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称孤道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称孤道寡-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扯远了!

    这些人逃往荆、扬之后,还能给刘坤兴兵讨伐的借口,胆敢收留攻击本王的叛逆,打你有错吗?

    唯一令刘坤感到惊讶的是,袁术竟然没有参与这次诸侯讨刘,侥幸躲过了一劫,莫非是傻人有傻福?

    刘坤只能先放袁术一马,好歹也是本王亲封的卫将军,所占之地又是豫州最南方,刚好可以为本王抵挡扬州兵马,暂时看他的表现吧!

    袁绍在冀州对阵褚燕,听闻张颌大军南去,心里还挺高兴,为此还和众属下庆祝了一番。

    好日子没过两天,斥候来报,青州赵云趁诸侯进攻洛阳之际,出兵衮州,徐州张飞趁诸侯出兵之际,出兵豫州。

    众诸侯老家被破,纷纷南投荆扬二州,如今衮。豫二州已是燕王的势力范围,

    袁绍的心情顿时从天堂掉到了地狱,恨恨的骂道:“这群蠢货!怎么不和刘坤拼命,聚集八万大军,甚至还没打就跑了,一群废物!”

    辛评看着愤怒的袁绍,心中暗暗揣测:袁绍这艘破船快要沉了,不能跟着他淹死吖,我要另寻出路!

    整整三日,没人能给袁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主意。三日后,斥候再报;张颌大军三日内连克魏郡,广平郡,已经出兵钜鹿郡!

    袁绍怒道:“各郡太守、守城将领呢?都是死的吗?”

    斥候回道:“魏郡城门被张颌炸开之后,守城士卒皆降,广平郡太守出城五里迎接张颌大军!”

    袁绍好悬吐出一口老血,沉默一番之后也想通了。这些人可以毫无条件的投降于我,为什么不能投降燕王?

    在场诸人一阵恐慌,一旦燕王军过了钜鹿,兵锋直指冀州城,到时被围在冀州城,后果可想而知!

    麾下审配道:“将军,撤吧!”

    袁绍问道:“撤去那儿?”

    辛评道:“主公可去汝南太守袁术处,袁术毕竟是主公兄弟,定会接纳主公!若是不行,再去扬州刘繇处吧!”

    袁绍郁闷的道:“怎么走呢?西是燕王的并州,南是张颌大军,并且地盘全被燕王所占!北有黑山贼褚燕,往东便是大海吖!”

    审配献策道:“请主公率少许精兵,先往东走,饶过钜鹿郡之后,转头向南,魏郡阴安县(今濮阳市附近)便是吾家所在,距离黄河不远,配可为主公寻一些船只,沿河而下,走海路去扬州。”

    袁绍如同抓出一根救命稻草,起身走下主位,仅仅抓住审配的手,深情的道:“正南真乃吾之肱骨也!”

    辛评见袁绍去意已定,献策道:“主公带不走的军队,也不能白白的便宜了张颌军与黑山贼,某愿留在此处,伺机让黑山贼与张颌军互斗!”(。)

    ps:感谢书友利减肥的一百打赏,感谢书友150928110825921和b34178111和帝皇龙葬天的打赏!

第一〇七章 收降冀州 修养生息() 
颜良出列道:“某愿与仲治一同留下,于敌人周旋到底!”

    高览出列道:“某愿留在冀州,于敌人周旋到底!”

    袁绍犹豫一番道:“诸位乃吾之肱骨,岂可留于危地?”

    辛评自信满满的道:“主公毋须忧虑,吾自有脱身之计,颜良将军当贴身保护主公,便让高览将军留下,配合吾之谋划吧?”

    袁绍点点头道:“既如此,仲治同高览留下,颜良随行保护于吾!”

    颜良道:“喏!”

    众人道:“喏!”

    。。。。。。

    辛评、高览站在冀州城头,望着袁绍东去的三千人马,悠悠的对高览道:“不知高览将军,准备如何御敌?”

    高览谦逊的道:“久闻仲治兄足智多谋,不知有何可以教我?”

    辛评低声道:“不知高将军对燕王怎么看?”

    高览沉吟片刻,抬起头注视这辛评道:“说实话,某很敬重燕王!自燕王出仕一来,做的每一件事,皆有利与贫民百姓!燕王治下的百姓都很幸福!”

    辛评点点头道:“不瞒贤弟,某意拖上张颌几天,待主公上船之后,率部投降燕王,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高览惊诧的道:“仲治兄不是要挑拨褚燕和张颌互斗吗?”

    辛评苦笑一声道:“那只是为了留在冀州的托词罢了!高将军或许还没看清楚,我却可以肯定的告诉你,黑山军褚燕,肯定早已投靠了燕王!”

    高览不解的道:“还请仲治兄解惑?”

    辛评手指北方道:“高将军有没有发现,黑山军的进攻,非常配合燕王的行动吗?

    褚燕攻击韩馥之时甚猛,令韩馥惊慌失措。而主公到达之后,几乎偃旗息鼓,以至于使主公狂妄自大。而主公号召关东诸侯再讨燕王之时,褚燕再次不要命的猛攻冀州。诸侯被燕王瓦解之后。褚燕再次偃旗息鼓。。。。。。”

    高览沉吟一番。猛地抬起头道:“仲治兄的意思是。。。。。。”

    辛评挥手打断高览的话道:“不可说!不可说!”

    高览叹息一声道:“是吖,若是天下有一个人,可以让褚燕相信并且臣服,此人非燕王莫属!

    原来投降燕王的黄巾降将。如今在燕王麾下混的都很好,这便是褚燕的榜样。燕王自然不会亏待褚燕!”

    辛评往向东方,略有落寞的道:“能让主公安全离开,我二人也算对的起他!投到燕王麾下之后。此生或许还有机会,施展曾经的理想与抱负。总比一条道走到黑的好!”

    高览仰头望天,良久之后,一跺脚。一握拳道:“某听仲治兄的!只是,仲治兄为何留下我。而非颜良呢?”

    辛评微微一笑道:“高将军乃贫民百姓出身,自然对燕王有好感!而颜良则不同。

    光和六年,燕王出仕辽西郡守之时。曾亲至颜良府中,征辟其出仕。而颜良却没有答应!以颜将军高傲的性情,岂会再次投入燕王麾下?”

    高览惊讶的道:“此事某竟不知?”

    辛评道:“此乃颜良憾事,岂会轻易对人言?若被众人知道,只会笑其鼠目寸光!”

    “是吖!若燕王征辟的人是我,我定欣然相从!”

    “燕王用人不问出身,谁叫你那时名气太小,燕王没听过呢?”

    高览挠挠头道:“是吖!我现在的名气也不大,哈哈!”

    张颌来到冀州之后,发现冀州的城门皆被大石堵死,逐兵围冀州城!三日之后,张颌打造好井澜、云梯,正欲攻城之时,高览、辛评率部打开城门投降!

    张颌将冀州军去芜存菁,挑选出两万士卒,整编三日之后,兵发黑山褚燕。

    九月三日,黑山褚燕宣布向燕王‘投降’,接受张颌的整编。

    张颌从黑山军中去芜存菁,挑选三万士卒,进行整编,另向燕王报捷!

    其余的冀州士卒,愿意回家的可以回家,家中无产的人,可以同黑山几十万妇孺一起,组成屯田军,择地屯田。

    九月十五,褚燕、高览、辛评等人,来到洛阳觐见燕王,

    九月十六,刘坤在朝会上宣布;取消廷尉、大司农、少府等名称,成立六部。

    六部为:吏部、礼部、户部、刑部、工商部、教化部!各部卿为主官,定为秩俸两千石,部丞为佐官,秩比两千石。

    擢升原颍川太守阴修为吏部卿,考核七州官员,并在七州之内选拔人才。

    阴修非常忠于汉室,不仅治政能力强,识人善任的本领更是一流,这样的人才不能浪费。

    由太常陶谦兼任礼部卿,征辟颍川功曹钟繇为礼部丞。

    廷尉王越改任刑部卿,依旧主管七州之各种案件,以及缉匪拿盗。

    原泰山郡手应劭擢升为刑部丞、

    司农华歆改任户部卿,依旧负责全国人口普查,农税征收等事宜。

    糜竺任工商部卿,主要任务是在各地建立大汉钱庄,第二任务是鼓励世家大族,驾船出海贸易,发展大汉商业。

    教化部的职责为管理天下学院,考核学子以及任命教授,由于管宁和根矩不想出仕,职位暂缺,刘坤属意之人是蔡邕。

    刘坤擢升满宠为泰山郡守,封褚燕为平东将军,秩比两千石,麾下适合为将的首领各封校尉。

    士卒整编之后,率部一万,前往衮州泰山郡,配个满宠,剿灭泰山贼寇。

    黑山首领中,不适合为将者,全部封为屯田校尉,回到黑山屯田军中,组织人手屯田。

    辛评为太中大夫,秩俸千石,留在朝中参赞政务。

    封高览平西将军,秩比两千石,率部一万,接替公孙瓒镇守陕县,抵御董卓。

    安西将军公孙瓒,率部一万驻扎颍川,虎视荆州。

    擢升臧霸为平南将军。秩比两千石,率部一万驻扎广陵,虎视扬州。

    刘备封为荡寇将军,秩比千石。率军五千,驻扎与豫州陈国。防御荆、扬二州军队北上。

    任命甄逸为豫州刺史,治理豫州民生,外舅的身体越来越好。有出仕的想法,刘坤自然要满足。

    另擢升涿郡太守刘基为幽州刺史。此人一直非常支持刘坤,此番也算投桃报李,主要的原因。是要调任沮授为冀州刺史。

    东汉时期的刺史,秩俸比太守要低。刘坤觉得不太合理。将刺史的秩俸定为两千石,比太守的秩比两千石要高出一线,以便更好的领导各地太守。

    而燕王治下的太守。只能负责政务,不可插手军事,太守的权力相对减少了很多。

    冀州刺史韩馥调任衮州刺史,按照刘坤治理百姓的办法,治理衮州。

    征辟颍川锺繇为博士祭酒,秩俸千石,擢升郭图为颍川太守,负责颍川政务。

    刘坤的地盘越来越大,各地空缺郡守的任命,不在细述。就如同以前不叙述县令的任命一般!

    安排完属下,刘坤一纸诏书发到荆州和扬州,命二州不得窝藏叛逆,限期三月之内,交出刘岱、曹操、孔伷等乱党,否则后果自负!

    之所以限定三个月,一来,刘坤吃下三个州的地盘,确实撑到了,需要消化一阵。

    二者,刘表和刘繇好歹同为汉室宗亲,总不能不教而诛!

    九月二十,夫人甄姜、儿子刘正、小典满以及甄家众人来到了洛阳,同行的还有另一千枪手,以及鞠义的歩卒。

    十月初一,刘坤册封甄姜为王妃,貂蝉为侧妃,刘正为世子!

    十月初二,陪同刘坤练功的人多了两个小屁孩,一个是儿子刘正,另一个自然是典满。刘正已经四岁半了,不知是营养好,还是刘坤的基因好,看上去像是六七岁的孩子,刘坤为了儿子早日成才,开始教授儿子练功。

    小典满已经八岁多了,长得虎头虎脑,因为长期练功的关系,看上去如同十一、二岁的少年,力量比之成年人都大!

    刘坤虽然宠溺儿子,练功的时候却一丝不苟。

    刘正练功非常努力,整整一个早上,按照刘坤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做完了所有动作,并没有叫苦叫累,刘坤觉得很是欣慰!

    练功完毕,甄姜来找儿子!

    见到母亲的刘正,马上变成一幅少爷秧子的模样,嘴里不停的嘟囔:“这里疼,这里酸!”一幅娇气十足的模样。

    甄姜的母爱泛滥,不停的为他揉捏按摩,一直到吃饭的时候,这小子依旧爬在甄姜的腿上,不肯起来!

    刘坤皱眉暗道:都说慈母多败儿,这样不行呐!长此以往还不得给夫人惯坏了?

    早餐吃过之后,刘坤将另一个儿子——宝镜器灵刘宙召唤出来,让他跟儿子一起去玩。

    刘正见到刘宙非常兴奋,高兴之下便忘记了身上的酸痛,从甄姜的腿上蹦起来之后,叫上典满,三个小屁孩高兴的玩耍去了。

    儿子离开之后,侍卫来报:户部卿华歆求见!

    华歆入内见礼完毕,对刘坤道:“秉殿下:各村前来洛阳学习纺线的妇女已经聚齐,不知当由何人教导?”

    刘坤一拍脑门,几乎将此事忘了,带上侧妃貂蝉,在华歆的带领之下,来到培训之处!(。)

    ps:感谢书友小毅002,200的打赏以及b34178111 的打赏,冷情、老头月票的支持!新的一月开始了,求票!求票!求票!月票!推荐票!统统的砸向我吧!!!

第一〇八章 众将聚洛阳 比武夺战甲() 
貂蝉的美貌让这些村妇对惊为天人,众妇人一致认为,这位娘娘一定是神仙下凡教导她们纺线织布。

    貂蝉不仅漂亮,而且丝毫没有架子,手把手的教导了她们三天,这些村妇回家之后,为貂蝉传出了一个雅号;织女娘娘!

    十月初五,洛阳军营。

    刘坤麾下将领全部聚集于此;关羽、文丑、张颌、张飞、典韦、赵云、黄忠七人被刘坤任命为裁判,已经坐于裁判位上。

    比武者过百,刘坤望向一群比武者,微微的皱了一下眉头!

    这些人仅有;太史慈、甘宁、鞠义、廖化、周仓、管亥、赵弘、臧霸、孙仲、徐荣、褚燕、高览,以及鲜卑军、乌丸军的二十余位万夫长,刘坤可以叫的上名字。

    另外的近百人中,刘坤几乎全部不知道名字,有一部分甚至都没见过!

    这个发现让刘坤心中一惊,本王一直强调抓军权,今天下面这些将领,最低的官职都是校尉,孤却多半不识,此事做的非常失败吖!

    看来成立军校的事情,必须要提上日程了,事不宜迟,就定在比武结束之后吧!

    时辰已到,刘坤走上主席台,朗声宣布;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点到即止,不可伤人!被点住要害之人,不可继续反抗!

    比赛为守擂制,相中某套铠甲,可前去与这套战甲相应擂台上守擂,连胜三场可获得擂主称号,进入决赛!

    擂台共有九座;巨鲸战甲擂,白鲨战甲擂,大鳄战甲擂,蛮熊战甲擂、白狼战甲擂、雄鹰战甲擂,巨象战甲擂!霸王龙甲擂,迅猛龙甲擂。

    诸位自行选择擂台吧!”

    刘坤话音方落,一将持剑蹿上雄鹰擂,朗声道:“我乃关将军亲卫长白楼。那位肯上台赐教?”

    一将同样持剑飞身上台道:“某乃平东将军褚燕。人送外号飞燕,若这飞鹰的战甲被你拿走,某的面子何在,出招吧!”

    二人都是轻灵路线。你来我往,上下翻飞。比之其他的擂台好看的多了,约有五十招之后,褚燕一剑抵住白楼的心脏。。

    白楼认输道:“黑山褚燕果然名不虚传,佩服!”

    褚燕收剑道:“承让!”

    其余诸台纷纷有人上台邀战。而刘坤注意的几位大将依旧四平八稳,巍然不动!

    刘坤注意的人是,太史慈、甘宁、高览、臧霸、鞠义、管亥、廖化、周仓、褚燕、徐荣!

    至于其他诸将。公孙瓒也好,刘备也罢。或者是赵弘、孙观,都算不得猛将,不可能胜过上述十人。

    褚燕再次战胜一将之后。这九个人终于开始行动了。

    管亥走到众人之前,回身道:“某去蛮熊战甲擂,有同爱熊者,可来于我一争!”

    臧霸出列抱拳施礼道:“某去霸王龙甲台,虽不知霸王龙为何物,这个名字某很喜欢,欢迎诸位前来一战!”

    太史慈高声道:“某听主公说过,海中有鲸,其大如楼,这巨鲸战甲非我莫属!”

    话毕!飞身跨上巨鲸战甲擂!

    甘宁哈哈一笑道:“若论水中王者,还数白鲨,这白鲨战甲便是我甘宁之物了!”

    鞠义朗声道:“某曾问过主公,何为大鳄,主公回道:其貌似水中蛟龙!某深向往之,大鳄战甲,某来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