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侦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名侦探-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海见状,立即率军杀向大瓜谷。

    而仓皇逃出葫芦谷的百济军,尚未来得及喘口气,却看到出口处,近万名唐军严阵以待,似乎早已等候他们多时。

    李沧海看到逃出谷的百济军惊魂未定,羽扇轻轻一挥,余下唐军则在吕季同等人的带领之下,对着百济军冲杀了过去。

    这一战,持续了整整一天时间。

    唐军以逸待劳,而百济军则疲惫行军,加上接连遇到伏击,军心溃散,死伤惨重。

    整个葫芦谷血流成河,堆尸成山,仿佛一片人间地狱。

    生平头一次,李沧海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

    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人间地狱竟然是由他一手所造成的。

    看着遍地尸身,李沧海心中感到无比的沉重。

    见李沧海盯着那些尸体,狄晴心知他在自责,于是轻声安慰道:”沧海,这不是你的错,战争本就是如此残酷。“

    李沧海长长的叹口气,说道:”人与人之间为何就不能和平共处呢?难道,所有的事情就非得用武力解决吗?“

    狄晴犹豫了下,轻声说道:“我听师傅说过,人心最为贪婪,永远也不知满足,世上所有的争执都是因此而产生。百姓们都不愿意见到战争,但那些手握权势之人,确是永远不知道满足,他们挑起战争,受难的还是百姓。”

    李沧海揉了揉眉心,他摇头叹息了一阵子,随即沉默了起来。

    残阳照在血水上,形成一片令人晕眩的血光,整个葫芦谷原本淡黑色的泥土,都给染成了红色。

    “禀报元帅,百济军伤亡惨重,我军杀敌万余,死伤五千,余下百济军已纷纷投降!”高仙芝在查点战场情况之后,对李沧海拱手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从高仙芝等人的回报来看,死在唐军刀下的百济军只有万余,而被火烧死的则有两千,其余死伤皆是被他们自己踩踏,误杀而死。

    不论如何,此番唐军灭掉了百济的主力。

    四万余人死伤过半,余下不到两万人则在惊恐之中选择投降。

    一场战争,双方加起来死伤人数近两万人,就连久经沙场的高仙芝、封常清等将领,也都为之震惊。

    他们戍守边关,虽与突厥常常发生战争,但规模并不是很大,最大的规模也只是双方各出动了一万人,死伤则不过两三千。

    而这一战,大唐与百济所投入的兵力达到了八万有余!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八万余人就在这狭长的葫芦谷里展开战斗,直接坑杀了百济万余人!

    经此一役,百济的元气就彻底大伤,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恢复的了。(。)

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世之功() 
“去将百济王带来。”李沧海说道。

    高仙芝愣了下,他不解地看着李沧海,问道:“元帅,带他前来做甚?”

    “我要让他亲眼看一看自己所造下的罪孽!”李沧海冷冷地道。

    高仙芝不再说话,随即去将百济王给带了过来。

    百济王自从被捉住,就一直被关押在北鄙小城之中,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何事。

    直到高仙芝将他带到葫芦谷,他才被眼前所见给惊的说不出话来。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到处都是他百济军的尸体。

    百济王双目圆睁,脸色尽是震惊与愤怒,他的美梦破碎了,八万大军败给了四万唐军,而且死伤过半,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他这时才知道,唐军的战斗力究竟是何等之强!

    “百济王,你看到这尸山血小说海,不知做何感想?”李沧海面无表情的盯着百济王,冷冷地道。

    百济王胸膛拼命起伏,他咬牙切齿地看着李沧海,怒声道:“魔鬼!你们唐军都是魔鬼!你竟杀了我如此之多的将士?这个仇,本王一定要报!”

    李沧海闻言,不禁怒极而笑,他剑眉一挑,怒喝道:“百济王!事到如今你还不知悔改?若不是你私心贪欲,妄造兵祸,你百济子弟兵又怎会遭逢此劫?你他娘的还有脸说报仇?就为了你一己私欲,弄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你满意了?他们表面上是死在我唐军刀下,但实际上却皆是因你而死!是你,将他们送上了断头台!”

    李沧海一阵厉喝,让百济王听的愣住了。

    他看着远处受伤投降的百济将士,而那些将士也正在正视着他。

    不知为何,百济王竟然能够看懂他们的眼神。

    那是一种悲伤,惊惧,以及无法言喻的愤怒。

    百济王额头上突然冒出一层冷汗,他低下了头,他不敢去正视那些将士的眼睛,也不敢去看那些士兵的尸体。

    “百济王,你究竟是打算为了一己之私,与大唐血战到底,还是为了保全这些无辜将士而降我大唐,停止这场战争。本帅给你一炷香时间考虑。”李沧海面无表情地说道。

    百济王脸色一阵土灰,他拳头紧握,额头上更是青筋突起,好似陷入了难以抉择的痛苦挣扎之中。

    据李沧海调查所知,百济王本是上亲下孝,颇有荣名之人,只是近年来不断被权臣蛊惑,才变得野心勃勃。

    而李沧海并非是好杀之人,他希望百济王可以认清现状,熄此战火。

    一炷香很快就燃烧殆尽,李沧海深深地看着他,说道:“百济王,本王已经给了你机会,现在,该是你告诉本王你之选择了吧?”

    百济王闭上眼睛,长长的吐了口气,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做出决定,对着李沧海单膝跪了下去,神情索然地道:“元帅,小王愿意臣服大唐,望元帅大发慈悲,放过我百济子弟兵。”

    高仙芝等将领纷纷面露惊喜之色,他们万万没想到,百济王竟然同意投降,臣服大唐!能够让一国之君臣服,这可是不世之功啊!

    众将领对李沧海顿时充满了钦佩与敬仰。

    李沧海挥了挥羽扇,吕季同忙带来纸笔,让百济王亲自书写降书。

    百济王提笔在手,突然好似苍老了许多。

    只因自己的贪欲,而使得百济陷入战乱,不仅王城被唐军攻占,更是害的百济大军遭逢大难,真可谓是国破人亡。

    每一个字,每一笔降书都是如此沉重。

    近百字的降书,百济王写了整整半个时辰,直到他拿出王玺,在降书上盖上之后,才长长的吐了气,无力的瘫坐在了地上。

    李沧海接过降书,仔细看了看,随后将降书贴身收好,淡淡地道:“既然降书已写,百济王就随本帅前往长安,面见吾皇吧。”

    百济王叹了口气,事到如今,他还能说什么呢?

    成者为王败者寇,他败了,败的很彻底,也心服口服。

    以前,他只听说过唐军之威名,而今亲眼目睹,方知唐军战斗力之强,远非百济所能抗衡。

    如若不是大唐周边尚有吐蕃、突厥、契丹等国,分散大唐兵力,只怕百济早在百年前,就如同高句丽一般被唐军所灭。

    同样的人数,战斗力却又着天壤之别,这注定是一场会输掉的战争。

    特别是在百济王看到唐军的舰船之后,就更加坚定他心中所想。

    唐军舰船宽而大,抗风浪,装备精良,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造船业很高的水平。

    相比之下,百济的船舰则显得娇小脆弱,只怕对撞不了几次,就会直接给撞成散架。

    他一直仪仗的海军,在唐军面前甚至不堪一击,更遑论陆地作战了。

    百济王既然写了降书表示归顺大唐,这百济军队自然也就归李沧海所指挥。

    和高仙芝等将领商议之后,李沧海决定让百济军留守北鄙小城,而唐军则整顿兵力,前往新罗。

    而就在李沧海排兵布阵攻打百济之时,神都洛阳也是暗潮涌动。

    洛阳王都大殿,许久未曾上朝的李隆基,因要接受东瀛使节团的觐见,而难得的上了一次朝。

    大殿之中,东瀛六皇子伏见裕仁与柯南等人,对着李隆基行礼之后,随即将此番前来的目的和经过对着李隆基说了一遍。

    特别是东瀛公主被害之事,伏见裕仁说的极为详细,似乎生怕李隆基认为东瀛在故意戏耍大唐。

    整整一个时辰的讲述,听得李隆基都打起了瞌睡。

    直到伏见裕仁讲完,李隆基才象征性的说了几句安慰的话语,对他来说,东瀛公主的死活并不重要。

    何况,他也从未答应过要纳东瀛公主为妃,他原本打算将东瀛公主赐给李钰,让李钰代表东瀛联姻。

    毕竟李钰也是皇家子孙,倒也没有辱没了东瀛皇室,这才让他随同李倓和李沧海同去扬州迎接东瀛使节团。

    没想到东瀛公主竟然命丧海岛,这联姻之事也就作罢。

    李隆基在意的是三大神器之秘,在安慰了伏见裕仁几句之后,随即将注意力放在了三大神器的秘密之上。(。)

第五百六十四章 针锋相对() 
伏见裕仁随行带着三大神器,在大殿之上展示给群臣观看,群臣看过之后俱是啧啧称奇。

    然而,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出其中秘密。

    李隆基脸色很是难看,他急于得到长生不老药,是以对三大神器之秘甚是看重。

    可是,文武百官之中只有李沧海参悟过三大神器,而李沧海却又被派往新罗抗倭,这让他很是懊恼。

    心有不爽,李隆基对上朝也再没有什么心思,他挥了挥手便要退朝。

    就在这时,杨国忠却突然走出朝列,对着李隆基正色拜道:“陛下,臣在上朝之前接到自新罗所发来的塘报。东征大元帅李沧海并未按时率兵前往新罗,而且,最为奇怪的是,三万大军竟无缘无故的全部失去了踪迹。”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

    “三万大军怎会无缘无故的消失?这是怎么回事?”

    “奇怪,难道三万大军都长翅膀飞了不成?”

    “我看此事必有蹊跷。”

    群臣之中,传来窃窃私语,所有人都是一脸困惑的表情。

    刚准备退朝的李隆基闻言,顿时又坐回了龙椅,他捋着胡须,皱眉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三万大军为何会突然消失?”

    “臣也觉得奇怪,臣问过沿途各个州府,他们都没有发现三万大军的行踪,仿佛这三万大军突然从人间消失了一般。”说到这里,杨国忠眯了眯眼睛,沉声道:“臣怀疑,李沧海是害怕上阵杀敌,但又怕陛下责罚,是以带军私逃了!”

    杨国忠这番话一说出,顿时让原本就已经泛起波澜的湖面,掀起了惊涛骇浪。

    崔涣立即走出朝列,对着李隆基行礼之后,郑重地道:“陛下!李大人乃是大唐忠臣,绝不可能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依臣之见,此事尚有待调查!”

    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也走出朝列,纷纷附和崔涣所说。

    杨国忠见到崔涣等人与他作对,眉头顿时一拧,道:“崔大人,事情已经很是明了,若非是他带军私逃,为何不前去新罗抗倭?”

    崔涣看了他一眼,正色道:“杨大人,敢问自兖州到新罗距离几何?”

    “崔大人,你问这个做甚?”杨国忠皱眉问道。

    崔涣并没有理会他,而是转身向群臣问道:“诸位大人可有知道两地之间相隔多远?”

    工部尚书走出来,对着李隆基行礼之后,说道:“启禀陛下,兖州与新罗之间,相隔千五百里。”

    崔涣点了点头,随即看向杨国忠道:“杨大人,两地之间相隔一千五百余里,其间更是盘亘着崇山峻岭,而杨大人却只给了李大人两天时间,让他从兖州率领三万大军到达新罗,这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吧?”

    杨国忠眼神微冷的哼了一声道:“崔大人,你这是在故意给李沧海开脱罪名吧?新罗战况吃紧,东瀛大兵压境,已经快要逼近新罗王都。给李沧海两天时间已经是有所宽限,军令如山,他既为东征大元帅,就应解决一切困难,赶往新罗支援。”

    他顿了顿之后,做出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说道:“即便是他未能按时赶到新罗,只要是有正当原因,圣上自然会有所谅解。然而,他却带着三万大军私逃,这是叛国之行为!”

    崔涣心中暗叫不妙,杨国忠这三句话不离叛国,这分明是要给李沧海捞上叛国之罪。

    然而,杨国忠并未因此而停止,他对着李隆基跪倒,痛心疾首地道:“陛下,您对李沧海如此信任,可他却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臣请陛下下旨,全力捉拿李沧海归案!”

    李隆基眼神微冷,似乎已经开始相信了杨国忠所说。

    就在这时,李倓走出朝列,淡淡地道:“杨大人,本王倒有几句话想要向你请教。既然杨大人知道新罗战况吃紧,为何只给李沧海三万人马?你明知道东瀛与百济联军二十余万,却让李沧海带这么点人前往东瀛,本王很是怀疑杨大人的用心啊!你究竟是关心新罗战况呢,还是在让我大唐将士前去送死?”

    李倓的声音平淡,但言语之间却充满了犀利。

    杨国忠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他没想到李倓竟又出来与他作对。

    杨国忠眼珠子骨碌一转,忙对着李隆基行礼,说道:“陛下,建宁王这话是在恶意中伤微臣啊!臣对陛下忠心耿耿,请陛下明察!”

    李隆基捋了捋胡须,皱眉道:“三万?之前不是五万吗?这三万人马委实少了一些,这是怎么回事?”

    杨国忠眼珠子乱转一通,忙道:“回陛下,原本臣是打算给李沧海五万人马,但突厥突生事端,妄图进攻我边境重镇,一时间抽不出兵力,是以只能暂时给李沧海三万人马。”

    李隆基哦了一声,他点头道:“如此,倒也说的过去。”

    见李隆基对杨国忠的话语没有丝毫怀疑,一干忠臣良将心中纷纷摇头叹息。

    杨国忠这分明就是在睁眼说瞎话,如今的大唐国力上虽不如十年之前,但兵力却也算是强盛,又岂会抽不出兵力?

    可李隆基对杨国忠宠信,却让众人无可奈何。

    李倓眯了眯眼睛,接着说道:“如此说来,杨大人应该还有后续计划了?”

    有皇帝给他撑腰,杨国忠神色顿时变得傲然起来,哼道:“这是自然,三万大军只是救急之用,本官这两天就在调兵遣将,准备派大军前往新罗。”

    李倓哦了一声,他眼神突然一冷,对着李隆基行礼后,正色道:“陛下,既然杨大人认为从兖州到新罗,两天时间足矣,不如便让杨大人率兵支援新罗,也好让臣等见识见识。”

    崔涣等人见李倓给杨国忠使了个绊子,心中纷纷觉得解气,同时向李隆基行礼:“陛下,臣等也支持建宁王所说,让杨大人带兵前往新罗抗倭!”

    杨国忠见崔涣等人和李倓竟联合起来和他作对,脸色顿时变得好似吃了一坨大便,是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第五百六十五章 杀机重重() 
“陛下,不可!杨大人乃是国之重臣,又岂能领兵打仗?如此,岂不是让东瀛笑话我大唐无人?”一名与杨国忠亲近官员立即走出,对着李隆基拜道。

    李倓冷笑了一声,淡淡地道:“身为宰相就不能领兵打仗了吗?姜太公与诸葛孔明都是宰相之职,他们带兵打仗,可有人取笑过?还是,你认为杨大人没有这个能耐?如若本王没有记错的话,杨大人昔年可是战功赫赫啊!昔年,江南道倭寇猖獗,朝廷派遣多少兵力都未能将其平定,而每次只要杨大人出兵,那些倭寇就变得老实本分起来,仅凭杨大人的名声就能够压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