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想来,细思也并不奇怪。
李自成本身就是个游寇性格,他没信心做皇帝的,在攻击潼关被孙传庭阻挡,苦战不下时候,甚至想到不打了,撤兵回去。
有自知之明,不是哪块料。
只于为什么后来,却又当想皇帝了,只怪顺风顺水太久,明朝那边太不争气了。
反观崇祯在军事上失误两dian:其一,两线作战,无论如何必须与后金议和,其实在崇祯早期后金与李自成都没有信心抢夺大明江山,都具有流寇性质,只要跟后金议和。然后全力对付民变就行!
其二,鉴于受灾地域与受灾时间长,军事上对民变,无论投降不投降都要杀光。这样可以降低人口,同时避免民变再起。
毕竟,这些人都没有朱子龙这样可以穿越的外挂啊,不这么做,大家都玩完也就是难免的了。
……
此时此刻,李自成已决意向京师进军。
兵马虽多,李自成却不担心粮草。因为北上过去,州县城池太多了,随便打下一个,都可以解决大军所需的很大问题。
更何况,还可以用打下京城,必有厚报这个大饼来提升士气。
唯一让他担心的是京师坚固,守兵众多,就算皇帝不在了。有大量的内应,可能一时半刻也会攻打不下。一但,打成持久战,他的流贼大军恐久生变。
最多二三个月,必须打下京城,与后金合作才有可能,好始好终,否则后果难说。
中国历史上,北上直取京师,危险重重,只有朱元璋做到了。
李自成形势跟当时有些象,然有些不象。为免夜长梦多,所以才有了暂时不称帝,只想事后封个真正的王做为退路的打算。
诏书宣读完毕,下方军阵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
“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万岁!”
“大顺天王万岁!”“大顺天王万岁!”“大顺天王万岁!”
排山倒海的万岁声一浪高过一浪,巨大的呼啸声音,冲天而起。让观礼的人们,不自觉的全身颤抖。
各营的大将,刘宗敏、刘方亮、刘希尧、袁宗第、李过等人洋洋得意,心中大定,认为打下京城必然成功。明军强军全让后金牵制在山海关附近了,另一些强军也给牵制在边关和其它地方了。
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降良机!
那些投降的明朝官将们,也给眼前的画面镇住了。叹道:“义军如此精锐,看来覆灭明朝不是问题了。我等投降之行为,实仍良禽择木而栖也!”
“先抢洗京师一番,等待一些时日,新朝很快就要鼎立,到时我等都是从龙功臣。”
半日后,李自成的阅兵仪式结束。
大军开拔,人喧马嘶,旌旗遮天,行如长龙,倒也几分表面上的新朝气象。
李自成见旌旗如海,潮水般的人流不断行进,自己兵强马壮,暗自得意。
同时,他兴奋中又带着一些茫然,真的要灭亡明朝了?
都说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
每当夜晚来临,李自成也会思考。若大军不能时时抢劫,必定问题多多,甚至于内部分裂,这坐江山就不能到处抢劫了。自己真的做的来吗?
…(未完待续。)
第901章 明朝联军与清军的,前线战事(续)!()
早在穿越之前,朱子龙还不知道自己会穿越的时候,就喜欢上起点中文网看网络小说。
在历史小说分类,写的最多的就是关于明朝的小说。
当时,还有一个热门争议。
那就是,如果换你当崇祯皇帝,你能平定建奴和李自成吗?
对比一下,明和南宋这两个政权的灭亡,朱子龙很为大明叫屈。这根本不是什么气数已尽,完全是领导人素质的问题。中国历史上多少强盛的王朝,被无能的皇帝摧毁了!
对比之前东罗马灭亡于土耳其人,并不是一举拿下。而是双方从1171年的曼齐刻尔特,一直到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这战,一共历经三百年拉据战。
而且,东罗马不仅面对土耳其进攻,还要防后面法国,神罗,匈牙利,威尼斯等强国侵袭。
可谓是多线防守,更何况还经历上欧洲人口,三分之一死亡的黑死病,在这样情况下,还坚持这么久,东罗马算是非常顽强的了。
反观明灭清兴,就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到清顺治元年(1644年)福临定都北京期间明朝灭亡。
清朝兴起整整六十年的历史,这么长的时间内,原本明朝有足够长的时间,能力回旋,数次机会逆转的。但都白白失去,这样的失误,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终明一朝,最高峰时兵力达二百万,终东罗马最强时,兵力不高于二十万。
明人口高峰时达一亿多,快二亿。
技术水平早就达到火器时代,同时的欧洲刚开始大航海。最强游牧土耳其帝国,更是被西班牙,奥地利,波兰打连连大大败。
大明的败局,简直匪夷所思!
这就好像后世的美帝,前几年还是如日中天。过了四五年,突然让中国闪电灭亡了,这不科学啊!
明朝的盟友,远远多于后金,明有蒙古,朝鲜甚至一部分满人的叶赫氏的支持。虽然统一后的后金,实力剧增,但也没有超过蒙古,朝鲜周边明的藩属国。
在三股势力包围下,后金还能坐大,这样外交失败世界没有,独树一帜!
东林和旧式文人,以及孔子的思想,害中国人之深,简直世界第一。
要说这崇祯想消灭后金的劲头,还是很有决心的。但是,这个皇帝明显没有自知之明,甚至于连现在朱子龙搬出来的一个挡箭牌张皇后,这样的一介女子都不如。
萨尔浒之战,清八旗军主力3万人,明军主力14万人(号称27万),其中有约1万朝鲜军。
辽沈之战,清八旗军4万人,明军熊廷弼集兵17万。
广宁之战,清八旗军5万人,明军19万。
宁远之战,清八旗军3万人,明军11万。
锦州之战,明军在十万人以上(史书称十三万),清八旗军5万人。
从这上面的历史战争人数对比,可以看到明朝的军事能量,远远超过野猪皮。基本上随便大胜一战,就可以让举国皆兵的后金,彻底灭亡!
就算京师全面崩溃,江南尚有百万之众的明朝军队。
北京沦陷后,尚可以南北朝对峙,实在不行,也可划江而治。宋朝可以,你tm明朝怎么就不行了?
明即使没落的时代,领土,国力,军力都居世界第一。超过欧洲总合,但坚持60年就快速灭国了。让西方洋人,都大掉眼镜!
原来的历史上,大明的灭亡不是时候,让我们汉人错过了大航海,丢失了扩张领土的大好时代,错过人民思想解放的近代历史发展之路!
唉!
就在李自成真正的出发时,远在山海关附近的朱子龙和明朝联军,打的也是不分上下。
多尔衮任礼亲王代善为定国大将军,又任豫亲王多铎为平南大将军。令他们攻取喜峰口、冷口、界岭口等蓟镇要塞,拖长战线。
此次出征,清国可谓是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出动。
从万历四十三年时,努尔哈赤正式确立八旗制度,每牛录核丁三百。父死子继,兄亡弟代。八旗为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制,平时劳作,战时从征,军械粮草自备,有点类似府兵和大明开国时的士兵。
每牛录三百户主代表为旗丁,余下的兄弟子嗣暂不在兵册上,普通人家就称为“余丁”!
历史上,八旗兴起后每次出战,基本抢掠甚多,余丁闲散也踊跃出战。
皇太极还没死的时候,清国共有牛录792个,内满八旗410个,蒙八旗218个,汉八旗364个。满八旗约有九万二千旗丁,蒙八旗有八万三千六百旗丁,汉八旗有八万二千旗丁。
满蒙汉二十四旗,差不多就是拥有兵额,为近二十万人。
当然,除非遇到生死存亡的大决战,否则各旗不会全丁出动。这是兵事潜规则,就是朱子龙,也不会每次作战,把山东的朱家军全都带走。
随着皇太极的完蛋,以及几年内,后金这边给朱子龙搞惨了。
清国损失惨重,光八旗满洲战死者就超过八万人,余者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外藩蒙古等等,损失一样不计其数。
不仅如此,他们还失去外藩蒙古很多势力,虽然这些人战力不佳,但当炮灰还是不错的。
如,以前的科尔沁诸部,就有牛录648个,外藩蒙古,有牛录484个。
朱子龙的势力没有起来之前,每次清国征战他们出兵一半,声势浩大。
然并卵!
自从朱子龙的势力大成后,除了铁杆的科尔沁残部,余者大半脱离清国统治了。要么各自为政,要么想混水摸鱼,要么就是近亲明朝,要么就是仅仅只胆敢暗中和他们合作。
现在,多尔衮又建了八旗朝鲜,八旗日本,等等。勉强把数充了回来!
这些朝鲜人,日本人战力自然是战五渣,不过当炮灰,以及充当临时火枪手,还是可行的。
现满、蒙、汉、朝、日四十旗,兵额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人。也就是这一次和李自成合作,清国这边所有的倾国之士兵数量了。
…………
全丁而出的代价,也就是清国像项羽一样,于死地而后生。
这样一来,困兽而战,倒也是超水平发挥了。
除了士兵,家属包衣也全部过来了,推运粮草辎重,搬理缴获,处理杂事等。所以总的来说,你硬要对外号称,二三十万大军,其实清国这边也说的过去。
朱子龙的白(磷)手榴弹和一些特殊物品的数量也不多,大战打到后面,还是以铁血和人数在拼。
你来我去的,坚持了两个月了,各有很大的死伤。
当然,大明这边主要死伤的是旧式军队士兵。同理,后金那边也是在牺牲炮灰为主!
谁都不能轻易的撤退,这也就给了李自成一个机会。
对朱子龙来说,边关李紫笼那里的朱家军完成任务后,根据他的要求,到时候转道到山海关那边,合围攻下山海关的后面,那么后金就完了。
前后这么一精税合攻,大事可成。
所以,他才在这里,坚持,坚持,坚持。并让皇后迁都跑路,就是想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以及顺带的将那些让他失望的旧式百官,全都借李自成的手,血洗一下。
这样,应该死的人,可以大部分都死了,自己的名声也不会太坏。
何乐而不为之?
随着战事的残酷,本来还有些怀疑李自成是不是真心合作的后金方面。一听明朝皇帝迁都南下跑了,上下弥漫着一股狂热雀跃的气息,甚至有狂热分子喊道:“南朝将亡,配合流贼,国朝定鼎,就在今日!”
坚守的八旗,个个眼神残忍而暴戾。
个个身上浓厚的血腥杀伐之气,一身的明盔明甲,铁甲穿在外面,片片甲叶皆是以精铁打制。竞然是特意为对付火器子弹打造的!
清国最后的十几万人列阵,刀枪如林,旌旗似海,利用各种地形和战意,一直在与明军缠战。
要不是朱子龙是开挂的,这会儿,也许明军联军早就崩溃了。
只是……自己的主力就这样被,暂时拖住了啊!
军账内,朱子龙有些愤愤不平的心想。
月色下,朱子龙远望大明京师方向,对于李自成,他反而一点也不担心。
流贼最可怕的地方,是他们太会跑了,游击战天下无敌。毕竟不患贼聚只患贼散!
他们合军而攻京城,等大军回师之时,正好将他们一网打尽,彻底解决大明朝的心腹之患。
(未完待续。)
第902章 这真是,寒了守城将士们的心啊!()
李自成军攻向京师的消息传开后,江南和各省大明百姓,争论京师可以防守多久。
每每各城各镇的茶馆酒楼中,这都是热门话题。热闹时,甚至于可以通宵争议!
有人言,因前几天传出京城有鼠疫之故,京营损失很大,京城怕最多只能防守二三个月。
朱子龙在现代时,曾看过一部电影。
《大明劫》!
电影以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城瘟疫为历史背景,透过一将(孙传庭)一医(吴又可)的个体经历。
讲述了大明朝行将就木之时的风雨飘摇,“将军”和“医生”回天乏术,预示着大明朝的积重难返。
影片中刻画的大瘟疫,致使村户凋零、士兵锐减,浮尸于河而军医束手无策。最终,将军不得不忍痛烧死染病士兵后,挥师出城。
在真实的历史上,正是小小的老鼠,间接造成了北京的沦陷与明朝的提前灭亡。
历史记载,自明嘉靖始,明朝与蒙古边境之间常有变乱,致使许多汉人被俘或逃往蒙古草原。大面积的牧场被开垦为农田,改变了牧场的生态环境。
原本生活在草原上的老鼠生存空间被压缩,人与鼠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明朝末年恰又是,旱灾频发的年代,万历期间曾有过三次大旱,且均引发瘟疫。
旱灾肆虐,逃荒保命的不只是难民,老鼠也需到处寻找食物。较大数量的老鼠,因此进入人类的居住地,也就顺理成章了。
古代时医学不发达,鼠疫杆菌通过寄存在它们身上的跳蚤,将病毒传染给了难民。而难民的迁徙流动,又使病毒延伸到更大的地域。
《明通鉴》记载:“京师大疫,死者无算。”染病死亡之多,无法计数。
《崇祯实录》又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
此时的北京城,死亡人数之多,竟达无人收尸的境地——“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殓者”。
不起眼的老鼠,正是压塌京城防守的,最后一根稻草。
尼麻,tm的坑爹老鼠!
洪承畴倒是很想回师抢救京城,可惜朱子龙和得到密旨的王承恩,极力劝阻。
说什么,京师坚固,城墙高厚,城周更达六七十公里。别说守二三年了,那怕再无能,里面的守军和土豪们暗藏的粮食,也能让他们紧守一年。
已方前线,就快要和清军分出胜负了,此时万不可回师,这才压下。
在这种多事之秋下!
江南各省,一些人私下议论大明是否气数已尽,他们是否应该顺应潮流,降迎新主?
总体而言,大明上下各人,心思复杂中带着观望。
…
此时此刻的,大明京城内!
内阁宫殿中,数位不愿意迁都的内阁大臣,向其它官员咆哮道:“诸公是怎么想的?老夫上了多少奏疏,恳请诸位前来一起商议战事防守之计。皆如石沉大海……百万流贼他们难道看不到?还是他们心里有信心,光依靠京师的城墙,就能一直将流贼挡在城下不成?”
他们的语气中,满是愤懑、沮丧、无奈等种种情绪。
一张脸因为愤怒与焦躁变得通红如苹果,单薄老弱的身体绷得紧紧的,随着说话声音还不断颤抖。让室内的气氛除了压抑外,还是压抑。
回答他们的依旧是,其它官员的沉默和阳奉阴违的眼色。这一刻他们,体会到了曾经的皇帝和皇后,那种无奈的情绪。恨铁不成钢!
好一会儿,一名官员代表出来,回答:“城中士绅并不踊跃,皆环视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