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穿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终穿越-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止画面消失了,突然播放起记录片一样的视频。

    “真是见鬼了!”刘卫平拿起遥控器不停的切换频道,别的频道都是一片雪花,只有刚才的频道有正常信号,刘卫平只好翻回去看了起来。

    字幕上显示的是2035年的夏天,刘卫平想起来了,那段时间自己正和国际联盟的坎贝尔大法官斗智斗勇。

    电视里面,一列宽轨火车载着上百名士兵拖着浓烟驶出了共青城车站,一路向西南急驰而去,经过广袤无垠的荒原,在哈巴罗夫斯克车站短暂停留了一会儿,上来了几个高级军阶的长官,他们一声不发又向西进发了。

    火车两边是宽阔的白桦林,车上的军人无心欣赏外面的景色,火车一路经过滕达、恰拉这些大站都不停靠,经过二十个小时紧张行军终于停在了贝加尔湖北端的下安加尔斯克车站。

    士兵们列队下了车,车站外面十几辆重型卡车早已在站台外,在军官的指挥下,士兵们一个个跳上了卡车向北开去。

    最前面的驾驶室内,一名士兵手持格洛纳斯导航系统,他一边盯着导航界面,一边指挥驾驶员调整方向,又是十个多小时的行军,车厢里的士兵都纷纷睡着了。

    “报告长官,我们已抵达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前方就是通古斯河!”负责导航的士兵拿起步话机喊了起来。

    “停车,通知就地扎营!”步话机里传来了军官的命令。

    士兵们个个跳下了车,将卡车车厢里的帐篷搬了下来,很快搭起了几十座帐篷,一夜无事,只有指挥官的帐篷里的野营灯开到半夜。

    第二天一早,士兵吃完野战快餐后,军官将他们集合在一起训话了,“士兵们,我现在宣布本次行动的任务,那就是,最快的速度找到通古斯大爆炸的陨石!”

    旁边的军官哗的拉开了一副巨大的行军地图,地图外面覆盖着一层塑料薄膜,因为阳光的照射,摄像机拍上去有反光,刘卫平在电视里看得不是很清楚。

    训话的军官拿着指挥棒在地图上比比划划,“大家看好,这是1908年6月30日上午通古斯大爆炸留下的陨石坑,但是后来考察的人都没有发现陨石。”

    下面有士兵小声议论起来,“没有发现陨石还让我们来找干什么?”

    军官在陨石坑的位置划了圈,“接下来的一周,以这个最大的陨石坑为圆心,在半径两百公里内展开搜索,务必找到和这个样本相似的岩石!”

    军官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袋子,“大家都一一传下去,仔细看清楚了,要找的岩石上面必须粘有这种玻璃珠越多越好!注意,玻璃珠里面必须含有黑色的磁石,你们肉眼就可以分辩!”

    刘卫平突然来了兴趣,这不是2035年撞击太空电站的陨石成分吗?这帮东俄人要搞什么鬼?

    电视里面有个士兵举手问道,“长官,找到多少算完成任务?”

    “多多益善,你们只要标记地点报告就行,我们会派卡车来运!”军官说完就解散了,不到两分钟,穿着军装的小伙子们就消失在白桦林中去寻找传说中的陨石了。

    过了几天,真的有士兵找到了带有玻璃珠的岩石,卡车拉回来不少大大小小的石块,有个军官从随身携带的箱子里面搬出质谱仪,对着岩石上的采样一块块检测起来,经过一个星期的折腾,总算有几块合格的岩石被带上了卡车,卡车又回到了下安加尔斯克车站。

    岩石被装进了木头箱子,另外一拨士兵接管了岩石,前期寻找岩石的士兵上了另外一列火车朝西开去,押运岩石的专列则朝东返回了共青城。

    共青城内的加加林飞机制造厂一条小轨道西伸到了郊外,郊外是一个新修建的临时火箭发射场,从阿穆尔州斯沃博得内市废弃的远东火箭发射场拆来的发射塔正在紧张的安装。

    刘卫平一看位置,正是自己早上从阿穆尔河上岸看到的发射塔。字幕进到了2035年9月9日,刘卫平又想起了那段时间,还有一天卡尔总理就要和自己摊牌,要将自己运到海南文昌发射中心流放太空了。

    接下来的画面是发射场的,简易反射塔已经完工了,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一次性的工程,低下的引流槽都没有开挖。就看见一枚火箭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的库房里沿着小轨道慢慢的运到了发射塔,火箭刚刚竖在发射塔上,就有人将拆箱的岩石送到了塔顶装在了火箭整流罩下面。

    到了上午十点钟,火箭点火了,将通古斯采集来的岩石发射到了太空。

    刘卫平还是看不明白东俄人准备干什么,也搞不懂招待所里的闭路电视为什么回播放这些内容,不过接下来的片段马上就让他震惊了。

    闭路电视的画面看上去是从太空拍摄的,刘卫平对太空景象再熟悉不过了,摄像机视野近处像是一颗卫星的零件,下面的天线清晰可见,在两翼还能看到太阳能电池板。

    刘卫平一下子就推测出了这颗卫星是在极地轨道的高度上,他在这个高度呆过了上百个日日夜夜,每天能做的就是盯着地球看,画面最下方地球一出现,刘卫平就根据记忆中的地球视直径计算出了摄像头高度。

    卫星似乎在改变位置,因为远处出现了一个亮点,亮点越来越大,渐渐的清晰起来,正是极地轨道上的实验太空电站。

    没多久,摄像头视野里面又出现一个反光点,反光点慢慢的靠近过来,从形状上看,似乎就是共青城简易火箭发射场发射上来的那块岩石,刘卫平已经隐隐猜到东俄人可怕的计划了。

    果然,在摄像头下放从卫星射出了一束强力激光,照在了岩石上面,岩石在激光的照射下开始缓慢的加速,离实验太空电站越来越近,快接近太空电站上的光伏有机薄膜时候,岩石被强烈的激光气化,激射出无数的碎片穿透了光伏有机薄膜。

    原来根本不是什么太空陨石,自己被发射到太空修复的洞是人类在地球上搞的破坏!东俄人为什么这么干?刘卫平想不明白。这时候闭路电视里信号消失了,又变成了一片雪花。

    东俄人为什么破坏太空电站?东俄人为什么破坏太空电站?刘卫平不停的分析计算推理,折腾了整整一夜,补充了两次伏特加也没有结果。

    天亮了,远处地平线上的太阳光透过窗户缝照到室内,让空气中似乎多了一些温暖。斯捷潘过来敲门了,“大卫,今天我得出去办点事情,你还是在这儿养精蓄锐吧,只是苦了你了,网络也接不上,电视也没信号。”

    刘卫平刚想说电视里有节目,但想到这诡异的共青城,刘卫平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来,“行,没问题,这次让你麻烦了,我在这儿等你。”

    斯捷潘将帽子朝脑袋上一拉出门了,刘卫平呆在房间越发觉得奇怪,在这个鬼影子也没一个的共青城,斯捷潘能干什么事情呢?

    刘卫平想到昨天的闭路电视里的记录片,便又用遥控器打开了电视机,昨天频道没有换,这次更见鬼了,里面的画面是外面的实况,画面像是街头上若干个摄像头拼接而成的。

    电视里面,斯捷潘走出了阿穆尔柴油机厂招待所,发动了冰撬沿着街道低速朝前开,可没一会儿画面就中断了,刘卫平急的连换频道,都是一片雪花,等到他再次换回前面的频道时,斯捷潘又出现了,像是到了另外一个街区。

    斯捷潘靠着一座小桥停下了冰撬,他走过小桥,来到一座没有标志的两层小楼门口。刘卫平又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电视画面跟着斯捷潘在移动,斯捷潘那高大的身形稳稳的定格在画面中间,也就是说他被摄像头锁定了。

    斯捷潘他四处看了看,突然趴了下来。刘卫平盯着电视机生怕放过一帧画面,斯捷潘的行为举止太奇怪了,更奇怪的是电视机能追踪斯捷潘的一举一动!

    就见斯捷潘将身体伸到岸边,那手扫去了一跟管道上的浮雪,对着管道有节奏的敲击起来。过了一会儿,二层小楼的门开了,一个穿着厚厚羽绒服的人探出身子,他的脑袋上面戴着一顶瓦片帽,黑色的护目镜遮住了脸。

    瓦片帽见到斯捷潘上来就是一个紧紧的拥抱,完了两个人就站在门口讲起话来,刘卫平听不到他们讲话的内容,三星眼镜离开了无线能源信息网络的支持也无法读出电视机里面两个人的口型。

    刘卫平甚至向到大街上寻找斯捷潘一探究竟,可他没有共青城的地图,实际上就是瞎子一个。电视里面,斯捷潘突然掏出一张照片来给瓦片帽看,就在照片递给瓦片帽的一刹那,刘卫平辨认出了那张照片就是他自己。

    刘卫平害怕起来,这个斯捷潘肯定不是什么好人,他绝对不是带自己来参观什么赫鲁晓夫脑电波实验室!

    瓦片帽见到刘卫平的照片,立即将斯捷潘让进了大门,两个人进了反身将大门关上了。电视画面变得一动不动了。

    刘卫平受不了了,他咕嘟一声灌了半瓶伏特加走出了阿穆尔柴油机厂招待所,准备寻找斯捷潘。刘卫平记得斯捷潘出了招待所大门是右拐了,他也出门右拐,地面上果然是冰撬两条清晰的划痕,刘卫平心中一喜,跟着划痕跑了下去。

    他刚刚跑了几步,双眼摄像头的白平衡开始重新调节,原来耀眼的阳光消失了,天空变的阴沉沉的。刘卫平跟着地上冰撬划痕刚转过几个街区,天空就下起了大雪,没几分钟,大雪盖住了划痕,刘卫平伸脚想拨开薄薄的积雪,发现划痕早已和落下的雪冻在一起。

    刘卫平呆住了,他不知道朝什么方向找斯捷潘才好。前面正好就是共青城的电视发射塔,刘卫平连忙跑了过去,两手一伸攀住铁塔朝上爬,等到他爬到塔顶,整个共青城就在他的眼皮低下。

    刘卫平调整双眼焦距开始搜寻起斯捷潘的冰撬,他的运气还不错,在一片白花花的积雪中,他看到了铁塔西面一条冻住的小河旁露出的三叶巨大的风扇,黑色的螺旋线风扇刚刚被雪盖住浆叶一侧,刘卫平从露出的三条螺旋轮廓线中一眼就辨认出了冰撬。

    刘卫平迅速的滑下了铁塔开始朝西面的冰撬跑去。

第八十五章 弧线雷达() 
雪渐渐的小了,刘卫平一遍往前跑一边校验马路两边的地形,他在铁塔顶上已经存储了到冰撬去的地形,他的主机里没有共青城的本地地图,只用依靠地形匹配导航了。

    突然左侧的墙上出现了“НИИР”几个俄文,如果是联网状态,刘卫平的三星眼镜一定会将这几个俄文翻译出来,可惜,三星眼镜一点反应也没有。

    但刘卫平体内的量子计算机在存储器里找到了这几个字母的缩写意思,НИИР就是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刘卫平在上海交大学习通信工程的时候,有个老教授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留苏回国的,平时上课动辙就是苏联老大哥如何如何,这个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也是老学究经常挂在嘴上的,刘卫平对其印象深刻。

    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和远程通信研究所曾经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发了大名鼎鼎的弧线雷达,刘卫平和阿桑齐在石田崇光教授实验室做脑电波实验的时候听说过,当时阿桑齐讲上世纪六十年代阿雷西沃射电望远镜对外掩护的功能就是电离层研究。

    这个消息被苏联人得知,他们也搞起了电离层研究,苏联人在阿穆尔和乌克兰东西两侧各自建立了巨大的天线阵,阿穆尔州的就建在共青城附近,代号弧线3,这个雷达功率超过了十兆瓦,通过电离层不断反射将探测波发射到六千公里以外,覆盖了整个北美地区。

    见到大名鼎鼎的НИИР,刘卫平鬼使神差的停下了脚步,他转身朝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大门走去,门没有上锁,刘卫平轻轻一推就进去了,大厅里面是研究所代表产品弧线3的模型,下面的说明刘卫平就看不懂了,不过上面几个数字还是可以看出来的,这个雷达发射阵列足足有八百米宽。

    刘卫平饶过弧线3的模型,是一条横着的长长走廊,右边的走廊一个个门上挂着指示牌,刘卫平一个也不认识,左边的长廊门口是铁栏杆,什么标志也没有,刘卫平朝铁拦杆走去,上面的锁早已绣迹斑斑,刘卫平一用力,居然将锁扭断了。

    进了长廊是一道小门,刘卫平看到墙上有开关,他一拉开关,可什么反应也没有。推了小门进去,似乎是个更衣室,墙上挂着几件灰白色的大褂,刘卫平摸上去感觉挺硬,仔细一看是以前上面的水管里的水漏下来将大褂弄湿了结成了冰。

    更衣室里面又是一道门,刘卫平再推进去一看又是一个走廊,里面连个窗户也没有,暗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

    刘卫平将眼睛调整为微光增强模式,走廊是两道门,刘卫平一推右边的门,看上去是个不小的备用动力室,地面上是一排排的蓄电池,电池液早已腐蚀了外壳流到了地板上,经过这么多年已经干涸了。

    刘卫平扫了一眼,墙角是一台汽油发电机组,刘卫平走了过去,汽油机是拉绳式启动的,刘卫平想也不想抓住启动绳使劲一拉,绳子早就烂了,他蹬蹬蹬后退两步一屁股坐在地上,绳子变成了一堆粉末掉了下来。

    刘卫平又开始在地上搜寻起来,正好有一捆电线,他将电线饶在汽油机的启动轮上面,试了试松紧,再猛的一拉,可启动轮纹丝不动。

    刘卫平不甘心,他转到后面使劲的板起飞轮来,飞轮刚开始只是挪了一点点,刘卫平将整个身体重量压在上面,飞轮总算从上止点到了下止点,刘卫平又蹲下来将飞轮转了一圈,这下阻力要小了许多。

    他放下飞轮,回到前面再次将电线抓在手里,他蹲了下来,向前一伸腰,将电线在胳膊上缠了几道,人往后猛的一退,“突突突”,汽油机抖了几抖平稳的转了起来。

    外面走廊里的几盏白炽灯丝慢慢点亮了,刘卫平出了动力室,推开左边的门,里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仪表,几台巨大的示波器来来回回的在荧光屏上扫出一条直线来。还有一架裸露的电子管计算机,光电藕合器上的穿孔纸带都断成了一节节落了下来。

    桌子上面还有落满灰尘的日志本,刘卫平走上去,他没有安装人造肺,没法吹气,只能提着日志本将灰尘拍去,最后的一页只能认出1987年2月12日日期,正是他在东大实验室捕捉到自己脑电波的日子,也是这一天,大肚子的林双棉被高频电场照射,而别的僚草的字母一个也不认识。

    刘卫平正好奇的东张西望,外面突然响起了斯捷潘的声音,“大卫!大卫!你在里面吗?”

    刘卫平吓得不敢出声,他站在里面一动不动,只盼望斯捷潘不要发现他。“大卫!大卫!”声音比刚才响了,大概斯捷潘已经找到了里面来。

    刘卫平就见到正对着自己的示波器一闪而过,一个光点在上面扫描出了一个波浪形状又掉回了中心点。

    “大卫,怎么这么巧?你能找到这个地方?”斯捷潘已经到了动力室,刘卫平只好硬着头皮迎了出来。

    刘卫平走到门口的时候已经编好了理由,“斯捷潘主任,我呆在招待所没什么事情,出来逛逛,没想到发现了这么个地方!”

    斯捷潘走到里面来,“这是全苏无线电工程研究所在共青城设立的研究室,它就是承担赫鲁晓夫脑电波研究任务的所在,我本来明天打算带你过来。”他边说边到仪器台旁边查看起来,“我是听阿穆尔柴油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