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三国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定三国前-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华飞在整编后,麾下的兵力达到了五千人之数。鲁肃亦把各类人才,按各自的特长分派到位。并且派人沿途收购和编织鱼网等物。

    令华飞惊喜异常的是,此次行军选拔人才中。在鲁肃的努力下,他又一次的得到了,一个了不得的人才!

    而虎将太史慈,也因见他和鲁肃渴求人才!特意的向他,推荐了两个大才。其中一人更是在历史上,负有着响铛铛的威名。

六一章请大贤路议军情() 
行军中鲁肃所发现的人才,乃是沛国相县人,姓刘名馥字元颍。华飞得讯后,迅速赶去相见。但见得,此人身长约七尺上下,生得双眉短促,满脸俱是刚毅之色。

    虽然样子看起来,有些短命相。然而,在经过一番交谈后,华飞却发现他的学识极为渊博。鲁肃更是盛赞他,善能治人兴邦!尤其善长于,水利与农业方面的治理。

    至于华飞这个史上最大的作弊器,当然更加的清楚,刘馥的能力。他知道历史上的刘馥,曾经在临危之际受命于曹操,匹马单人的进入混乱中的合肥。

    他安抚地方武装力量,招引流民兴修水利。屯田筑城,兴商办学。在短短数年时间内,把合肥建成了个人间乐园,并成为江北的第一军事重镇。

    当然在演义中,此人却是个悲剧。因为他在赤壁大战之前,直言乘酒赋诗的曹操,诗作得不好。说曹操,不该提及乌鸦和麻雀。

    更不该在大战之前,写什么树木光秃秃的树,甚至连根‘枝’都没得依。因此而被喝麻了的曹操,给手起一槊,当场刺死在船上。

    华飞当场就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宣布任命此等大才,为他麾下的田曹并兼管水曹。主管,水利和农业两大部门。

    或许是此次的任命,令得太史慈感触颇深。当晚他就向华飞推荐了,自己的两位知交好友。同为北海朱虚人的,刘政和邴原。

    华飞一听高兴得,当时就蹦了起来!因为这邴原,那可是号称汉未三人一条龙中的龙腹!华飞知道此人的学识,渊博得就好比那北海之东的大海一样的,宽广深厚。

    而且邴原其人字根矩,其行为儒雅而高致,端正且有方。流传于后世的典故就有,邴原戒酒,邴原泣学等精彩的励志故事。

    同时华飞也从太史慈那里了解到了,刘政者字治文。是个号称与邴原一样,都是富有勇略雄气的人才。

    其人智力极高,犹其善长于律法。只是为人刚正不阿,自律极严。而且凡见不平便要挺身去管。也因此而得罪了辽东的土皇帝,公孙度。

    据太史慈后说,当年的辽东公孙度,就是因为害怕刘政的智慧,和讨厌他的刚正。而通令诸县想要杀他的,幸好的是,他被邴原给救了下来。

    最终邴原把他托付给了太史慈,护送着回了北海。随后,邴原在救了刘政的家人后,也启程返回了朱虚。

    华飞只怕人才别被人给先拐跑了,因此当即就和鲁肃商量着,写了两封言辞恳切的书信。在书信中,他任命邴原为治郡学官,掌管全郡的治学重任。

    任命刘政为决曹,掌管一郡律法。并备下了珍贵的请贤礼物,命亲信徐盛带了他和太史慈的书信。率十余骑,即刻代他前往北海,去请这两大贤才前来汝南相助。

    同时命徐盛在途经徐州时,去拜访麋竺和陈登,告知自己一切安好。并探看两人情况,回来后向他禀告。

    华飞特意珍而重之的嘱托徐盛,勿必转告陈登。生的鱼腥里面,含有对他身体有害的物质。请陈登为了,自已的身体健康,和远方朋友的期盼。无论如何,都不要再生吃鱼腥。

    至于麋竺方面,则只有四个字,平安勿念!意为告知他,其小妹已平安到达汝南,请他不用挂怀!

    待得徐盛去后,华飞因自己的军粮已不富裕。且大帅离开已久,加上自己又因大雾迷路后,双方一直都没有联系。

    便先命金成与徐开引人,先行去汝南哨探收集情报。而后领着大军随即开拔,径取汝南郡南方的县城,褒信而去。

    七月二十三日,华飞在行军途中接得金城送来的情报。得知大帅还没有联系上,却发现了敌军的消息。

    金城探得,在褒信之南有一名为安阳的县城,其处有黄巾刘辟驻扎。

    其总兵力,约有两万六千人上下。其中有骑兵两百余骑,弓箭兵八千人,长矛兵万五千人。余者为刀盾兵。

    华飞在接得情报后,立即命令大军停下。命伍旭引军严密把守四方,而后召集鲁肃,太史兹和刘馥,召开了临时军事会议。

    在听完了情报后,华飞询问三人,对此有什么看法?

    鲁肃与刘馥各自沉思不语,换了一身青甲白袍的太史慈,却忽的站起身来。虎目放光的拱手禀道:“主公!量此等小贼,何足挂齿?慈请命,愿领兵即刻前往,为主公破之。”

    华飞转着佛珠,对忠勇的太史慈,点了点头示意他稍安勿燥。而后把目光望向,用七字指摸着下巴的鲁肃。

    却见得,满脸刚毅之色的刘馥。皱眉抿嘴的摆手说道:“子义将军,你这想法不对。”

    太史慈什么都好,就是生性有些略为急燥。闻言转身,睁一又虎目紧着刘馥,挥着手大声质问道:“我的想法怎么不对了?难道说,这些许黄巾小贼,还要主公亲自去不成?”

    刘馥却是个生性刚毅的人,见他质问,皱了皱短促的眉毛。突然戟指太史慈,指名道姓的大声叱道:“太史慈,你身为主公最倚重的领军大将,怎可出此狂言?莫非,你竟然不知道骄兵必败的道理吗?”

    太史慈闻言大怒,睁目反指刘馥厉声喝道:“刘馥匹夫!你有事说事,怎么敢直呼我的名字?莫非,你以为我不敢揍你吗?”

    刘馥毫不退让,迈步就要上前理论。鲁肃连忙横身拦住,急声劝道:“元颍,子义息怒!些许小事,何必伤了和气?”

    太史慈与刘馥,正四目怒视。忽听得身后传来,‘咳!’的一声轻响。这才记起了华飞还在场,连忙躬身抱拳的低头不语。

    华飞在热风中,转动着手中微凉的佛珠。走到强壮神勇的太史慈身前。看着他自思到,太史慈神勇异常,只是性子有些太过于急燥。

    他犹记得太史慈在历史上,就是因为急于建功而中了埋伏之计,最终饮恨于箭下。不由得想到,眼下他到了自己的身边,就应当及时的点醒于他。

    也免得将来,自己为此而抱憾终生。想着他转头看了,满脸刚毅的刘馥一眼。觉得要是这对文武,能够成为知交好友。

    以刘馥的脾气和能力,必然会对太史慈大有帮助!且将相合,自古就是人主该去做的事情。自己当借此良机,进行调合。

    思及此,他正色对太史慈,缓缓说道:“子义!如果,听不进逆耳忠言,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那么,你又要怎么样,才能在乱世中,立下不世的功业呢?”

    太史慈本就极有智慧,听了华飞的话,随即醒悟过来。遂低头抱着道:“主公!慈错了。”

    华飞点了点头,又真诚的柔声对他说道:“子义!大丈夫处世,知错能改才会进步!我衷心的希望你,永远都会是,能让我倚重的领军大将!”

    太史慈闻言,虎目放光的挺胸大声道:“主公放心,慈定不辱主公厚爱!”

    华飞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伸手轻轻的拍了拍,他强壮的臂膀。和声道:“我相信子义,会努力去做的。”

    说着他略停了一下,又对太史慈说道:“子义认为,今天你能得到一个敢于对自己的缺点,直言相劝的诤友!是不是值得庆幸呢?”

    太史慈行侠四方,乃是胸怀坦荡之人。闻言转身对着身旁的刘馥,深施了一礼。高声道:“元颍!您说得很有道理,慈不该骄傲的看不起敌军。”

    刘馥闻言怒气顿息,摆手正要说话。却听太史慈又说道:慈在此向您陪罪,还望元颍能够接受慈的道歉!并请元颍今后能多加指教,使慈不再犯错误!”

    刘馥见他真诚,连忙还礼着道:“子义将军,太客气了!方才馥心急于怕您会,因骄傲而误了主公大事。因此口不择言,对将军多有得罪,亦望将军休怪!”

    华飞与鲁肃,见得两人互相陪礼和好。皆是张嘴‘哈哈’大笑着,拉了两人就座,继续商量军情。

    喝了一口甘甜的清水后,华飞看着刘馥问道:“元颍!既然你不同意子义的说法,那么你的心中对此事,又有什么想法呢?”

六二章按敌情信含双计() 
刘馥起身汝南已经因屡经战乱,而导致人烟非常稀少,到处都是荒凉的景像。因此,馥以为实在不宜再大动干戈。”

    说着他放下双手,皱着一对短眉,踱步沉吟了一会。又拱手禀道:“馥建议主公,可以安抚为主。尽量的用平和的方法,去解决汝南的贼乱。”

    华飞赞赏的,对着他点了点头。笑道:“元颍考虑得很周到,说得也很有道理。汝南,确实不宜再大动干戈。”

    鲁肃闻言,放下了摩擦着下巴的七字指。抬头沉吟着说道:“可是,眼下我军的兵力,仅有五千余人。而刘辟的兵力,却有我军的数倍之多。”

    说着他抬头看了众人一眼,又道:“因此,我认为刘辟是不会轻易的,接受我军的安抚的。而元颍的顾虑,却又深为有理。”

    见得大家都目露沉思之色,他又摸了摸下巴。思索着又说道:“然而,若是不解决了刘辟的话。这有虎在侧,民心终究难安。只怕连流民都很难收集,又要如何来开垦荒田,种植粮食呢?”

    华飞听了,点头接口道:“不错!眼下已经入秋,而汝南一地通常是,在芒种时节收了大豆种小麦的。我等本就已经迟了些,若是再不捉紧时间的话,恐怕大家都要饿肚子的。”

    三人听了这话,不由都皱起了眉毛,均觉此事极为严重。必竟民以食为天,这光靠捕鱼摘果的话,终究是解决不了肚子问题的。

    却听得华飞,又慢慢的说道:“刘辟,是肯定要拿下的。而且,不能大动干戈还得要快。我军兵力不足,对他起不到威胁的作用。因此,我认为,只能是智取。”

    鲁肃听了,急倾着前身双目亮的问道:“主公!可有良策?”

    华飞手转佛珠,眼望前方。缓声说道:“按这样算来,想要迅的平定刘辟。我觉得,应该施以斩行动,先生擒刘辟,而后对敌进行招降为上策。”

    鲁肃听了这话,眉目顿舒的挥袖赞道:“主公妙计!若是拿下刘辟,敌军无必乱。到时乘势招降,这两万多黄巾军,可一计而定。”

    太史慈连忙起身,拱手大声道:“主公!慈愿领军前去搦战刘辟,定当为主公生擒之。”

    华飞摆了摆手,在淡淡檀香味中说道:“子义!你于九里山前一战,此时的名声只怕已是极大。况且即便是你去搦战,而贼也应战了。然而,你又如何能确定刘辟定然亲出呢?”

    说着他停了一下,又说道:“如果刘辟或忌于你的威名,或是不曾亲自出战。那么,你为一显武艺,岂不是反而打草惊蛇?”

    太史慈闻言,默然无语。却听得华飞又说道:“而且刘辟麾下有两万多人,又久经世道。因此,他一般是不会亲自出战,而只会命麾下,先上来试试你的武艺再说的。”

    说着他摆了摆手,缓声说道:“阵前单挑危险得很!若不是形势处于下风,或是敌将好战异常,通常是不会采取这种方法的。因此,我觉得搦战的办法并不保险,不可以施行。”

    太史慈听得不同意他去搦战,不由急声道:“主公!您这大战不可,搦战又不可的。那要怎么样,才能迅平定刘辟呢?”

    刘馥见他又着急上火,皱着一对短眉,大声道:“子义!你又犯老毛病了。为将者,怎么可以这么急燥呢?”

    太史慈闻言,记起刚才华飞说的话,不由再次默然。

    却听得华飞笑道:“子义!常言道江山易改,是本性难移!想改性子,那绝非一朝一夕的可以做到的事。因此,不要心急于一时。可多听多学,慢慢的来。”

    说着他又伸手,拍了拍太史慈强壮温暖的臂膀。继续说道:“汝南地势平坦,最适合骑兵挥威力。而刘辟身为贼寇,其本性,应是见到好东西就抢。”

    鲁肃双目亮的,伸右手接道:“既如此,我等何不以利诱之!”

    说着,他突张嘴‘嘶’的吸了口气,又伸手摸了摸下巴。沉吟着说道:“可是敌军势众,即便以利诱之,却也很难保证那刘辟他,就会亲自出手呀!”

    华飞扯了扯嘴角,又在淡淡檀香味中说道:“刘辟的麾下,仅有两百余骑。我想,这样的强力兵种,他定然是要亲自带领的。”

    三人听了这个判断,皆是点头表示赞同。华飞猛的一握佛珠,扫了一眼四周,心中已有了定计。

    随即在华飞的引导下,四人在进行了,一番针对如何生擒刘辟的密谋之后。大军迅的,行动了起来。

    刘馥与伍旭奉令率领大军,打起‘汝南太守华飞’的旗号,慢慢的引着群众和三千军继续前行。

    而华飞与鲁肃和太史慈,则于当夜,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的率领两千精兵,军分三队的向着安阳方向急行军。

    另有数骑先领了华飞书信的亲卫,自大军中飞出,迅的向着安阳方向而去。

    秋,七月二十四日凌晨,金成在接得华飞的命令后。以同是黄巾同道的身份,匹马单骑的进入安阳县城。

    拜见了,汝南黄巾渠帅刘辟大人。并呈上新任汝南太守,华飞的亲笔招降书信。

    刘辟长相粗豪,粗鲁而无礼。在接见了金成后,并不接书信。而是大手一挥,据案粗声道:“本帅不屑于看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写的那些酸不啦叽的东西。”

    其身旁的十来名粗豪汉子,闻言无不哄堂大笑。

    金城心中愠怒,却听得刘辟指着他道:“那里面,都写了些什么?你可念来我听。”

    金城闻言,心中暗骂:“擦你个姥姥滴!”顿时就知道了,这货感情还不识字,偏生又要在这里装高人。他本有心要羞辱他两句,却因要完成华飞所给的任务。

    无奈,只得展信高声念道:“汝南太守华,书呈刘辟尊驾。飞新任汝南太守,听闻尊驾素有爱民之心!聚众自保,实为万不得已而为之。”

    金成念到此,略停着看了刘辟一眼,见他面无表情。遂又念道:“更闻尊驾勇力过人,今愿聘请尊驾屈尊就任,汝南郡领军都尉之职,年俸两千石!至于尊驾原有之麾下,一并量才擢用。望尊驾…”

    金成还没念完,就听‘啪!’的一声大响。刘辟拍案而起,瞪目怒道:“他华飞算个什么东西?兵不过五千将亦仅数员,也敢派人来对刘某招降封官?”

    金成闻得他辱及华飞,握拳瞪目的就要上前理论。

    却听得刘辟又厉叱道:“金成!我念你同是黄巾中人,我不杀你。你可为我回去转告那华飞匹夫,命他把汝南太守之位,转让给刘某,刘某也封他个都尉做做。”

    说完仰天‘哈哈’大笑,状极猖狂!引得身边十来汉子,也跟着张嘴大笑。

    金成怒极,乃握拳厉喝道:“大胆刘辟!你可知道曹操以三十五之众,犹敌不得华大人的一万精兵!你又算个什么东西?敢拒大人的命令?我看你真的活得不耐烦了!”

    刘辟闻言,粗面生霜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