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个理由要上,这几个渔民吓的屁x尿流的跑了。
随后几天里,因为电视上的炒作,现在小龙村真的是火了。
加上这里本来就山清水秀,又有变异霸王龙事伯,甚至于有人流传说这里还可能存有龙骨。市里也有心要打造一个龙骨娱乐旅游区!
于是,为了gdp,为了发展经济。省开发局,没错,这次下来的竞然是省局的领导。
表示要全力开发小龙村,这附近数万中国人的生活,因此而走上了发展之路。
就在现代21世纪中国这边热闹红火,皆大欢喜之时。
与此同时的明朝这边。
清晨的天空一片静谧的晕黄色,远处天幕上的浮云镶嵌着淡淡的金边。
海风微微吹拂,四海号登陆舰平稳的行驶着,巨大的船首劈开浪花,乘风破浪!
“gps没信号了,第一次开登陆舰,速度好慢,差点卡在传送阵里,晕!”驾驶室里,朱子龙擦了下冷汗珠,轻轻的自语。
好在危险期过了,现在是大明时间了。
天色微明的时候,四海号和山寨郑和宝船三号,已经距离烟台朱家庄越来越近了。
看着雷达和操作系统的提示,朱子龙自己给自己打气:“屏幕上又有提示了,该减速,注意观察水下物分辨了。”
远远的,还不等朱子龙入港口,这一次朱家庄的团练营就有了动作,早早的就燃烧起了狼烟。
然后,通过望远镜。
朱子龙看到,港口上驻守的几十架拿破伦火炮,以及一个大重炮,就对准了自己这个方向。
“戒备的不错,还算有点样子了,嗯,连郑和二号都准备开过来包围了!”在钢铁登陆舰上,朱子龙立时开心的给自己的明朝海军们,在心里评起了分数。
朱子龙并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和产生误会什么的。
因为脚下的登陆舰,有比坦克还厚实的钢铁厚度,在黑火药为主的炮弹面前,那就是超人级别的。
加上后面还拉了一个山寨郑和宝船三号,只要不是猪,等接近了,自己一露脸,小弟们就知道情况。
思至此,朱子龙下一秒,就照常向前开动。
钢铁大船翻滚着白浪航迹,浩浩荡荡的驶向港湾。身后,是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将天空染红。
驾驶室内,朱子龙播放起了现代歌曲,《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呜!”登陆军舰的汽笛声通天响彻着,这是来自另外一个时空文明的鸣笛,它宣告了新时代的来临。钢铁超人来到,历史,即将被改变。
“这是历史性的一天。”低头轻语间,朱子龙打开了自动驾驶,走上了甲板,向小弟船队们挥手。
立时,原来无比警戒的朱家海军,一个个瞳孔放大。
纯钢铁做的大船?
首长的船?
神迹?
看着众小弟们目瞪口呆的模样,朱子龙会心一笑,然后大喝一声:“朱家海军的好郎儿们,你等还发什么呆,还不快合船回港?钢铁轮船自古有之,我等开发加强之,他日我大明必定什么?”
一听朱子龙这么询问,纷纷回过神来的朱家军士兵们,齐齐高喊:“大明,必定万胜,万胜!”
而朱子龙叫嚣的说钢铁之船,自古有之这个借口,也是为了过渡用的。
当然,多少还是有些事实依据的。
比如说,几百年前朝鲜的龟船就相当于是半钢铁半木板的钢铁船。
朝鲜文献中,首次提及“龟船”二字来自于十五世纪初的《李朝实录》,其中1415年的记载有:“龟船之法,冲突众敌,而敌不能害,可谓决胜之良策。更令坚巧造作,以备战胜之具。”
“敌不能害”貌似龟缩防守,但这只乌龟又能“冲突众敌”,所以不是只缩头龟,而是冲锋陷阵的忍者神龟。
之所以龟船这么吊,就是因为它有一半是钢铁做成的。
甚至于明朝郑和时代,郑和也提出过钢铁可成船的说法,只是后世没有得到重视罢了。但在当时已经有明朝钢铁轮船的样品了!
…(未完待续。)
第242章 东方红拖拉机,后勤神器!()
“都发什么愣!快戴好手套,拉住钢丝绳!”
朱家庄的码头上,重兵云集,半职业化的货运百姓,齐齐叫着号子。在一个个山寨工头的喝令下,开始将朱子龙放在钢铁之船上的物资,运下来。
“快拉快拉!”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多了,随着熟练度和人手的增加,很快如山一般的物资,就陆续的拉进了扩大后的仓库基地内。
外面是重兵把守!
突,突,突,突的声音,突然传来,将一众人等吓了一跳。
然后,大家就看到四海龙侯朱子龙大人,坐在一个大铁家伙上,前面发出黑色的烟雾,一个大铁皮后箱跟在后面,就像一头铁做的大象。从钢铁大船上,开到下面的石头水泥路上行走。
拖拉机!
没错,竞然是拖拉机。
蒸汽机都还没发明呢,tm的,朱同志竞然就把轮船和拖拉机给搞到大明来了。
“此物为拖拉机铁牛流马,食油而动,可载千斤而行,亦能替代壮牛开荒播种。”朱子龙停下拖拉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偏偏因为钢铁大轮船的事情在先,因而和这个拖拉机比起来,像山一样大的钢铁船都开过来了。
谁tm的还会在意一个铁牛流马呀,都点头的称是。
最早发明的拖拉机为蒸汽机,为1856年发明。但当时所能造出的蒸汽机牵引车辆(即蒸汽拖拉机的前身)犹如一个小火车头,它即使不陷在田里,也会把土压得很实,根本无法耕种。
1889年,美国芝加哥的查达发动机公司,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汽油内燃机农用拖拉机——“巴加”号拖拉机。
由于内燃机比较轻便,易于操作,而且工作效率高,故它的出现为拖拉机的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
到本世纪40年代末,在北美,西欧和澳大利亚等地,拖拉机已取代了牲畜,成为农场的主要动力,此后,拖拉机又在东欧、亚洲、南美和非洲得到的推广使用。
朱子龙之所以要搞拖拉机来大明,就是因为现在是大明后期,各种牛马都极其珍贵,根本就是有钱也购不到多少。
这会严重影响他的开荒,帮助大明撑过小冰河期的计划。
东方红…54型拖拉机,从五十年到到八十年代,一直都是在中国人的心中的农业机械化的形象代表。
80年代以前,东方红拖拉机完成了中国机耕地70%以上的耕作,为中国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
也正因为如此,在记录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百件大事的北京世纪坛公园中,中国一拖(东方红…54型拖拉机)1959年建成投产的文字赫然刻在其上。
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
哪怕这种拖拉机停产多年了,朱子龙还能在中国找到一些样品。
东方红…54拖拉机长3660毫米,宽1865毫米,高2300毫米,离地间隙260毫米。装一台ae…54型四缸四冲程水冷柴油机,额定功率54马力,额定转速1,300转/分,汽缸直径125毫米,活塞行程152毫米,压缩比16:1,最大牵引力2,850公斤。
最低速度3。59千米/小时,最高速度7。9千米/小时。好吧,慢是慢了点,但毕竟数量不多,也不是用来冲锋陷阵的,而是来代替牛种地的。
空重5100千克,使用重量5400千克。这种拖拉机每天可耕地8…15公顷,是牛耕地的效率的八十多倍。
也许你要问了,为啥不搞点更高级,更速度快的现代21世纪拖拉机来明朝?
这是因为,朱子龙特意选择东方红老古董号,也是有原因的。
而且,这个原因和中国的国情有关系。相信大家都知道,以前的自行车凤凰牌,那可真是经久耐用,可以用到死也不用修。小修都是n年一次!
而现代2020年左右的自行车,不好意思,一年不坏个几次,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在明朝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速度,不是装比,而是实用性。这种拖拉机慢是慢一点,但是超级耐用,操作也简单,只要学个几天,就是明朝人也能驾驶它。而且用的柴油品质极低!
拖拉机最长使用多久大修一次?
权威说法是:拖拉机10年不大修都是少见的事。然而,公主岭市陶家屯镇的徐永山会告诉你:17年!
没错,只要你用了东方红,这种老古董拖拉机,几年一小修,十年不大修。
保养到位,你能用到它散架,估计也不用怎么修理。
在21世纪的中国,曾经有不少记者去采访过一些有东方红拖拉机的家庭。比如说:
走进徐家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左侧宽敞的车库,有些斑驳的“东方红—75”型履带拖拉机正安静地停在这里。
38岁的拖拉机,外观有些褪色。因为年代太久了,拖拉机驾驶员座椅的靠背已经被磨出一个大窟窿,包着皮革的扶手已被磨破,里面的木头也被磨得锃光瓦亮。驾驶室里生产日期和编号清晰可见,注明1970年4月生产,编号为075214。
67岁的徐永山抚摸着这个,东方红拖拉机大铁家伙说:“这车库的砖瓦原本是留着盖房子的,得知老伙计要入住我家,我可不能委屈它。我住的老房子还是1953年建的,天棚还是秸秆的呢。东方红我用了30年没有大修一次!”
这种画面比比皆是,少则十几年不用大修,小修也很少。三十年没大修过的东方红拖拉机也是常见。
一个字,值。
没错,就为了这个值字,朱子龙就一眼看中了东方红古董拖拉机,所以特意让人找来一些,这次自己带到明朝来。
在明朝,没几个人会修拖拉机,但基本的保养知识还是能快速培养到位的。
加上拖拉机驾驶一学就会,很容易平时成为代替壮牛生产,战时当后勤运输的神兵利器。
履带式拖拉机,不管是平地,还是烂路,还是上山,还是硬过小河,都能像坦克一样无所不能。
后世有人喜称,你会开这种拖拉机,那么你也能随时变成一名合格的坦克军人。
当年,二战时期,苏联方面战死许多坦克驾驶员。之所以,能快速的得到车手的补充,就是因为当时许多苏联百姓都会驾驶东方红拖拉机,只要培训几天,立刻就能开坦克参战。
…(未完待续。)
第243章 自行车的奇思妙想!()
“古有诸葛神侯发明木牛流马,今有四海龙侯发明拖拉机铁牛流马(东方红拖拉机),我大明之福也……天降圣贤!”
围观拖拉机的现场,朱子龙安排在人群中的托,高声带节奏,引的一众百姓一个接一个的附合,然后跪拜在地。
朱子龙装比的摸着下巴,尽管他下巴下面一根胡子也没有。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
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2010年四川政府,仿制打造出了诸葛亮的木牛流马。
长2。08米,高1。4米,自重230斤,腹中可载420…450斤大米,后肢可以前后屈膝,以手推或牵为动力,可以行走在乡间小路,还可爬坡上行。
朱子龙现在将拖拉机,暂时按上一个铁牛流马的称号,为的就是让大明的人好接受一点。
等到大家习惯成自然,你再说直接让人叫拖拉机的名字,简称叫拖拉机,而且说一下原理,这样没有人会有多少不适心里想法,可谓用心良苦!
正思索间,突然朱家庄内,朱子龙收养的义妹朱星月,在物资里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
她高高的将这个东西推了出来,高兴的问朱子龙:“大兄,这个也是铁的,也是拖拉机铁牛流马吗?”
朱子龙看清了朱星月推着的是一个现代21世纪出产的,折叠自行车后,眉头抽了一下。
想了想回答道:“这叫自行车铁牛流马。”
下一秒,朱星月立刻很感兴趣的问,这个自行车铁牛流马怎么用的?
“我来教你吧!”朱子龙说完走了过去。
他回明朝时,根本没带自行车,这tm的一定是那个现代员工,不小心留在船上的。算是小意外事件了!
不过,仅然自行车意外来到了明朝了,干脆的,朱子龙眼珠子一转,心中一动。
心想,似乎在明朝自行车推广一下,应该收益性也不错哟?
首先,自行车简单易学。
哪怕是明朝人,只要带练几天,不是脑残的话,摔个几下后,估计也就学会了。
再则,比起用脚走路,以明朝的路面情况,除上山路时要抱自行车步行上山外。其它时候和路面,都是能直接骑自行车前进的。而且速度还不会太慢!
除了不能在自行车上开枪和射箭,就速度而言,似乎并不比骑马慢多少。
一匹马在明朝后期简直就是天价,平时给草料和马夫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然而,自行车才几个钱?
十个自行车,哦不,如果真算成本的话,一百个自行车才会有一匹马的价格那么多。
马平时的速度是20…30公里每小时,只有在冲锋陷阵时才能达到40…55公里之间。因为是生命活物,受体力影响,没有任何一匹马可以日行千里,其实一天最多只能跑几小时,也就几百里地。
然后,马就要休息和吃草料好久,才能继续上路。
所以,正规的骑兵都是一人双马,甚至于一人三马。轮换的骑,而且尽量除作战时,不会加速让马儿狂跑的。
然而,自行车就不同了。
人类是耐力最强的一种生物,如: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以及过年时,现代工人骑摩托车或自行车跨省回家过年等等。都是有实例证明的!
犹其是不怕吃苦的古代人,体力和耐力更上一层楼。只要熟练的掌握了自行车技术,你给他一个自行车和水瓶,带上几天的干粮。
估计,他能除睡觉之外,其它时间都在自行车上狂骑行军。
这么算下来,自行车完全能够在除军事上之外,代替马儿的作用。而等到哪一年,大明的路面能修好,像现代那边一样的话,那么就是全面摩托车上路的时候了。
在朱子龙的记忆里,想了想自己上学时骑自行车的情况,再回忆一下网上各种关于自行车速度的新闻。
立时,对这个突如而来的想法,越想越感觉靠谱。
一般的自行车熟练后,平均速度能达到20公里每小时,加速冲锋时能达到25…35公里每小时。路面难走时速度减一点,上坡时抱着自行车走,一加一减,平均下来,仍然有20公里每小时左右。
如果是比赛用自行车,质量好的,价格高的,就算在明朝的路面上,也能保持25…30公里每小时波动。
而哪一天,当自己把明朝的路面,全面修成水泥路面之后。
马在上面的速度仍然没怎么增加,还是老样子。但自行车却能在老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