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之。
处理完事情后,赵构便来到书房中,宋徽宗正襟危坐的处理政务,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一切如常,他见赵构进来了,便让他坐下来,开门见山地问道:“你为何奏请饶恕有恭一命,朕要听实话!”
赵构泰然处之道:“父皇,儿臣之前不是说了吗?想必父皇没有忘记才是!”
“你这小子!”赵佶哭笑不得的看着赵构,无奈的摇摇头,正声道:“你之前做的很对,朕甚是欣慰!这样一来不仅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能收复人心,让有恭效忠于你,不可多得机会!”
赵构皱着眉头,诧异道:“效忠我?”
赵佶见他有些不解,微微一笑道:“你不知有恭的性格,就算是他的父王都没有办法让他低头。当年之事,想必你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那件事到底孰是孰非,只能说错不能全部怪在有恭身上。”
赵构听到父皇提及赵有恭与自己师傅之子的事情,不由得竖起耳朵认真的倾听着。赵佶也没有在意,继续说道:“朕查明了,他们二人不过是看上了同一位女子,又自恃武功高强,便相约比武,只是没想到有恭出手太重,直接将人打死,最后他也没有否认。”
“父皇,这件事既然是这样的,为何不予说清楚呢?”赵构好奇的问道,他实在是有些不太理解。
赵佶苦笑道:“有恭这孩子性格很倔,比他的父王还要倔强,就算是打死了人他也不觉得自己有错,只认为是比武有死伤在所难免,愣是不认错。最后,你十三叔直接把他揍了一顿,那个时候你十三叔的脾气火爆的厉害。”
“若不是朕恰好去他府中作客,也不知道事情会闹成这样,你十三叔火气上来直接下死手打,你想想他本身就是习武之人,下狠手就算是有恭习武,又不还手,任他打,最后看不过去了,朕出面制止才罢手。”
“最后,有恭这孩子直接昏死过去,愣是躺在床上一个月才养好身体,最后你十三叔直接罚他不准出门,还请奏朕撤去他的官职。朕想想也是,毕竟闹出人命来,最后答允下来。”
“你十三叔心里气坏了,自己的儿子打死了人,总不能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吧!况且,那个人还是周侗独子,本来是要传承他衣钵之人,就这么死了,谁也不甘心,只是周侗知道你十三叔的身份,也就没有追究。”
“你十三叔还是上门赔礼道歉,将事情的经过说清楚,周侗也是叹息不已,他知道自己的独子自恃习武,便四处讨教,这件事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不久以后,周侗便辞职归乡,厌倦了官场。”
“父皇,为何您说的与我所知的怎么不一样?”赵构回想起之前知道的一切,说的是赵有恭仗势欺人,最后打死了人还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怎么听到自己的父皇说的经过,根本就是两个版本,让他不知相信谁了。
赵佶冷笑一声,道:“你十三叔那个时候位高权重,在朝中树敌颇多,那些流言蜚语不过是那些人传出来的,为得就是贬低你十三叔,以达到他们的目的。并且,朝中还为了此事直接弹劾你十三叔仗势欺人,这件事被朕直接强硬的押下去,还贬了不少人,渐渐地也就流传出来的!”
赵构听完后瞠目结舌,他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虽然周侗心里知道事情不能全怪赵有恭,只是那个时候他正好官场不顺,又偏偏有人故意为之,明里暗地的说是楚王从中作梗,渐渐地心灰意冷才会辞官归田。
如今想起来,周侗只是心里难受,自己的独子死了,任何人都无法接受,心里对赵氏子孙有间隙情有可原。如果责任真的在赵有恭身上,赵构身份暴露后,周侗不可能倾囊相授,也不可能收他为徒。
现在赵构明白了周侗为何不让众人报仇,只能说阴差阳错,又或是命运弄人!但是,那件事发生后,赵似与周侗之间的关系有点僵。毕竟,这件事上赵似有点理亏,故而不敢再面见周侗。
“朕让你过来,这件事与你说一下,还有一事要与你说!”赵佶面色凝重,郑重其事地说道:“你十三叔累了,他想让你接任山庄之主,你意下如何?”
“让我接任山庄之主?”赵构大吃一惊,难以置信的看着自己父皇,如梦似幻。
赵佶将事情的经过又与他说明了,原来赵似在得知幕后黑手是自己儿子后,心灰意冷之下来到书房找到赵佶,向他说明自己的心意。当时,赵佶听到后也是大吃一惊,又看见赵似强颜欢笑,眼神中的伤感之色,他也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态度模拟两可。
“皇兄,臣弟累了,想退下来歇息歇息!”赵似神色黯然的说道,“恭儿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臣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件事事关重大,臣弟想卸下庄主之位,真的累了!”
赵佶大惊道:“十三弟,你开什么玩笑?有恭的事情自由安排,你又何必如此失落,事情还未到那一步,不必烦忧;况且,有恭亦是朕看着长大的,他的本性朕岂能不知!”
赵似苦涩地笑了笑,道:“若是真的那样就好了,只怕他不会听话的,他的性子臣弟还是知道的!皇兄,这些年臣弟真的累了,还望皇兄成全!此事过后,请准许退下来!”
赵佶目不转睛的看着赵似,见他黯然神伤,痛心疾首地模样,他想拒绝的话到了嘴边也说不出口。可是,大宋又是非常时期,要是赵似真的退下来,又有何人接替,这让他有些难办。
赵似像是知道赵佶心中所想,直接了当的说道:“下一任接替人,臣弟建议由构儿接任,不论武功或是智谋乃是第一人选,再说有些事情也该让他知晓了,对他有益无害!”
赵佶想了想,也没有回答,只是模拟两可的回道:“此事暂且再议吧,待朕询问构儿的意思再给予你回复!你且下去吧!”
正是赵似觉得累了,想要卸下庄主之位,让赵构接替才发生这样的一幕。赵有恭的事情对赵似打击太大了,一时难以调整也是能够理解的,只是这事有些突然让赵佶有些措手不及,故而需要好好地思考一下,有些事情需要好好筹划,不然整个计划全部打乱,最终的结果就无从得知了,赵佶不敢赌,有些事情必须谨慎处理才行。
(本章完)
第255章 秘辛(一)()
赵构低头沉思不语,他不明白自己的父皇为何要与自己商量此事。现如今,赵佶远不是历史上懦弱无能,更不是昏庸无道,乃是真正胸有大志的君主,这些让他心有所思。
宋徽宗赵佶像是知道赵构心中所想,一语言中,直至本心,悠然的说道:“你心中有很多疑惑,‘琥珀山庄’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为何朕又与你商议此事?其实这件事本不想告知于你,然而时间所剩不多,有恭这件事对十三弟打击太大了,让朕不得不考虑告诉你一些关于皇家秘辛!”
“秘辛?”赵构瞪大着眼睛直愣愣的看着赵佶,寻思道:“莫不是‘琥珀山庄’真的有很大秘密不成?”
赵佶娓娓道来:“身为赵氏子孙,又是皇子,你应该清楚大宋天下是如何夺得吧!”
赵构点点头,这个事情都清楚,说的不光彩就是谋朝篡位,一切都因为陈桥兵变而起,谋取后周柴氏天下,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为帝。虽然没有对柴氏赶尽杀绝,在后世仍然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在历史中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因恭帝年幼,又手握大权,被麾下将领硬逼着登上王位。但是,赵构心知肚明没有赵匡胤的同意,这些人根本就不敢如此做。
即使是被逼上登基为帝,赵匡胤亦可以不做,只不过是顺水推舟,实则内心深处早已对皇位窥视已久,只是掩饰的非常好。适逢天下大乱,能者居之,赵匡胤麾下猛将如云,又有赵普等人辅佐,顺应天命,随着手中权力增大,生有二心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这些事情赵构不可能如实的说出心中想法,再怎么说他也是赵氏子孙,更是赵匡胤的后代,要是说出来只怕赵佶教训一顿,那就得不偿失了。并且,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对武将深深地忌惮,就是害怕有人效仿,也就直接影响到大宋政治变化,由文人掌控大权,武将地位式微,还上演出来两次‘杯酒释兵权’,这些都说明赵匡胤的自身经历深深地影响到大宋的政治。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采取这样的手段,威逼利诱的方式要求将领交出手中兵权,从某一方面来说的确在前期收获颇丰,皇帝权力空前强大,只不过是另外一方面影响了整个大宋的军事制度,以及军队的战斗力,武将的地位。
赵佶不知赵构心中所想,接着说道:“太祖皇帝建立大宋,还未统一政权,那个时候尚有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势力虎视眈眈。太祖皇帝一心想要统一,为此事不知召集多少次会议。”
“那时,太宗皇帝手握重兵,又在朝中担任要职,位高权重。太宗皇帝建议太祖皇帝建立一支秘密组织,‘琥珀山庄’正是那个时候建立起来,为得是灭除南方反对势力。”
“当初,山庄中的人员全部都是军中将领或是武艺高强的江湖人士,他们本是太祖皇帝麾下之人,对太祖皇帝忠心耿耿,这些人暗中潜入南方势力,打探军情,以及刺杀行动,故而能够快速的消灭这些势力,统一中原,这些人也是功不可没。”
“太祖皇帝本来是想撤销山庄,太祖皇帝认为有些事情无法处理,由他们出面,也就留了下来。后来,太宗皇帝登基为帝,更是对山庄中人大换血,一些老一辈人员悉数退下来,由军中一些资质尚佳或是江湖中人担任,自有培养,成为属于历代君王秘密组织。”
“这个秘密也成为历代君王一人知晓,代代相传,一直流传至今。可以说,山庄庄主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今,这个组织经过百年发展,又有朝廷重点培养,早已渗透大宋各个机构,只要想知道的事情没有他们查不到。”
赵构沉思不语,被赵佶的话语深深地震撼了,他没有想到山庄早在大宋初期便已经成立,一直成为皇上秘密机构,而且这个机构渗透到大宋各个角落,这些事情都是他没有想到的。
宋徽宗赵佶见赵构有些惊讶,他也是微微一笑,又接着说道:“实际上,‘琥珀山庄’本意便是晶莹剔透,身为大宋君主如何不知大宋情况。只是一直以来,关注的是朝中官员,对于寻常百姓以及地方官吏却不曾紧跟,才会出现这么多问题。”
“接下来,朕告诉你的事情,你要铭记!”赵构听到赵佶的话语,立即正襟危坐,竖起耳朵认真的聆听;赵佶又继续说道:“山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责任,便是收复燕云十六州,抵御外敌入侵的防线!”
“收复燕云十六州?”赵构惊呼一声,在他看来山庄对于大宋皇帝来说意义非凡,却不想跟收复燕云十六州有关,要知道两者之间根本没有任何的关联,实在是想不通。
燕云十六州包括燕、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北部屏障,直接导致中原****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也是战略要地。
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条件便是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这是唯一的条件。石敬瑭没有任何犹豫便答应下来,最后成功建国,他也履行承诺;之后,契丹占领燕云十六州,成为大宋心腹大患。
宋太宗两次出兵攻打辽国,均已惨败收场,一直未曾收复燕云十六州,亦是其一生的遗憾。赵构更清楚的知道,燕云十六州直接影响到大宋的衰变乃至灭亡,对于大宋来说意义非凡。
宋太宗两次出兵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都失败了,渐渐地也不再企图收复了,从此对辽采取守势;景德元年宋真宗抵澶州北城,后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史称“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宣和四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在宣和五年二月,辽国被灭,金国履行条约,将太行山以南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如约归还,但是还有九个未曾归还。
赵构猛地想起关于‘燕云十六州’事迹,又想起现在的时间,正是宣和三年,也就是说明年大宋将正式与金国订立条约,共同消灭辽国这个心腹大患,暗暗地寻思道:“辽国灭亡后,距离金国南下侵宋也不远了!”
若非宋徽宗赵佶提起此事,赵构都难以想起来,金兵南下侵宋正是那次一起攻打辽国看见宋兵战斗力孱弱才会有灭除大宋的想法。赵构想起此事,才发现时间真的不等人了,有些事情该提前入手,抵御日后的金兵入侵。
(本章完)
第256章 秘辛(二)()
“当初,十三弟带领一批山庄精英人员前往燕州等地驻守,抵御辽军入侵。”宋徽宗如是说道,“宋辽两国虽有盟约,辽国大王仍有觊觎大宋之心,屡次派兵滋扰,故而朕让十三弟领人前去,没有派遣任何一兵一卒就是不愿意辽国以此为借口出兵攻打大宋。”
“那个时候,你十三叔带领两百名精英人士,各个武功高强,深入敌后,潜入辽军中经过数日的厮杀终于杀死辽军一千五百名先锋军。但是,十三弟也在那一次战役中受伤。”
“你母亲亦是那个时候病重,拖着重伤的身子勉强支撑着,最后落下病根。你十三叔身体不适才没有前往宋辽边境,朕赐予他‘免死金牌’不仅仅是因为你母亲的事情。”
“真正的原因是他与金国使臣多次接触,商议宋金两国共同出兵攻打辽国,而且你十三叔在商议的时候提议归还‘燕云十六州’,为了此事不断地与金国使臣交锋,最后答允下来,也就是明年两国正式订立盟约,而这一切的功劳你十三叔居功至伟,却不能公之于众,故而朕赐予他无上荣耀。”
“与金国使臣谈判的不是童贯、赵亮嗣吗?怎么与十三叔有关?”听到此处,赵构不禁有些疑惑,遂道出心中的不解。
宋徽宗冷笑一声:“他们二人狼子野心、狼狈为奸,差点毁了朕的心血;若非他们几人刚愎自用,又怎么会惹恼金国君主完颜阿骨打,最后派出的使团都被生擒活捉。”
“你十三叔率领数十人深夜潜入营中,直接与之谈判,最后才答应放人。金国君主真的以为就凭他们三寸不烂之舌,溜须拍马就能让他乖乖的放人,实在是太小看了阿骨打的能力,他能趁势崛起,给予辽国巨大的威胁,又岂是泛泛之辈;在权衡利弊后,才答应下来。”
“朕一直没有说什么,反而给予他们赏赐,以示褒奖,那是迫不得已罢了!如今,童贯已死,十三弟又有退下的意思,这个秘密才告知于你。若是你承担‘琥珀山庄’便是明年与金国订立盟约的不二人选,你可答应否?”
此时,赵构沉默了,他一直想要解除大宋危机,为得就是抵御金兵入侵大宋。若是掌管‘琥珀山庄’也就可以与金国直接面对,明年的时候将是与金国使臣订立盟约,这是一个机会亦是一份责任。
宋徽宗沉默不语,目不转睛的看着赵构,他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