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老子的大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5老子的大智慧-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描述这个灯泡,那他怎么描述这个灯泡呢?没法描述。他说灯泡发出一种刺眼的光,瞎子怎么能知道什么是光呢?因为他没有光的感受。我们和老子相比,我们正好就是处于瞎子的这么一种状态。《庄子》中以轮扁动用斧子的技巧来说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轮扁讲,他使用斧子的轻重缓急、自如熟练、得心应手的技艺,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也无法传给他儿子。这也说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道理。   
  那么我们怎么认识道呢?要认识这个道,就像看张自强,把你的眼睛睁开看一看就行了。道不能言说,那该怎么传道呢?不说还不成,就要“可道”(文字般若)。“可道”完了之后,就象《金刚经》上讲的:“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我们处于极性的层次,老子和释迦牟尼佛领悟到的是非极性的层次。非极性属性不能用极性属性来表示,非极性状态不能用极性状态来对应,你看难不难!这么一种难为的描述、表达,只有老子和释迦牟尼佛这样层次的人才有,别人没有。“可道”和“可名”都是我们极性世界的一种交流表达,真正的“常道”、“常名”那是无相、无名的,到那个层次了自然就清楚了。这个必须要领悟、体悟、体证,绝对不能执着文字名相。同样,《道德经》的内涵我们不能死执着词句,着重在它的精神。现在好就好在释迦牟尼佛的领悟、认识,他和老子的领悟、认识可以互相印证。要详细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就说不完了。你们可以好好地理解一下,体悟一下。等我们把其他的学说一讲,如《庄子》和其它大乘经典一讲,慢慢就会领悟。要是从文字理解,倒是六祖在《坛经》中讲得更为明了。   
  “常无欲”是非极性的认识状态,“常有欲”是极性的认识状态。我们习惯于极性比量的思维方式,我们不了解非极性现量的灵明智慧。道本无名,名相是我们极性观念的一种表达,证悟到非极性的“无欲”状态时,如人饮水,冷暧自知。但要用极性的思维和语言来表达时,就觉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真实含意了。六祖惠能和怀让的公案,正说明其中的道理,六祖问:“什么物(常道的本来面目),恁么来?”怀让答:“说似一物即不中”。非极性的“常道”,无名、无象、无形、无状,无一切极性属性,以任何一物比拟都乖违本体之属性,因为我们的思维本身是极性观念的运转程序,它一思维必然是应用极性概念的“运算”,产生出极性事物的分别,一旦启用极性思维,必然“朴散”而“器”。一旦落入语言相,心缘相,一定陷进“有欲”的窠臼,就连老子用的“有欲”、“无欲”之表达,也落入极性范畴。言“有”依“无”在,言“无”依“有”存。“常有欲”与“常无欲”,“徼”与“妙”是文字的表达,所以极性难免。佛陀讲:“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以“空”表达“常道”的属性的真实性,但“空”是借住“有”才可成立的极性概念。真空之“常道”是非极性的,表达成“空”或“常”时,“有”和“非常”却炽然卓立,所以真妄的一对极性观念,同是“二妄”。   
  解脱思维观念的极性束缚,才知真妄一样,唯妄心分别而有真妄之念。本无一物的“常道”,当然无“真”与“妄”任何一物。同理,非极性的“常道”亦无“常有欲”和“常无欲”的观念极性,更无“妙”与“徼”的境界极性。然而,处于“常有欲”的极性坚固者,被粗细极性缠缚得死死的,无法脱出,这正是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认识前提;也是老子讲“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机制前提。   
  要理解老子讲的“道”和佛陀讲的“实相”、“如来藏”、“菩提”、“涅槃”、“真如”、“如来”,“佛性”等,必须随时观照自己与生俱来的极性思维。其实,修佛和修道无非是破除人们的极性观念。《涅槃经》讲的“功德女和黑暗女”同时出现的比喻,对极性观念的缠绕表达得非常形象。只要我们破除了极性之“知障”,我们一定会明白极性的两端皆出一源(同出而异名),原来极性观念是来自“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而形成的。只要有分别的极性之念,非极性的“自心”自然会形成“功德女和黑暗女”的两极,所以老子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就是指“常道”的属性,人们给它刻意说出的名子就叫“可名”。真正的本来面目是没有名字的,所以这个“无名”正就是“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无名就是本体的本性,也就是指的本源状态。那个非极性的本源状态是天地之始。从演化来看,天地是我们对极性世界最概括的表达,在我们的极性观念中天地好似是万事万物的根源。天与地已经成了两极了,极性事物的最大体现者就是天地。非极性本体的本性就是“无名”,极性世界极性之名皆产生于无名,天地万物本来的根源就是无名的状态。   
  “有名”是万物之母,一旦有名了就进入了极性的世界,我们只能给极性的事物安名字,非极性的事物安不上名字,它是无名无姓,无状无相,你给他怎么安名字?如果那个虚空没有天地万物的时候,你给那个虚空安个啥名字呢?真是无名可起。你起名字就是我们的极性识念,“有名”产生于“无名”。“无名”正是非极性的究竟一相,无二无别的平等本际。佛学上讲的般若实相、如来藏就是“无名”。从如来藏上起了“无明”,一念无明起来了,妄念就产生了,妄念正是极性观念。妄念起来了我们就有了执著的对象和分别的思维了。有了分别思维之后才有“有名”了,我们才对极性事物进行命名。嗯!这是个高的,那是个低的;这是左边,那是右边;这是个男人,那是个女人,这就是“有名”。“有名万物之母”是表示极性事物的开始,已经由非极性向极性事物转变,已经产生了极性事物最早的状态了,就称为“有名”了。由这个“有名”再产生万物。你看前面讲天地,实际上天地是我们极性世界的极性总称,就像《易经》里乾坤两卦的道理一样,我们的祖先就叫“阴阳”。“天地”、“阴阳”是儒道二家对极性世界状态、属性的最高度概括。   
  用无极、太极来表示的话,“道”就是无极的状态,那么“无名”也就是无极的属性,“有名”要对应的话勉勉强强可以对应成太极的一种转化态。咱们讲过无极、太极、洛书、河图、乾坤的演化关系,事实上洛书、河图就是太极隐极性产生乾坤二仪极性状态的中间转化态。这种转化态就是极性开显的状态过程。   
  这里的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是两个层次。天地之始的“始”是指本源状态;“母”是本源状态已经孕育着要产生极性的世界的那种状态。这种说法是老子用我们熟悉的事物对比的表达。如果咱们把这个内涵形象地用语言描述的话,天地之始的“无名”就相当于父亲,你看后面老子讲到这个问题时,就叫“众甫(父)”;这个“有名”就相当于母亲,母亲怀胎要生孩子的时候,那就是“万物之母”的状态。那没有怀胎时是个啥状态?就是本来的面目。这个本来的面目就是“无名”的状态,你怀胎要生产了,这就是“母”。这里老子描述了宇宙本源的存在,万事万物的演化次序。用交龙文化的话讲,“道”、“常道”、“无名”都是指非极性世界的本源状态,天地万物就是我们的极性世界。“有名”就是非极性态到极性的过渡态。用易理相数来表达的话,“道”就是无极;有名是太极的一种演化态。因为太极是非极性的隐极性态,由“无名”到“有名”是顺着人的极性观念从演化方向来讲的;从回归的角度看,就是由有名到无名。   
  “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是以无名、有名分成两个层次,即“无名”的本源状态和“有名”的分化状态。一个是无极态,一个是太极的演化态,它类似洛书、河图表示的“准极性态”。你看,老子用这么几句话勾绘出来的内容丰富得不得了,一部《道德经》就是一本百科全书。那么这个地方讲的也可以说成是宇宙的演化,因为万事万物生长成亡的变化都是这个规律,老子是讲根本的规律。一切事物都可以套进“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演化程序。就看你对应到哪一个层次上,对应到哪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都能够对应上。如大爆炸的宇宙模型是这样;中子脱变为质子和电子是这样;原子电离成离子是这样;宇宙星云产生恒星、星系是这样;男女产生子女亦是这样,极性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可套进去。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无名”、“有名”、“可道”、“常道”这些极其深邃的认识是怎么认识的呢?前面是讲本体论,后面是讲认识论,是老子讲怎么认识世界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要认识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用一般人具有的五官感觉的反映是无法认识的。老子把人具有的各种感觉功能通称为“欲”,因为人的欲望就是要满足这些感官的生理需求。老子讲的“有欲”,正是我们人的感官反映的认识功能。“无欲”是非感官反映认识的一种认识通道或另一种认识功能。要处于“无欲”的认识状态,才能启动另一套认识系统。要处于一种“常无欲”的状态,才能“观其妙”。“常无欲”的状态也就是咱们以前讲般若时讲的“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的状态,只有处于那么一种状态,你才能“观其妙”。《心经》上讲,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也就是说“常无欲”才能照见五蕴皆空,透悉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也才能够看到世界本源的属性和状态。   
  我们再看看“欲”。“欲”是什么呢?中国古代的“欲”是指欲望。那么我们的欲望是啥呢?我们的欲望就是眼睛爱看好看的;耳朵爱听好听的;鼻子爱闻香的;舌头爱吃甜的、好吃的,这就叫欲,佛学上称之为“六根外驰”产生的分别六识。从生理和心理上讲,这个“欲”恰好就是我们五官的反映和处理的一种感受。普通的讲“有欲”,就是用五官的反映产生感受的一种追求心态。但从认识论讲,老子是指感官反映的认识体系。这不是和佛学上讲的六根、六尘、六识是一个道理吗!六根、六尘、六识这就是“有欲”;转识成智就是“无欲”。“无欲”就是不用感官的反映来传递信息,而是内省修证的过程中所开显的清净本然和常住妙明之属性。老子讲“塞其兑,闭其门”、“致虚极,守静笃……,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的状态,就是“无欲”的认识状态和处于这个“常无欲”的境界。“常有欲”的状态反映产生的是极性事物的观念,是“有欲”的识念。这种“有欲”认识的识念给你报告的情报信息是极性的信息,从非极性的角度看这种信息是不究竟的,不能认识真实“妙”的本来面目,所以不能用“有欲”的状态来认识,而是要用无欲的状态来认识。   
  如用眼观颜色来对比,任何一种颜色,有“正常”视觉功能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这种颜色。那么这种颜色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吗?不是!那是我们这样的“眼睛”处理出来的一种感受。当光刺激了我们的眼球时,眼球传递这种刺激给视锥、视杆细胞,颜色是经它们的分析分别,在大脑的视觉中枢处理刺激(光波)的一种感受。这就是说颜色是我们视觉系统的一种处理感受。视觉系统的不同处理就有不同的颜色感觉。我们的眼睛处理不了紫外线,我们就看不到紫外线,蜜蜂就能看到。色盲的人处理颜色的感受和“正常”人处理颜色的感受就不一样,如果人人都是“色盲”的状态,所谓的正常就成为“色盲”了。那么究竟是“色盲”处理的颜色对,还是“正常”处理的颜色对?都不对!因为都是“有欲”状态所产生的感受。“有欲”的极性认识,认识不了“妙”,认识不了本来究竟的“常道”、“无名”,只能认识“徼”。“徼”是非本质的外在表象,是浅层的现象层次的认识。   
  这就是说,我们的眼睛处理出来的这个东西不一定就是“客观”的真实存在。我们说的这种颜色,蜜蜂处理出来不一定是这个颜色。那么你的眼球能够给你表达反映出真实究竟的“妙”的存在吗?反映不了。反映不了怎么办?老子讲,就要通过“无欲”的认识状态去认识。因为有欲的认识有时候就把我们“哄”了。佛学上就有类似的认识,如这一杯水,佛学上讲,我们人看着是一杯水,鱼看着是空气,天人看着是琉璃,鬼看着是浓血或火。那么究竟是浓血或火对还是空气对?还是水对?究竟哪个对呢?都不对!都是循极性的处理机制所得到的虚假现象,都是各自处理系统处理出来的一种感受,都不正确,都是“徼”的认识,不是“妙”的认识。所以《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亦就是一切“有欲”的认识),如梦如幻,如露如电,都不是真实的。所以不能用“有欲”来观察,要用“无欲”来观察。而且“无欲”还要处于“常无欲”的状态,这种状态犹如佛学上讲的“三昧”、“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再深就到寂照的“寂”了。处于“常无欲”的状态,一观察就把“妙”观察出来了,实际上是现量。“妙”指本来的面目和真实的存在,是指本有的状态和属性,与佛学讲的“清净本然”、“常住妙明”雷同。在“常无欲”的状态中你才能够观察到“常名”、和“无名”、和“常道”。   
  “故无欲”才能“观其妙”,才能把里面的“妙”观察出来。噢!原来这一杯水认为是浓血也不对,空气也不对,琉璃也不对,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认识的大智慧,才把里面的“妙”找着出来了,才认识了真如实相。不然互相各执一端,我说是水,他说是浓血,那个说是琉璃,究竟哪个说的对?在“有欲”的认识中争论不清楚。因为是有欲的认识,极性层次的认识,你没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你照不见“五蕴皆空”。当你处于“常无欲”的认识状态的时候,就看到你那个认识状态所对应的层次、状态和境界了。所以,当你达到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时,才能照见“五蕴皆空”。而其它不同的“有欲”认识状态,则展现出各自对应的“自心现量”或“循业发现”。   
  “常无欲”才能观其“妙”,“常有欲”只能观其“徼”。“徼”是表面的东西,外在的东西,不是内核的东西。“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讲的是认识论。人存在着不同的认识通道,我们不只有“有欲”的感官认识,六根的认识,我们还有“无欲”的认识,行深般若的认识,五眼六通的认识。佛学上的六根、六识、六尘相互关系叫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老子只用“有欲”两个字就概括完了。佛学上讲行深般若的认识以及十八界的内容要讲多少篇,老子用“常有欲,常无欲”几个字就把好多东西都包括了。你看伟大不伟大?!我们的祖先在多少万年来形成的一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