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斜风-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旁边有独立营的老干部符闻道打趣说道:“施营,这次听说要组建陆战旅了,你是虹军最老的几个连长,说不定有机会。”

    “我算什么最老的连长,陆子云、云天纵他们才有机会,我现在就是想安安稳稳在太平县干上几年,毕竟是百里侯啊!”

    没错,在一年多之前,施退季根本想不到自己居然也能管一县的地盘,而且管的还有声有色,但是现在他的目标已经看得很远了。

    以虹军现在的发展势头,他的目标至少是一府知府,或者是个旅长,符闻道说的没错,凭借他的资历,绝对有机会到这个级别。

    符闻道却说道:“不对,咱们老虹军都有机会,都有机会……”

    只是他的目光却集中在眼前的锅驼机,呼啸的机器力量惊人,足够比得上好几头大牲口全力工作了,他的眼睛似乎也有点醉了。

    只是正当施退季也想多关注锅驼机与水势的时候,却看到远方的河堤跑来了几名军官,带头的军官带着笑容对施退季说道:“老施,恭喜了!”

    “恭喜什么?”施退季答道:“水还没有退了。”

    报喜的军官诧异地说道:“你还不知道,这次组建海防旅,检点选中你了!”

    。。。

第四百零六章 使者() 
“海防旅?不是陆战旅吗?老刘,都是老战友,别蒙我?”

    施退季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不是兴奋,而是不安,虽然说海防旅挑中了他,可具体是什么安排,是团长还是什么?

    那边报喜的老刘说了:“海防旅第一副旅长兼陆战十一团团长……实际就是旅长了!”

    “副旅长?”

    施退季更是跳了起来:“怎么可能,什么,实际就是旅长?”

    “没错!”老刘告诉:“这个海防旅没有正旅长,实际由你代理旅长,至这个陆战十一团,整个海防旅就是这么一个负责机动的步兵团。”

    施退思现在没明白过来,他拉着老刘问了半天,终于明白过来了。

    这个海防旅是用于浙江沿海地区的守备的机动防御,因此整个海防旅的设置和其它部队都不同,负责机动的部队只有一个陆战步兵团而已,负责几百公里海岸线的机动作战,哪里情况危急,这个步兵团就准备机动到那里。

    而剩下的部队不设团,而是编成了四个由旅部直辖的海防步兵营:“老施,检点这是栽培你,明白他的用意没有?”

    施退思再不明白那就是人渣,他已经完全明白柳畅在人事安排上的布置了,这明显是栽培,海防旅不设正职的话,只能他卖力表现些,肯定都能再进一步,成为这个海防旅的旅长。

    在虹军这个时候,正职的旅长可就只有那么几位啊,虽然这个海防旅的编制小了些,但是施退季对于自己的新任职非常满意:“好!从现在开始,我就是检点的一条狗,检点让我咬谁就咬谁!”

    “不是检点了!”刘营长笑咪咪地说道:“接下去我们检点要升燕王了!”

    “我也就是燕王的一条狗。”

    那边符闻道却是有些不满意:“老施,你也太没骨气了……”

    只是下一刻,他已经看到施退季整个人已经走出了草棚,赤着身子朝着雨中走去:“兄弟们。都给我卖力些,咱升官了,你们也有大大的好处!”

    符闻道却是白了施退季一眼:“一点好处就……”

    刘营长带来的消息没错,水刚一退。那边已经从杭州打来了正式的电报,以黄太玉独立营与台州方向的基干独立营为基础,组建了海防第十一团,由施退季担任海防旅副旅长兼海防第十一团团长,负责宁波以及浙北方向的海上机动作战,同时海防旅还从地方部队中抽调营连干部组建了三个海防守备营。

    只是符闻道倒是看得淡了,他觉得自己已经是波澜不惊。哪料想那边却传来了意外的喜讯,施退季拿着电报告诉他:“老符,检点这次也点了你的名字,你是海防第十一团副团长兼一营营长。”

    “这是?”符闻道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以为自己一辈子就是一个小连长的份了,因此这段时间牢骚话不少,但是没想到居然绝处逢生:“第一副团长?”

    正如柳畅载培施退季的用意,这个第一副团长兼一营营长的职务同意有着很深的用意。只要符闻道在现在的新位置上好好干,那么接下去他就是顺理成章的海防步兵第十一团的团长。

    “咱们兄弟俩现在又在一起合作了!”施退季的心情大好:“我还是那句话,我就是检点的一条狗。检点让我咬谁,我就咬谁!”

    符闻道同样很没品地说道:“没错,我也是检点的一条狗,检点要我咬谁,我也咬谁!”

    两个人大笑起来。

    ……

    抚州。

    这府城市的战争气氛越来越浓烈,虹军已经攻占了小半个抚州府,而抚州府城附近的湘军也日夜警戒,随时准备参战,只是他们现在终于能松了一口气。

    “武红船到!”

    “武红船到!”

    “武红船到!”

    现在抚州府城内外,已经有许多骑马者拿着红旗在宣布着最新的好消息:“浙江处州镇参将武红船到也!”

    这位武红船是谁。马上报喜的人告诉大家武红船参将的光荣战绩,他曾经在处州大破红贼十余万,红贼受此大挫,数月不敢进兵处州,而武红船刚刚一离开处州府,处州府就立即被红贼攻陷。

    接下去。武红船驰援金华府,结果在武红船的支持之下,金华府竟然能坚持三个月之久,给予红贼以空前大挫,而他最辉煌的战绩在衢州府,那时候如果不是李元度误信流方言,恐怕红贼已经饮恨于城下了。

    就是这么一位战绩极其辉煌的武红船参将,现在已经带精兵数千前来驰援抚州府,同时还带来了大批军械粮饷,有他坐镇抚州,整个抚州府已经万无一失。

    这个消息一出,抚州城的粮价立即降了三成,整个抚州府城的人心都安定下来,大家都寄希望于武参将能力挽狂澜,而刘长佑也对武红船十分满意:“虽然兵还没到抚州,但是他送来的三万两白银是帮上了大忙!”

    对于刘长佑、刘坤一这些湘军统帅来说,银子到了他们的手里,他们自然是自上而下逐级分肥,尽快汇回湖南老家去,加上武红船送来的数百名新兵,刘长佑、刘坤一看武红船那自然是额外顺眼了。

    而此刻的武红船则远在抚州城数百里之外,他身边的已革浙江温处道俞树风说道:“武参将,这样不太好,曾侍郎是让我们驰援抚州府,而我们现在出了南昌城就不走了……”

    何止是出了南昌城就不走了,而且还在南昌城外几十里设卡收取厘米,检查来往人员,刘长佑所得的三万两军饷与八百名江西新兵就是这么来的,但是武红船却是说得很直接:“俞道台,我们去支援抚州,我们拿什么去支援,现在既无精兵,又无洋枪洋炮,不若随时机动,保卫省城为好……”

    俞树风却是叹了一口气,他说道:“可是现在这般,似乎不太好……不太好……”

    现在南昌城外设卡收取厘金,检查来往人员,强行把精壮裹胁到抚州去,这一切都让俞树风深感不安,而武红船却是大声说道:“这有什么,我可是打着曾涤生的旗号来办事的,谁反对我,谁就是反对曾侍郎,谁就是江西全省之公敌!”

    俞树风却是很清楚得很,武红船收取的厘金,只有一半以供军需,剩下的一半都归了武红船自己,他轻声说道:“可是方方面面的非议不少,万一曾侍郎嫌我们停兵不进!”

    “我们这么拼命替曾侍郎筹饷筹兵,他自然不会过河拆桥,何况他对不起我们,我们还可以去投靠红贼,现在这个世道,捞到手里才是真金白银,咦……”

    武红船看了一眼,他发现对面来了几个洋人,这可是希奇事啊!

    在江西这个被战火波及的内地省份,平时就是传教士都来得极少,更不要提来了这么五六位并非传教士的西方人士,他当即提着军刀威风八面地走上去:“你们是什么人?”

    “阁下可是抗击红贼的著名名将武红船是也?”

    对面的洋人金发碧眼,但是武红船总觉得和自己在处州镇见过的英法夷人有些区别:“你好,我就是武红船,我曾经击败了十万……不,是二十万红贼!”

    “非常好!”对面的洋人笑了:“我们找的就是你,我们一进入江西就听到了武红船将军的大名,您的名气将远播外洋,我们希望能通过您的关系尽快见到曾国藩侍郎……”

    “你们是?”

    “我们是北地俄罗斯的义民,正准备与贵军一起合作,共抗赤潮!”对面的使者格外热情:“曾侍郎在哪里?”

    ……

    “正当数千万中国人民处于柳绝户迫害之下的时候,远方的俄罗斯人民伸出了双手,他们敏锐地发现,在抗击柳绝户这一残暴军事政权上,中俄两国有着共同的呼声,因此他们派出了多位信使前往江西省,并同我进行了友好的磋商!”

    “谈判双方一致认为,在过去与将来的一段时间,武红船将是全世界抗击红色暴政最为得力的一名统帅,因此俄罗斯沙皇迫切地希望得到了本人的指导,并愿意派遣志愿军到中国作战,而本人一向深守谦虚瑾慎的美德,对于俄罗斯帝国主动要求加入武红船-湖南-俄罗斯抗暴联盟的要求,表示诚至的谢意,但是本人已婚,如果俄罗斯帝国主动下嫁公主,会给本人带来许多困扰。”

    “但是俄罗斯使者始终表示,武红船阁下是全世界人民的大救星,他们俄罗斯与本人有着共同的意愿与志向,并极其迫切地得到武红船导师的指导,俄罗斯将始终战斗在反赤第一线……”

    “回想当年的豪言壮语,今天俄罗斯极少数统治阶级背弃广大人民的抗赤意愿,居然与柳绝户暴政政权达成可耻的妥协,共同镇压广大欧亚洲人民的反抗斗争,这是何等可耻的背叛……”

    摘自《抗击红贼十年的回忆》武红船著,一八六六年和美利坚联盟国出版,非法读物。

    。。。

第四百零七章 穆拉维约夫() 
虽然已经谈了几天,但是到现在为止,曾国藩还是一片迷糊。

    他与这个时代的中国士大夫,固步自封,对世界一无所知,因此对于这上门的俄罗斯使者自然谈不出什么东西来。

    事实上,如果不是看过圣武记,曾国藩甚至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有那么一个俄罗斯帝国,更不要提这个帝国到底有多强大了。

    曾国藩对于俄罗斯的全部印象,差不多就是康熙朝的时候,大清与俄罗斯有过一场大战,大清虽然最后小胜了,但是打得也很吃力,而战后俄罗斯有幸在北京保留了一个使者团。

    至于其它的细节,曾国藩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他对于那个派出使者的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阁下更是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刚刚结束的克里米亚战争。

    事实上,这一场打得震惊了整个西半球的克里米亚战争,还是这些使者告诉曾国藩,他们夸耀自己国家的强大时,说自己的国家面对着英吉利与法兰西两个大国,也能坚持两年之久,两方不分胜负,最后以和平告终。

    虽然这个说法与事实相去甚远,但是在曾国藩的脑海留下了这个俄罗斯国实际也不怎么样,十几年前英夷犯华,最终还不是苦战了两年之后,被迫与天朝议和了事,因此曾国藩的心底对于这个俄罗斯国就存了轻视之心。

    一有这种天朝心态,谈半自然就无法进行下去,使者要求曾国藩办到的八点,曾国藩一条也不愿意办,但是谈半之所以能进行下去,完全是因为这位曾国藩是一位标准的利已主义者。

    没错,大清朝在同治、光绪年捧出来的这位圣人确确实实是一位标准的利已主义者,只要有好处,他什么事都愿意办下去,因此谈判才能持续下去。

    曾国藩知道至少有一点是确实,不管这些俄罗斯人来意如此,他们背后的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阁下又是怎么一个三头六臂的角色,他们有求于自己同样也要对付柳绝户这个红贼,因此他直接说了:“别的不用说,你们只要给我一百万西班牙鹰洋,外加一万杆洋枪,那一切都好说……”

    他不怕这些俄罗斯人不答应。

    而这些俄罗斯人也同样觉得这是一场被迫进行下去的谈判,双方从一开始就无法谈下去,但是共同的利益又迫使双方无法退出谈半桌,不知道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阁下在知道谈判结果的时候会发出怎么样的雷霆。

    如果说西伯利亚总督,那么穆拉维约夫是最合适的人选,历史就是这位穆拉维约夫阁下,在几年的时间之内,几乎不费一枪一弹就割走了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只是现在穆拉维约夫却有些愤怒地说道:“沙皇阁下是怎么了?列别德公爵,我必须说明,如果我们派出两千人去上海的话,那么向黑龙江的开拓将遇到很大困难。”

    “我理解您的困难!”说话的列别德公爵同样没有办法但他传达的是沙皇与整个俄罗斯统治阶级的意志:“但是我必须说明,向上海派遣两千名军官与士兵是圣彼得堡的决定,我希望尽快把这两千名士兵派往上海。”

    在两百年的经营之外,俄罗斯在远东与西伯利亚的兵力依旧有限两千人的兵力几乎是整个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机动兵力,穆拉维约夫作为总督,不得不抗议这样的决定:“现在是最好的机会只要我们肯动手那么整个黑龙江地区将属于我们,这是整个亚洲最好的农业地带之一!”

    但是列别德公爵代表着圣彼得堡的意志:“没错,圣彼得堡也这么认为,黑龙江将是沙皇陛下的黑龙江,我们将向整个亚洲拓展,但是这两千名士兵必须尽快部署到位无论有什么困难,总督阁下您必须执行这样的命令。”

    “可是……”穆拉维约夫为难地说道:“虽然法国人已经在上海部署了一千人而且准备部署更多的兵力,但是凭借着这样的兵力,我们很难征服一个大的帝国。”

    现在穆拉维约夫获得的情报是过时而且不甚精确的,他现在已经获得了一些关于虹军的情报,但是他印象中的中国却与事实相去甚远。

    根据他所知道的情报,中国的南部与东部正陷入大规模内战之中,一群基督教异端占据了东南部,但是很快就陷入了内讧之中,而一位称为“柳屠杀”的将军从这些异端之中脱离出来,并控制了中国东部的浙江省与江苏省一部,成为中国政府新的强大敌人。

    这位“柳屠杀”是一位强有力的少年将军,他拥有好几万名军队,并且初步装备了一些西方武器,但是他手上的西方方武器即便从俄罗斯的眼光来看,也是过时而且不甚有效的。

    列别德公爵告诉穆拉维约夫总督:“现在是介入中国内战的最好时机,政府军在一次战役输掉了大部分骑兵,柳屠杀的部队正在席卷整个中国,但是他只有一些旧式武器组成的部队,只要我们在中国的东部登陆,将能很快给予他致命一击,而且我们的法国朋友愿意帮忙!”

    “法国朋友?”穆拉维约夫的口气冷却下来了:“我们刚刚打完一场克里米亚战争,六十万俄罗斯人死在法兰西朋友的枪口之下,再说了,拿破仑三世能拿出多少兵力来打这一场对华战争?我们能拿出两千人,他们又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