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杀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杀明-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兴夏点点头,缓缓的说道:“这个我知道,大家都很想吃肉,一顿吃半斤肯定没问题,花费的确很大。但是,训练强度大,没有肉,那是肯定不行的。我这样考虑,牛肉、羊肉、猪肉太贵了,咱们的确吃不起。马肉便宜一点,咱们就吃马肉。咱们人数不多,每天花费五钱银子去买马肉,应该差不多了。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吃肉可能比较凶,饭量也比较大,以后,肯定会慢慢减少的。”

    余力钧仔细的计算了一下,默默的点点头。马肉一般只要二三十文钱一斤,五钱银子,可以买到十几斤了。牛角墩这几个人,每天一人一斤肉足够。看来,这顿朵颐,还是可以接受的。沉吟片刻以后,余力钧又谨慎的说道:“要是以后人数增加了呢?”

    徐兴夏沉稳的说道:“没关系,无论人数多少,我们的伙食标准基本不变。具体的数据,你来掌握。我估计,在三个月以后,伙食标准定为每人每天半斤肉,馒头米饭管够,应该就差不多了。”

    余力钧仔细的计算了以后,明显有点踌躇。数字是美好的,实现起来,是有困难的。为什么?没有现钱啊!牛角墩除了三百斤的粗粮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啊!就是赊账,那也不可能天天赊啊,卖肉的老板,又不是傻瓜,你没有现钱,别人才不会搭理你。

    徐兴夏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放在八仙桌的中间,沉稳的说道:“这是一百两银子,你先拿着,准备各项开支。等以后杀了鞑子,拿到奖励,大家再想一个办法,将这个数补回来。或许不补也可以,就当是我请兄弟们吃几个月的大餐了。”

    余力钧急忙说道:“不补,那怎么行呢?”

    张全复和高猛也急忙站起来,连声表示不能这样做。

    徐兴夏目光在三人的脸上扫过,温和的说道:“我现在不太缺钱。”

    余力钧犹豫片刻,看看高猛和张全复两人,最终还是将银两收下来了。没错,现在的徐兴夏,的确是不太缺钱。每个鞑子的奖励是三十两纹银,他总共杀了三十多个,领到的纹银,已经超过一千两了。这样的身家,就算是在千户所里面,都算得上是数得着的人家了。

    更令人羡慕的是,以后如果还有鞑子来,拿到军功最多的,肯定还是徐兴夏。以他的箭术,只要不被鞑子杀死,一次战斗下来,拿到二三十个鞑子的首级,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换言之,就是一次战斗下来,又可以拿到几百两的银子。有这样的收入,他主动的掏出一百两银子,作为垫支,一点难度都没有。

    不过,这样的感觉,令余力钧感觉有点不太舒服。最主要的原因,是一旦都让徐兴夏出钱的,那就意味着,他们有可能成为徐兴夏的家丁,不再是单纯的军户了。拿徐兴夏的,吃徐兴夏的,用徐兴夏的,不是徐兴夏的家丁是什么?

    【求收藏!求推荐!】

【第057章】百户也能有自己的武装家丁

    (0057)

    为什么余力钧会对家丁如此的敏感?主要是在在明末军队里面,家丁的情况,的确是太普遍了。钱粮被拖欠得太久,发放的数量又不足,将领当然不可能发给每一个人。很显然,那些不是将领心腹的人,肯定是无法及时的拿到钱粮的。换言之,想要及时的拿到钱粮,就得成为将领的心腹,成为将领的“自己人”。

    毫无疑问,这样的做法,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有一小部分人,紧紧的围绕在将领的周围,成为将领的心腹。他们基本上,只听命于自己的直接上司,对朝廷又或者是兵部的命令,置若罔闻了。这就肯定形成了小规模的私兵集团。久而久之,以将领为核心的武装家丁就出现了。他们完全是将领的私人武装力量。

    要说武装家丁的集大成者,当然非李成梁莫属了。这个深受万历皇帝重新的边关统帅,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钱财,组建了足足八千人的武装家丁,而且全部都是骑兵,战斗力超猛。连原来的戚家军的一部分,都变成了李成梁的私兵。

    正是由于这支强大的武装家丁的存在,在李成梁活着的时候,边关基本上没有谁敢对他说个不字的。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听到李成梁的名字,绝对是要闻之色变的。那时候的努尔哈赤,就是李成梁的一条狗,叫他往东不敢往西,叫他关门不敢抓鸡。

    后世的研究可以证明,李成梁是带了一个很坏的头,开创了明末将领拥兵自重的先例。在他之后,其他的边关将领,都纷纷开始将最精锐的部队,变成自己的私人武装。到万历四十四年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说,没有私人家丁的边关将领,已经不存在了。他们给自己的私兵队伍挑选素质最好的人选,配备最精良的装备,优先保证钱粮供应,严重的危害到了整体明军的存在。

    就是巡抚、总理、总督之类的文官,麾下也有很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武装家丁。好像后来的陈奇瑜、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人,身边都有几百,甚至是几千的私兵队伍。至于左良玉、吴三桂等人,就更加不用说了。没办法,你要是没有这些武装家丁作为后盾,你根本就无法指挥别的部队。

    在宁夏镇,巡抚李懋桧至少有一千的私兵,总兵官李国臻的私兵人数,也肯定不会少于一千人。其他的副总兵、参将、游击、守备什么的,只要是有办法豢养私兵的,谁不愿意拥有只听命于自己的武装?宁夏镇如此混乱,没有这样一支队伍,谁能放心睡觉?恐怕脑袋掉了都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就是卫指挥使邓如柏也有数百的家丁,昨天出现的骑兵队伍就是他的部分私兵。其他的九个卫指挥使,当然也有自己的武装家丁。千户彭峰也有部分的家丁,只是数量远远没有邓如柏多,装备也没有邓如柏的家丁好,战斗力没有那么强罢了。至于千户以下,根本掌握不到多余的钱粮,自然不可能出现私兵了。

    朝廷当然不希望出现普遍的家丁现象,这很容易造成尾大不掉,拥兵自重,甚至是武装割据的局面。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发展为唐末的藩镇割据,天下大乱。但是,朝廷也没有根治私兵的办法。你没有足够的钱粮去填补所有的窟窿,不能发放所有士卒的钱粮,那只有默许这样的行为发生。

    久而久之,朝廷就不得不承认了私人家丁的合法存在,甚至在发放钱粮的时候,还特别照顾到这些家丁。这样一来,武装家丁就完全合法化了。只要是稍微有点权力,有点门路的将领,都拼命的发展壮大自己的家丁队伍。基本上,明末稍微精锐一点的军队,都是各个将领的私人家丁而已。当然,关宁铁骑除外。

    幸好,朝廷文官集团还掌握着至关重要的粮饷,在一定的程度上,死死的遏制了私兵规模的壮大。由于粮饷受到限制,将领的私兵规模,不可能无限的扩大。在李成梁之后,拥有最多武装家丁的将领,也不会超过三千人。就单个的将领来说,对朝廷还不能构成致命的威胁,武装割据的局面,倒是没有出现。

    “算了,家丁就家丁吧。”

    余力钧内心默默的叹了一口气,没有说什么。

    家丁就家丁了,反正都司空见惯了。很多人想要做家丁,都没有资格呢。别人挑选家丁的时候,还得优中选优,百里挑一呢。他余力钧本人是镇抚,当然不会主动的去给徐兴夏当家丁,但是,下面的士卒,那就难说了。每天半斤肉,馒头米饭管饱的待遇,足够吸引很多人了。何况,还有其他一些额外的待遇。

    人生在世,连饭都吃不饱,还奢谈其他什么呢?那不是废话吗?因此,无论他余力钧是否愿意,徐兴夏如果要招收大量的家丁,都是不可阻拦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能说什么呢?最要命的是,这是完全合法的。并没有什么法令说,百户就不能有自己的家丁。只要你有钱,你一个小旗都可以豢养家丁的。

    这年头,谁给钱就给谁做事,几乎已经成为定律。既然是徐兴夏出的钱,那么,下面的士卒给他卖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上头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那只有尽早的将粮饷发下来,将士卒和徐兴夏的关系间隔开来。可是上头会及时的将粮饷发下来吗?余力钧觉得很悬。对于发放粮饷,上头从来都是能拖就拖的,拖到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会挤出那么一点点来应付一下。要不然,宁夏镇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兵变了,还不是粮饷给闹的。

    余力钧还有一种感觉,就是上头肯定不会阻止徐兴夏豢养家丁的。甚至,他们还有可能鼓励徐兴夏豢养家丁,数量越多越好。因为,徐兴夏豢养的家丁越多,他们的负担就越轻,这是大好事啊!至于此事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他们暂时是不会管的。因为,在未来的三四年内,徐兴夏还威胁不到他们。

    “这完全是养虎为患啊!”余力钧在内心里默默的自言自语。作为旁观者,他似乎看到了徐兴夏的勃勃野心。但是,他没有能力制止,也不愿意制止。因为,对于那些穷苦透了的士卒来说,给徐兴夏当家丁,的确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他余力钧阻挠的话,不需要徐兴夏出手,下面的士卒,就会将他给撕碎了。

    “老余,咱们确定一下人员分工吧,要落实到个人才行!你看谁去种菜?谁去厨房?谁去养猪?谁去养鱼?是固定下来比较好,还是一年轮换一次比较好?”徐兴夏娓娓的说道。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决定,引来了余力钧的很多想法。现在的他,已经考虑如何在牛角墩实行岗位责任制了。

    有过后世的教训,徐兴夏可不想再搞大锅饭之类的东西了。他必须将责任,尽可能的落实到个人。一旦出了问题,就能追查到个人的身上。种植、养殖之类的差事,都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想要得过且过混日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果然,听了徐兴夏的话,余力钧就感觉到压力了。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确有点难度。这年头,大家都混惯了,习惯了大锅饭的做法。现在,徐兴夏要将个人拉出去,挨个的示范,只怕很多人都不习惯。余力钧委婉的说道:“不能一起干吗?”

    徐兴夏摇摇头,肯定的说道:“不行!必须单干!”

    余力钧皱眉说道:“有些事情,一个人只怕做不来啊!”

    徐兴夏坚定不移的说道:“一个人做不来的,其他人可以去帮忙。但是,必须有一个负责人。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就要找这个负责人。觉得自己没有魄力做这个负责人的,可以不做。我相信,这么多人里面,总是有人愿意做的。”

    既然徐兴夏都这么说了,余力钧也就不坚持了。其实,他也知道,指定专门的负责人,在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上,都是有好处的。出现差错的机会,也要大大的降低。只不过,以前的牛角墩防守官,可没有徐兴夏这样的魄力。当然,他们给士卒的好处,也远远没有徐兴夏这么多。正所谓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短,既然上了徐兴夏的船,那就只有听徐兴夏的安排了。

    “谁愿意负责种植蔬菜?”

    “谁愿意负责种植红薯?”

    “谁愿意负责养猪场?”

    “谁愿意负责鱼塘?”

    “谁愿意负责厨房?”

    根据徐兴夏的要求,余力钧在牛角墩内部,展开了人员征集活动。结果,几个年纪比较大的士卒,都踊跃的报名参加。在得知了牛角墩将来的待遇以后,他们是肯定不舍得离开牛角墩的。这么好的待遇,不要说平虏千户所,就是整个宁夏镇,都闻所未闻啊!

    但是,对于年老体弱的他们来说,上阵杀敌,和凶残的鞑子拼命,的确有点勉为其难,危险性比较大。现在有机会去做这些后勤生产工作,他们当然要抓紧机会了。尽管可能比较苦,比较累,比较闷,但是的确比较适合适合他们。

    【求收藏!求推荐!】

【第058章】打造质量更好的黑羽箭

    (0058)

    “希望你们都管好自己的差事!”

    对于这五个士卒的请求,徐兴夏爽快的批准了。

    一下子抽出了五个士卒去负责后勤生产,牛角墩的战斗力量,顿时大大减少。除了四个军官之外,就只有三个士卒了。这三个士卒,尽管比较年轻,力气什么的,还有一些,战斗技能却着实不敢恭维。好像黄飞这样的,基本上只能放哨使用。如果要黄飞和鞑子肉搏,估计五个黄飞都干不死一个鞑子。

    幸好,徐兴夏也从来不指望他们能够上阵杀敌。在目前的牛角墩,他还是唯一的火力输出点,张全复之类的,只能是大打打冷枪,正面迎敌还是比较困难的。徐兴夏唯一的希望,就是他们能够及时的发现鞑子到来,发出警报就行了。至于更多的任务,得在组建了新的战斗队伍以后,才能摊分出去。

    当天晚上,牛角墩显得十分的安静。劳累了一天的士卒,都早早的上床睡觉了,一会儿的功夫,就已经是鼾声四起。徐兴夏反而有点睡不着。这毕竟是他穿越以后,在牛角墩度过的第一个夜晚。这几天的经历,深刻的告诉徐兴夏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处处都蕴含着风险。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粉身碎骨。未来,到底会怎么样,他自己都预测不到。

    半夜,徐兴夏蹑手蹑脚的起来,巡视了一下顶层的岗哨,发现没有什么意外,这才回去睡觉了。快到凌晨的时候,岗哨更换,徐兴夏又爬起来看了一下。两次起来,四周的原野,都显得格外的安静。在火把的照耀范围之内,看不到任何活着的生物。偶尔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鸟掠,偶尔有一两声奇怪的虫叫。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在火光照耀不到的地方,都是一片的黑暗。

    徐兴夏这么谨慎小心,不是没有必要的。一旦岗哨睡着了,牛角墩就会很危险。牛角墩就这么几个人,一旦被鞑子摸上来,那就绝对完蛋了。当然,鞑靼人偷袭牛角墩的可能性不大。鞑靼人想要偷袭牛角墩,必须步行。哪怕是在马蹄上包上麻布,马蹄撞击田野的声音,一样是可以感受得到的,毕竟,距离太近了。

    事实上,每次鞑靼骑兵的到来,动静都是蛮大的。鞑靼人从来不掩藏他们的行踪,他们也不屑于掩藏自己的行踪。在宁夏镇的明军面前,鞑靼人根本不需要这么做。此外,鞑子的长处,都是在马背上,他们是不会轻易的放弃这个天赋的。

    第二天一早,徐兴夏就接到报告,说是刘广梁带着三个老匠户到来了。这是昨天说好的,徐兴夏找他们有事商量。

    “让他们进来。”

    徐兴夏挥挥手说道。

    很快,刘广梁和三个老匠户就出现在了徐兴夏的面前。

    在威镇堡的军户里面,生计最困难的,就是这些匠户了。包括刘广梁在内的匠户,都穿得破破烂烂的,有两个匠户还打着赤脚,连草鞋都没有一双。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没有吃早餐就来了。或许他们家,根本就没有早餐的概念。

    徐兴夏开门见山的说道:“今天请三位来,主要是要打造一些武器装备。”

    刘广梁当即说道:“大人放心,只要是我们能打造的,我们都会全力以赴的。”

    徐兴夏点点头,满意的说道:“我先谢谢诸位了。”

    他首先要打造的,当然是自己的黑羽箭。目前拥有的三十枚的黑羽箭,总是感觉不太够,万一鞑子的数量比较多,没有足够的黑羽箭,那可是麻烦事。特别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