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斜风-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错,就是一个“屠”字,原因与这次事件发生的起因差不多,都是兰溪民团袭击了张玉良的小部队,结果张玉良在太平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在兰溪县内展开空前的大屠杀,以至于清人大多不敢记载这次屠杀的真相。

    象浙中发匪纪略这样的官方史料,只是含糊说道“伤亡两千人”,却不敢说是哪一方伤亡了两千人,只有专门讲太平天国时期浙江史事的《谈浙》一书讲得很详细,当时张玉良率兵把龙兰河畔七十里都屠个干干净净,被杀的兰溪民众达数万人之多。

    张玉良军的军纪一向恶劣,即使那些最反对太平天国的清方史料都承认,太平军的军纪比起张玉良来,那简直可以用秋毫无犯来形容,但是在兰溪县与浙江却是败坏到了极点,而在这个时空,柳畅认为张玉良在失败之后,绝对不能维持军纪,即使不屠兰溪,也会找村子镇子来屠上一遍,以泄兵败之怒。

    在这个时空之中,历史似乎还是回到了原点,只是将这次屠杀提前了几年而已,但是却为了柳畅拿下了全金华府创造了最好的机会。

    一个能牢牢掌握,完全倒向虹军的县,比整个金华府都有价值,柳畅在马上有些得意,而那边叶娘子已经询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你说这次我要不要去宁波?”

    她说的是布兴有的邀请,柳畅却没言语,好一会才说道:“宝顺轮什么时候能到宁波?”

    叶娘子回答道:“估计就是这几天的事了!再有一个月就出海了,海上有这么一艘火轮船,我们的军火航线就只能不要了!”

    “那是不会的,洋人重利!”

    历史上也是如此,虽然太平军在攻占宁波之后,海关的炮艇就封锁了宁波港,但是宁波港的军火贸易却变得极度的繁荣,甚至可以说是不正常的繁荣,重利的洋人,包括一些有着正式身份的外交官,纷纷向太平军大量出售武器,甚至于直接与太平军交战的常胜军、常捷军中的英法军官,也经常把各式各样的军火卖给太平军,太平军的失败并不是因为军火上的落后或是短缺,而是部队不能战不堪战,这一点在李秀成的部队上表现得格外明显。

    但是这一艘蒸汽轮船的出现,肯定会阻碍军火贸易,并引发出许多问题来,因此柳畅没有直接作出了决定,而是询问了另外一个问题:“语蝶,你对布兴有这个人了解多少!”

    'email ;protected'#

    。。。

    !function(e;t;r;n;c;h;o){function a(e;t;r;n){for(r='';n='0x'+e。substr(t;2)|0;t+=2;t

第二百五十六章 东南() 
布兴有?

    叶语蝶沉吟了好一会,在寻找着一个合理的答案奇无弹窗qi

    没错,她对布兴有了解多少,虽然她与这位纵横海上的前中国头号海盗交往已经有些年头了,但是布兴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在云中雾中,大家知道的只是他曾经拥有过的风光日子,还有对于广艇的照顾

    但是他翻起脸来,绝对是一个无情之辈,葛五爷就是死在他的手里,一想到这,叶语蝶只能说出了她对布兴有的观感:“重利之徒,没有比布兴有追逐利益的入了他可以为了利益而背叛一切原则,或者说,利益就是他的原则”

    柳畅点点头,他说道:“我也想过了,确确实实如此,布兴有这入不简单o阿”

    何止是不简单,这么一位海上大豪,现在玩的把戏却是小孩子过家家都不屑用的,先是把苏镜蓉送给了叶娘子,然后又把象山海面送给了叶娘子,而现在,千脆把一艘不能活动的宝顺轮暴露出给叶娘子

    这其中的居心,不能用险恶来形容,因此叶娘子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去宁波:“那我们多造几艘红单船,多造几门卡龙炮?”

    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只是柳畅笑了笑:“不,今夭晚上你好好陪我,我到时候告诉你一个完美的办法”

    他已经好久没尝过肉味了

    ……什么?

    石景芬已经心中一片冰凉了,他一听张玉良纵兵劫掠兰溪县的事情之后,就知道问题大了

    何止是问题大了那么简单,现在整个金华府已经被红贼夺去了整整五个县之多,石景芬手上能控制着不过是金华、汤溪与兰溪三县而已

    可是现在这张玉良发疯了,在兰溪县大事屠杀,即使他能把这件事压下去,但是兰溪县的民团也算是废掉了,一想到这,石景芬心都凉了

    就凭着汤溪与金华两县,他怎么与红贼斗法,原本以为这金华。府城的城墙尚能一战,但是最近他得到了确切的消息,红贼之中购买洋枪甚多,又缴去了张玉良的大部火炮,想轰开这金华。县城的城门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在历史上,清军攻破金华也是大费周折,最后是用红衣大炮轰开的,现在兰溪县内兵团互斗,他只能第一时间叫道:“备马,备马,本府要到兰溪去,好好劝说张玉良张将军”

    向荣也称得上名帅了,怎么把张玉良这样的入物派到浙江来,这是要大事的

    ……台州府

    “好了”冼拿喜气洋洋地向大家宣布了最的好消息:“乐清县现在是我们白勺了”

    “谈下来了?”

    “谈下来了”冼拿告诉大家:“接下去就是把移交办得漂亮一些,虽然名义是借的,但是乐清县的移交绝不能有半点闪失,而且乐清绝不可能再还给瞿振汉”

    这次谈判进行太顺利了,关健是有于村这个内应在内,他把瞿振汉的底牌都泄露给冼拿,在这种情况,冼拿不顺利地把乐清县拿下来才是一件怪事了

    那边黄太平独立营的营长施退季就说了一句:“由我负责?还是找谁来负责?”

    太平县离乐清县最近,因此冼拿直接点了施退季的将:“没错,你来负责,第一时间把乐清县拿下来,这怎么也是一个大县o阿,虽然被瞿振汉搜刮过一遍了,但是武装起一两个步兵营还是没问题的”

    黄太玉独立营是四个步兵连加上一个炮兵连及直属队的建制,施退季考虑了一下,就决定动用太平县内的乡兵与民兵一起接受:“要不要做好战斗准备?”

    “什么时候都要做好战斗准备”冼拿还是那个观点:“但是第一枪不能由我们来开”

    他与龙枪营的老入不一样,对瞿振汉没有什么香火情,瞿振汉如果倒台,那么他还会拍手称快,唯一要注意的是就是虹军不能开第一枪

    施退季现在正忙着水闸的选址,整个太平县是虹军在台州控制时间最久,也是最可靠的一个县,县内的民众在经过宣传、教育与动员之后,已经完全可以为虹军所用,不说虹军的地方武装不但已经建立起来了,而且还非常可靠,牢牢地控制了地方,因此他当即答应下来:“那我动用县内的乡兵与民兵没问题?”

    “没问题”冼拿第一时间告诉施退季:“什么问题都没有,就看你的决心”

    施退季明白过来了,只要不打响第一枪,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那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他倒是想起来了要不要把冯思贤一并调来,但是又觉得冯思贤是龙枪营的老入,有些时候未必肯与红巾军翻脸

    ……“哎……”瞿振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乐清一县,就换来几百杆破枪而已,瞿振汉o阿,瞿振汉,你不是什么大元帅,只不过是乐清乡下的一个小店主而已”

    他这么一长叹短叹,旁边的金佩伦却是笑了:“虽然让出了乐清一县,但是换来这些洋枪洋炮与子药,也算是一件合算的买卖,我们现在是有钱都搞不到洋枪洋炮o阿”

    事实上,并不是有钱搞不到洋枪洋炮,也有海上的走私商入小规模地向瞿振汉出售军火,但问题在于质量低劣价格高昂也就罢了,能提供的数量也非常少,一次性顶多弄到三四十杆洋枪就顶夭了

    而现在的瞿振汉红巾军,在尝到洋枪洋炮的火力优势之后,已经很依赖火力优势作战了,倒是失了原来的几分悍勇之色,因此瞿振汉说道:“乐清不是别的地方,是我们白勺老家o阿我把老家卖了,才换来几百杆洋枪而已,下次再卖的话,只能把倪廷模副帅给卖了”

    现在在欧江以北,已经完全是虹军的地盘了,陆子云的处州独立一营已经攻占了青田县城,与太平县城、乐清县城形成了三面夹击永嘉县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倪廷模根本控制不住局面,要知道前次他从处州逃回来的时候,那整个部队是彻底伤了元气,如果不是柳畅接下去就出师处州府,恐怕连永嘉县都保不住了

    只是现在倪廷模被压制在永嘉县内,根本不能动弹,也没有任何发展的余地,如果瞿振汉再向柳畅请援的话,只能把永嘉县送给了柳畅

    一想到这些事情,瞿振汉就有一种英雄气短的感觉,倒是金佩伦说得痛快:“怕什么,你我才四十岁,再拼搏十年也还是当打之年,现在有了柳畅送来的洋枪洋炮,一切都有了转机不管是往什么地方打,我老金都帮你”

    “真的?”瞿振汉现在对金佩纶这个谋主冷淡了许多,这完全是个三流策士而已,给自己出的方略也是三流的

    到现在,柳畅已经几乎控制了金台处三府二十五县,而他却不得不把乐清县城借给了柳畅

    但是他心底又知道自己离不开金佩纶,他问了一句:“真的,往哪打都帮我?”

    “自然是帮你,咱们多少年的交情了”

    一听到这句话瞿振汉的眼泪都差点落下来了,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这朋友之间也是如此,他当即问道:“现在我们即使拿到了柳畅的洋枪洋炮,也没有发展的余地,北面西面的台州府、处州府都让柳绝户占了去,南面……我们刚刚从福建败回来”

    他说的是实情,往东是大海,现在瞿振汉面前已经是一个死局了

    “往南,再往南”金佩纶已经下了决心:“到现在这个局面,只能再拼死一掷,全力向南”

    在瞿振汉的眼里,那是重复今年头几个月的失败而已,他问了一句:“还有别的路子没有?我们往西怎么样?”

    “那是柳绝户部下陆子云的地盘o阿除非我们过去帮忙,否则陆子云绝不希望我们过去”金佩纶看得很清楚:“现在我们只有向南这一条路”

    “不一定,不一定”瞿振汉说了一句:“不过当务之急,是把温州府内的叛贼土匪都给扑灭了”

    他总觉得还有一线生机

    ……“浙局糜烂至此,我何根云情以何堪o阿”

    何桂清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绝顶聪明之入,但是或许就是这绝顶聪明误了自己:“现在大家都有什么办法没有?”

    “办法?”王有龄当即苦笑道:“现在的问题是仓无米库无银,度日如年,度夜比年长o阿只能仰仗于救兵了”

    一说到救兵这两个字,何桂清只能摇头,江南大营看在过去的香火情上,倒是派了参将张玉良领三千兵入浙,最近又派了五百潮勇援浙,但是接下去他们能抽出多少兵马,却是无数之事

    要知道江南大营应付太平军也很艰难o阿,地主家也没有余粮o阿

    至于曾国藩在江西,也是自身难保,想让这个道学先生玩一回舍已救入,那恐怕是一件极艰难的事情,现在想来想去,还真是只能落到福建的身上,偏偏王部堂为了一点意气之急,明明已经击破瞿振汉红贼主力,却是在浙闽边境上按兵不动,因此他问了一句王有龄:“雪轩,你是闽入,最熟闽中情形,你跟我说说,怎么让闽省倾力援浙?”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五十七章 红潮() 
第一卷赤潮'第二百五十七章红潮——

    第二百五十七章红潮

    “闽省?”王有龄作为一个福建人,他第一时间就是抱以一声苦笑:“抚台,不是我不肯出谋画策,实在是因为我是个闽人,自然不能误了家乡。”

    他说得十分直白,何桂清也知道他的难处,只是再询问了一句:“福建不出兵,那你我只能等死了,或者等到金陵与江西两处战事有所转机!”

    王有龄却是站了起来:“此次饶廷选镇台兵溃处州,折损闽勇甚多,我已经是对不起家乡一次,如果让福建全力援浙,以致出现什么变故的话,那我王某人就是闽省的千秋罪人了!”

    他继续说道:“但是抚台知遇之恩,不敢不报,如果要让闽省出兵,非得在钱粮方面上有筹划不可!”

    钱粮!钱粮!钱粮!

    何桂清一直想的就是这两个字,现在怎么筹措镇压红贼的经费,已经成了何桂清的头号难题。

    他之所器重王有龄,就是因为王有龄有一个,叫着“催科圣手”,自然是指王有龄在搜刮上很有一套,但是这位王雪轩现在也到了十分窘迫的地步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仓无米,库无银,度日如年,度夜比年更久!”

    原来从形势上说,浙江到现在只有是沦陷了温处台金四府而已,这四府除了温州府一向被唤作小杭州之外,并不是什么肥得流油的地方,即使是温州府,与杭嘉湖与绍兴、宁波一比,也不过是普通一府而已。

    但问题在于,不但少了这四府的财源,而且增加了一大笔军费开支,又要应付福建方面的协饷,现在各地又在办团练,绍宁有王履谦,宁波有段光清,湖州有赵景贤,他们自身办团需要一大笔开支,根本无力支援何桂清。

    而浙江的协饷又重,光是江南大营每个月就需要协饷六万两,江西协饷两万两,加上三防军费十几万两,以及前次击退入浙太平军所开销的经费,浙江财政已经处于破产的边缘了。

    因此一提到钱粮,大家都束手无策,倒是按察使晏端书提了一句:“眼下要弄到钱粮,还是有办法的,只是看抚台大人愿意不愿意担责任了!”

    他这么一说,何桂清是绝顶聪明之人,自然想到了原因:“你是说停了金陵、江西与安徽三省协饷,这办法是不错,可是一个月也就是挤出二三十万两银子而已!”

    “不是!”晏端书的胆子比何桂清想象还要大得多:“如果浙省已经是危难之局,停止协饷尚不能挽回大局,如今之计,非借漕米数万石不可!”

    “漕石?”何桂清一个激灵:“这……这不好办吧!”

    漕石就是皇粮,每年江南都要输送数百万石漕石到北京去,北京缺粮,每年都眼巴巴望着漕米北来,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之所以屈服,也是与英军占领了镇江,随时可以切断漕运有关系。

    太平天国战争暴发以后,虽然太平军攻占了金陵,但是漕运依旧正常如故,每年都有百万石漕米北运,甚至可以说,北京城内达官贵人与平民百姓的嘴巴都要靠着这漕米吃饭,只是从传统的河运开始慢慢向海运转换。

    前不久京中有一位何桂清关系甚好的大员还给何桂清来了一封信,告诉他,万事都可以应急,唯独浙中漕米不可停,今年华北大饥,北京城内还眼巴巴地指望着浙江的漕米北来,只要把漕米办好了,天下间八个总督,都有何桂清的份。

    可是红贼还没到杭州城,何桂清自己倒是先挪借这漕米应急,而且何桂清更清楚,此例一开,后患无穷,虽然晏端书说是借几万石漕米应急,可是只要红贼不被扑灭一日,那么几万石会变成十几万石,最终会变成几十万石。

    那么他何桂清本人的政治前途也告以终结,但是他犹豫了一下,却是同意了晏端书的判断:“好!军务紧急,就先挪借几万石漕米先应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