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看向了皇后和太子。皇后的脸上很是复杂,太子的拳头一直紧握,咬紧牙关的样子。下一刻,朱子龙用天眼仔细观察了一下四周。道:“没有茶水没有酒,也就是不下毒了?想来帐后也没有刀斧手准备,突然冲出来,不过,花坛那边却是埋伏了一队枪手,想狙击吗?呵呵,真是让我失望!本来我没打算计较,最好别再乱来了,万事等陛下醒来自有公断!我走了!”朱子龙就这么向外走,护卫们将他护卫在中心。以免让人爆头!太子几次想松开拳头,但是皇后摇了下头,叹息的离去。最终什么事都没发生!…第二天,沉睡的皇帝醒了。这当然是朱子龙特意控制分身醒来的!宫里,这一天人头涌动,特别是东宫那边,给包围了。皇后娘娘冲进皇帝的书房,最后却是哭成泪人的跑了出来。半天后,太子的人全部都给押走了,直接下了牢。整个东宫给包围的只许进,不许出。成了山寨监狱一般!但凡懂事的人,都知道,这天又要变了。什么事,皇帝都知道了。几天后,皇帝带上人进了东宫,一进就是一天的时间。没人知道皇帝和太子在里面谈了什么,外人无从得知,他们不解释的话,这就是一个秘密。不过,随着不久后,一道圣旨传出,太子就任扬洲王。不再是储君,内阁也因为空无一人,百官更无人反对,所以废太子一事,出奇的顺利。下放成了王爷,对一个太子而言,不算太惨。当然也绝不是好事!显然,皇帝留情了!但是,就任扬洲王,不但是二字王,还是在那个地方。这显然有种暗示,那就是如果一字并肩王还不解气的话,欺负一下前太子,也没人会为他做主的。(明朝皇子一般都是下放当一字亲王,这称号里带两个字的王爷,可是不太入流的,特别是明朝后期!)又是几天后!皇帝(朱子龙的分身)召开大朝会,当众宣布内阁重组,而且会进行改革。改革什么的大家不懂,但是看了下新内阁成员名单,70全是一字并肩王的人,百官立时一阵哗然。这不是等于把江山控制权,交给外人一样吗?如此不可思议之事,竞然也发生了。而且还是公开的,皇帝也认可的,真是无法理解!一时间,还真有不少死脑筋的文官和言官,直接跳出来唱反调。用眼睛恶狠狠的瞧着朱子龙本体,一边对龙椅上的皇帝,进言道:“陛下,天命自有定数,礼教纲常不可违。朝中如有贼子以势逼人,当叫他血溅五步。好叫天下人知道,这大明天下,不缺中直之臣。”可惜朱子龙本体直接无视了他们,而龙椅上的皇帝更是咳嗽一声,一句话,就把他们这些人打蒙了。“大汉将军何在?将这些人摘去官帽,打进诏狱……”百官面面相觑,就像第一次认识皇帝。心想,我们是在帮你呀,万岁爷,你这是怎么了?胳膊x向外拐,是怎么回事?………第1181章废太子,换内阁,以及……
第1182章 无法反驳真话的卢象升!()
要论对大明朝廷的贡献,普天之下,又有谁能与朱子龙本体比肩?
随着反对他的人,都给皇帝下令下了大牢。朝堂上残存的官员,基本上要么是中立的,不管其它事的人。要么,就是开始倒向支持朱子龙的官员,就如申佳胤一样的官员!
申佳胤(1602—1644)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属河北省邯郸市)人。
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愍。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闰二月的二十九日。在直隶广平府城南门内的一条小巷里,传出新生儿呱呱坠地的哭声。一个小生命的诞生,给小巷深处的申家带来了希望。
孩子的父亲姓申名化,一生为人忠厚,尽管自己已是贫困,也常救急于别人,帮助于乡邻。以孝母而闻名,恬淡无欲,多有隐德。
申化已年逾花甲,爱女出嫁,岂料,出嫁不久得病而死。死前三日,闭目不食,所言尽因果事,又似站在索命者前祈求说:我愿往,可我父无子,将来谁来照管?
老来得子,因而给儿子取名申佳胤!
十九岁时,申佳胤参加童子试,以府学第一名特补邑庠生。他是一个聪明人!
朝堂上,申佳胤呆呆的看着朱子龙在前面。
这个忠心的臣子,内心滋味十分的复杂。这些年大明的变化,他可是都看在眼里。如果朱子龙本体是个单纯的文臣,一系列改革对于他来说,无异于自寻死路。
就算他是第二个张局正也不行!
聪明人有时候喜欢钻牛角尖,但是不等于说明之后,申佳胤还会继续钻下去。默默的退下一边,他决定还是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
皇帝的旨意透着股,与几千年来所有皇帝都不同的做法,就跟个败家子一样。
可就是这么个皇帝,将奄奄一息的大明,重新扶了起来。
原本按理说百分百会造反的朱四海,如果放开其它有色眼光来看,其实也算是让皇帝收服了。单此一个成绩,就可以让现任成天睡觉的皇帝,堪比千古一帝。
可是,为什么会如此呢,他看不懂!
以一字并肩王的实力,就算是打进京师,坐上那个龙椅的位子,真的很难么?
…
倒是有些言官,当天晚上以死明志了。
消息传到朱子龙的耳朵里,他除了叹息了一下,没有任何改变的想法。
大部分的言官的德操还算可以,但是的德操这东西能当饭吃吗?能让一个国家强大起来吗?
能一定就是对的吗?
古代的文人中,从来都不缺这种愚忠的傻子。尽管他们的内心知道,自己做的未必是对的,但是他们依旧会坚持自己的理念,简直无药可抢救!
对于府中关押起来的,退休的阁老们,朱子龙忙完一阵子后。这才有空去看看他们过的怎么样?
从个人角度上来看,朱子龙没有否定他们能力的意思,只可惜他们的能力总是用在不对的地方为多,而且选了一个最傻的事,就是与他为敌。
这个时代,注定是属于年轻人的。他们老了,也是时候退休了!
听话的,懂事的,可以放一条生路。不听话的,也许是时候关押一辈子,不见天日了。能保留一条命,这就算是格外开恩了!
…
悄无声息出现在府中关押地的朱子龙,没有惊动任何人,而是偷偷的过来。
因为怕他们无聊,其实朱子龙是将原内阁大臣们,两两关押在一起的。没事的时候,他们还能聊聊天,喝喝茶,做个诗什么的。免的一心求死!
这会儿,卢象升正在和杨廷麟聊天中,话语中不时谈到,朱子龙无视民本,不为臣子不合礼法之事。
偷听的朱子龙,冷笑了一声。
什么是民本?
这些明末文人心中的“民本”,恐怕不是指的老百姓吧?
指的是士绅集团吧?
因为从明末的情况来看,军户、匠户、贱民这些人群,甚至小自耕农,在官员们眼中,从来就不算是人。死多少都不心痛,那怕做为历史名人的卢象升心里,也多半有这样的思想。
这帮人就是嘴炮大王!
朱子龙决定给他们上点眼药水,长点记心。
大踏的走了进来,一边进来一边喝道:“你们这些人啊,能力不差,就是缺点眼界,经常好心办坏事不说,而且顾忌太多。并且私心太重!”
朱子龙这话一出来,里面的卢象升坐不住了,站起来就喝:“朱四海,我们行不行,不是你说了算的,士可杀,不可辱。”
“士?呵呵,你还是代表你自己吧!”朱子龙冷笑。
下一秒,卢象升的脖子都粗了一圈,指着朱子龙本体怒道:“汝安敢辱我?”
朱子龙还是老样子表情,反问一句:“从你们做出抢班夺权的事时,就是在自取其辱了。也不知道,你们图的是个啥?平时的好日子,过不下去吗?”
“吾为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卢象升突然爆语而出。
噗嗤一声,朱子龙笑喷了!
强忍着还想笑的表情,朱子龙摇摇头道:“我相信你说的是真话,你是这么想的,也是想这么去做的。但是,这四条永远没有做到的可能。所以,这就是一个根本没有可能实现的目标。估计,你说的时候,连你自己心里,也没相信过吧?大道理,谁不会说,有个tm的鸟用?”
“你……”卢象升的脸都红了,青筋在脖子上一根根的直跳。想反驳什么!
但是,张张嘴,除了吐出来一个你字,其它的却是说不出来了。
因为他的节操还是有的,尽管思想有些老旧。大明朝的现实告诉他,文官集团的能力和作为,距离这四句话,确实那就是遥不可及。
仅然如此,他拿什么反驳朱子龙?
空口吹牛?可人家直接有事实例子打脸,还怎么狡辨?
这个世界上的真话最难听,但就因为是真话,如果你还有些自知的话,是无法反驳的。
强压下心中的不舒服感觉,努力让自己心平气和的卢象升。感觉自己无法反驳真话,非要反驳就是狡辩了,卢象升的性格,让他还不屑为之。
……
第1183章 对前内阁成员们的处置!()
这个世界上的真话最难听,但就因为是真话,如果你还有些自知的话,是无法反驳的。强压下心中的不舒服感觉,努力让自己心平气和的卢象升。感觉自己无法反驳真话,非要反驳就是狡辩了,以卢象升的性格,让他还不屑于为之。没过一会儿,朱子龙甚至于把其它房间里关押的前内阁成员们,都给叫到了卢象升这里。估计是懒的一个个去见,干脆一起来。等到这群脸色阴晴不定,纠结复杂的人等都坐定了,朱子龙面容一整,突然加重了语气,向他们说道:“扬洲谁指使的刺杀,在我看来已经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们在这个节骨眼上做了什么,以及以后我想怎么做。说真的,我真是对你们这些人很失望。如此危机存亡之秋,还在争权夺利。你们事后把调子定的再高,也很难让明白人,相信你们那一套鬼话。”“更何况,你们tm还失败了,呵呵,呵呵,呵呵!”朱子龙毫不客气的一番高级嘲讽术,立时让面前的一众前内阁成员们,脸色都胀成了猪肝色。“王爷,怎么能这么说话呢?我们也是为了朝廷的未来!”一人想了想,还是有些气不过,小声辩白一句。(估计是因为小命在朱子龙手里,没人胆敢大声分辨,怕死是人的天性!)不过,这种分辨没有丝毫战斗力可言,听的朱子龙又是一阵冷笑:“是么?为了朝廷?就你们的所作所为,别跟我说什么天下是芸芸众生的屁话,这话你们自己都不信,还指望我信?”“怎么了?都不吭声了?整个大明,无官不贪,无官不腐,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包括你们在内,户部的存在的问题你们能不知道?记账还是老一套,以为我不知道,还不是私心在作祟!”朱子龙连续的真话加嘲讽,说的一干人面色如血。瞧了眼他们,也就卢象升勉强还敢和自己对视,朱子龙不由的更加在冷笑。这帮子文官,原以为投靠了他,以及见了后面的世面后,会有所变化。结果还是老样子,一边凑一起高谈阔论,激动处不免有人高呼“为往圣继绝学!”“大明养士二百年,仗义死节正当其时。”转过身来,该贪污受贿继续贪,短视的让人感觉可怕。要不是短短的十几年,还不足以培养出足够的替代者新阶段成员。以及忠于自己的人,布满全大明,更别说布满全世界,朱子龙还真有心,把以前的旧文人,像秦始皇坑杀烧书一样,全给灭了。但是,时间还是不够呀。这些年来杀的够多了,可是结果大明发展的,总是不如自己想的那么快。文盲率还是太高了,大明士绅根本就是绕不过去的东西。把他们都灭了倒是干净,可你能靠谁来治理这个国家?现在各地学院培训出来的新学生,最多还是只占大明文化人中的30左右,还有70是旧文人。这巨大的文化人缺口,才是朱子龙能容忍他们,继续掌权到现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现在不比以前了。如今的文官们能掌握的权利不足以前的一半,表面上对朱子龙很听话,可就算投靠了他的文官,指不定心里还在咒他早点死。不仅仅是文官集团,武勋集团那帮米虫的问题更大。新军的成立,以及海军的掌握,甚至于京营的变革,都在触动他们的利益。朱子龙这些年到现在,倡导的军事改革,等于就是在把传统武勋的地位掀翻在地。可想而知,这帮没能力还没文化的武人,其实比文官更恨朱子龙。要不是查清楚了,刺杀一事,是太子一时头脑发晕做的。这时候,说扬洲的刺杀是他们暗中安排人做的,传出去,别人都不带怀疑的。百分百相信!此时此刻,朱子龙从衣袖里拿出一份圣旨,扔在桌子上然后扬长而去。温体仁伸出有些发抖的手,拿起桌子上的圣旨扫了几眼。然后就是一阵发软的坐回椅子上,四肢一抽一抽的。边上的其它人,立刻瞳孔一阵放大。咽喉处涌动了一下,像是猜测到什么似的。一个接一个按次序的拿起了圣旨,看了下。等到所有人看完后,每个人的脸部表情上,都略有不同。卢象升是无所谓,因为圣旨上写的是,罢免他的官职,永世不得录用。连祸及三代都没有,这算个屁呀!其它内前内阁成员,或上面写的是关押天牢,十年,或十五年,或二十年。于是,脸上都是一脸的死灰之色。当然了,绝望是没有的,因为在他们心里,原以为是可能会没命的,现在只是坐牢,尽管以他们的年纪,估计今生今世也出不来了。但是,不会祸及家小,也没阻拦说,不可以家属来探试,这已经算不幸中的万幸了。你要说什么这不合法,那没用,因为这是圣旨。皇权和军权最强的联合之下,他们还能怎么对抗?此时不同以前了!唯一一脸绝望的只有温体仁,因为对他的处置写的是,一个死字。这位以前投靠朱子龙,现在都做为前内阁老大,还试图阴主人一把的人,朱子龙自然是怎么的也不可能,让他还有活命的机会。这就跟,中国人特别恨汉奸一样,这是从根子上存在的仇恨。他温体仁所作所为,在朱子龙看来,就是最大的汉奸。背叛自己的人,还不杀一儆百,那他的权威还如何得以保证?不仅是要杀,还得祸以三代,没灭九族已经算是格外开恩了。…从关押前内阁成员的地方回来后,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朱子龙久久不想休息。处置那些人其实也是无奈,全杀了是不行的。那样会引起天下文人集体反弹,只杀一个温体仁,还是借皇帝的名号为手,已经是极限了。毕竟,天下文人现在还有利用价值。朱子龙最大的无奈就在于明朝的现状,一个农耕时代艰难的朝着工业时代的转型过程,根本就不可能一步到位。在搞定这个结果前,过程中,就算是他这个开挂者,也必须和一群官僚和旧文人合作,否则他一个人根本就搞不定这么大一个国家。特别是在他开发海外殖民地的时候,如果后院起火,更是麻烦的要死。当然了,政治的妥协,主动权还是在自己手上。每次加上一次私货,别人也是阻止不了的。就比如说现在,朱子龙就决定,趁刺杀这个事,内阁这个事,进行体制上的变革。放一部分人一马过后,自然也会控制一部分的把柄在手。相互间各让一步,慢慢的达成朱子龙想要的国家制度。就如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