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刺遍江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跟着这些治国大咖们一起商讨国是,真长见识啊。

    他们头脑敏锐,经验丰富,分析精辟,都是国家难得的干才,盛唐,之所以能够繁盛,都是因为有了这些治世能臣啊。

    武元衡转头问罗子骞:“罗郎,你们屯兵洛阳,情况怎么样?”

    “一直在练兵备战,时刻等待朝廷召唤。”

    “很好,”武元衡露出欣慰的神色,冲他笑道:“保国安民,平定叛乱,靠的是你们这些战场武将,眼下太平无事,只是假象,吴元济必反,你们要时刻戒备,不得放松。”

    “是。”

    武元衡是宰相,总缆天下行政大权,他说的话,对于罗子骞来说,那就是命令。

    白居易说:“其它各处,也要做好迎敌准备。”

    武元衡呵呵一笑,手捻着胡须,胸有成竹地说:“我已经命令河阴仓的守军,将仓里所存粮草,分发各路大军,整军饬甲,随时迎敌。”

    “好,”

    众人一片称赞。

    河阴,即现代的河南萦阳,当时是朝廷槽院所在地,也就是江、淮一带从民间收取的租赋,全都集中在河阴,相当于一个国家的“战略储备粮库”,一旦发生战事,便由这里向各处分派粮草。

    古代打战,粮草先行,在没有汽车,没有飞机进行运输的时候,预先筹备好粮草后勤,是打胜仗的最大保证。武元衡这一手“粮草先动”,确实是高明之策,未雨绸缪。

    ……

    罗子骞心里一阵振奋。

    有武元衡这样的“天下第一谋略家”坐阵指挥,真是国家大幸,自己在前方作战,真是有了坚强后盾啊。

    这个人,是旷世奇才。

    他就相当于蜀国的诸葛亮,汉朝的张良,明朝的刘伯温……当然,那个时候,刘伯温还没有出世呢。

    ……

    武元衡说:“诸位,我估计,不出十日,淮西的呈报,就要到达朝廷,不信,你们就看着……”

第197章 满纸屁话() 
萧柔对罗子骞说:“我很想和武元衡问问,薛涛姐情况怎么样了。”

    “你可千万别问。”

    薛涛钟情于白居易,又移情武元衡,这件事情本身便很尴尬,要说这几个人,每人都是才高八斗,诗词歌赋冠绝天下,又都忠正秉直,可是……

    就是有关男女情愫,搅于纷乱。

    当然,这绝不是寻常市井之人的朝三暮四,贪图情欲之欢,而是至情至性之人,那种互相倾慕,相怜相惜,有些象……柏拉图那样的“精神恋爱”。

    此番武元衡进长安,薛涛并未跟随,谁知道她和武元衡之间的恋情,到底怎么样了?

    可是……这事有办法问么?

    ……

    没过两天,武元衡的预测,果然应验了,淮西吴元济,向朝廷奏报,父亲吴少阳“因病而故”,不胜悲痛,并且在奏章中说,他愿意继承父亲遗志,为朝廷把守淮西,目前已经充任留后,处理淮西事务,绝不会让朝廷操心。

    嘿嘿。

    和武元衡分析得一点也不差,这家伙,已经自己给自己封了官,自立为王了。

    朝廷立刻忙乱起来。

    宪宗皇帝立刻召武元衡、裴度、白居易等臣子商议对策,正在京师长安的壮武将军罗子骞,也被皇帝点名召见。

    罗子骞匆匆穿上朝服,打扮一番,他现在官居四品,声名显赫,与从前的罗子骞,已经是大不相同了,萧柔帮他收拾一番,着锦袍,束金带,看起来已经是“高官显贵”的模样。

    “嗯,不错,挺精神。”萧柔满意地说。

    骑马直奔大明宫。

    再次进入这座巍峨壮丽的宫殿,罗子骞满心感慨。想当初,自己从一个小小的士兵,在京口的较军场上,通过厮杀比武,开始出人头地,靠着拼命,靠着忠诚,率兵马东征西杀,战场上舔血,如今也算高冠博带,位列重臣,挺胸腆肚地进入大明宫,这……真的挺让人骄傲的。

    得意。

    宫里宫外,罗子骞遇到的宫廷卫士、羽林禁军、一同上朝的官官……每个人遇到他,都恭恭敬敬,客客气气地拱手施礼,问候一声:“罗将军好。”

    禁军统领李之明,亲亲热热地拉着罗子骞的手,寒喧半晌,说:“罗兄弟,等腾出空来,到羽林军来跟我盘桓两天,咱们讨论讨论武功,帮我整饬一下羽林军。”

    “好的。”

    罗子骞现在是满朝人人敬仰的大红人。

    这种感觉……其实挺棒的。

    ……

    罗子骞昂首而入紫宸殿。

    他发现,今天进殿面圣的臣子,有十几人之多,全都面色郑重。

    大家都知道,国家遇到重大变故了。

    御史中丞裴度,悄悄把罗子骞拉到一旁,小声说道:“罗将军,你是武将,对于叛逆谋反,怎么看?”

    “一个字,杀。”

    “好,”裴度兴奋地说冲他伸了伸姆指,“不愧为国家精英干才,我堂堂大唐帝国,岂可容忍叛贼误国?要是大家都象你这样爱憎分明,就好了。”

    “裴御史,你先别夸我,我容易发蒙,您有什么吩咐,请讲明。”

    “哈哈,实话告诉你,今天殿上所议事项,不光是淮西吴元济的奏书,同时,平卢李师道,成德王承宗,都同时发来了奏章。”

    “啊?李师道……王承宗……这两个王八蛋,他们和淮西吴元济,联合起来一起上奏章,要做什么?逼宫么?真是……他奶奶的狼狈为奸。”

    “没错,就是狼狈为奸,三道奏章,一进入朝,这说明他们阴谋勾结,一动俱动,互相声援,这样的乱臣贼子……其实最好的策略,就是你那句话,一个字:杀。”

    “对,就是这样,哦,等等,裴御史,李师道和王承宗的奏章,怎么说的?他们在奏章里放的什么屁?”

    “呵呵,罗郎,跟你说话真痛快,没错,就是放屁,他们俩在奏章里说,吴元济乃是朝廷的大忠臣,既有才干,又有良心,千古难遇的肱股干才……”

    “哈哈哈……”罗子骞都给逗笑了。

    裴度也笑,摇了摇头,“你有什么办法?人家一本正经,就是这么说的,满纸屁话,毫不脸红……然后建议圣上,封吴元济为淮西节度使,他必能感激涕零,尽忠大唐。”

    “哼,他们拿着圣上当小孩子呢吧?”

    “嘘……”

    罗子骞感觉到了,自己的话有些出格,其实在古代,人们说话是有很多忌讳的,远不象现代这样口无遮拦,随口乱说。

    尤其是……这是紫宸殿啊。

    罗子骞笑了笑,压低了声音说:“其实,我的意思是说,他们这样做,其实是想给圣上一个下马威,逼迫朝廷封吴元济为节度使,好让他们能够为所欲为,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也只能吓唬吓唬……这个……”

    “你可别这么说,”裴度收起笑容,“朝里有好多人,甚至某些重臣,已经被他们给吓住了,三镇节度使同时上书,这是大事,有些人畏首畏尾,生怕恼了他们,惹得天下大乱,因此,他们要劝说圣上,批准李师道、王承宗和吴元济的奏章……”

    “放……这个……某种气体,我是说,这就是糊涂,胆怯。屈从于反贼,反贼就能饶了你么?我敢肯定,你封了吴元济为节度使,他也会造反,这种人,怎么能相信他,纵容他?”

    “痛快,”裴度又冲罗子骞伸了伸大姆指,“罗郎,呆会,你能不能也这样对圣上阐述自己的看法?”

    “当然能,姓罗的不管他们老羊上树。”

    “好,”裴度满意地点了点头,“就这样,我就是怕圣上偏听那些昏庸老朽的家伙们的话,迁延退缩,让贼子得逞。”

    “放心吧,他们要敢说这些昏话,我一定骂他们个狗血喷头,奶奶的,姓罗的可不会惯着他们……

    ……

    十几位重臣,进入殿内。

    宪宗皇帝出来了,大家一起向皇帝行礼,揖手再拜,向皇帝问安。罗子骞发现,宪宗又瘦了,眼角的鱼尾纹又深了,额头上乌青发紫,就象一个病夫。

    他永远愁眉不展。

    唉,皇帝这个职位,也真是够糟心的。

    可是,为什么吴元济、王承宗这样的人,还要拼了拼急了眼地要抢皇帝这个位子呢?

    ……

第198章 闭着眼睛放屁() 
“陛下,自从承德罢兵以来,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此乃盛世降临,普天同乐,实是万民之福,国家之幸,微臣浅见,理应珍惜目下康宁之局,不宜妄起干戈,有关淮西吴元济自请留后之事,还是答允了的好,这样,他必感激圣恩,为国尽忠,可保数年太平盛世。”

    这是一个白胡子老臣,对宪宗皇帝说的话。

    宪宗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

    这是他的老习惯了,喜怒不形于色,深沉稳重,不苟言笑。

    其实,这也是大多数皇帝的做派。古代人讲究“崇古”,遵循古律,当作美德,皇帝威临天下,更是古板老气得很。现代影视中,常常把某些皇帝演得象个小玩闹似的,嬉笑幼稚,乱蹦乱跳,眉飞色舞,活象个无拘无束的嬉皮仔,那其实是……狗戴嚼子,胡勒。

    当然,影视么,一笑而罢就是了。

    ……

    “言之有理,盛世当以稳重为先,不可妄动刀兵。”

    “言之凿凿,我辈当以息事宁人为重,吴元济既肯忠于朝廷,应该褒奖鼓励,以示宽容……”

    几个老臣,开始随声附和,唱“太平曲”。

    罗子骞冷眼瞅着这些昏庸糊涂,撅着屁股和稀泥的老家伙,很想一脚一个,把他们踹个嘴啃泥。

    他朝武元衡看了一眼,发现武元衡面带微笑,泰然自若,没有一点着急上火的模样,暗暗佩服。心里也踏实下来。

    武元衡,这才是大家之风。

    那副泰山崩于前而不乱的沉着,让人一看就踏实。

    对,不能着急,夏天到了,还能没苍蝇?先让他们瞎嗡嗡吧,等这群糊涂蛋耍够了,再出手也不迟。

    罗子骞对于自己的口才,比武功更自信,他从心眼里瞧不起这些只知道“之乎者也”,却不谙世事的老学究。嘿嘿,若论动笔杆子,我没你们强,若论动嘴皮子,放你们两粪堆,也不在话下……

    ……

    白居易却是忍不住了,出班奏道:“陛下,微臣以为,这些所谓‘唯大局’的论调,实乃不察实情,得过且过之言,当下国家局势,看似平稳,实则危机四伏,何来‘太平盛世’之语?三镇藩属,共同发书,显然是预谋共动,其中有不可告人之秘,细究起来,这三镇均为反逆明显之状,口惠心毒,阴谋逼宫,凡了解前线实情之人,莫不深以为忧,所谓‘息事宁人,稳重为先’之语,万万不可信,吴元济自立为王,乃大逆不道,目无朝廷,竟然有人还建议给予褒奖,何其糊涂,何其误国,居心何在……”

    白居易说话,向来喜欢痛快,直来直去,这一点,很合罗子骞的脾性。

    好!

    罗子骞暗暗喝彩。

    白老兄说的,这才是明白话。

    有个老臣反驳白居易,“翰林此话差矣,自请留后,怎么能和谋反混为一谈?”

    萧免挺身而出,朗声说道:“淮西,是国家的地盘,沃野千里,物产丰饶,为中原重地,自当由圣上裁定由谁镇守,难道可以谁想霸占,就能霸占么?中原一失,全国倾危,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擅自据淮西自重,纯粹是一己贪念,拥兵自重之行,这与谋反何异?”

    “可是,吴元济语气恭谨,完全没有谋反之状……”

    ……

    紫宸殿上,争论起来。

    罗子骞偷眼看着宪宗。宪宗微微皱着眉头,不发一言,脸上的表情就象石雕一样呆板,没有生气。

    唉,这个皇帝当的,有什么意思。

    忽然罗子骞发现,宪宗皇帝朝他瞟了一眼。

    哈哈……微臣大大的明白。

    于是,罗子骞得意洋洋地出班行礼,朝着宪宗说道:“臣罗子骞有话说。”

    “嗯。”

    “臣在外征战,与王承宗作战多时,又在洛阳屯兵日久,对于前线形势,看得最清楚,我想,向这几位主张‘息事宁人’的老前辈,问几句话。”

    “好。”

    宪宗说了两句话,每句只有一个字,几乎嘴唇都没动,似乎是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罗子骞转过身来,冲着那几个白胡子老家伙,嘿嘿一笑,“各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我想问问你们,如果吴元济造反了,带兵杀人放火,攻打长安,那么,你们肯替被他杀死的人,偿命么?”

    “哗……”殿上的好些人都忍不住笑了。

    罗子骞这话,大有戏谑之意,宫殿里,可从来没人敢这样以调笑的口吻说话。

    也就是他罗子骞。

    就连宪宗皇帝,也微微笑了一下。

    那几个白胡子老头,可不干了,瞪着眼睛反问:“罗将军这是什么话?我等也是为江山社稷考虑,从大局出发。”

    “哈哈,恕我直言,你们眼里的大局,只是委曲求全,和一把稀泥罢了,请问前辈,国家利益是什么?是江山一统,繁荣昌盛,如果放纵反贼为所欲为,这个大局在哪里?江山社稷都被人私自瓜分掉了,你的大局又在哪里?”

    “你……”

    “别瞪眼睛嘛,你们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稳住了吴元济,就天下太平,万事大吉,我告诉你们,这只不过是掩耳盗铃,闭着眼睛放屁,装作听不见臭味儿而已……”

    “哈哈哈……”

    众人忍也忍不住,一阵大笑。那几个白胡子老头却是气得脸色发青。

    气归气,他们可没办法象罗子骞这样胡扯乱冒,习惯了“骈四骊六”的这些老古们,打嘴仗,十个绑在一起也不是罗子骞的对手。

    宪宗也给罗子骞的话逗笑了,笑完了,对他皱了皱眉头,说:“你说话放稳重些。”

    “是,”

    罗子骞冲着宪宗躬身施了一礼,他虽然受了宪宗申斥,但是从宪宗的话里,他感觉得出来,宪宗并没有讨厌他,而是……挺欣赏他的话。

    只是……态度要收敛些。

    忽然罗子骞想到:宪宗长于深宫,只怕是从来也没听到过这样有人插科打诨说笑话,他享受不到这种平民的快乐。

    看起来,“皇帝”这个职位,真心不怎么样,既没趣味,又没前途,只能算是一个三类岗位……

    ……

第199章 大国良相(放假加更)() 
罗子骞收起戏谑,正色说道:“各位,罗某要说的,其实只有一句话,我不伐贼,贼必伐我。对反贼容忍纵容,就是给国家留祸,想当初,国家对李锜不宽厚么?对王承宗不宽厚么?结果怎么样?你封他再大的官爵,给他再厚的薪俸,这种脑后长反骨的家伙,也要造反,说什么息事宁人,你是既息不事,也宁不了人,最后只能天下大乱。”

    几个“白胡子老臣”哑口无言。

    罗子骞却并不留步,继续说道:“各位,我是从前线回来的,对于各个反贼,几斤骨头几两肉,摸得清清楚楚,说话是有根据的。可是我问问你们诸位,有谁敢保证吴元济不造反?有谁敢保证李师道不造反?有吗?有敢下这个保证的,站出来我看看。”

    殿里尴尬起来。

    罗子骞叫了板,让他们“站出来我看看”,这话……可是点太咄咄逼人了。

    整个大殿里,一片鸦雀无声。

    当然没人站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