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问犹自不觉,继续道:“一个,草原部族桀骜难驯,将军神人,已得鞑靼人心,然将军必不能永镇北地,为将来北疆靖平计,或只需坐观其变,任其相互争斗,或推波助澜,使其各存间隙……”
“小小祭礼,便闹的如此不堪,将来不问可知,来日将军载誉南归,无人再使各部心服,如此,百年之内,云中云外草原,乃至北疆,边患除矣,即便有一二部落强盛,有南侵之意,也只需一纸书信,召各部伐之,顷刻即平,如此不费一兵一卒,平定逆贼于疆土之外,何乐而不为……”
“小人见识浅薄,若有说错的地方,还请……”
赵石打断了他的话,直接问道:“这是一个,应该还有第二个吧,一起说来听听。”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1056章 献策(二)
跟随赵石来到草原,见到赵石所作所为,李之问钦佩之余,心思可不是都放在随军纪略上面。
这个也许是能让声名鹊起的一件大事,而且没有料错的话,将来随军北上草原的经历,能够一生受用不尽的资历。
如果能得个一官半职,今日这些经历,便将对他的前程助益良多。
但人都是得陇望蜀,此乃本性,不必细述,就眼前来说,随军北上草原,征伐草原部族,眼中所见,一桩桩一件件,皆可谓之丰功伟绩。
以自己亲眼所见,亲手所书,一一记之,确属际遇难得,但自己身处其间,若只能当个旁观者,将来定要惋惜遗憾,悔不当初的。
所以自北上草原以来,对于草原部族情形,以及风俗人物,他都暗暗一一记在心里,参照自古以来,汉家王朝靖边之策,如此对照参详,可以说是所得良多。
今日借着这个机会向赵石进言献策,确实是如赵石所料,在李之问心里,已经有了七八分的把握。
他之前所说,多是参引唐时应对北方胡人诸策而来,归根结底,还是分而化之之策,大略如此,至于细节之处说个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能说完,所以只能说个大概方略,其中参照如今草原情形,加以改动,核心之处,其实并无多少新意。
也不用什么新意,自古以来,留名青史之贤臣良将,哪个不是惊才绝艳,出自这些人之手的平胡诸策,自然多为良策,无须多做更动……
实际上,以如今这位大秦大将军的功绩,已经超越多数古时之名将,将来会不会创出一番崭新局面,另辟蹊径,不好说的很……
但就如今大秦国力而言,这样的方略却最是合适,他想了这许多时候,已经十分确定这一点。
听赵石随之问起第二策,李之问偷瞧了赵石神色一眼,心里凉了凉,却又有些欣喜和兴奋。
他自己清楚,虽然得人举荐,几乎是绝处逢生,柳暗花明之下,入了大将军府任事,这样的际遇,自己之前别说想,便是做梦也梦不到这样的好事的。
但他是金国降将出身,加上为官经历,又不很光彩,别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根底,便不会喜欢他这样一个人。
虽然大将军并未明说,自入府以来,从来也是以心腹之责属之,但他能够感觉的到,大将军本人并不喜他为人,只是因为大将军心胸气度非同凡响,这才将他一直留在身边,并不以自己喜恶而用人。
既然瞧的明白,若是这样还不想着做些什么的话,他可就不是李之问了,自家破人亡,见多那许多丑恶嘴脸的时候,他便知道,这世上什么都靠不住,唯一能够依靠的只能是自己……
废话少说,此时他心里虽有着忐忑,却还是要将话说完的。
“将军雄才伟略,见识长远,之前所说,乃中庸之策想来将军不喜……”
这已经是他的习惯了,面对上位者时,说话之前,总要夸上一下,不过之后便不再废话,“将军威名遍于草原,鞑靼诸部顺服,乃蛮诸部震恐,克烈部与将军亲近,情势如此大好,若不能加以用之,将来必悔……”
“以小人之见,将军挥兵草原,声势已成,何不借此时机,分鞑靼诸部而辖之,小人观草原诸部,漫无边界,疏于历法……”
“不若划定其疆界,并以一部数部统之,不需封其汉人官职,削各部之名,只以万户,千户,百户名之,如此,层次分明,上有所统,下有所属,以解草原纷乱之局,以为大秦臣属,到时可夺其兵,可散其民,生杀予夺,只在一念之间……”
“便如现在,诸部纷乱,统辖不明,所以才会争吵不休,若能定下规制,还有什么可争的,又有什么可吵的,只要将军一句话罢了……将来加之以教化之功,如此之功绩,实可谓震古烁今……”
“不过……”
李之问顿了顿,话锋一转,才道:“将军明鉴,如此治政之策加之于草原部族,许可为草原一统之机,将来……若是汉人贫弱,匈奴,突厥旧事或将重兴于草原,那时……也必成汉家之大患矣……”
赵石沉思不语,李之问所说,头一个确实略显中庸,他也能听出来,多数取自唐时靖边之策,但如是那般,却是不符他的心意……
鞑靼人已经大多顺服,有的只是内乱纷争的延续罢了,若任由发展下去,于现在以及将来用兵草原,都很不利。
而李之问说的第二策,就有那么点意思了,让赵石想起了女真人的八旗,女真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让女真人最终得了大好江山,而且将蒙古人,北方汉人都绑在了自己战车之上。
缺点不是没有,但却可以略加变通,胡人一统,成为北方大患?
那是将来的事情,无论是汉人,还是南方蛮族,北方胡人,自己若不争气,再好的法子,也是无用。
他赵石能走到今日地步,已是分外不易,哪会去管什么千秋万世?
还是那句老话,子孙不争气,打下的基业再大,也是白扯。
他可还隐约记得,明朝的时候一个老的蒙古汗王死了,儿子野心勃勃,想要娶老汗王的妻子,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势。
老汗王的妻子不愿意,找大明求援,多好的一个机会,最终怎么样,一个家伙上书,朝廷那么多大臣,最终却是让大明当了一回媒人,成就了这桩“佳话”。
多可笑的事情,又是多么愚蠢的行径,这等不可思议之事都能干的出来,可见,到了覆灭的时候,也就自然而然会生出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来。
前人考虑的再多,再是长远,也不如一群败家子败的干净利落……
所以说,对适应当前情势的法子,就是好法子,能够惠及十年,数十年之后,那就是英明的方略了,百年之后?圣人也看不到那么远……
正思索间,见种七娘在帐篷外面露了一下头,见了两人的架势,顿时又将脑袋缩了回去。
赵石不由一笑,妻子还是一如当年少女时那么活泼,前几天赛了一次马,高兴了好几日,走路都一颠一颠的,说话也不再冷嘲热讽,对与蒙古人联姻之事耿耿于怀了。
反倒是那位蒙古少女,被挫了锐气,行事不再那么大胆豪爽了,不知怎么,赵石心里掠过这么一句,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祸,自己也是失笑,瞅她这个样子,好像离贤妻的标准还差了一些。
赵石招了招手,种七娘顿时便看见了,露了一个大大的笑脸,然后便进了帐篷,向李之问示意一下,李之问赶紧行礼。
种七娘这才施施然的来到赵石身后站定,眼睛中闪动着好奇的光芒,想来是好奇这个金国降将能跟夫君说什么。
赵石无论大事小情,下决定的时候,多数都很快。
这一次也不例外,目注李之问,沉声道:“明日,我会分封诸部,但和你说的不同,现在在打仗,不能让军心动摇,所以,只可以军旅之职予之,你的建言不错,尤其是第二策,多有可行之处……”
“这样吧,回去之后,静下心来,旁的事都放一放,可寻人参与商量,只要你中意的,都报上来,我会命其助你。”
“有一个冬天的时光,所以不急在一时,将你所思所想,尽量周全的拟一个条陈出来……我不贪你之功,但以你的身份地位……却还需用我之名呈上御前,此策若成,当可胜于数十万大军……”
“将来之功绩,将来之荣耀,你应该自己心里清楚,所以,珍之重之,你随我时日虽短,却应知我为人……不论朝廷,还是我这个大将军,皆不吝爵赏,不过只赏有用有功之人罢了,有心些,之后荣华富贵,还不是唾手可得……”
种七娘惊了惊,这样的话,在自家夫君嘴里,可是从未听到过的,即便是当年对着南十八这样的人,也不曾许下如此重诺,更没有如此夸赞过,这个家伙说了些什么,竟然得夫君如此看重?
那边厢,噗通一声,李之问已经跪倒在地,眼眶红着便道:“请大将军放心,小人定会尽心竭力,以成其美,不过小人不敢贪功,若无大将军,小人那些小小的心思,也不过是镜花水月,痴人之妄想罢了,若能稍助大将军成就前无古人之功业,小人便是肝脑涂地,也是在所不惜……”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 第1057章 王庭
关于鞑靼人祭礼的商议,并没有多少改观。
鞑靼贵族首领们在这个时候好像都变得分外吝啬起来,就好像长安城内的小贩一样,锱铢必较的争夺着属于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老萨满兴奋的好像年轻了十几二十岁,在鞑靼贵族们争吵当中,往往能听见这位老人颇具权威的声音。
一旦涉及天神,老萨满便会不自主的争夺话语权,显然,这样受到重视的感觉让他觉得分外激动。
而实际上,他的话在很多时候,并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反而让局面更加的混乱,因为他的存在,更让许多人之间的矛盾尖锐了起来,起到的是推波助澜的作用。
“天神赐予我们荣耀,我并不觉得……”
当老萨满再次开口说话的时候,一个声音毫不留情的打断了他神神叨叨,却无任何重点可言的话语。
“好了,这样争吵下去除了让白天黑夜悄悄溜走之外,毫无意义……”
声音并不算高,却能清晰的进入每一个人的耳朵,老萨满愤怒的望过去,这两天,没有谁敢于在他赞美天神,并给出天神的意旨的时候,打断他宣扬天神荣光的话语,这也给了他信心,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有权威,仿佛回到了天神的仆人决定一切的远古时代……
但他望过去的时候,碰到的是一双不容任何人冒犯的目光,里面有着莫名威严,就像看到天神在人间的化身。
老萨满一下便住了口,他虽然老了,虽然贪恋着之前那权势带来的迷醉感觉,但他十分明白,这大帐之中,若有那么一个人,能能够假借天神之名,行于诸部,并让这些尊贵的头人们真心信服的话……
那绝对不是老迈的自己,许多年前,这位尊贵的人,便已经有了天神使者的名声,而当他带着数不清的勇士,帮助天神的宠儿,圣狼的子孙重新取回失去的荣光的时候,他更像是天神的代言人。
天神的仆人,也就是自己,不会屈从于任何人,但在这个人面前,也许顺从才是最好的选择,他可不想过早的去到天神的国度……
那个声音在继续,一天多来,这个声音好像头一次响起,却代表着声音的主人的意志,将行于鞑靼诸部,没有人可以违抗,也没有人敢于违抗。
连鞑靼人中最英勇善战的不鲁黑台将军,在他的面前,也表现的无比敬服……
“你们的争吵,让我心烦……”
一句话,便让多数鞑靼贵族不安的扭动了下身子,并随即将头低下,不是要表达自己的羞惭,这是敬畏的表现。
老萨满紧紧的闭住了干瘪的嘴巴,并悄悄将象征着萨满威权,一直被他紧紧抓在手中,竖的老高的木杖横了过来,藏在了身后,心里有些后悔,这一天多来,自己说的话好像太多了,希望不是自己有什么不当的话语,才致使心烦这种情绪的出现吧?
“在冬天来临之前,在你们的大汗离去之后,我率领你们出行围猎。”
赵石沉厚的声音在帐篷内回响,没有人敢于打断他的话语,帐篷中也只剩下了这一个声音。
“鞑靼人的内乱,过去并没有多少时候,本想着,这场围猎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融洽相处,放下部族之间的仇恨,放下部族之间的矛盾,可以让你们重新成为兄弟,但我现在看不到这些。”
“你们就准备这样向你们的天神献上祭礼吗?”
帐篷中所有人听到这里,都垂下了头,这次才是真正的羞惭。
强壮的不鲁黑台,鞑靼人中最勇猛的勇士,这个时候红着脸,目光中带着诚心诚意的敬仰和感激。
他跪倒在地上,并将头深深埋下,大声道:“您的话,让所有的鞑靼人都感到羞惭,天神在上,所有鞑靼人都知道,真心为他们着想的人是谁。”
老萨满觉得自己该说些什么了,但天神的奴仆,有着自己的尊严,他站起身,抚胸行礼,“您的威严和仁慈,早已深入人心,天神的仆人,愿意在这次祭礼上,为您带上黄金冠冕,天神的使者,您的荣光将照亮鞑靼人前进的路途……”
这等于是直接承认了赵石在神权上的位置,虽然这神权看上去还有些原始,但毕竟是鞑靼人自古以来的信仰所在,当神权加身的时候,也象征着赵石具有了凌驾于大汗之上的权力。
换句话说,之前只是人们的认同,祭礼之后,赵石在鞑靼人中的地位,则有了法理上的保证,如果拿汉人的话语来评价的话,便是有了大义名分,这个可比大汗的姑父,强大而又尊贵的汉人大将军来的可靠多了。
不鲁黑台的敬服,老萨满的临时起意,为赵石之后所做的一切,扫清了最后一点障碍。
所有的鞑靼贵族和首领们,不由自主的点着头,虽然汉人成为天神的使者,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儿,并不让人那么舒服,毕竟鞑靼人还保留着自尊心,至于之前的那些传言,也只是传言罢了,并无损于鞑靼人的自尊。
现在嘛……
但眼前这位尊贵的大将军所带给鞑靼人的一切,让人没有任何反驳的理由,如果这是一个鞑靼人的话,在拥立大汗的会盟之上,便会有人提出这个建议的,不过如果鞑靼人中出现这样的英雄,那么大汗的位子……
这是一个悖论,所以拖延至今,由萨满这样神明的仆人,来做出这样一个提议,却也是顺理成章了。
没有人阻止,也没有人敢于阻止,更得到了在与乃蛮人战争当中,受惠最大的几个部落首领贵族的附和。
这个提议,其实自老萨满说出口,便已经注定了结果。
随即,帐篷中的鞑靼贵族们便在七嘴八舌的恭维声中,将祭礼中很重要的一项事情定了下来。
半晌过后,赵石摆手,帐篷中一下又安静了下来。
“我感谢你们的拥戴……”
赵石心里多少有着荒谬的感觉,因为他从来不相信什么天神,更非她的信徒,但却就要被加之以天神使者这样的头衔,这还真是多少有点可笑。
不过他嘴上还是继续道:“但这并不能改变鞑靼人的现状,我记得草原上有一句俗语,当尊贵者与卑微者站在一起,我们总是能一眼分辨出来,你们无疑都有着尊贵的身份和血脉,但当你们站在一起的时候,谁又能分辨出谁更加尊贵一些,谁又本当低头行礼呢?”
所有的鞑靼人沉默了下来,他们隐约的明白了赵石的意思,许多人心中升起了热切的欲望。
果然,赵石并未给他们更多思考的余地,而是继续道:“作为即将被加以黄金冠冕的人,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我可以代天神行使她的权力,使尊贵者尊贵,使卑微者卑微,为鞑靼人理清尊卑呢?”
“当然,这也将是你们大汗的权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