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天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统天命-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在那个年月,能够和蒙古人刚正面的种族或者说是势力,还没生出来呢,不怂就只能整个全真教被打成邪教,人头滚滚,跟着大宋,啊不对,是大送一起上路。

    所以打那之后,佛教徒基本上就不认什么“老子化胡说”了,虽然当年佛教从印度传过来的时候为了得到上层的肯定,直接打出来的就是老子化胡的旗号——毕竟当年的道教在上层里面,还是牛逼不解释的。

    所以这姓李的工部郎中听了这话,心里就啐了一口,不过脸上还是洋溢着笑容:“柳侍御所言极是,这三教青莲白藕本是一家,又何分彼此?倒是愚兄着了相,你看,那边是胡宗伯的车马,你我快快前去迎接。”

    这姓李的工部郎中听了这话,一转头,就看见胡濙从另一旁的马车上走了下来,这年头和明朝中后期还是不一样的,用人为畜是一种不人道的表现,肩舆什么的,也就是以示恩宠的时候拿出来用用,正经儿地大官儿往外走,要么骑马,要么马车。

    于是两个人就凑了过去,然而就以他俩这身份,也是凑不到跟前去,远远地围着一帮正三品朝上的大员,其中就有左通政李锡、户部左侍郎焦宏等人,他们这个档次的也只能远远地朝着胡濙拱拱手。

    没办法,这个年月的胡濙是牛逼不解释的,毕竟内阁力压六部的“惯例”还没有完全成立,现在内阁里面除了杨溥这么个大拿之外,其他的最高也就兼着个侍郎的差事,而胡濙是谁?宣德朝的顾命老臣,论资历,马愉、曹鼐、陈循三个人绑在一块儿,都未必能够他胡濙一只手打的。

    很多时候,岁数大了,就是最大的资本。

    当代的白云观方丈站在庙门口,看着庙门外的盛况,感觉自己像是活在梦里,虽然说当初邱祖广开戒坛,以至于全真教龙门派大为兴盛,然而自从整个全真在元朝被切了那么一刀之后,彻底衰败了算不上,和隔壁正一的比,还是差了不少的。

    说实话,他白云观的方丈在这京师重地,怎么也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然而这么多年了,什么时候见过这种阵仗?

    眼看着胡濙带着一众达官贵人往里面走,这方丈连忙迎了上来,微微一躬身,口中施礼:“慈悲慈悲,贫道不知诸位今日前来,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道教一直是和朝堂亲密结合的宗教,闲云野鹤?不存在的!没看老朱家从朱重八到朱老四都在找张三丰,最后没找到归没找到,还是在武当山给修了个道观?

    胡濙哈哈一笑,苍老的脸上满是笑意:“方丈客气了,我等今日休沐,却是不约而同,前来搅扰贵地清净,还望方丈不要嫌弃啊。”

    在场的这些勋贵、文臣,以胡濙为首,这会儿自然不会有人站出来接胡濙的话头,上下尊卑分不清的,基本上都站不到这里来。

    方丈笑了笑,伸手往里面一引:“诸位,里面请。”

    足有二三十人的京中权贵随着胡濙,鱼贯而入,便如同上朝一般,没有甚么争抢。

    远远地,杨溥有些佝偻地站在一处高地上,深深地叹了口气:“子不语怪、力、乱、神,想不到事到如今,这胡源洁终究是还是信上了这些。”

    穿着一身长衫的马愉站在杨溥身后半个身位的地方,叹了口气:“早年胡宗伯曾奉太宗皇帝旨意寻访张三丰,只怕在那时便已经和道教结下了缘分罢?”

    “能有甚么缘分,不过是朝堂风波诡谲,烧香拜佛求个心安罢了。”杨溥摇了摇头,声音里满是沧桑之感,“要怪,只怪这张懋丞承蒙天庭感召,飞升上界的时机太过好了些,直接让整个天师府有机会从朝堂政争这个大泥潭里面拔出来,这才惹得众人猜测罢了。”

    转过身来,杨溥慢吞吞地朝着城中走去:“这中原黎民百姓,上到六部尚书,下到田间黔首,有几个如大唐三藏法师一般,只想往生弥勒净土?还不是见什么拜什么,只求一个心安?悄悄黄岩县,一个正四品的少詹事,可是已经上了神坛了啊。”。

    a

第四二零章 信啥不是信(下)() 
    第四二零章

    稍后更新全文,多担待

    听着杨溥这话,马愉也是一阵无语,这话虽然恶毒了一点儿,但是道理上讲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中原九州这帮子黎民百姓,从先秦那会儿搞死了****的奴隶制王朝之后,一直就是世俗政权社会,达官贵人们都不太喜欢脑袋上面压着一个有思想的“神”,他们只想着自己代表神来说话,所以在皇权和门阀权力的角力的过程中,妥协出了一个“天人感应”,也妥协出了以道教为代表的多神论体系。

    当然了,汉代道教最开始创立的目的之一,是外界西南的民间信仰,将汉朝的影响力渗透过去,所以用了汉留侯张良九世孙张道陵借着老子的名义“开宗立派”,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不过因为道教的教义本身就有问题,或者说有不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部分,比如“天下之至柔莫若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之类的,听着是柔顺,实际上准备把挡在前面的一切都碾碎,所以当一个来自印度的大和尚把佛教这种“忍着今生的痛苦,求得来世的福缘”的教义摆在汉朝统治者面前的时候,当即就有了白马驮经的乔段。

    皇帝需要世族去忍,世族需要庶族地主去忍,庶族地主需要泥腿子去忍,然后宣传着宣传着,就有忘了初心的傻叉,自己跑去信了什么神神鬼鬼,所以什么南朝四百八十寺……嗯,看着笑一笑就行了,毕竟叫萧衍的南朝皇帝不是叫萧炎的网文主角,说到底没什么日天的本事。

    所以英明如天可汗李二陛下,把道教列为国教的同时发展佛教,互相牵制;所以果决如三武一宗,直接把占着大部分田亩、佛像里藏着大堆铜钱的佛教犁一遍……

    至于元代组织的那场“全真教与佛教就《老子化胡经》真伪问题的若干辩论”,更是这种平衡之术的巅峰之作。

    也正是受到这种历史因素的影响,所以现在胡濙这种等级的官僚都开始崇佛信道,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现在还接替王振干着司礼监太监的金英,就自己号称是“奉佛弟子”。

    而在这个当口上,大家都一股脑跑去道观的原因,也和杨溥所说的一样,就因为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去世了,在道教的说法叫做羽化登仙,对外的宣传就是受了天庭的旨意,飞升上界了。

    这个时机真的是太寸了,就算张懋丞生前策划了诸如杨尚荆踏上神坛之类的案子,这会儿皇帝也会顺水推舟地直接揭过去了,毕竟人死都为大了,飞升了的天师那就更大了,不能寒了天下道士们的心不是?

    所以为了不惹麻烦,或者说少惹麻烦,张家势必会借着这个机会退出这一滩浑水,保全自身;皇帝为了朝堂的稳定,为了在自己下大棋的时候不被西南啊、东南啊之类的鬼地方蹦出来点有宗教性质的叛党搅合,势必也会放过张家。

    在这个时候,哪怕张家新任的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再暴躁,也会被张家的族老们死死拦住;正统皇帝就算再暴躁,金英就算是再心向外朝,也得尽心竭力地拦着,否则皇帝回顾神来,他真的要死全家。

    “如今这事情……倒是又把那杨尚荆推回了风口浪尖啊。”杨溥慢慢走着,腰杆越发地显得佝偻了。

    “老师……”马愉就有点儿辛酸,上前一步想要搀扶,被杨溥挥手拦了下来。

    “如今

    也正是因为宗教在世俗权力的第四二零章

    听着杨溥这话,马愉也是一阵无语,这话虽然恶毒了一点儿,但是道理上讲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毕竟中原九州这帮子黎民百姓,从先秦那会儿搞死了****的奴隶制王朝之后,一直就是世俗政权社会,达官贵人们都不太喜欢脑袋上面压着一个有思想的“神”,他们只想着自己代表神来说话,所以在皇权和门阀权力的角力的过程中,妥协出了一个“天人感应”,也妥协出了以道教为代表的多神论体系。

    当然了,汉代道教最开始创立的目的之一,是外界西南的民间信仰,将汉朝的影响力渗透过去,所以用了汉留侯张良九世孙张道陵借着老子的名义“开宗立派”,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不过因为道教的教义本身就有问题,或者说有不符合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部分,比如“天下之至柔莫若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之类的,听着是柔顺,实际上准备把挡在前面的一切都碾碎,所以当一个来自印度的大和尚把佛教这种“忍着今生的痛苦,求得来世的福缘”的教义摆在汉朝统治者面前的时候,当即就有了白马驮经的乔段。

    皇帝需要世族去忍,世族需要庶族地主去忍,庶族地主需要泥腿子去忍,然后宣传着宣传着,就有忘了初心的傻叉,自己跑去信了什么神神鬼鬼,所以什么南朝四百八十寺……嗯,看着笑一笑就行了,毕竟叫萧衍的南朝皇帝不是叫萧炎的网文主角,说到底没什么日天的本事。

    所以英明如天可汗李二陛下,把道教列为国教的同时发展佛教,互相牵制;所以果决如三武一宗,直接把占着大部分田亩、佛像里藏着大堆铜钱的佛教犁一遍……

    至于元代组织的那场“全真教与佛教就《老子化胡经》真伪问题的若干辩论”,更是这种平衡之术的巅峰之作。

    也正是受到这种历史因素的影响,所以现在胡濙这种等级的官僚都开始崇佛信道,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现在还接替王振干着司礼监太监的金英,就自己号称是“奉佛弟子”。

    而在这个当口上,大家都一股脑跑去道观的原因,也和杨溥所说的一样,就因为第四十五代天师张懋丞去世了,在道教的说法叫做羽化登仙,对外的宣传就是受了天庭的旨意,飞升上界了。

    这个时机真的是太寸了,就算张懋丞生前策划了诸如杨尚荆踏上神坛之类的案子,这会儿皇帝也会顺水推舟地直接揭过去了,毕竟人死都为大了,飞升了的天师那就更大了,不能寒了天下道士们的心不是?

    所以为了不惹麻烦,或者说少惹麻烦,张家势必会借着这个机会退出这一滩浑水,保全自身;皇帝为了朝堂的稳定,为了在自己下大棋的时候不被西南啊、东南啊之类的鬼地方蹦出来点有宗教性质的叛党搅合,势必也会放过张家。

    在这个时候,哪怕张家新任的第四十六代天师张元吉再暴躁,也会被张家的族老们死死拦住;正统皇帝就算再暴躁,金英就算是再心向外朝,也得尽心竭力地拦着,否则皇帝回顾神来,他真的要死全家。

    “如今这事情……倒是又把那杨尚荆推回了风口浪尖啊。”杨溥慢慢走着,腰杆越发地显得佝偻了。

    “老师……”马愉就有点儿辛酸,上前一步想要搀扶,被杨溥挥手拦了下来。

    “如今

    也正是因为宗教在世俗权力的。

    a

第四二一章 不变应万变() 
    第四二一章

    信什么不是信?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政治体制里面,皇帝其实就是身在人间的代言人,虽然不是唯一的,却也是至高无上的,哪怕有什么张天师、李道长、释禅师、索活佛之类的在民间开设道场,这一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也是无人能够撼动的。

    毕竟嘛,别管是佛教的法王还是道教的天师,都得靠着朝廷册封才行,羽化登仙也好,转世轮回也罢,都得按照朝廷的基本法,按照本宗教的教义来,谁要是私自转世轮回,或者擅自羽化登仙,那就得遭天谴了。

    嗯,皇帝就会代表老天爷惩罚你,方法一般是“天兵天将”在“天使”的带领下上门,然后拉上“斩妖台”去,剁了脑袋还是直接碎尸万段,就要全看“天意”了。

    只不过呢,距离产生美,神秘的才是可怕的,这也是人类的劣根性之一了,所以朝中的衮衮诸公在看着今上继承大统的今天,很多人大佬宁可去求虚无缥缈的神佛,也不愿意去拜一拜在世的神仙。

    不过离着皇上远的,看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底层小官僚,比如六部五寺正五品往下的小瘪三,还是很乐意去给皇帝陛下跪舔的。

    所以在锦衣卫卒王永趁着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不在家,王振还在皇庄“休养”的当口上,把指责王振的罪状递进了通政司,由金英交给了皇帝陛下的时候,大佬们又跑去白云观烧了一堆的香火,当然也有不少小官僚向着跪舔皇帝的。

    奈何宫门太深,去白云观给道教的祖师们上一炷香,好歹还能在大学士什么的身后排个队,在皇宫这里,六品七品的小官儿连皇帝的面儿都见不到。

    正在黄岩县抖搂手,感慨着天师府张家怎么就躲过了算计的杨尚荆,在接到京师传来的消息之后,整个人陷入了更深层的思考。

    他也只能思考了。

    “如今京中这局势,却又是扑朔迷离了起来。”忠叔坐在杨尚荆的身边,帮着杨尚荆进行分析,“张家不会被牵连进来,只剩下一个宁王,怕是陛下真个动了怒,就不好收场了,这王永……大抵是外朝某位大臣派出来转移视线的。”

    那是当然了,明朝皇权至上,藩王都是吉祥物,没有实力做后盾的吉祥物都是虚的,所以哪怕是杨尚荆做局,也是把吉祥物宁王和实力派张家绑在一起,给朝廷难堪,结果现在局面做不成了,杨尚荆自己倒是坐蜡了。

    不过杨尚荆倒也乐观,这年月,再特么差,还能比他第一次被卖的时候差了?比**下限嘛,也该他杨尚荆乐一乐了:“局虽然没做成,但是这势头,却是有了,皇帝不会和张家计较什么,自然也不会追究张丛了,这黄岩县……嘿,到底还是戬要一家独大的。”

    杨尚荆现在就怕朝廷给他掺沙子,能够保证整个备倭衙门、黄岩县的思想统一,已经是杨尚荆所能做到的极限了,地盘再大,玉龙一混杂,他也找看不过来,虽然他现在是个正四品的少詹事,但是兼任一个正七品的知县已经到了极限,想要兼任一个什么正四品的知府之类的,还是歇了吧。

    “话虽如此,少爷下一步却要如何走动?”忠叔皱了皱眉,脸上有点儿担忧。

    一起一伏啊,杨尚荆本来想着借着做局雄起,结果没起来,还有被压下去的势头,虽然如今朝中全是讨论关于王振的若干阴司事,但是呢,谁知道有没有小瘪三就想趁着水混,踩他杨尚荆几脚,然后得了圣眷顺势上位?

    虽然这种事情一旦出现了,外朝的大佬们也会帮杨尚荆把人掐死,但是癞蛤蟆趴在脚面上,不伤人但是它恶心人啊。

    杨尚荆叹了口气,摆了摆手:“如今朝堂上一片混乱,这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想要蒙混过关也是简单的,不说别个,只说礼部鸿胪寺那边,胡宗伯给拿一个出使番邦的权力,总归是没问题的,到时候备倭衙门这边多使使力,给家中精通倭国语言的庶出子求个出身,还是没问题的,这剿倭的小事,礼部、鸿胪寺的那帮清流,总不至于还来和戬争功罢。”

    这年月,中央王朝无论是体格还是体力上,都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周围的番邦,上层人都以会说中文为荣,要是夹杂点什么粤语啊之类的,差不多就能混到上层去,你要是会几句大明特色的凤阳官话,那妥妥的大拿了,在自己国内简直比大熊猫都稀有。

    不过想要出使番邦,总得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