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4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这般安慰着自己,但陈渐鸿的失落还是有些止不住。若是没有随同皇帝陛下一同出海,那实在是有些错过重要机会。

    这时,王夫之玩味地笑了笑,又道:“皇帝陛下属意与日本国恢复交往,待阿部忠秋将此间的消息传回去,对马守宗义成将会成为初代日本国驻华大使,而我,皇帝陛下拟任命我为大明帝国驻日本国大使馆全权大使,我希望你这一回成为我的参赞,为皇帝陛下在日本国的行动打下基础。大使馆的一切,皇帝陛下都会注目。在两国关系稳定之前,我们不属于礼部鸿胪寺,直接向皇帝陛下汇报工作!级别……待定!”

    说完,王夫之就是笑眯眯地看着陈渐鸿的表情。

    此刻的陈渐鸿,表情自然是转瞬突变,面色一下子变得腾红,而眼珠子,更亮了起来。

    当过掮客的陈渐鸿当然明白王夫之那一句句话里的意味。

    互派大使这个年代大家还未明白意义。大明帝国驻日本国大使馆这个机构是什么级别,什么职司,陈渐鸿也的确不明白,未曾听说。

    但后面王夫之那些话,却显然不妨碍他理解这其中的意味。

    首先,大使馆的一切皇帝陛下都会注目,那就是说,他们的工作皇帝陛下很关注。这意味着出了成绩能得到认可,有功则赏,这虽是铁律,但世间多少糊涂官,功过不分,赏罚不均,实在让人蹉跎一生。可皇帝陛下对于功过的信誉,那是天下皆知,向来是大方又公平,能得皇帝陛下关注,自然是万事大吉。

    其次,虽然大使馆的级别待定,但绕开礼部鸿胪寺的权属对皇帝陛下汇报工作,那显然是说明级别极高,优先级靠前,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更是十分容易出成绩的地方。

    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今日……让陈渐鸿碰上了!

    “学生……学生……万死不辞!”陈渐鸿深呼吸一口气,这才稳住话语,目光灼灼地看着王夫之。

    王夫之看着陈渐鸿惊喜得极力克制自己的心境的情绪,感慨万千,得知任命的时候,他又如何不是这样的激动呢?

    “忠诚于陛下,为帝国效力,万死不辞!”王夫之拍了拍陈渐鸿的肩膀,道:“准备吧,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早朝之中,朝鲜国凤林大君李氵昊缓步走上金銮殿,这是他作为朝鲜使臣出使的日子。

    这是大明三月二十三,是每月一次早朝的时候。

    皇帝陛下登基以后,干得动作最快的,就是宣布“修订早朝条例”。天子一言,威严无限。早朝的规制也迅速依着朱慈烺的意思修订完成。

    但皇帝之间显然也是有极大不同的。

    如果是崇祯皇帝或者其他前几位皇帝,恐怕一点动作下去,朝臣们就扑上去,以恪守祖宗成法为名怼回去了。

    但朱慈烺显然不是一般的皇帝。在数年持之以恒的引领之下,朝堂务实风气渐重,皇帝陛下篡改早朝条例终于未在引起剧烈反弹。

    于是,原本需要天蒙蒙亮就早起的早朝一直到早上九点多,还在聚集之中。

    鸿胪寺少卿丁琨打着哈欠,看向紫禁城宽阔的广场,目光落在了前面的礼部侍郎乐清儒的身上,悄然整了整衣冠,调整了一下队伍,跟了上去。

    他的一旁,中书舍人王夫之缓缓走了过来。

    见王夫之来此,丁琨连忙打着招呼:“王……王大使,久仰久仰。大使来的真早呀。”

    “不早不早。眼下,按照新历法算,这都九点五十了吧。八点半上衙,这都快一个时辰过去了才赶到,在下还怕迟到了呢。”王大使显然就是王夫之了。已经得到任命的王夫之虽然职位没有公布出去,但丁琨身为外交系统里的中坚官员,如何会不知道?

    王夫之之前中书舍人位在八品,眼下改任驻日大使,官阶未定,故而也依旧只是八品。丁琨身为鸿胪寺少卿,虽是从五品,看下王夫之,却依旧止不住的艳羡。

第四十二章:早朝() 


    鸿胪寺少卿虽然是一个部门的副职,在长官空缺的情况之下,在部门里说一不二,大小也是一方大佬了。

    但面对王夫之,丁琨显然知晓利害。别看人家才八品的官阶,但只要皇帝陛下海外战略完毕,论功行赏,那驻日大使馆还指不定就是从三品的官阶了呢。

    更何况,大明向来讲究正印官与佐贰官的区分。

    王夫之能去驻日大使馆担任正印官,那就是说一不二的大佬,如何不比丁琨这种副职强?

    当然,王夫之能担任如此重要的职位,显然就是天子近臣的好处了。别看丁琨是部门的二把手,一把手空缺的情况下说一不二。但再说一不二,丁琨也就是一个从五品的佐贰官。中书舍人虽然级别很低,只有从八品,连个县衙的县丞都赶不上。但人家现在一外放,就噌噌噌如飞升一般飞上了正印官,实在是让人不得不艳羡呐。

    “都是托了陛下圣明的光呐。改了早朝条例,再也不用天不亮就抹黑出来了。而且,还是每天如此!想想都能让人疯了……还好,现在,每个月一次,时间也改到了十点半。”一共两个小时的时间,就算是距离紫禁城地方颇远的帝国中央银行也能赶过来了。

    “说不定呀,往后还会将早朝继续改时间呢。”王夫之随口说着闲话,顿了顿,似乎发觉有些不妥。这里不是中书舍人司,而是紫禁城的大广场呢,大家都偷听着。但转念一想,这些基本都是公开信息,自己也不算涉密,便也不管了。

    丁琨心中直道厉害,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倒是很让王夫之性质昂扬:“眼下帝国各处的官衙都纷纷扩建,紫禁城呐,想要全部装下是不成了。各处赶来不便,要么是缩减成员,要么只能是推后时间了。”

    “缩减,恐怕不成。”丁琨断然判断。这个倒是好理解。

    眼下参加早朝也不累人了,参加一次早朝,反而是本系统里官员们难得互相碰面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见到皇帝陛下呀。

    这就是待遇,是规格,就是里子和面子。

    要是缩减了,那反而让人不愿意。

    打个比方,以后世中国距离之远,中央委员们开个会显然不容易吧?虽然较多的中央委员都在帝京,但若是谁敢说取消地方中央委员们参加大会的资格,那恐怕就是一场血雨腥风要掀起了。

    “那就只能推后时间了。当然,朝堂也在想起他办法减轻问题。比如,两府近日就在讨论要修建环城铁路哩。”王夫之笑着道。

    “咱们大明,可真是要日新月异了……这个,是写进国是计划里的吧。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开始实施。”丁琨感慨着。

    在内城虽然去上班方便,但伴随着京师人口越来越稠密,交通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住得近的还好,人少地方近,没担心。住的远一些的,亦或者如帝国中央银行这样,就在闹市区里的,那就麻烦了。

    往来一趟,纸面距离就那么几公里,可堵车时间却有可能要一个时辰。

    这个时候,改进交通的议案就纷纷出台。

    对此,朝廷倒是经验不少。修缮马路,新建公路的提议纷至沓来。而铁路,作为更为便捷先进的方案也开始走上了所有人的案台。

    这一个在复辽大战之中大放异彩,到现在还有荣光的新事物实在是成了一个宠儿。

    “好了好了,早朝很快就要开始了。咱们进去吧!”王夫之正色地说着。

    丁琨闻言,狠狠点头,忽而想起了什么往右边一看。果不其然,单独一列之上,占着众多气质颇为不一样的几人。

    虽然,一样是穿着汉服,但大家还是一眼都认出来了这是外国使臣。

    早朝之上,位分文武,班分职司。

    在中国这个环境之下,站什么地方,坐什么地方,那都是有极大讲究的。小小的酒桌之上还有主座,主陪,更何况早朝大典这样隆重的地方?

    坐的位置错了,旁人丢过来鄙夷的目光且不说,巡察御史见了,那便是一个处分背着,奖金就拜拜,晋升也要靠边站。

    故而,早朝这里,站次是十分重要的。

    外交系统的一条线,财税系统的一条线,教育系统的又是一条线。人多的分两条线三条线站着,但各自不同系统的人,大家还是十分明显地拉开距离,作为区分。

    显然,这几人站的地方绝不是大明官员的一条线。

    站在最前头的,是朝鲜国凤林大君李氵昊等朝鲜使臣,在其后则是琉球国使臣金应元等人。

    至于最后一队人,却是让丁琨一副预料之中,我就知道的模样。

    此人,赫然就是日本人。

    丁琨身为外交系统的官员,猜到了中日关系即将浮出水面有个了结。但其余大明官员见到日本人,却是纷纷议论纷纷,显得颇为惊讶了。

    “日本人竟然来了!皇帝陛下的海外战略,果然又是要大手笔了!”

    “朝鲜,日本,琉球……还好没加上交趾……这,这计划也未免太大了……”

    “真是不知道日本人来了,会是这样的变化,又是一番风起云涌喽……”

    ……

    比起大明官员们看到日本人的惊讶,琉球王国的使臣们却显得更加激动。

    他们看着身着幕府老中官员服装的阿部忠秋静静与对马守宗义成静静站在自己的位次之后,既是咬牙切齿,又是期待万分。

    原本平静的早朝开始掀起了波澜。

    这样的情况其实颇为罕见。

    早朝在大明实际上已经是一个仪式性质的存在,极少有过当朝讨论具体事务的情况。就算有,也只是履行一些关键大事的宣布。故而,早朝麻烦是麻烦了一些,但一般也不怎么耗费心力。毕竟,事情都已经在台后确定商议好了。

    总而言之,意外这种东西在早朝之上是很少的。

    今天,就是那个很少的时候。

    朝鲜国王上表庆贺,大明天子即将对朝鲜国事访问。这个关头,皇帝陛下忽而让日本使臣出现在台上,委实引起了无数人的心中猜测。

    王夫之骄傲底地挺直胸膛,他知道,这个世界,即将在大明走出国门的力量之下“改朝换代”了。

    一个属于中国大明的时代。

第四十三章:琉球秘辛() 


    金应元回望过去,深深地看了一眼闭目沉思假寐之中的日本国的使臣。这时,角落里一名宫廷画师悄然间刷刷刷画了下来。

    这一瞥就此定格,成了这名不知名的宫廷画师流传于世的传奇作品,见证着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回到早朝智商,日本人的到来对于已经渐渐遗忘了东瀛存在的大明官员们来说,或许有因为缺少了解而产生的迷茫。但对于琉球王国的使臣们而言,却是一件极端重要的事情。

    琉球王国很多人耳熟,因为这就是后世盛传的琉球列岛的所在地。至于大家会知道琉球列岛,当然是因为所谓第一岛链。第一岛链主要是指靠近中国大陆海区外侧的那条弧形岛屿带,即北起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涵盖了中国的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

    同样,大明要走出东亚,便离不开对第一岛链的经营。

    其中,琉球列岛就是一个很合适的地方。

    因为,这里是而今大明的宗藩国:琉球王国的领土。

    琉球王国对大明一向恭顺,1372年,琉球诸国成为中国明王朝的藩属国。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王国仍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

    眼下的琉球王国已经到了第二氏时期,1470年,伊是名岛出身的宫中御锁侧官内间金丸,玩了一把黄袍加身,被群臣推举为君,改名为圆,并于1471年以“世子”的身份向明朝报告“父丧”。1472年,明朝使臣册封圆为王。就此,琉球王国进入第二氏王朝时期。此时的琉球国国土包括整个琉球列岛,北起喜界岛、奄美大岛,南至宫古岛、八重山群岛。

    六年前的五月初四,琉球丰王去世。次年,其三子贤即位。

    世子要登任为国王,却不是自己办完了丧事就能做的,还得向宗主国请求册封。为此,在崇祯十五年三月,贤依定制特遣正议大夫蔡锦等人赴中国进贡兼请封。

    但因此刻的明朝战乱频仍,无法派出足够规模的册封队伍。因而,蔡锦等未能如愿,只好先行返国。

    无可奈何的琉球世子当了两年世子依旧不能转正,只好再接再厉。好在,没多久,贤就听闻大明皇帝新任皇帝陛下文韬武略,平定内乱顺利登基。为此,贤又于前年,也就是改元明元大明二七六年的二月,遣正议大夫金应元、使者吉时逢、都通事郑思善等人赴中国朝贡,并再次请求册封。

    按照原定历史,金应元等人抵达福建的时候崇祯皇帝就已经在煤山上吊了。

    这个时空里显然就没这回事,于是一行人又一路抵达京师。

    但是……虽然大明没有战乱,不凑巧的他们依旧如原定历史上一样还是不能立刻完成册封。因为,皇帝陛下宣布东征进攻建奴,举国上下为战争而动员,自然也分不出精力来处理一个小小的琉球国。负责礼部的王铎只好一面招待着琉球使臣,又推荐了贤之子质在陆军学校进修,应付了此事。

    原定历史上,南明政权虽然几次试图接过这些外交事务。但外交这事情,既要人,又要钱。琉球王国虽然拿南明当一盘菜,但南明却是短命而无能,更是内乱迭出。最终,琉球世子贤依旧无法转正。堪称琉球王国史上最长试用期的世子。

    当然,要说贤能不能自称一声本王,那也是行的。

    说起这个,就能解释的通为何见到日本使臣出现在金銮殿上,金应元等人会激动非常了。

    因为,这就要涉及到日本与琉球国的关系。

    在未闭关锁国的那段时间里,日本国大力发展海外贸易,因为巨大的需求创造了巨大的利润,为了解决生丝问题,有人将目光打到了琉球王国的身上。

    明万历三十七年,也就是日本庆长十四年,日本德川幕府派萨摩藩率军侵略朝鲜,萨摩军攻占首里王城后,大劫七日,一切可动财物,全部装箱抢走。不仅如此,日本人还将琉球国王宁等百余人俘至鹿儿岛,直至1611年九月十九日,宁王被迫与萨摩藩签订《掟十五条》,承认萨摩藩对琉球的控制并且将奄美五岛划归萨摩藩直辖,才得以释放生还。

    此后,岛津氏成为中国与琉球王国贸易的实际掌控者。以此通过“借壳入市”,绕开了大明对日本国的贸易封禁。缓解了因为贸易封禁而产生巨额生丝缺口。

    如此种种,对于琉球王国而言,弱肉强食的规则可谓是血淋淋地展现在他们的身上。

    从此以后,琉球进入了“一国两属”时期。1632年,日本宽永九年。岛津氏在琉球那霸设立在番奉行,监视琉球内政和监督贸易和进贡,进一步强化了对琉球王国的控制。

    琉球王国在大明这里得不到册封,倒是在日本人那里进展顺利,故而贤要称呼一声本王,那也是可以的。

    只是,贤显然更加宁愿作为明国的琉球王,而不是日本人的琉球王。

    毕竟,只要一想想当年大明为了支援朝鲜所做的一切,就足以让人相信明国不会打琉球王国吞并的注意。但日本人狼子野心,与这样一个恶邻为伴,显然不是一件可以让人感觉欢快的事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