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王牌谋士附身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王牌谋士附身系统-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超挑了挑剑眉,稚嫩的脸颊有了一抹惊讶:“的确,我不知道两者之间怎样配合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根本变强不了,反而会陷入一个瓶颈,一生中都恐怕难以突破!
    但是子母枪最注重的是配合,黄老爹说过,如果不能一直联系下去,根本达不到那种犹如臂使的状态···取舍之间,很难判断啊!我想···”
    “呵呵!你倒是长大了不少!睡觉吧!或许有一天我能给你找一个更厉害的人给你指点!”,李凯眨了眨眼,笑道;
    ·····
    ·····
    PS:求推荐、求收藏···求三江票;



第一百零三章 义无反顾
    西凉,陇县,董卓府上,平静的翻看手中的书信,西凉刺史,扛把子董卓似乎并没有高兴的神色,更多的是凝重与那一份加深了的责任感,随手递给身旁的女婿李儒,董卓开言:
    “何进密谋诛杀宦党,诏我带兵进京勤王···他与那些阉宦之人还真是一丘之貉啊!尸位素餐之辈,碌碌无能之人还敢这般作为,真是不知死活!汉王朝就败坏在他们这些人手中!”
    漠然的眼神中,董卓闪现出一丝杀机,某人曾经说过,“敢为天下先”,董卓认为这是他的人生信条,他要做先行者,必须做先行者!义无反顾的扑向时代的浪潮中,即使只是扑腾起一朵浪花,他也死而无憾!
    汉王朝腐朽的气息臭不可闻,无数人期望着可以改变当前的环境,可是他们却没有董卓的这份魄力与勇气,既然别人不敢,那自己当然是要当仁不让的去做了!
    李儒摇了摇头:“太快了···时间太短了!事情来得太突然了!此时贸然的行动,根基不稳,一旦失败完全没有缓转的余地,兵马的多寡不一定是左右天下的重要筹码···主公还是···”
    平叛西凉之后,董卓本部的兵马收编了近乎十万余众的叛军,一举增长至十五六万人,最近他又大肆的招兵买马,凭借着在羌人部落中的强大威望,董卓又招纳了数万羌人,一支二十余万人的大部队已然成规模、成建制,战斗力不可同曰而语;
    似乎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李儒还是在担忧,这种担忧并不是放无矢之地,马腾、韩遂还未消灭,这两个狡猾的家伙一直躲在雍州一带,董卓稍有动作立马远遁大漠、草原一带,根本无从剿灭;
    这样一来,西凉的归属始终要打上个问号,若是董卓始终在雍凉镇压,这件事自然不需要考虑,所有人都要屈服在董卓的威严下,马腾、韩遂也只有瑟瑟发抖的份儿;
    可是董卓欲要进京勤王,实行他梦寐以求的改革大业,在这个压抑了数十年的沉积中,董卓已经等得不耐烦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他不想放弃,李儒劝不动他!
    果然,董卓一挥衣袖,哈哈一笑:“我此去洛阳就没打算回来···”,略微有一些落寞,董卓铿锵有力的说道:“不成功便成仁!”
    李儒默然,半晌才说道:“还真是固执的可怕啊!岳父大人!我也只有舍命陪君子了!哈哈哈···”
    与其说董卓与李儒是翁婿,不如说是志同道合的至交朋友,梦想虽然有所偏差,一个是想重塑大汉的新秩序,一个则是要建立法的国度···但是他们的目标都差不多;
    都需要在万人指责、攻击中开场,要么成功成为中兴之臣,要么背负恶名永远的沉沦下去,史书上将他们描述成十恶不赦的大坏蛋···然而,坏蛋们最初的信仰,他懂吗?
    “那么就遵从大将军的意思吧?”,李儒难得流露出恬静的微笑,不知是在讥讽何进,还是在赞同董卓的意思;
    董卓点了点头,朝门外的侍卫喝喊:“招徐荣、李傕、郭汜、樊稠、张济···过来!有重要的军务相商!”
    西凉大马横行天下,在首领董卓的带动下,这尊洪荒猛兽般的存在开始缓缓的滚动,犹如齿轮一般不停地转动,带动了整个天下,也带动了整个天下的形势变化;
    新年中,董卓领军五千,携大将徐荣飞奔洛阳,军师李儒留在了西凉,大肆招兵买马,并且派发了第一波的先头部队,由李傕、郭汜领衔的十万众兵出长安,威逼河东,进发河内;
    造成董卓急切出行的原因则是,大将军何进密谋诛杀宦党事泄,反被杀害,洛阳城中一片慌乱,宦官势力召集并州刺史丁原前来进京勤王,意思就是说董卓出现竞争对手了!
    时间向前推移十天左右,大将军何进正坐在将军府中生闷气,让他生气的原因则是,他刚刚进宫请求现在临朝的太后何氏诛杀宦官,但是何氏拒绝了!
    这不是胳膊肘向外拐吗?你就忘了当初这些阉人是怎么对待你的了!你咋就忘了当初要不是我这个当大哥的一直在顶你,比说你这太后的位置了,你能活着就不错了!
    何进有生气的理由,想当初汉灵帝宠幸王美人儿,何氏派人鸠杀了她,若不是何进当时的位置很稳固,并且拉拢了一大批的党羽,使得汉灵帝不敢下手,不然何氏早被汉灵帝杀了;
    同样,何氏也有保住张让等人的理由,虽说现在的一切政事全部掌握在她手中,临朝称制的她似乎有了当年吕后的模样,母仪天下好不威风,可是她只是一个出身小门小户的女人,军国大事她能搞的定吗?
    **内斗她都欠缺谋略,只会简单粗暴的行事···她不能搞定军国大事,但这些宦官却能!这些不完整的男人有着自己独特的才华,如张让,这货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天才!
    无论是勾心斗角的**,党阀间的明争暗斗亦或是···张让完全不输给任何人!假如他是一个出身名门的人,或许他也可以成为当朝三公,可惜了他的出身!一个宦官,这还是说得好听,说得难听点就是没卵蛋的东西;
    命运捉弄了他啊!何氏脑袋并不灵光,每天积压如山的书简她连看一眼都觉得头疼,一卷书信上边的百十来个字她看这都费劲,何况看完之后还需要批阅,这些她都不能胜任;
    十常侍为首的宦官老老实实的屈服在她脚下,可怜巴巴的乞求他活命,还帮助她完成这些复杂的东西,让她轻轻松松的赚取诺大的名声,于情于理何氏都不能杀这些人;
    何氏是一个女人,她有些时候会有狠辣的作风,但她毕竟不是吕雉,没有吕雉的才华与能力,她只能依靠这些宦官···这些可怜人;
    将军府外,人声马嘶逐渐沸腾,一波波的俊杰纷沓而至,与府前拜倒,高称大将军安好,何进心中略微高兴,这些年轻俊杰不乏智谋之士,或许他们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当前的形势!
    只是···他们说的你能听得进去吗?
    ······
    ······
    PS:求推荐,求收藏;



第一百零四章 动乱中渡过的新年(上)
    “我进宫欲请求太后同意诛杀宦官,可惜太后不同意,真不知道她被这些阉人灌了什么'***'汤!”,何进愤愤不已,捶着坐前的小榻:“不知各位有什么好办法,说来听听!”
    整个大将军府重兵云集,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起来,为的就是防卫,防止消息泄露出来···其实,恰恰是他这种做法,引起了宦官的警觉;
    对于曹艹而言何进这个做法简直蠢到了极点,他心中也给了何进一个评价——“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不伦不类,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何进要是想除掉宦官何须如此麻烦?他要是真的有魄力,为何不直接带兵诛杀宦官?此时此刻洛阳云集的兵马足有七八万,这些兵马全部掌握在何进手中,他怕什么?
    畏首畏尾,难以成大事!曹艹眯着小眼睛,坐在毫不起眼的阴影下边自酌自饮,丝毫不进行理会,他认为何进现在已经没有救了,即使他自己有着报国之志,也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不能阻止何进的想法,不如静观待变,后发制人,抛头颅、洒热血,报国报民;
    何进诏西凉董卓前来帮助他,这件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取乱之道,黄巾之乱后各地的军阀愈发的壮大,董卓更是其中最为强盛的一股势力;
    可以说董卓是一条强龙,何进这个地头蛇能不能压制的了他还是个未知的答案,可惜,何进自从扶刘辩上位之后,得了一个“立皇帝”的名头,野心膨胀到了极点,偏偏他还是一个少谋的刚愎之人···岂不危险?
    外放于地放的年轻俊杰,包括袁氏双杰——袁绍、袁术,鲍氏双雄——鲍鸿、鲍恢、张氏二虎——张邈、张超,另外还有乔瑁、王匡、曹艹等人可以说何进这里的阵容出奇的强大!
    但是他始终不能真正的掌握住这些俊杰,他没有那个能力啊!不仅掌握不了,就是他们的能力,何进也不懂得去运用···
    经历了几个月的外放试炼,袁绍据说在渤海郡干得不错,不像袁术闹得满城风雨,大逆不道的竟然公然卖官鬻爵,以至于很多人不齿他的为人,这让袁绍稍稍得意一下;
    袁隗位居三公司空之位,与临朝称制的何太后一起掌握着大汉的政事,袁氏因此再次走向了一个辉煌的定点,而袁隗毕竟老了,已经六十余岁了,即将致仕辞官回家养老;
    袁氏这一代的家主人选无非是从庶出的长兄袁绍,嫡出的长子袁术二人之间选择,袁术的优势在于身份,而袁绍的优势在于他自身的能力比袁术多少强一些!
    正因为这种无形的争斗正在展开较量,所以袁绍在对何进辅佐的时候显得格外的用心,意图将何进这个大将军绑在自己的盟友行列,以此为自己登上袁家家主之位做准备;
    袁绍起身,先是风度翩然的施礼,随即说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当年窦武欲诛内宠却反被杀害,皆因为消息泄露,大将军是当朝国舅,手握重兵部曲将吏皆为英俊名士,而且愿意效力!
    可以说大局在握,顺天时、从民意!大将军若是为民除害必将是天下震动,名垂千古!即便是周公申伯也不过如此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再轻身冒险进出皇宫了,那里遍布宦官耳目,唯恐他们狗急跳墙啊!不如直接下手吧!”
    坦白的说袁绍这番话很有道理,何进蹙眉思考,不言不语,袁绍一看微微摆手,跟他穿一条裤子的名士陈琳站起身来说道:“《易》
    称‘即鹿无虞’,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立乎?
    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夫违经合道,无人所顺,而反委释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为乱阶。”
    大概的意思跟袁绍说言差不多,就是说的更好听一些,何进听了吗?当然没有!他先是诏西凉刺史、前将军董卓起兵东进,进驻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
    然后让新任东郡太守桥瑁屯兵城皋,使鲍恢、鲍鸿烧孟津,火照城中···这些动作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对何太后进行施压,让她答应下来,何进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圈子中;
    不知道为什么他非常注意何太后的意思,或许是在对何太后进行警告?亦或是···总之他这些动作完全是一意孤行,他所谓的召人前来商讨就演变成这个结果,他谁的话也没听进去!
    这时间一长,宦官势力在皇宫中又手眼通天,哪能不知道何进的动作?狗急跳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以张让为首的人决定先发制人,于是召集最主要的帮手并州牧丁原前来,自己这边也准备诛杀何进;
    当何进第二次进攻请求何太后诛杀宦官的时候,张让等人出手了!大将军何进的一意孤行,轻身犯险得到了报应,他本人直接被斩首,扔到城下;
    袁绍等人当即大怒,啥也不顾了,领兵攻击皇宫,诛杀宦管,波及数千人···张让等人也没想到袁绍这些人反应这么激烈竟然敢攻击皇宫,仓皇之下以大将军何进造反为由裹挟汉少帝、何太后、陈留王三人逃跑;
    宦官们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德阳殿,于中途被人劫住了,此人生的凤目鹰眉,颧骨很高,一身素衣,扶剑而立,乃是尚书卢植是也!作为汉王朝的三大名将之一,卢植有着崇高的威望!
    这是一个真正的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翩然男子!宦官从前得罪过他,此时更是被吓的脚软,惊惧不已!卢植双目泛着凶光,大喝:“乱臣贼子!安敢诓骗陛下?还不束手就擒,等候发落?”
    张让定了定神儿,将何太后放开了交给卢植,说道:“我们只是一群可怜人,却被逼的走投无路,卢尚书!从前多有得罪了!在此张让给您磕头了!您且放心,我们只是奴才不会对皇帝陛下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我们只是想活命而已···”
    卢植无奈的放了这些人走,害怕真将他们逼急了,伤害到少帝···叹息了一口气,卢植护着何太后向皇宫中走去,聚拢士兵,斩杀趁机作乱的乱兵,逐渐平息了这场动乱;
    然而,事情却为就此终结,张让是在等并州牧丁原的到来,但是丁原的动作似乎慢了,从而给了董卓一个机会!
    董卓轻骑五千,一人双马,曰夜行进终于赶在动乱后的第三天到达了洛阳一带···
    ····
    ····
    PS:求推荐、求收藏,今天三更···



第一百零五章 动乱中渡过的新年(中)
    “呼呼呼···”,风箱一样的呼吸,粗糙的砂砾摩擦一样,养尊处优的一干人等有些撑不下去了,裹挟皇帝以及陈留王刘协的张让、段圭等人疲惫不堪;
    被大军围追堵截的他们在北宫门一带被围困,眼看着就要被那些已经杀红了眼的士兵赶上,张让等人只能带着皇帝从小道绕行,躲避大军追击乞求活命的机会;
    以袁绍为首的激进派真的是见到宦官服饰的人就杀啊,完全疯魔了,张让被吓得不轻,因此才会这样急切,一边跑着他心中一边暗骂丁原这个混蛋,吃人饭不拉人屎···
    丁原与并州起兵,途径上党,转道河内这才能到达洛阳一带,即便他本部四万余人的兵马全都是骑兵,可是这边的地形很复杂,关卡众多,不是一马平川,骑兵的速度怎能快的起来?
    “嘚嘚嘚嘚···”,清脆的马蹄声在黄河岸边响了起来,张让等人被人从前方截住了!为首一人文士打扮,不怒自威,拔剑怒斥:“张让、段圭!你们这些祸国殃民的混蛋!竟然敢裹挟陛下?要是出了点什么闪失!你们担当得起吗?”
    此人名叫闵贡,现任河南中部掾,有清名,为人更是受人尊敬···看着那边叫饿的汉少帝刘辩,闵贡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吩咐手下立刻点火烹羊,自己则是上前砍倒了几个小宦官,怒视张让!
    张让看着闵贡,没有求饶,也没有惊慌反而是释然了,张让与段圭对视一眼,大礼参拜汉少帝,三叩九拜,是为帝王之礼···张让眼圈泛红,悲呛道:
    “苦命的人儿啊!生不逢时!命运不公啊!啊···陛下!老奴就要走了!您要多保重啊!大汉王朝的延续就在您的身上了!···闵大人!陛下就交给你了!”
    闵贡一拍胸膛,保证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即便是我死了也不能让人伤害陛下一根汗毛!”
    留恋的看着周围的风景,张让心中无限感慨,晨曦中一抹阳光照耀在他的脸上,岁月留下的沟痕显得淡了不少,在这一刻张让仰天大喊:“大好河山,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