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皇太极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朱家军消失在城门,进入了京城,却无能为力。
嗯,如果是后世的21世纪新中国京城首都,那可比现在还要大nnn倍,骑马都不够看。
有人说:在法国坐一小时车就到了德国,但在北京朝阳区坐一小时车,还在朝阳区。
进入皇城内的朱子龙,立刻受到了城中百姓的欢迎。
临危受任,与京营一起防守京师。
眼见京城周边没啥可抢的了,皇太极带军干脆又来了个大明几日游,到处探风。
此时,入援的明军虽是越来越多,但野战能力越来越弱,早期最敢打仗的满桂重伤休养中后,在外没有任何人能拦下这股二万多的纯清军骑兵。
当然,因为是纯骑兵,皇太极也没多抢东西,机动性一直不错。
在大明腹地狐假虎威一番,皇太极还不知足,又经永平到抚宁县,还去山海关试了一下,希望能劝降这里的守将。
然,这里已换祖大寿坐镇,山海关重兵云集,光红夷炮就有五十多门。辽兵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战斗意志比在京师坚定得多,皇太极转了一圈连抚宁县也没打下来!
皇太极连续碰壁之后,告诫属下不得妄自攻城,如果城中斗志旺盛的,不需试探,立即退兵。
然后,他就从破边关口回盛京了!
至此,后金大部队再无有任何一股在大明内部抢劫了。
但仍然还有分散的小股不时从边关进入,打打秋风。
直到此时,各地的勤王军才有胆子靠近京城,想想,真是让人感觉醉了。
次日,大明皇帝早朝,以天鼓召各地勤王将领入宫。
随着早朝第一通鼓响,文武百官入内。朱子龙本体站在百官之中,看看周围,都是蓟州过来的勤王军将官,有延绥、河南、宁夏、陕西、山西、临洮、湖广等地兵马。
其中,以关宁军最为气盛。不过,曹文诏虽然是关宁军的人,但朱子龙能看出来,那些人与曹文诏有些隔膜。
等到大家都进来了,朱子龙晕晕的控制着皇帝分身坐下。
在场所有武官和文官齐齐站定,然后全部一起跪下大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脸色平静,右手轻轻一抬道:“诸位将士和百官辛苦了,请起。”
等到一轮番的客套礼义过后,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开口道:“建奴入口,肆虐京畿,百姓死伤数十万半,村村残破。至今仍有四城之地为建奴占据,朕思及此,每每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堂下武官和文官们,都鸦雀无声。
直到皇帝表示了发放军饷时,才纷纷谢恩。
趁着君臣气氛不错之时,终于对于如何收服四城之地,众官员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看法了。
勤王军在京城浪费粮食自然是不合算的,趁回各地前,把四城收服才是物尽其用。
最终,由孙承宗为统帅,勤王军去收服小股清军占领的四城之地。以大欺小,并没有多少危险,众将的积极性很是高涨。
而孙承宗的面子和威望也是足以带队的,毕竟是他们老领导,又是帝师,马世龙也是孙承宗老部下,还有重伤了的满桂等等。
朱家军没有参与收服四城之战,估计潜意识里,大明其它的官员和将领们,包括孙同志在内,都认为朱家军过于锋芒毕露了。
已经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还是保留点鸡汤给其它人喝吧。
事实上,要不是无数言官唱反调,朱子龙自己都想借这次的军功,封自己本体为国公爷了。
最后,连孙同志也开始暗示这样不好。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只得封自己的本体,从三等侯爷,变成一等侯爷,只差半步就能成为国公爷。
他手下众将士皆是封赏极重,倒也人人满足。
又过了十几天,孙承恩统帅的勤王军回报,四城已收复,一时间京城人人欢呼。
至此,只要重新加强边关守卫,清军的威胁已然暂时消失了。
是夜,朱子龙批衣而起,望着璀璨星夜久久出神。
在原来的历史上,皇太极从蒙古边关入关,抢去了人口四十九万余。银两财帛不计其数……
而这一次,因为朱子龙的到来。
历史有了变动,皇太极抢回家的人口不足二十万,财物也是减少了一半多。
良久,朱子龙闭上眼睛:“这场仗,我己经尽力了,我问心无愧。中间几年的休战期,大战没有,小战无数,就看我如何提前布局了。下一次定叫那皇太极,有来无回!”
…(未完待续。)
第297章 不死军!()
四城收服,边关重立,清军全退。
大明朝野上下松了口气!
相关的善后事宜紧锣密鼓展开,有功人员,需要封赏,失事人员,需要处分。
内阁给朱子龙的皇帝分身报上来一大批要处罚的官员,朱子龙看了看,扣除一部分是党争人员外,其它的却是罪有应得。
于是,他有意的挑挑选选,给这些处罚的名单来个平衡术。除稍微调整一下外,基本没有异议,不过对于升赏的名单……
“四海龙侯立下诸多大功,只是实授都指挥同知,充任山东分守参将?”朱子龙的皇帝分身,指着名单询问。
内阁几位大臣对视了一眼,其中之一上前恭敬地回答道:“回皇上,微臣此意,也是为了一片保存大明忠勇良将的心思。龙侯的爵位已提高二级,实属尊贵,其它的就……”
边上的杨嗣昌也上前附合道:“四海龙侯立功甚多,然其年幼历浅,骤得高位,反会让其生出骄横之心。不若让其继续历练,想必他定是识大体之人,能领会朝廷一片保全之意的。”
这话潜台词,无处不透露着大明文官体系,对武将的提防之心。
朱子龙知道他们的意思,他的本体现在才刚20岁左右。又是尚方宝剑,又是一等侯爷,又是水师总兵,又是地方参将。
这么年轻,同期的人这个时候可能还只是个千户而已呢。如果四海龙侯以后再有大捷,以他的年轻,能封的官位就不够多了。到时候,封无可封,赏无可赏怎么办?
历朝历代,能臣强将无数,但都是到了晚年或者年纪大了,才会到达权利和官位的最高点。
过早的到达权利官位最高点,年青人容易心里失衡。
随之而来便是不可测度的野心与妄想,这是集体文官们担忧的一致点,在这一点上,他们出奇的统一了意见。
加上他们自认为皇帝也不可能希望如此,所以就给出的封赏来了个不高也不低。
站在皇帝的立场上,朱子龙的皇帝分身还真不能大嘴一张,大手一挥的大叫:没事,朕就要给四海龙侯大大的封官,他必定忠心无二,你们就别担心了。
那样根本就不像是一个皇帝会说出来的话,也不像是皇帝会做的事。
真要这么做了,言官们又得以死相抗,内阁也会阳奉阴违了。
所以,下一分钟,朱子龙的皇帝分身面色平静的缓缓道:“如此,只恐赏功过薄,寒了忠勇将士之心。要知道,四海龙侯一向对大明忠诚不二。若打压让他因此心怀不满,以后畏战避战,欺不是以小失大?”
听到皇帝这么说,杨嗣昌又道:“皇上,可在勋位和田地上给龙侯诸多嘉赏……微臣议请授龙侯为定国将军,特勋护军。诰封其妻为二品正夫人,其母为二品太正夫人。”
大明的定国将军,奉国将军都是“散阶”名称,大明官员凡进官场,便可按品级获得“散阶”。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心中冷笑一声,忽然对杨嗣昌道:“爱卿所言有理,但还是欠妥,也罢。官位上就此做了,余下朕再给一点特权给四海龙侯,你等到时依旨而行就是!”
“尊旨!”看皇帝似乎想的很奇怪,自己等人也猜不出帝心所思,内阁诸人只得点头答应着。
几天后,大朝会召开。
一干有功人员一一接受皇帝封赏追赠。
杨通,赠武德将军,赐祭葬,有司建祠,荫一子世锦衣小旗。
韩仲,赠明威将军,赐祭葬,有司建祠,荫一子世锦衣总旗。
马力超,任宣府参将,赠骠骑将军,赐祭葬,有司建祠,增世职三极,荫一子世锦衣百户。
朱子龙,授定国将军,勋护军,荫一子世锦衣百户。其妻、其母、其父皆有封赏追赠。一等侯爵,可用王府之宅规格,封地五万亩!
以下省略数百人的封赏表……
台下,朱子龙本体静静听着封赠,穿着新一等侯爵服,脸色平静。而在他身后,是一大群换上新样官服的朱家军军官将们,各人脸上,皆带着无比兴奋的神情。
随着,圣旨读完。
反正也是自己给自己下跪,朱子龙随众臣拜了下去:“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表面上的封赏就是这些人,但是私下里,朱子龙却是知道的,从今天开始,皇庄的生意,山寨皇室户部一样的机构,归于自己本体助管了。
“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京城各出口处,朱子龙和各将军,以及官员道别。
秦良玉等人也得到了大量的封赏,带着能够长期和朱子龙本体做生意,好日子奔小康的打算,欢天喜地的走了。
挥挥手,轻轻的走了,带着大量的车队,朱家军返回。
哦,对了,还有不少半路上收留的失地百姓,以及流民。这些可都是人口红利!
此时的山东,朱家庄,以及周边各处朱子龙的封地上。
繁华比不上开封等城池,但街道却非常整洁,到处清扫得干干净净,与别处城镇的脏乱不堪形成鲜明对比。
别处遍地的流民与乞丐,在这些地方很难看到。
流民一进入,便会遇到兵丁严格盘查路引及户贴,没有这些身份证明的,便会被强制收容。
不论外来人口租房、经商还是务工,都必须有当地军户作为保人,若发现什么奸细户主不上报的话,甲内十户都会连带坐罪。
朱家庄治下,以及朱子龙的各封地内,百姓非常自豪,自夸为桃源居民。
因为,他们这里是第一个普通小民都可以吃饱饭的州县,第一个没有外出流民与饿死人的地方。在大明眼下这个年景,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朱子龙治下的百姓,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附近的百姓更是挤破头想进来,他们为当地百姓打短工,卖手艺,或是进入官方组织的耕田队,各处矿山畜场等,千方百计想谋个当地的户籍。
在别处让人看不起的军户,在朱子龙这里却是堪比公务员一样的好户口。
因为朱子龙会给治下每户军户五十亩田地租住,每亩收获一石粮食计,他们交完税粮后,所余不少。这些粮食,他们大多自己存起来。
犹其是在高产种子面前,这种收益简直就是比以前高了nnnn倍。
因而,朱子龙治下的粮食除了自吃外,百姓们还能拿出来变卖交易。
加上每次作战,基本上伤亡少的可怜,简直就是奇迹一样的。一传十,十传百的,现在朱家军都有一个暗中的外号了,就叫不死军。
…(未完待续。)
第298章 衣锦归来!()
当朱子龙衣锦归来之时!
前方是一列又一列声势浩大的旗牌仪仗,“都指挥同知”、“定国将军”、“一等侯”、“分守参将”、“世荫保安卫指挥使”等密密麻麻旗牌高举。预示着他在山东,现在是镇守一方的大员!
跟在旗牌官后面的,又是数百名身披铁甲,头戴铁盔的骑士。这些人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
他们杀气腾腾,个个策马而行,身上铁甲闪着寒光,那种顾盼自雄的威势,让人望之心畏。
紧接着,让人众星拱月一样围在中心的朱子龙过来了。
他骑在一匹枣红色的骏马上,身上披了一副精良的盔甲,右手拿尚方宝剑。阳光映照在甲叶上,片片生辉,让他看起来有如天神下凡。
随着朱子龙的归来,街上潮水般的欢呼声,开始响起:“将军!”
“龙侯!”
朱子龙在马上向两侧的百姓微笑挥手,神情极为亲切,立时引的百姓的呼声更上一层楼。
而就在朱子龙招摇过市之时,边上的一家酒店二楼,坐了几个读书人,也是眼睛一亮,认真的瞧向了他。
其中一名二十多岁的年青人摇头晃脑赞道:“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定国将军侯之名,果不虚传。”
说完,这名年青人又对边上的另一人道:“观四海龙侯龙行虎变,有雄才之主相,骏公,你让朝中党争之乱,陷为舞弊之嫌。功名之路艰难,何不另投明主?”
那字骏公,名为吴伟业的年青人不语,只是紧盯着朱子龙的身影过去,面有纠结之色。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
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少是考中秀才,后连中举人,会试以第一名获隽;紧接着廷试,又以一甲第二名连捷。当时内阁党争之下,有人怀疑这里面有舞弊之嫌,以至复查,以莫须有的为难,推了成绩,留举人名待家。
后世曾有人考证,其实他才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
因为在曹寅的家谱中,根本找不到曹雪芹或曹沾这个人,能证明曹雪芹是曹寅后代的证据却寥寥无几。
近年来,抚顺市社科院院长、研究员傅波和抚顺市地方史研究会常务理事钟长山历经6年研究,抛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红楼梦》的真正(原创)作者叫吴梅村(吴伟业),曹雪芹只是《红楼梦》前80回的重要增删、编修者。
此时站在吴伟业边上劝他的正是他是兄长,吴伟光,另有一弟在侧,名吴伟节。
此时,酒店二楼窗户口聚满了客栈的伙计及客人,窃窃私语声不断传来:“龙侯将军出巡,真是威武。我等有福了!”
“有他老人家在,我等州民就放心了。”
这些人基本上都比朱子龙年纪要大,现在却暗中称朱子龙为老人家,也是醉了。
身旁兴奋的议论声一阵接一阵,慢慢朱子龙的仪仗远去,街上恢复了平静。吴伟光激动地对身旁的吴伟业道:“弟,兄己经迫不及待,想前往将军侯府自荐,为其效力了,你意如何?”
“兄长不必多滤,听闻定国龙侯将军回转州城封地,今日第一次议事,能进入将军府的,都是他身旁亲近的将官文吏。还是多等几日再说吧!”吴伟业答。
不日。
朱子龙手下的诸多小弟将官们,从各大封地齐来此地。
封地内车水马龙,一个个前呼后拥的将官在这里下马,行色匆匆从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进入内中,马蹄声、唱喏声不绝于耳。
这条街道,也因此聚集了许多商店及茶楼酒肆,往来的商贾人群密集。在其中一家酒楼上,吴伟业等人又坐于临窗一个位上,透过街道人群,隐隐可见那处雄伟府邸前来往不断的人流。
吴伟光指点进入侯府的将官,向弟吴伟业说道:“骏公请看,先前而过那的明将,便是定国龙侯将军最依重的大将之一马小三,朝廷封赠其明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