运算的繁琐给这些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严重滞后。

    比如简单的求数的幂,都还不懂得用统一的表示未知数的不同次数幂,在这个时代一些数学著作里有这样一段记载:“以十九字识其上下层,曰仙、明、霄、汉、垒、层、高、上、天、人、地、下、低、减、落、逝、泉、暗、鬼。”

    这就是说,以“人”字表示常数,人以上九字表示未知数的各正数次幂(最高为九次),入以下九字表示未知数的各负数次幂,最低也是九次,其运算之繁可见一斑。

    李冶与赵峥的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单方面的变为赵峥的讲解,由于李冶之前没有接受自己数学的教育,对于许多术语都还不理解,需要颜倾武在一旁讲解。

    赵峥也越说越兴奋,不知不觉就已经东方即白。

    “方在此日,我才相信有生而知之的人,小道长这一生学问,敢问是谁从那里得知。”李冶心悦诚服,赵峥不禁解开了他心中多年的一些疑问,而且还将他引入了更加广阔的数学世界。

    “我师父教的,我师父是当世仙人,为了天下苍生,下凡拯救。但也害怕天谴,所以你们千万不要在我师父名气提及什么学问之事。就算问了,他也会装作不知。”

    “竟有此事?”李冶有些不敢相信。

    颜倾武出来为赵峥背书:“我一路上都更你说了,你还不信。赵峥在这算术一学上算不算古今第一人。”

    李冶也颔首示意:“六娘去年回家的时候与我讨论数学问题,我大吃一惊,有些地方竟然比我还高深,这孩子虽然聪慧异常,但学问也不可能如此突飞猛进,所以我就问她从何处学来的,她就向我说起了你。我当时怎么都不信一个孩童又如此高深的学问,谁知六娘竟是起心了,竟然强行将我弄到此地。如今我才算信服了,小道长在这算学上可称为一代宗师。”

    赵峥连称不敢,事实上,有些在专业上的数理问题他还是不如眼前这位李冶先生,让赵峥不觉得有些好奇这李冶到底是何人。

    “我曾与老友元欲之打赌此事,看来是我说了?”

    听到元欲之,赵峥隐隐有些耳熟,身处这个时代,赵峥怎么不专研这时期的史书,凡是有些才能的,有些背景的,他都会一一用心记住。

    “元欲之,元欲之,元好问?”

    李冶对赵峥知道元好问的名字也不感到惊讶,此时的元好问已经声名大噪,号称北方文雄,足见其在北方文坛的地位。

    既然他的朋友是元好问,李冶的身份也呼之欲出,李冶,南宋四大数学家。

第二十四章 天下与亲人() 
现在广州城内也没人再将赵峥看做是一名普通的道士了,人们真正把他看做普度众人的神秘感感无限的小仙长了。

    每日赵峥外出时都不时会见到有人向他鞠躬示意。这些人态度令赵峥有些诚惶诚恐,那些人的敬意和善意,似乎赋予赵峥另一种东西,那就是责任。

    原本开春就准备回去的赵峥,此时也不得不食言了,玻璃的透明度总达不到标,需要继续技术改进,赵峥不得不在给师父的信中一再道歉,源源不断买些礼物送往枣阳讨好。

    不过好在那香皂已经投产了,赵峥权权交给王福财去打理,按照赵峥的提点走上层路线。王福财心想,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走上层路线,这可是小仙长亲自炼制,进贡给皇上的。普通人能有福享受吗?

    香皂的投产给了赵峥技术改进资金上的支持,王福财的心比赵峥还狠,这香皂被他包装成了奢侈品,一块要卖八贯。但碍于渠道和网店,这香皂只在广东和福建两处贩卖。

    到了四月,朝廷的封赏下来了,然而却没有赵峥的,朝堂的意见是让赵峥进京封赏,但碍于玻璃一事还没结束,赵峥推辞,反正他也算在野之人,辞而不就,反而能给他狠刷声望,名气不仅仅局限在广东一地。

    孙河因为协助有功所以连升三级,升到正九品的成忠郎,左般殿职,差遣没变。

    赵广乐则大步前进本官升到从八品的安溪县丞,差遣变为知番禹县事,总算名正言顺。

    赵峥见二人的差遣都没变,感觉两府应该是决定大举开发广东了,果不其然不出一月,朝廷就拨给广州三百头耕牛,抽调了三千厢军用做屯田之用。

    颜倾武与李冶在赵峥的府上住了下来。李冶习惯了北方的的天气,来到广州有些不适应,气温一升高便上吐下泻。不仅如此,一些厢军和犯人,还有不少工匠都是如此症状,纷纷以为被瘴气所伤。

    这分明是疟疾,那里是什么瘴气,疟疾通过蚊子苍蝇等传播,春天的气温升高,赵峥尽管一再吩咐众人注意卫生,但有些习惯那是那么容易改过来的。

    为此赵峥也早有准备,他正愁没人得这病,只要将这病轻易治好,人们对于瘴气的恐惧降低后,广东的开发才能真正意义上大踏步前进。

    广州城外赵峥早就移植了大片青蒿,当孙河急忙忙赶来让赵峥像个办法时,赵峥故意不以为然的说:“哦,弄些青蒿用冷水服用,在配上薏苡仁就好了。”

    ——

    赵峥那淡淡的一句话,让三十多人大都数好了,只死了一人,赵峥还在为那个死去的囚犯感到惋惜时,广州城轰动了,能轻易的降服瘴气,看来那小仙长真是神仙下凡,庇佑广州。

    赵峥也不是有意装神弄鬼,他已经将病理说清楚了,但奈何人们不信。仿佛要编造一个神仙庇佑才会让他们安心。

    “你为何叹气,讨厌别人叫你神仙吗?”颜倾武今日神情有忸怩。

    赵峥也没注意,自顾自的说了:“不是讨厌,而是许多人明明知道了原因,为什么还要编造什么神仙下凡去相信。”

    “大概是因为害怕吧!”颜倾武陪赵峥坐坐了下来,今日仿佛特别的安静。

    赵峥有些受不了这安静,也有些害怕:“你不会又要提什么无理的要求吧!”

    颜倾武先是摇头,然后是点头。

    赵峥见状立马想遛:“快说,你不说,我走了。”

    颜倾武依旧安静。

    赵峥想迅速逃离此地,事出反常必有妖。

    “我能不能带一些仙瓜,仙豆回去?”

    赵峥下意识的问:“什么先瓜仙豆。”随即明白颜倾武说的是什么了,仙瓜,仙豆是广州百姓对红薯和土豆的称呼。

    赵峥没有多想:“可以呀,但是不能太多,我还要拿来育种,几十斤可以。”

    “我带到金国……”

    “什么?!”赵峥失声道。

    “我是金国人,我听黄大叔说你也是金国人。两国虽然交战,但百姓无辜,我想让这东西早日普及天下。”

    颜倾武说着站了起来,似乎下了很大决心:“我叫完颜倾武,宗室之女,爷爷是金世宗第四子夔王完颜允升,父亲完颜龚庶出被封为镇国将军。我奶奶是汉人,我母亲也是汉人,算起来我身上大半的血脉都是汉人。整个北方的情况也大抵如此,汉民金民混杂,已经融为一体。”

    赵峥从史书上知道,金国经过近百年的汉化,已经快要和历史上鲜卑族一样融入汉族,金国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是汉人。更不用说颜倾武主动表面自己的身份,其实以他身手和钱财,悄悄弄几斤红薯土豆去金国,神不知鬼不觉,但她没有,或许是不想他们之间的出现欺骗和隐瞒。

    “对不起,我不能。”赵峥不是大民族主义者,但对此事的处理他还是本着小心谨慎来进行,其实就算金国现在引进这两种农作物,没有六七年的时间别想推广,那里可没有像广东这样温暖的地方可以一年三熟,也没有赵峥这个知道红薯土豆习性的人。而六七年后,金国已经灭亡了。这些赵峥都明白,但是他依旧没有答应,他是怕那冥冥之中的万一。

    “为什么?”颜倾武很不理解:“金国多是汉民,你是金国人应该知道这一点。赵峥你就那么恨金国?”

    自己恨不恨金国,赵峥想了想,有些肯定,也有否定,对于金国仇恨,自然是从史书上电视上得到渲染,靖康之难,岳飞的千古奇冤。但落到实处,赵峥不明白究竟应该恨谁,百年前发动靖康之难的人已经死完了,金国的百姓虽然受到严苛的盘剥,但心却是向金国的,这个时代没有民族、没有国家的概念,有的只是中原,入华夏者华夏,金国已经是宋国承认的兄弟之国,在法理上担当的起中原这个称呼。

    至于向金国的统治阶级复仇?金国百年的汉化、混血金国高层大都是像颜倾武这样的人,真正纯血的女真人已经很少很少了。历史上金国的皇室也将在六年后迎来最惨痛的一天,如同百年前的靖康之难,皇室被屠戮一空。红薯和土豆让颜倾武带到金国不会产生任何后果,如果有那也只是让金国百姓多活一些人。

    “不,我还是不同意。”赵峥努力的摇了摇头。

    “其实,你根本不用带过去,农作物这种东西根本就是禁不住了,大宋这边如果已经将这两种农作物推广了,金国有一万种方法将这些东西带过去。”

    颜倾武有些激动,也有些失望:“我知道,可是如果这东西早推广一天,就有许多人因此活命。赵峥,那边都是同族,你忍心吗?你在宋国这边被称为神仙。在我看来,以你的能力应该成为天下人的神仙。”

    “万一金军将这些东西充作军粮,粮草充足了呢?”

    “那且不是更好?有金国做屏障,大宋就少一日饱受蒙古铁骑的侵扰,你们难道真的准备与蒙古结盟,那是与虎谋皮!”

    说道这里,赵峥猛然醒悟,将这两种农作物传到金国,不仅可以救助那里更多的汉民,更可以壮大金国的实力,抵抗蒙古。至于以后这东西被蒙古得到,赵峥完全不用担心,那群屠夫又不会种地,完全是烧杀抢掠怎么会在意这东西呢。

    “将这两种东西给我,我给你收民心。若大金亡后,我还是希望宋国占有天下,毕竟我也是算是汉人。不过生在金国皇室。”

    “倾武,你真的只有十一岁?”赵峥突然发问,十一岁的孩子按理说不应该这么明理睿智的,不过女孩大多早熟,古代更是明显,十四五岁嫁人的比比皆是,那还是虚岁,古人认为年龄应该从怀孕哪天算起。

    “你不是也才八岁吗?”颜倾武翻了个白眼。

    “已经九岁了。”反正赵峥的年纪也只是大概生日是哪天任由赵峥胡掰。

    “那红薯和土豆你到底给还是不给。”

    “给,一样五个。”说完赵峥飞快的逃走了。

    ——

    颜倾武和李冶在得到十个红薯和土豆后便连夜离开了广州,在夜而去。

    此番挑明了身份后,赵峥不知道与颜倾武还能不能向从前那样相处,在她面前,赵峥才能更彻底的放松。

    如同颜倾武不止一次怀疑赵峥的性子不应该是这么沉闷的,偶尔露出的心情应该表示这个人应该更跳脱一些才对。

    赵峥清楚的记得自己最后一次放声狂笑,不顾一切是在大学毕业的那天,颜倾武的离去让赵峥不禁又一次陷入了回忆。这是不好的,毕竟在怎么样,也不可能回去了。是时候该与那个时候做切割了。

    只是那个时空还有一些挂念的朋友,也还有有一个值得思恋的亲人,供他上学的那位叔叔。那时候只觉得叔叔有千般不是,对他也并不是太好,但作为一位堂叔,在家境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供赵峥上学,这是何等的恩情。

    毕业后赵峥除了每月汇钱过去,每逢过年过节也不回去看他。汇钱更像是一种切割,代表一种我不欠你的决绝。

    但在南宋的时日里,在风雨中黄道长每一次将赵峥紧紧的护在他的斗笠下时,赵峥才回想起那些已经被他遗忘的片段,叔叔也曾这样送他上学。

    而现在天各一方,永无相见,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外如是。

第二十五章 进京前夕() 
赵峥回想起了那位永无相见的亲人后,对现在的一切也倍感珍惜,于是提笔又给黄道长大郎二郎写了一封信。

    时间来到了四月末,京城又来了一道旨意,催促让赵峥进京。玻璃的事正在关键时期,赵峥自然走不开,于是借口广州屯田的事务繁忙,要自己亲自督导才放心,决定秋收的时候再进京。

    香皂的渠道已经扩散到了京湖一带,已经有了四千贯的进账。随着资金的扎入,技术难题,更准确的说技术替代,让玻璃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基本达到了赵峥的要求。下一步当然是打造各种玻璃制品,赵峥先给自己打造了一套化学器材,烧杯,试管之类的。然后就是镜子这一类,赵峥准备倾力打造的奢侈品。

    第一批奢侈品准备销往的地方就是南洋诸国,那些地方虽然处于半开化的状态,但金银珠宝,香料之类的可不少。

    像南洋的吴哥王朝(今泰国柬埔寨一带,已是幅员辽阔的统一王朝)其他还有陈朝,占城,三佛齐等一票国家。

    这首次前往南洋的人选,除了游雄,赵峥也别无人选,但以游雄的能力足够胜任,赵峥也不至于担心。至于价格方面,赵峥则表示他看着办,这是他历尽千辛万苦炼制的仙器,都是无价之宝。以赵峥在游雄心中的地位,一块镜子不卖上千贯,那他就不用回来了。

    一米八高的镜子,在玻璃后面涂上一层薄薄的银幕制作而成,边框用了镀了一层金粉,最关键的是每个镜子右下角还有赵峥的落款。

    那些匠人和游雄一致认定,这个落款最值钱。

    除了镜子还有玻璃碗,玻璃珠之类的。

    还有马灯,也就是后世的煤油灯,煤油没办法提炼,只有用植物油或者动物也代替,古代油灯也是用的这类油。

    最最重要的还是,赵峥亲自命名的仙器,千里眼。也就是望眼镜,有了玻璃磨制凹镜和凸镜就有了基础。工匠们在磨烂了上百块玻璃后总算有那么几块合格,这些技术需要慢慢积累,急不得。

    游雄在得到望眼镜后,除了感叹他的神奇外,也明白它巨大的军事价值,稍稍提醒了赵峥。

    望眼镜的意义赵峥自然明白它的价值所在,除了游雄手里的那个,赵峥还制作了四个,一个送个史嵩之,另一个则送到了襄阳府孟珙的府上。这位大宋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